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鍾勇180607335


我的媽媽就是一個愛發脾氣的孩子,我覺得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會培養出膽小、沒安全感、缺乏愛和耐心的孩子。

分享一下成年後我的感受:

01

不懂媽媽為什麼發脾氣,覺得都是自己的錯

我的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歡發脾氣。有時候是對我爸爸發脾氣,有時候是對我。但是每次我都不知道是為什麼,我就會覺得這些都是自己的錯。無形中,就把自己設定成為了一個做錯事的人。

尤其是我成年後,但凡在生活中遇到什麼事,只要和別人發生了衝突,我都會覺得是自己做錯了,長期以往,我變得特別的膽小,害怕與人衝突,害怕與人交往,出現了社交恐懼症。

02

當媽媽發脾氣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認錯和逃跑

每次我媽發脾氣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認錯和逃跑。因為感覺很恐怖,尤其是她吼罵的時候,我覺得只有認錯和逃跑才是唯一的出路。長期以往,造成了我膽小、沒安全感、而且缺乏愛和耐心的性格。

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小孩,但如果媽媽一發脾氣,我還是會選擇逃跑。不與她直接衝突。

03

寫在最後

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勢必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那些對母親依戀感很重的孩子。

現在的我,有時候也喜歡對孩子發脾氣,但每次我想到自己的成長經歷,我就會剋制自己,換一種方式去對待孩子。因為我知道,發脾氣其實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愛孩子,就多點耐心,少點責備和吼罵。


我是寶藏媽媽,陪你分享我的育兒寶藏,做有溫度的育兒說,喜歡請點贊點關注哦~


寶藏媽媽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讀初中的時候,我一個好朋友琴——她的媽媽。她媽很強勢、脾氣暴躁,到現在我都有點怕她媽,不敢去她家。

前兩年,我去她家玩,住了一晚上,白天好好的,她媽笑吟吟的很熱情。

結果晚上8點多,我倆起來到客廳倒水喝,就說了幾句話,她媽就從房裡大聲吼叫“你們TMD在幹什麼,還不睡!”。

把我嚇了一大跳,她像是習慣了沒啥反應,但是我心裡很不是滋味。畢竟我都快當媽的人了,從來也沒被這樣罵過,一夜未眠,早上起來就趕緊收拾東西告辭了。

她媽媽脾氣不好,動不動對她非打即罵,家裡經常雞飛狗跳。她媽很偏心她的弟弟,有時為了一點點事就打她。

她媽會拿割稻穀的鐮刀,直接扔過來9她的小腿,到現在還有一條傷疤;她媽會把她頭髮一把拽過來,把她的頭磕到牆上,撞一次又一次;她媽會一言不合就惡語相向,叫她去死。

而她爸呢?是個“蘇大強式爸爸”,她媽打她罵她,她爸就跟沒看到一樣,要麼就躲開了。她爸也很怕她媽,被她媽治的死死的。

她媽這麼狠,難道是她不聽話,犯了什麼大錯?

並不是,她不僅很乖巧懂事,而且很能幹。

很小的時候,就洗全家的衣服、做飯、餵豬,陪弟弟上學(她媽為了她弟弟上學有個伴,讓她留級了跟她弟一個班)...

我媽很喜歡她,說她比我強多了,不像我什麼都不會幹。

後來她和她弟都考上了高中,她媽說要省錢,不給她讀讓她去打工了,供她弟弟讀書。

印象中,有兩次她媽打了她之後,她很傷心鬧著要自殺要去死,給我發信息。我趕緊叫我爸騎著車,帶我去她家,把她接來我家散散心。

我們兩家隔得有點遠,騎摩托車要一個半小時,而且路不好走,她家在山裡。

認識她十幾年了,我一直覺得她的性格受她媽影響很大,很悲觀、很哀怨,跟她聊天很累。

要麼不聯繫,一聯繫就是吐槽她媽有多可惡,她弟有多可恨,她老公不中用,她婆婆不帶孩子...

剛開始我還勸勸,後來也就不勸了,反正她也聽不進去的。

現在她也當媽了,真怕她把她媽媽對她的方式,用在了孩子身上,那孩子就很可憐了。


滬漂媽媽育兒


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會培養什麼樣的孩子?

我的姨媽就是個愛發脾氣的人,我從小到大很少聽到她溫柔地說過話。她的脾氣遺傳自我的外公。所幸我姨夫性格柔和,愛說愛笑。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表妹脾氣多少還是暴躁一些,特別是南方女孩講話多數是細聲細氣,顯得表妹的大嗓門更突兀了。

表妹婚後生了一個女兒,因為脾氣不好,女兒更粘爸爸一些,有什麼悄悄話都和爸爸說,表妹有時候就會很失落。她跟我說,自己也清楚應該收斂一下自己的脾氣,可事到臨頭時什麼都忘了。為此,她老公對她也頗多怨言。

表妹的事例證明了孩子長期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長大後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教育孩子要象朋友一樣,以理服人,不能強壓著孩子什麼都聽大人的。學會和孩子平等共處,才能走入孩子內心,孩子也會更尊敬家長。



正月十八的月亮


我的媽媽是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所以,從我自身說起吧!

我兒時的很多事情都忘記了,或者確切的說,我四五歲之前的很多事都忘記了。但是忘記並不代表我就沒有受到影響,這些影響深深地進入我的潛意識,等我有了女兒,這些當年的潛意識便無形之中,通過我的行為表現了出來。

現在想來,我媽媽當時的育兒方式,完全是憑心情。心情好了,一切都好說,心情不好,哪哪都不對。並且屬於“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那種。再加上農村那個年代大都有的重男輕女思想,我又是老大,大的讓著小的是應該的。

這一切,導致我現在成為性格軟弱,自卑、在意別人的看法,處處忍讓,不會拒絕,連自己的利益都不敢去爭取,大家眼中的脾氣好的“老好人”。

在外人眼裡,我是一個溫和的,沒有脾氣的人。但是真的如此嗎?

在女兒剛出生的那兩年,我沒有接受過任何的育兒培訓和閱讀,因此,我帶女兒的方式,完全世襲了我媽媽帶我的方式。禁止這個,禁止那個,看到把房間整得一團糟,氣不打一處來,甚至有時候會直接踢女兒一腳。儘管我自認為我沒有用力,但是現在回想起來,每次我踢完之後,女兒都會呆呆的一動也不動的站好長時間。

那個時候的女兒,膽小的聽到炒菜聲都會嚇得把杯子扔到地上,“哇”的一聲大哭。很多時候不高興哭了,爸爸還會訓斥:“閉嘴!”女兒嚇得趕緊閉上嘴巴,眼淚卻吧嗒吧嗒的往下掉。帶著女兒出去玩,自己一個人正在玩石子,別的小朋友跑過來想和她一起玩,在那個小朋友還沒到她身邊時,她嚇得趕緊站起來躲到一邊。

在後來的一段時間裡,她夜裡經常做夢哭醒,一哭就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我終於對自己說: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看書、上育兒課程學習。越學習越深刻的感受,育兒路上,其實是在療愈自己。把自己內心的傷療愈了,育兒就成為了一件很自然的事。

這個問題完全沒有按照格式回答,屬於有感而發。希望也能對愛發脾氣的的媽媽提供一點啟發。


一諾媽聊育兒


有這樣一段故事,主人公對自己的媽媽充滿感激之情:“有一次我打開冰箱,右手去拿大罐牛奶,結果沒拿穩,手一鬆,就把整罐牛奶打翻了。當時,我嚇呆了,縮在牆角,因為牛奶灑滿廚房的地上,媽媽可能會罵我。可是,當媽媽走過來看到時,卻說:‘哇!我從來沒有看過如此壯觀的牛奶海洋,好漂亮哦!’我聽媽媽這麼一講,突然就不害怕了。這時媽媽又對我:‘你好厲害哦,媽咪長這麼大,都沒有看過這麼漂亮的海洋耶,你願意不願意幫媽媽一起把牛奶打掃乾淨?’後來媽媽就拿著抹布、水桶等用具,帶著我一起把廚房打掃一遍,廚房很快變得乾淨無比。這時,媽媽又把我先前打翻的塑膠牛奶罐裝滿水,放進冰箱,然後再教我,怎麼拿才不會打翻。就是必須用雙手一起拿,這樣牛奶才不會鬆掉,才不會打翻在地上。” 當我們的媽媽還有爸爸們看到這樣的結果,慨嘆這位媽媽的克己功夫和教育的技巧,因為我們現實中面對這種情況更多人會大發雷霆的。其實當一個錯誤已經發生,覆水難收時,你發再大的脾氣,也於事無補,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避免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相反大聲責罵孩子,還會產生新的問題,使孩子更害怕、更恐懼,形成孩子懦弱膽小的失敗型個性。還有一點不容忽視,經常在孩子身上亂髮脾氣,將為孩子做出不良的示範。家長都希望孩子將來能有所作為,就應該磨練孩子的自制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家長要從自身做起,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脾氣是可以控制的! 我自己也經常發脾氣,雖然不是撒在孩子身上,但孩子也造成深深傷害。由於在生活的某一段時間內,為了一個事件經常和愛人爭吵,足有幾年的時間,慢慢這種心結沉澱在心底,經常為一點事情就一觸即發,女兒心靈受到嚴重的傷害,一旦發現我們不高興,心情就低落。儘管偶爾有不和諧,但就像傷疤一旦觸動痛是永遠的。 在我的朋友中,也不乏性情中有火爆的歷史,但好在知錯就改了,我為他們的孩子高興而起舞。相信我們都是愛孩子的,只是不知厲害、不懂得分寸,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孩子。實際上,現在的孩子非常能理解父母,只是有時我們並不懂得尊重孩子。 目前,我們在職場中,特別是上班族媽媽要兼顧公司工作與家務兩項職責,因此時常會忙得焦頭爛額。人若是長時間負擔超出自己體力和能力範圍的事務,難免會引發煩躁情緒。 當身心俱疲之時卻仍有堆積如山的事務等著她去處理,任誰都會感到煩躁不堪。儘管如此,但我們最好還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大發脾氣,或顯露出自己暴躁的一面。壞事往往會比好事給人留下的印象更為深刻,尤其是對成長中的孩子,他們的特性是隻會記住刺激性強烈或自己印象頗深的東西。即使你只在孩子面前發過一次脾氣,孩子印象中你也是一位情緒煩躁、充滿抱怨的母親,而那種親切、溫柔的形象將蕩然無存。 “我是你媽媽,你不聽話,我就有權利向你發脾氣!”父母不要以為孩子是自己生的就可以任意對孩子施為,其實孩子是屬於社會和他自己的。父母這種不尊重孩子感受的舉動,會影響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一方面,孩子可能會由於害怕父母,而變得性格懦弱,對父母言聽計從、逆來順受;另一方面,孩子也可能對父母產生憎惡情緒,產生強烈的叛逆心理。 我們的媽媽要勇於在孩子面前承認錯誤,“媽媽以前經常對你發脾氣是不對的,媽媽現在鄭重地向你道歉,你會原諒媽媽的,以後媽媽會改掉那個壞毛病的。” 以至於在任何情況下,再苦再累再不順心也不要對孩子發脾氣,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醜陋的那一面錄下來,歇斯底里,簡直像個瘋子。 家人間發生磕磕碰碰的事也是在所難免,但為了孩子健康成長,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相互諒解,儘量避免發生正面衝突。 人的脾氣的好壞和人的性格有關,而人的性格又和人的德行有關,而德行是不可能裝的出來的,德行是要靠自己一點一滴去修養的。 脾氣暴躁的人一般都是比較衝動的人,在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常僅憑藉自己的感性認識去處理問題,這是非常不好的。脾氣暴躁的人會常常說話以及為人處事會帶有強烈的進攻性,這樣不僅給別人的印象不好,也在別人忍耐你的同時助長了你暴躁的脾氣。 脾氣暴躁的人通常都缺乏自控能力,自控能力其實也很好鍛練,當你在做一件你覺得非常有意思的事情的時候,若停止做這件事除了會讓你有不愉快的感覺以外沒有任何損失的話,就強逼自己立刻停止,不去做。 對於已經意識到自己缺點的媽媽爸爸們,心的調整是一方面,行動中剋制不良行為還是需要方法的,以下是一些經典的步驟,請你對照而行動。 檢查自己,媽媽應該時時仔細檢查自己,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情況下,自己的心態會出現比較大的波動,會容易在孩子的身上發脾氣,然後媽媽要提前進行剋制與預防。 提前彩排事前設想,在什麼情況下,自己應當作出什麼樣的積極反應,然後在腦海中模擬這種反應。你還可以演家庭小品。孩子或其他家長扮演“孩子”,你扮演“成功家長”。模擬生活中的各種場景,表演“成功家長”的各種表現,自然你的脾氣就會變好。 獎罰自我,每發一次脾氣,就給你自己一個小小的懲罰。每剋制一次脾氣,就給你自己一個小獎勵。並讓孩子對你監督,這樣會促使你更加剋制自己的脾氣。 改變一下環境,我有過這樣的體會:當我心煩意亂的時候,我就放下手裡的工作,整理書櫃,整理寫字檯,換一換牆上的成功標語,不一會,我的心情就會好很多。 小步前進,要求合理,媽媽不要對孩子與自己提過高的要求。不要試圖一下子就提高孩子的成績或改掉自己的壞脾氣,否則一旦沒有達到目標,就可能對自己失去信心。每天給孩子制定一步他們能實現的目標。比如吃飯不好好吃,那麼第一步就要求他一到吃飯時間,就準時坐到飯桌前。當孩子達到這一步時,就進行讚揚和鼓勵,然後再進行第二步。我想不久孩子不好好吃飯的壞習慣就會改掉的,而媽媽的脾氣也會變好。 製造提示物,林則徐常把一塊寫著“制怒”的木牌放在案上,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媽媽也不妨仿效林則徐的這種做法,製造不生氣的提示物,一看到它,就可以提醒自己:不要在孩子身上亂髮脾氣。 這六種方法有助你對發脾氣的剋制。堅持下去,你就會成為一位耐心的孩子熱愛的好媽媽。


付中醫育兒小課堂


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會培養出一個脾氣超差,膽小,討好型人格,膽小怕事,沒自信的孩子。

舉個例子:

我媽媽很小就是姥爺一個人帶大,姥姥很早就去世,姥爺一手拉扯大5個孩子。我媽就是那種脾氣超級不好的人,可能跟她原生家庭有關係。

我小時候就特別怕我媽發火,她特別沒有安全感,稍有事情不如她意,就會發火,而且還連帶無辜,我和我弟真的都怕了。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便不由自主地學會討她開心,說話都會比較順從她的意思,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生怕惹她生氣發火。

直到我結婚後,自己有了孩子,因為我知道我父母不容易,她那時候性格的形成跟她從小生活不如意有關係,我不能把因為原生家庭的痛帶給我的孩子們。

所以我去剋制自己不穩定的情緒,雖有時輔導作業時也難免發脾氣,但我覺得我好很多了,對比我的孩子和我。

我也在有意識的鼓勵自己自信,做一個有愛心,情緒穩定,但並不完美的媽媽。我想任何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只是每個人都不完美而已。

如果你脾氣比較火爆,要學著去正確認識自己,別太自責,有意識+去調整,讓孩子遇見更好的媽媽!


麗麗郭


我媽媽就是那種愛發脾氣的人。


記得我15歲那一年暑假,我跟爺爺在家裡,那時候我還不太會做飯,本來我媽在家裡發了面準備蒸饅頭,後來她臨時有事出去了,面開了後我想著做成油條,這樣更好吃,我就跟爺爺一起在家裡準備做油條。

第一次搞沒有經驗,油條做的太大個,外面都快炸糊了裡面還是生的,做了滿滿兩盆超大油條。我媽回來看到油條,撅了撅嘴沒說別的話。第二天早上吃飯時熱了油條吃,我媽吃兩口知道里面沒熟,她就罵我浪費東西,把油弄得到處都是,我一聲都沒坑,就那樣聽著她罵了我二十多分鐘。


到中午的時候,我跟村裡一個女孩子在壓面,我媽從外面回來,看到我做的油條,突然又爆發了,當著我那個同齡朋友的面,用各種難聽的話足足罵了我快30分鐘,我當時真的氣得想跳河。

我是一個很敏感的女生,為了擺脫那種雖然都會被罵的環境,我初中畢業後就到外地去上學,每年寒假暑假回去住一段時間,其他時間都不在家裡。

因為我媽的暴脾氣,結婚以前我們當閨女的跟她的心裡距離一直很遠,結婚這種人生重大事件,基本都是自己拿注意,很少跟我媽商量。結婚以後我們生了孩子,知道生活的不易,才從心裡對我媽多了一點理解。


但是我媽除了脾氣不好之外,身上還有很多優秀的品質,作為生活在農村的婦女,她一直很勤奮獨立,不停的想門路掙錢,在我們那個小範圍內,我媽帶領我們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但我在對孩子方面,根據我的成長經驗,脾氣完全不同於我媽,對孩子我很耐心,從來不亂髮脾氣,孩子一點都不怕我。

我在成長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受到我媽的影響,也成為一個獨立的女性,結婚以後也撐起了小家庭的半邊天。


阿川說情


我有一個朋友,她的媽媽就很愛發脾氣,然後我這個朋友的性格就有點畏畏縮縮不自信。有什麼事就要請示她的媽媽要不然就不知道該怎麼做。

媽媽愛發脾氣,實際上對孩子影響很大。孩子會沒有安全感,讓孩子感覺到自卑,甚至說有些孩子也會情緒暴躁。

所以說作為媽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可以採用以下三個方法。



1、不在相互對立中增加自己的憤怒

前幾日外出的時候,老大一直跑啊、跳啊、圍著我們轉圈。 因為在市場上,四周人和車都很多,我警告他,只會老實兩分鐘;拉著手,甩開不讓我碰。

最後,孩子他爸採用了一個好方法。 玩了一個小遊戲:閉上眼睛,讓爸爸媽媽牽著手走,爸爸媽媽會隨時提醒哪裡有車、哪裡需要直行和轉彎,看寶寶能不能在只聽到提示、不睜開眼睛的情況下,安全走到家。

事實證明,這個方法非常好,老大一直牽著我們的手沒鬆開,偶爾聽到提示的時候還會半眯著眼睛看一看。聽到前面有坑的提示,半眯著眼睛一看,原來真的有,立刻發出一陣大笑。

回程的路就是在一片笑聲中度過的,比我們去的時候不停地催促、警告、煩躁不知道要好上多少。

如果怎麼說孩子都不聽的話,不妨採取遊戲的方式,說不定會收穫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呢。



2、提前預估會發生的狀況

每次當我對大寶說“要睡覺了”,他便開始了各種狀況,“我餓了”“我想喝水”“我們讀本書吧”“我的畫還沒畫完呢”,然後我就只得忍著脾氣陪他一樣一樣地去做。 或者是忍不住脾氣,吼一頓把他拖上床。

後來我反思了一下,把他可能會發生的狀況都預設到,在睡覺前半個小時都做好,他沒有理由了,只能睡覺了。

做好時間規劃,想好會發生的狀況,提前規劃。

3、保持充足的精力去應對可能發生的一切

如果有一天工作特別多,晚上回家很累的話,我都會想辦法給自己半個小時的放鬆時間。 讓老公看看娃,自己在床上躺一會兒;或者適當延長一下泡澡時間;如果老公也不願意看的話,就把娃往他懷裡一塞,藉口上廁所。 或者是玩不費體力的陪娃遊戲。

比如說大寶喜歡玩下雨的遊戲,我和孩子他爸撐個床單當擋雨簾,大寶和小寶一起趴在下面躲雨,我們只需要老老實實當個支撐杆就好了。

陪娃是個體力活,必須自己想辦法適當的放鬆,自己休息好了,才有精力去面對新一輪的雞飛狗跳。

適當給自己放假,讓自己精神飽滿,這樣或許就更有精力對抗自己突如其來的火氣。



做媽媽是一個體力活,肯定會有支撐不住忍不住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得適當的學會放鬆,先對自己好一點,孩子才能更好。


一之魚教教


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會培養出一個不幸福的孩子



鄰居兩兄妹,跟我們一塊長大。他們的父母非常喜歡發脾氣,只要兄妹倆稍有點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把他們兩兄妹罵一頓,一直罵到自己解氣為止。

在我的記憶裡,很少看到他們兩兄妹,很開心過。有些鄰居看不慣去勸一下,都會被說一頓。所以,久而久之就沒人去勸了。

他們兩兄妹有個特點,成績特別好,是我們村裡出了名的學霸。現在一個是博士,一個是研究生,混得都不錯。

但是,他們兄妹倆的婚後生活,卻並不那麼如意。哥哥結婚以後,好多年才要小孩。從上大學出去到現在差不多10年,他基本上都不回過家。

偶爾聽到鄰居們說,哥哥在外面買了房,夫妻感情並不好,經常吵架。

而妹妹,因害怕結婚,雖然追求的人很多,一直不敢結婚。 前段時間,聽說結婚了,但只領了證不打算辦酒。

在我們老家結婚不辦婚禮,長輩們都認為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雖然,在我們年輕人看來,沒辦婚禮並不是什麼大事。只是讓我們不能理解的,是她準備不要孩子做丁克家族。

村裡人每次提起兄妹倆,無不是又羨慕又遺憾,甚至有的人還說是他們家祖墳顯靈,雖然生在不好的家庭裡,卻讓他們的學習能力超強。

但在我看來,她們無不是一次又一次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證明自己不是父母口中那個,永遠最差最讓人失望的孩子。

他們自卑敏感,唯有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唯有用成績來得到大家認可。

雖然,大家都羨慕他們的學霸身份,但內心裡,我更心疼他們的遭遇。

現在我也是一位母親,我特別理解媽媽對孩子的重要性和影響。

網上有句話說,父親的教育決定孩子未來事業的成功程度,媽媽的教育決定孩子未來家庭的幸福程度。

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會培養出一個不幸福的孩子。


大川和小QTT


應該會培養出小心翼翼、安全感不足,沒有自信的孩子吧,就以我自己的經歷舉例吧。媽媽也是一位脾氣很急躁的母親,遇到比較不順心的事情會情緒失控,我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觸及她的情緒燃點,就會沒有徵兆的爆發,搞的一家人都噤若寒蟬。記得自己很小的時候,一不小心打碎了家裡的一個碗,當時特別害怕,小小的我很麻利把碎片偷偷的藏到一個小洞穴裡,更不敢告訴她,還特別擔心媽媽會發現碗少了。

我們當時家住在農村,因為是個小自然村,沒有學校,我們從幼兒園開始就只能到隔壁更大的村子上學,七八歲的孩子們,每個星期一的早上都要背上五六斤的米,一大桶鹹菜,翻山越嶺走上一個多小時才能到學校,冬天的季節,因為風實在太凌厲了,每個孩子的小耳朵都凍出凍瘡。正是因為我們是從外地來上學的,還有可能是因為我從一年級開始成績就好,召來了本村幾個女生的嫉妒和排斥,每天下學,都堅持不懈的跟在我後面,不停的叫罵,當時覺得特別難過,特別無助,還因此自責自己為什麼這麼討人厭,現在想來特別的心酸。但是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年也始終沒有告訴父母,連傾訴的意識都沒有,現在想想是因為父母沒有給我們足夠的安全感,我們沒有發自內心的感受到父母是堅強的後盾。所以即使在外面遇到再大的委屈也不會回家傾訴。

雖然從小就很認真努力,學習成績一直不錯,但是因為每次做錯一點事情,媽媽都會大聲、嚴厲地斥責,而且從來就沒有得到過母親的表揚,所以心態特別不好,渴望被愛、被關注,不夠自信。每次重要的大考都發揮的不好,我甚至一直到初中畢業都沒認識到認真努力的學習並取得好成績,是一項值得自己驕傲的優點。所以說,母親情緒管理不好,對孩子過於苛責,會帶來很多問題。當然,慶幸的是,後來遇到一個特別包容我的人,經歷了很多的曲折,終於走到了一起,還生了兩個特別可愛的孩子,因為自己的童年經歷,以及後面自學的心理學知識,讓我更懂得如何去愛孩子,去經營家庭,所以我很知足,很感恩,也很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