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老年人走路好處多,走得越快越健康嗎?

y530436112


人從出生之後,要學會自理的事情有很多,如很多人都要學會的走路。在人的一生中,可以說是從小走到老,是永遠都不過時的一件事。可讓人疑惑的是,為什麼走著走著,隨著年齡的增長,走路的速度變得越來越慢了呢?

跟我們的肌肉流失有關,經過一項調查上發現,人到30歲左右的時候,肌肉流失的速度將會以0.5%-1%的速度開始流失。年齡越大的人,已經到了老年階段的人,還會增加少肌症。

少肌症,指的是肌肉減少症狀,主要是骨骼內的肌肉量出現流失、肌肉的強度跟生理功能都在下降。出現這種現象,是典型的肌肉衰老,在老人身上是非常常見的一件事。

大家不用擔心,這個問題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是機體正常的生理現象。當然,也會因為某種疾病的原因導致走路越來越慢,如有骨質疏鬆、關節炎、靜脈曲張、靜脈血栓、動脈硬化等病症的人,也會因為疾病的原因,出現腿腳變慢的情況,大家還需根據自身的原因去解決。

還有的人說,走路可以預測壽命的長短,這是真的嗎?

之所以這麼說,是來源於美國一所大學的研究,在這項研究中,發現同樣距離,但走路比較快的老人,他的實際壽命要比平均壽命要長。

這種說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相比於走路慢的人,走路快的人,往往會在走路的過程中,鍛鍊到全身的組織器官,對肺部、心血管等部位,都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但對於這種走路方式還需要大家量力而行,一是因為對於本身就不容易走快的人,尤其是因為疾病的原因,一味的追求走路速度,反而會對身體健康不利。

甚至是因為走路,讓病情加重,尤其是對於關節炎的人,走路就是一件要注意的事情。二是雖然走路速度可能跟預測壽命有關,但並不是說所有人走路越快就越長壽,長壽本身還需看一個人的多個方面,如飲食、運動、遺傳等等。

良好的日常生活,才是一個人健康的基礎,而不是依靠某一個方面。

最後提醒大家,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我們:每個人每天走6000步就是標準的範圍內了,這裡的有效步數是中等強度的走路,以走路過程中會出汗為主,看看你走路的方式都對了嗎?


爆炸營養師彭鑫蕊


對於七十歲以上的老人,走路是一種很好的鍛練方式,因為它不受場地和時間的限制,比較自由,抬腿就走了。當然如果是為了鍛鍊,就要保持正確的姿勢並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距離。一般來說推薦一天六千步,速度為每分六十到一百米。當然,更重要的是要因人而異,要量力而行,在已有的能力基礎上逐步穩紮穩打的慢慢提高,不要盲目攀比,老年人的體能差異很大,有的巳步履艱難,有的還健步如飛,不能強求一致,重要的是要穩步前進,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持之以恆,速度快是健康的反映,是體能好的表現,是以往鍛鍊的結果。速度快不起來,說明體能較差,但是通過鍛鍊也能逐步提高,總之走路是一種好的鍛練方式,特別是有意識的加快步伐,效果更好一些。我今年七十八歲了,每天都能快走五六千步,平均每分鐘一百步左右,短時間內快走能達到一分鐘九十到一百米,多年的鍛鍊現在身體健康,無三高,精力充沛心情也好,身體棒棒的。


段王爺8962


如今的老年人對於健康也越來越重視,早上起床後就外出散步,晚上吃完飯後也會選擇出現散步或者去跳跳廣場舞。走路是最簡單的鍛鍊方式,也對於身體健康有益。但是走路越多越快就越健康嗎?

很多人聽說過每天一萬步的口號,也在身體力行地實踐著這個口號。走路有慢走和快走之分,而快走消耗的能量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人每天要走6000步,快走兩三千步所消耗的能量就相當於平時步行6000步所消耗的能量。

在步行的方式上,推薦年輕人最好是選擇快走,這樣做可以消耗更多的能量。但是快走的運動方式並不適合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骨骼變硬,關節靈活性變差。快走所帶來的危險性要大於慢走,一不小心可能出引起意外的發生。

走路越快,對於膝關節的影響也越多。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衰退,有些人也早已經患上了關節炎。走路越快,關節磨損也就會加重,久而久之,膝關節也會出現問題。這種快走的運動方法,對老年人身體健康也帶來危害。

老年人的運動方式,最好是選擇運動量不大,而且也不劇烈的運動方式。步行算是最適合老年人的運動方式之一,只不過散步的時候要注意場地的選擇。有些人選擇在大街上散步,不僅環境嘈雜也存在一些安全隱患。老年人最好是選擇在公園等安靜場所進行鍛鍊身體,這些地方空氣質量也好於大街上。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也希望更多的老年人能夠堅持鍛鍊身體,有了好身體,兒女也能夠安心工作,家庭也更加幸福。

如果您對這個問題有好的建議,歡迎您在下方留言評論

我是王桂真,今日頭條悟空問答簽約作者,歡迎您關注【王桂真營養師】頭條號,一起聊聊健康,讓我們吃的健康,吃的放心


王桂真營養師


🍀🍀🍀走路對身體有好處,但是快走也要適量哦!走路對預防老化和成人病,維持身體健康,都有好處,這一事實已受到了世界的矚目!中老年人每天快走30分鐘,對於預防糖尿病、心臟病、骨質疏鬆症、中風以及某些癌症,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但是呀,快走之前,是要做一些準備熱身工作的哦!研究報告指出,如果在12分鐘內走完1公里的距離,這樣的速度可以稱之為“快走”了,因為這個速度可以讓心肺功能產生有效的運動。為了老人的身體健康,我們做子女的要經常陪伴老人,陪他們鍛鍊,健身!✨✨✨


會笑的眼睛999


不是這樣。

之所以說老年人推薦走路,正式因為快走項目是輕度有氧訓練,既能鍛鍊身體,也能保證安全。

但是一味的追求速度,那麼上邊說的兩個優勢就蕩然無存了……

我從2個主要方面簡單說說:

1.心肺安全

我們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的心肺功能是趨向一個下滑的趨勢的

在走路這種有氧訓練中,其之所以能稱之為有氧,就是指心率在運動過程中,會達到有氧運動要求的水平

這個要求,是最大心率的65%以上

那麼,當你的走路速度一再加快的情況下,則心率偏離安全心率越來越明顯

這儘管也能達到鍛鍊心臟的效果,但同時也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風險

要知道,心臟的風險不同於簡單的肌肉拉傷,有些會波及到生命安全

所以,走路的速度控制在:

1.身體微微發熱,略有出汗

2.呼吸不覺得困難,不會感到心跳過速

這個範圍才是安全的。

2.骨骼安全

我們在跑步的時候,膝關節受到的壓力在體重的3倍

我們在日常走路的時候,膝關節受到的壓力在體重的1倍以上

那麼,快走運動中的膝關節壓力,在上述兩個數字之間

走的速度越是快,則膝關節壓力越接近於跑步

要知道,老年人的骨質密度是遠遠不如年輕人的

也就是說,同樣的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

老人的骨骼磨損率也會高於年輕人,同時恢復速度要低於年輕人

那麼在這樣的前提下,太快的走路速度明顯不適於老人採用

一旦在走路中產生腿部無力,或者是痠痛的情況,就要減速或者是休息幾天在進行鍛鍊

-----------------------

希望有幫到你。


虎山行不行


65歲了,不知算不算老年人?但本人沒有老的感覺。說說自己十五年徒步快與慢或說經驗!年輕練拳擊,中年練傳武,練傳武過程,各種病如供血不足,血壓(一級)腸炎,胃潰陽,腰椎,頸椎這麼說吧大多中年病都有,練傳武沒得到改善。5o歲父母雙無。不說,心臟每早都達100多下,頸痛下不來炕。從這開始慢慢溜達,逐漸加快,最快可達每分18O多步,每天最少30裡,走後武術基本功(別的己不練)拉伸。越走身體越好,之後帶出很多人,4o一50多近6O的男女,最軟的近60的女性能走30公里,不算起步,最低每分14o步,本人走100裡最低14O。走後都拉伸,沒一個膝關節有病的。現在本人每月50公里,而且還隔天上班,所以說實踐出真知,慢走70歲後吧!還有本人現在就一種病(神經)遛彎不如睡覺,6千8千步?70歲吧,當你6O以內別聽所謂專家的,他都不運動?哪來指導可笑!這是本人真實一小部的體驗。唐山南湖老大


手機用戶9500962880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就是行走。作為一種如此普遍的方式,走路不僅可以減緩和防止骨質疏鬆,而且可以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當然,走路的好處還有許多,但是,今天要說的是,走路的速度也可以反應出一個人的壽命情況。

老年人走的速度多少才能稱得上“快”呢?

一般情況下,普通的成年人的步行速度大概在每秒1.3到1.4米。但是,老年人的身體畢竟比不上年輕人,速度評價在0.8米每秒。所以說一般來說,超過1米每秒,就算得上走得快了。而低於0.6米每秒,就可以說走得慢了。據一個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死亡危險是與走路的速度掛鉤的。當你的速度每增加0.1米每秒,那麼死亡率就會降低百分之十二。這種情況在老年人身上特別明顯。

走得快可能是身體健康的表現

據前面所說,走路的速度對人體的健康是有影響的,因為在走路的過程中,需要我們用機體去配合,比如說骨骼、神經系統、呼吸系統、肌肉都會參與到這項運動裡面,這樣快速的行走,無形中就幫身體鍛鍊了這些器官,可以讓身體更健康。

特別是對於四十五歲以上的人來講。那麼每天堅持走路,對於我們來說,有哪些好處呢?

1.步行可以讓你的心臟功能更加強大

一般情況下,我們步行都需要靠下肢大肌肉群的收縮,如果快步行走,那麼心臟就會跳到加快,從而增加了血液的流動以及脈搏量的增加,來適應運動。對於心臟來說,這算得上一種非常好的鍛鍊。當然,如果心率能達到每分鐘110次,保持10分鐘以上,那麼就大大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改善心肌與血管的韌性與強度。

2.走路還可以起到減肥的作用

如果你長時間的走路,那麼可以增加你體內能量的消耗,這樣一來,體內多餘的脂肪就可以被消化掉。所以那些體重過高的老人,可以適當的每天進行鍛鍊,消化自身的卡路里。並且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就能夠避免肥胖的發生。

3.走路有利於身體對於糖類物質的代謝

在吃完飯之後,我們可以稍微的走動走動,可以有效的預防糖尿病的發生。研究表明,中老年人每天散步的時長超過2小時,可以大大提高代謝率,從而可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4.步行可以防止骨質疏鬆

由於人在走路的時候,腿部承受了人體的重量,這樣一來,腿部的一些問題就會少了很多,就不容易發生骨質疏鬆了。而且,步行可以預防或消除風溼性關節炎的某些症狀。

5.走路可以緩解神經緊張

與其他的運動方式一樣,走路不但可以放鬆人們的身體,同時也可以稍微的緩解一下人們的精神壓力。對於一些壓力比較大的人群,散步是一種積極性休息的良好方式。每天多走走路,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心率。所以,壓力過大的人應該試試。

以上就是關於走路的好處,以及走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壽命。所以說,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讓自己儘量的多走走路,這樣一來,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是大有用處的。網友們,你們怎麼看?


24節氣養生


人的一生基本上每天都要走路,因此,我們會很容易忽視這個運動方式之一。但其實走路的好處非常多,並且這種運動方式十分方便快捷,在哪裡都能說走就走。有相關研究學者證明,走路可以讓人更加長壽。



走路速度快的人壽命更長

據悉,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綜合9項研究做出總結: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預測壽命長短,在75歲以上人群中相對更準確。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鐘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於每秒鐘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會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過每秒鐘1米的人壽命較長。


數據顯示,走路慢的人中有77%死亡,中速的人中50%死亡,而走路速度快的人中,只有27%的人死亡。研究人員稱,該調查揭示出行走速度是壽命長短的“預警器”,即使在身體健康的人身上同樣適用。 這一研究在美國老年學會會議上提出,發表於《美國老年學會》雜誌11月刊的相關研究也印證了這一觀點。日本學者在探索長壽奧秘時,也發現壽星有長期快步走的習慣。


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如何走路才能變得更健康。

首先,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是要量力而為的,走路也是如此,在身體適應的範圍之內走路才能對身體產生有利的影響。根據走路的情況,我們就能很容易瞭解到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不要小看一個小小的走路,它也是必須要我們的身體各處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動作。


當我們走路的時候,我們身體中的神經系統、呼吸系統,血管和骨骼肌肉都是需要同時工作的,這也就決定了走路可以同時鍛鍊我們身體中的這些器官。因此才說走路是十分有效的運動方式之一。

並且每個人走路的速度都是根據各種情況的變化而發生改變的,就比如說我們難過或生氣的時候可能會加快走路的速度,而放鬆的時候會情不自禁的降低走路的速度。所以說我們的心情影響著我們的走路速度,而走路的速度也影響著我們的心情,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這樣的軟件,就是靠自己每天的走路步數來換錢或換能量,走的越多錢和能量也就越多。雖然這是軟件的另一種盈利方式,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走路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益處,而每天最好的走路步數是6000步以上。

我們可能會發現老年人走路的速度都非常慢,一方面是因為老年人的腿部肌肉越來越鬆弛,腿部沒有力量,因此走路速度也會變慢。另一方面是因為老年人的神經系統對各個身體部位的控制越來越弱。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就認為走路速度慢是人衰老、壽命減退的標誌。


以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有這樣的一種聲音,說走路快的人一般壽命都比較長,因此就有越來越多的人想提高自己的走路速度,認為這種方法可以延長自己的生命。但這種方法其實是並沒有科學依據的,想要長壽就必須要改掉自身不良的生活習慣。


心腦血管患者還是慢慢走

重醫附二院急診科醫生餘雷表示,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走路速度和身體機能是相輔相成的。


一般來說,走路速度快的人,心臟、肌肉、骨骼等各方面機能都比常人強,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更強。同時,用較快的速度走路,對提高呼吸肌功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避免高血壓的發生都有良好作用。


雖然,快走是一種健身方式,但並非人人適合。餘雷提醒,心腦血管患者就不要嘗試快走了。因為一旦運動過量會加重心肌供血不足,加重疾病;而腦血管的血液循環更有賴於心臟的正常泵血,運動量太大的話會出現腦供血不足,也會有危險。 另外,老年人也一定要量力而行。老年人的協調能力相對較差,如果走路過猛過快,容易摔倒,輕者軟組織挫傷,重者引起骨折、腦震盪。因此,老人步行的最佳速度是每分鐘約60—70步即可。

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是養生的關鍵,只有擁有這些好習慣,我們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長壽才不會離我們而去。大家也可以嘗試著多走路,這畢竟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運動方式之一,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走路方式,就是掌握了長壽的秘訣之一。


關注我的頭條號→【早康枸杞】,我們一起探討養生健康知識!


早康枸杞



南山草廬客


然術瞭解一下,武術、健身、理療、中醫、養生,可轟然洞開[玫瑰][玫瑰][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