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從太谷到太原,資福寺之藏經閣今日迎澤公園之藏經樓,800年風雨


從太谷到太原,資福寺之藏經閣今日迎澤公園之藏經樓,800年風雨

迎澤公園藏經樓原名藏經閣,是晉中太谷縣資福寺主要建築,1961年遷到太原迎澤公園。為清代建築,坐北朝南,面寬五間,進深三間,高18米。


從太谷到太原,資福寺之藏經閣今日迎澤公園之藏經樓,800年風雨

中國傳統三層四簷歇山頂式建築,黃綠琉璃瓦脊飾、剪邊。18根紅色廊柱。飛簷高仰,斗拱緊抱,雕樑畫棟,雀替彩繪,鴟吻相望,脊獸有序,瓦當密佈。藏經樓周邊松柏林立,盡顯滄桑。經過駐足觀望,瞭解,才知道這座藏經樓竟然是有著800餘年的歷史的古建築,並且從晉中太谷縣拆遷於此,僅是拆遷就用時兩年。


從太谷到太原,資福寺之藏經閣今日迎澤公園之藏經樓,800年風雨


從太谷到太原,資福寺之藏經閣今日迎澤公園之藏經樓,800年風雨

01今天迎澤公園的藏經樓。走到迎澤公園中心區,可以看到巍峨壯觀、結構精巧、秀逸自然、裝飾華麗的藏經樓,藏經樓經過了重新的修飾,面貌一新,色彩豔麗卻不失古樸。正南面匾額上寫著,三陽開泰,對聯為江山如此多嬌,風景這邊獨好。二層三層匾額為,八吾祥地,藏經樓。北面最下匾額為有容德大,對聯,雲晴當檻碧,山曉入樓青。上面的匾額為古藏經樓。2000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從太谷到太原,資福寺之藏經閣今日迎澤公園之藏經樓,800年風雨


從太谷到太原,資福寺之藏經閣今日迎澤公園之藏經樓,800年風雨


從太谷到太原,資福寺之藏經閣今日迎澤公園之藏經樓,800年風雨

藏經樓南面有兩隻大石獅子,背面也有兩隻,高大威猛,有破壞的部分但不多。在北面幾十米處有一對發黑的石獅子,與一般蹲坐的獅​子不同,這一對獅子四腿著地,身體與地面平行。這對獅子被破壞的地方相對較多,有的地方被用水泥抹平。


從太谷到太原,資福寺之藏經閣今日迎澤公園之藏經樓,800年風雨


從太谷到太原,資福寺之藏經閣今日迎澤公園之藏經樓,800年風雨

藏經樓南面背面現在均為人們休閒娛樂的地方。


從太谷到太原,資福寺之藏經閣今日迎澤公園之藏經樓,800年風雨

02太古縣資福寺。看到資料講現在的藏經樓原來在太谷縣,不由得增加了好奇。太古縣是晉商雲集的地方,現在到太谷老街,走在僅剩的太谷東街,仍舊可以看到老縣城繁華的風貌,處處明清古建、商號、票號,這座被西方人稱為“中國的華爾街”的縣城,竟然還有這樣的歷史。藏經樓是存藏佛教經典圖籍的樓閣,最初位於太谷縣資福寺內。據太谷縣縣誌記載,資福寺俗名東寺,位於太谷縣古城東寺園,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重建於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十五年又一次重修,至乾隆四十一年(1777)再一次重修擴建,今天的藏經樓僅僅是資福寺的一部分,可以想象一下當日資福寺的宏大規模。太谷縣歷史上佛寺很多,但唯有資福寺有專門存放經書的樓閣。


從太谷到太原,資福寺之藏經閣今日迎澤公園之藏經樓,800年風雨

梁思成所著《中國建築史》第七章元、明、清中,有“資福寺藏經樓”,“山西太谷縣城內資福寺,創於金皇統間,其大殿前之藏經樓,則為元構,樓左右夾以鐘鼓樓,成三樓並列之勢,樓本身兩層,每層各重簷,成為兩層四簷,外觀至為俊秀。其平座鋪作之上施椽作簷,尤為罕見。”


從太谷到太原,資福寺之藏經閣今日迎澤公園之藏經樓,800年風雨

03日益傾頹的資福寺。抗日戰爭時期,資福寺正殿毀於大火,其他建築也呈現傾頹之勢。藏經閣岌岌可危,四周牆壁用幾十根五六米長的椽木支撐著,一直沒有維修,及其破敗。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認為藏經閣具有一定的歷史藝術價值,有保護的必要,故決定遷往太原迎澤公園作為一景。太谷起初不同意,但是自己又沒有資金和技術力量,最後省裡領導拍板,才搬遷到太原,藏經樓才得以保存保護下來,也是一件好事,讓我們今天有幸一覽古藏經樓的風采。


從太谷到太原,資福寺之藏經閣今日迎澤公園之藏經樓,800年風雨

作者簡介:旅行歲月小記,用心靈感悟記錄人生的實際和心靈的旅程。勵志語錄,進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曾經在紙媒發表散文、詩歌、論文多篇。歡迎交流分享。


從太谷到太原,資福寺之藏經閣今日迎澤公園之藏經樓,800年風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