11.25 兩個俘虜改寫的歷史

兩個俘虜改寫的歷史

漢武帝畫像

兩個俘虜改寫的歷史

漢武帝時期是中國正式走向世界的開始,也是漢朝武力反擊匈奴的開始,而這兩件重要的事件的導火索竟是兩個俘虜,下面就讓我為大家講述一下這背後的故事。

公元前141年,漢武帝登基,其開始改變漢朝持續近70年的對匈奴和親政策,籌劃武力反擊匈奴。在其登基不久,漢朝抓獲了一個匈奴俘虜,這個俘虜向漢廷提供了一個重要信息:在匈奴的西邊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名叫大月氏,匈奴曾攻滅其國,還將其國王的頭骨做成酒器,其與匈奴是世仇。後大月氏在匈奴的強大壓力下,其部族西遷,在遙遠的西方又建立了國家。這個信息很快傳到了漢武帝的耳中,瞬間在漢武帝的腦海裡湧現出了一個想法:“派使節尋找大月氏,與大月氏聯合一起攻擊匈奴,以減輕漢朝獨自面對匈奴的強大壓力”。漢武帝是一個行動派,其立即張榜招募志士擔任尋找大月氏的使節,張騫勇敢地揭榜,作為漢朝使節踏上茫茫西行之路。張騫歷經十餘年到達大月氏再回返長安,其雖未完成漢朝與大月氏聯盟共擊匈奴的盟約,卻打開了一條通往世界其他地方的道路,極大的加強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繫,這條道路便是今天為人所周知的“絲綢之路”。

兩個俘虜改寫的歷史

絲綢之路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在王恢的建議下,計劃在馬邑囤積大量財貨以誘殲匈奴軍隊,以期改變匈奴對漢的力量對比,最好一舉基本解決匈奴問題。這年六月,漢武帝派遣精兵三十餘萬,由李廣、韓安國和公孫賀率領埋伏於馬邑附近的山谷中,派李息、王恢領三萬人出代郡,從側翼襲擊匈奴輜重和截斷其退路,意圖一舉全殲匈奴主力。隨後匈奴在商人聶壹的訴說下,果然貪圖財貨率領匈奴十萬大軍而來。此時對於漢朝來說,可謂萬事俱備,只差單于入套;對於匈奴來說,生死存亡皆在一瞬之間。就在這歷史緊急關頭,匈奴在雁門攻下一邊防小亭,俘虜了雁門尉史,而這個雁門尉史恰好知道漢廷對匈奴的誘殲計劃,且此人沒有骨氣,一被俘虜就將自己知道的東西全部交代,匈奴軍臣單于在即將踏入漢軍包圍圈的時候聽到這個消息,頓時大驚失色,立即撤軍回返草原,漢朝花費大量人力、物力的馬邑圍殲計劃就此破產了。由此開始,漢匈之間徹底告別了以往相對和平的狀態,進入了持續幾十年的戰爭時代,而漢朝也付出了使海內戶口減半的巨大代價也未將匈奴問題解決。

兩個俘虜改寫的歷史

馬邑之謀

兩個俘虜,可謂歷史長河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他們在歷史關鍵時刻被無聲地推到了歷史前臺,通過自己的言行深刻的影響了中國及世界的歷史發展,這大概就是歷史與命運的神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