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深度:以目前的個人實力,鄭益昕從副攻改打接應是否合適?

引言

說起福建女排球員鄭益昕,她長相甜美,努力奮進,技術全面,被球迷們親切的稱呼為“小清新”,但是隨著東京奧運會的日益臨近,她卻依舊沒有在國家隊站穩腳跟,在日前公佈的中國女排20人集訓大名單中,她和刁琳宇、倪非凡一起“暫不參加集訓”,言下之意很明確,身高僅有1米87的她在副攻位置的競爭中已經落後於王媛媛、楊涵玉與胡銘媛。

鄭益昕連續多年入選國家隊,但一直無法進入主力層,在2019年瑞士女排精英賽中她有過改打接應位置的嘗試,這一位置在國家隊人員緊缺。那麼,既然副攻位置不佔優,我們就根據鄭益昕的個人技術特點,結合相關的數據,從兩個部分來探討和分析她能否在國家隊的體系中調整為接應吧。


深度:以目前的個人實力,鄭益昕從副攻改打接應是否合適?

鄭益昕

第一部分:鄭益昕的個人技術特點剖析

1.進攻層面

鄭益昕副攻出身,但是她所擅長的技術並不是國家隊最為看重的攔網能力,而是頗具特色的進攻能力,她有著多樣化的戰術手法,背飛、背溜、前後快都能打,腳下步伐調整速度快且靈活,應變能力強。不論在2018-19賽季的福建隊,還是在2019-20賽季的廣東隊,鄭益昕在後2、後3的定點和2號位都打出了十足的進攻威脅,在國家隊比賽中她更多執行身後球的戰術來突破對手的攔防,在身高與力量不佔優的情況下,以控球與手法的優勢得分,做到了揚長避短。

國家隊缺接應,鄭益昕在力量和強突能力上得到提升之後,2019年瑞士女排精英賽她被委以隊長身份改打接應嘗試更多的可能性,當然國家隊也需要檢驗成效如何,先來看兩組進攻數據情況,如下圖。

深度:以目前的個人實力,鄭益昕從副攻改打接應是否合適?

圖1:2019瑞士女排精英賽4位球員進攻數據

深度:以目前的個人實力,鄭益昕從副攻改打接應是否合適?

圖2:2018年與2019年瑞士女排精英賽接應進攻數據對比

2019年瑞士賽一共四場比賽中,鄭益昕參與了59次進攻,其中24次得分,5次失誤,成功率為40.72%,失分率8.43%;而2018年瑞士賽中,龔翔宇參與130次進攻,其中49次得分,28次失誤,成功率僅為37.68%,失分率21.56%。鄭益昕主要的進攻為2號位的定點強攻、背飛、後攻和3號位的戰術前交叉半高球,不過多數進攻並不是主動分配,而是防守一傳不到位前提之下的被動組織。

龔翔宇在2018年瑞士賽承擔了大量的一傳任務,以及戰術跑動之下的定點和調整攻,而2019年瑞士賽鄭益昕多以跑動打法為主,在一傳和二傳到位之後,雖然進攻總數僅有59次,但是她在接應位置的成功率已經和原先的副攻位置接近。

深度:以目前的個人實力,鄭益昕從副攻改打接應是否合適?

鄭益昕

結合以上數據,鄭益昕和本位接應的龔翔宇相比,在進攻上不論成功率還是失分率都佔據上風,她用自身的快速度、多變的手法和穩定的控球彌補了身高劣勢。

2.一傳層面

一傳與進攻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尤其是我們的國家隊戰術體系中接應與歐美解放一傳的體系不同,需要承擔一傳任務,鄭益昕作為戰術接應,由於這一次賽事主要鍛鍊的是年輕主攻李盈瑩的一傳,鄭益昕多數場次都需負責後排三輪一傳,仔細來看的話她負責的一傳面積以及數量並不少,先看兩組一傳數據情況,如下圖。

深度:以目前的個人實力,鄭益昕從副攻改打接應是否合適?

圖3:2019瑞士女排精英賽4位球員一傳數據

深度:以目前的個人實力,鄭益昕從副攻改打接應是否合適?

圖4:2018年與2019年瑞士女排精英賽接應一傳數據對比

結合數據,2019年瑞士女排精英賽中鄭益昕實際承擔了107次一傳,李盈瑩承擔97次,兩人組成了球隊防守的核心,在如此受壓的情況下鄭益昕的到位率29.91%高於李盈瑩的23.71%,雖低於2018年瑞士賽中龔翔宇55.17的到位率,但兩人的承接總數不可同日而語。作為接應,鄭益昕做到了“自保”,但從滿足進攻需求來看又稍顯不足,至少如此數據尚不能有優勢可言。

綜合進攻和一傳兩個層面來說,鄭益昕作為接應在球隊的戰術體系之中很難兼顧兩者,一傳無法得到高效的保障,進攻也沒有強勢到可以彌補一傳不到位帶來的負面影響。

3.攔網層面

其實在攔網端,改打接應的鄭益昕的表現令人驚喜,以下兩圖中的數據最能直接地體現具體情況,如下圖。

深度:以目前的個人實力,鄭益昕從副攻改打接應是否合適?

圖5:2019年瑞士女排精英賽3位球員攔網數據

深度:以目前的個人實力,鄭益昕從副攻改打接應是否合適?

圖6:2018年與2019年瑞士女排精英賽接應攔網數據對比

在2019年瑞士賽,鄭益昕的攔網局均分達到了0.53分,雖落後於楊涵玉、胡銘媛兩位本就司職副攻球員的攔網數據,但遠勝過2018年瑞士賽中龔翔宇的0.29分。

在中國女排國家隊中,攔網向來是考核球員最為重要的指標,其包括了直線、斜線、腰線以及移動攔網等多個方面,涉及球員的腳下移動速度、起跳高度、手型以及預判等等。

已經轉為接應的鄭益昕只針對對手3、4號位兩個點的進攻,能有如此數據已經難能可貴,在作為副攻時比較薄弱的攔網能力在成為接應後反而成了堅實牢固的優勢。

第二部分:鄭益昕在中國女排國家隊的作用

在上文中,通過對鄭益昕在2019瑞士賽中進攻、一傳(防守)、攔網三個技術環節表現的分析,我們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她是否能夠在中國女排國家隊中立足替補接應位置(不可否認,龔翔宇在現階段依舊是最全面的主力接應)。

替補與首發接應的技戰術能力相似,或是節奏和打法全然不同都是有利有弊的,而鄭益昕的個人特點是以靈活的身後球見長,她作為替補接應“二換三”上場可以起到不改變一傳體系,但使得進攻節奏變化的效果,另外她在球隊受到對手發球和攔防提速衝擊時,可以起到順滑串聯和小球組織的作用。

深度:以目前的個人實力,鄭益昕從副攻改打接應是否合適?

鄭益昕

不過,想要使鄭益昕在國家隊的攻擊力得到釋放需要有兩個前提,其一是出色的一傳到位率為前提,球隊後防穩固,墊配得當;其二是二傳的傳配能力和默契程度,以及副攻在3號位能夠形成牽制,使接應位置可以組織起不同的戰術進攻。

我認為以下3種情況時,替補接應鄭益昕這一點可以被更大程度的激活,如下:

①.本隊一傳穩定,但二傳和主力接應的進攻套路和招數被對手摸清;

②.對方4號位進攻較為順暢,本隊2號位(接應位置)需要加強攔網能力;

③.主力接應狀態出現波動和起伏,本隊需要加強前排進攻威脅(3點攻);

總結

基於鄭益昕一傳能力和強攻能力均較為一般的情況,目前她即便改打接應也難以滿足國家隊在戰術體系上的提升,而她釋放個人能力的侷限性也使得國家隊不大可能會考慮真正在大賽中拿她作為替補接應出征,所以在2019年瑞士賽中如此改造淺嘗輒止,在2019年世界盃以及2019-20賽季女排超級聯賽中,她再次迴歸到了副攻位置。

我認為全面地來看,鄭益昕無法支撐起中國女排現今戰術中的接應位置,與曾春蕾、張常寧,甚至劉曉彤和劉晏含相比她都沒有優勢可言。但是我們有理由期待她繼續蛻變,即便錯過了東京奧運會,長遠來看,鄭益昕在未來仍有更多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