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想讓小孩長大以後往軍隊發展,從小要往哪方面培養?

合法的好用戶


學習!好好接受基本教育,把基礎打好

好好考大學,進軍校,繼續學習!

中國人口基數決定士兵不會缺,但有知識、有理想的士兵全世界都缺。

軍隊的鍛鍊只能在軍隊中才能感受得到,從小培養我個人認為不現實!

孩子不是小動物,你沒能力控制他的認知,你也沒權力決定他的人生走向!

這都什麼年代了?孩子接觸的外界環境你控制不了的,很容易產生親子間激烈的衝突的!

我們為人父母者要想的是為孩子打好將來人生的基礎,和孩子對待這個世界認知的價值觀,未來的世界是孩子們自己的,我們做好自己當下應該做的,把精力都放在可控的事情上我認為比較穩妥,個人觀點。


睿睿爸爸72


我身邊有好多當兵的例子,有好有壞,正好分享一下。我直接舉例。

成功案例

我們莊上有個人,估計今年40歲左右,在上大學的時候去參軍了。成為了軍官,現在發展的非常好。

失敗案例

我們家族裡面一個第弟和他發小,兩個人從小成績就差,高中沒考上,一起上了職校。後來就一起參軍了。兩個人身體素質非常好,我堂弟進了空軍部隊,另外一個不知道。


我堂弟進去之後,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要他媽給他買學習資料,再寄給他,說要考軍校,要不然沒前途。他媽就買了好多資料寄給他。當然啦,他沒考上。基礎太差了,上學的時候不好好學,軍校又不是那麼容易就考的。他那個發小也一樣沒考上。


現在兩個人一起退伍回家了。他發小在部隊確實訓練的挺好,雖然沒考上軍校,但是身材鍛鍊得很贊,看起來一表人才,不抽菸不喝酒,很自律。我堂弟,在部隊好的沒學會,就學會了抽菸喝酒和油嘴滑舌,不切實際。現在他是個農村給人辦酒席的廚子。越來越胖,沒有節制,每天喝很多酒,抽很多煙。

總結

上面兩個例子告訴我們,想讓孩子以後去軍隊發展,首先從小重視學習,從大學裡去參軍是極好的,部隊是很珍惜人才的。其次,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從小就要讓孩子多鍛鍊,把身體搞強壯了。最後,就是培養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比如我堂弟,沾染了很多惡習,據說部隊裡有惡習的人很多,一定要從小就給孩子灌輸遠離有惡習的人的思想。


汐汐媽說教育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實例多,請耐心閱讀)。

一、身體素質。

二、思想認識。

三、文化水平。

身體素質方面。眾所周知,參軍體檢很是嚴格,年齡、身高、體重、視力等方面都有規定,一項不達標則一切免談。

我有個朋友,去年想去參軍,報名後接受全身體檢,其他各項都達標了,就是右手大拇指小的時候受過傷,骨折過,沒長好,似乎不夠垂直(其實平時不注意真看不出來,也不影響手部的靈活性),醫生就判定手部有畸形,被刷下來了。他很是遺憾,說當兵是他這輩子的夢,現在夢碎了。

要想參軍,身體各方面情況肯定是得從小就開始注意了,包括體型體重,體表是否有紋身,是否有畸形等等。具體可自行度娘參軍條件,此處不再贅述。

思想認識方面。這個很好理解,俗話說牛不喝水強按頭是不行的,同理,如果孩子本身不願意參軍,家長逼迫孩子去,本身軍隊一開始的時候確實也挺辛苦,孩子若是心不甘情不願,那樣既達不到在部隊鍛鍊自身的目的,也很難得到更好的發展。

如果家長想要孩子將來願意往部隊發展,那從小就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的興趣愛好往那方面靠攏。

比如,從小就經常給他講軍人的故事,給他看有關軍人的漫畫和繪本,陪他一起看以軍人為主角的影視劇,有條件有時間就經常帶他去紅色景區看看,要讓他從小就有那種愛軍崇軍情懷,把長大後當軍人保家衛國當做人生理想。

當然了,如果家長該做的努力都做了之後,孩子依然對參軍沒有興趣,就不要再強迫他了。人各有志,人生道路千萬條,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選擇人生道路的權利,家長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於孩子頭上。

文化水平方面。雖說現在的義務兵文化水平只要求初中及以上,但說實話,要想以後發展更好,一般來說,卻是文化水平越高,可能性就越大。

很多初中畢業的兵蛋子,也只是兩年義務兵就退役回家了,回來後兩年當兵生涯最多也就多了點談資,其實並無多大意義。很多人照樣做不成多少像樣的事情,箇中心酸,也只有他們自己能深刻體會。

初中文化的義務兵,要想發展得好一點,似乎往志願兵方向走會比較有可能。

我一個初中畢業就去當兵的男同學,兩年義務兵後轉為志願兵,當了十二年志願兵後轉業回家,上面問他是要一份有編制的工作還是要幾十萬的安置費,他選擇了工作,後來他就回了家鄉所在縣城的局級部門上班了,事業單位編制。

我覺得他的選擇挺明智的,編制並不好考,很多應屆往屆生擠破了頭都難考上,他當了十四年兵後能得這樣一份工作,餘生也算相對安穩了。如果他選擇拿幾十萬的安置費,如果他是比較有頭腦有能力的人,可以自己創業,用這筆錢作為啟動資金,將來或許可以搏一個更大的前程,但風險也是難說的。

他清楚自己沒有那樣的能力,三十多的年紀,家中老小要養,負擔重,也並不適合冒險,所以他選擇安穩度日,如今父母妻兒都在身邊,家庭和睦,其樂融融。

還有一個同學,大學本科,大二的時候選擇去參軍,退役後回來繼續讀大學,畢業後因曾經的參軍履歷被特招進入縣級重要部門,如今混得也是相當不錯。

這兩個都是寒門學子混出人樣的例子,實際情況因人而異,僅供參考。


(注:圖片源自頭條圖庫。感謝原圖作者供圖)


鉤沉育兒


不知道前段時間的救火英雄你有沒有看過,我沒看過,聽說死了很多人,這是鄰居家的孩子說的。開始看的時候他的媽媽說想他去當兵,當消防員問他好不好,

(估計就是想鼓勵他,沒想到演戲的死了那麼多人)

他還說好來著,後面看完了之後,他說我不想當兵了,死了那麼多人還想我去當兵

(我猜不到他媽媽的心情是什麼樣的,本來想鼓勵他,沒想到是這種結果)

不能心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平常給他多鍛鍊鍛鍊身體,暑假送他去那些夏令營什麼之類的,培養一下自己的能力就好,讓他從小,愛好,興趣,在那裡,總比他大了逼著他不願意強


鳳妹娛樂


如果希望讓孩子往某一特定領域發展,我相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有一定的認知和了解,不管是從視覺上、感覺上,還是生活中。

一、瞭解部隊或軍事相關資訊

1.關注大型的軍事集會,如回看組織閱兵,讓孩子親自或感受軍人帶給大家的震撼力以及軍人身上那種正義感。激發孩子心中的崇拜與嚮往。

2.參觀軍事博物館,如北京的軍博、青島的海軍博物館以及具有紅色意義的紀念館等,帶孩子去看一看,聽一聽紅色的故事,看一看我們的武器裝備。

3.參觀部隊營區或參加軍營開放日,讓孩子們到營區看一看,有機會最好能親手摸一摸槍、看一看戰士們疊的被子。

二、發展必要的身體及精神品質

1.基本身體素質過硬。健康的體魄,能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中生存與戰鬥。在報考與參加對應的選拔過程中,對於身體的考核都是很重要的一關,如1000m、引體向上等項目。在小時候不必有針對性的去發展其中某一項身體素質,堅持全面發展,走跑跳投均衡發展。

2.克服困難,不怕苦不怕累的意志品質。對於當下,很多小朋友生活在物質水平比較好的環境中,進而怕苦怕累,但軍人總是迎難而上,總是逆行著,總是把想象不到的任務不可思議的完成。這一方面可以通過體育鍛煉來實現。

三、掌握渠道,樹立目標

去部隊發展,現在主要分為報考和入伍參軍兩條路徑,但是兩種途徑其發展的前景是不一樣的。對於孩子來說,首要還是提升學習學習成績,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高考直接報考軍校。

如國防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其中還可以報考國防生,如西南大學都有招生名額。

如果高考沒有如願,然後再考慮自願參軍入伍渠道,然後在部隊裡面考軍校或者轉士官,這些都是發展的路徑。

最後,無論其未來發展方向為何,身體素質和學業成績都是很重要的。


筆桿兒


軍人——我們最可愛的人。軍人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有平安和吉祥,哪裡就有生命的奇蹟,哪裡就有人民的掌聲!

想讓自己孩子長大後往軍隊發展,做一名軍人。我為有樣想法的家長點贊,你們是高尚的,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很優秀,會成為棟樑的。我作為家長,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一點想法,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我個人認為,無論孩子長大從事什麼職業,最基礎的是:應該養成讀書這一良好的習慣。

書籍是文明的催化劑,讀書而修身,修身而正心,正心而文明。

讀書,說出來簡單,但能做到做好,不僅需要堅持,更重要的是讀好書。下面,我分享一些讓孩子能讀到好書的建議(孩子小,是給家長的喲):分類選擇

通常情況下,我會把孩子的書分成三種類型:

▌一是,科普型。

這類書類似《十萬個為什麼》,一些奇怪的問題孩子總是時不時問我們家長,我們又時常找不到答案,書籍自然成了解惑的首選。這類書能孩子掌握知識,拓寬視野,提高眼界。

▌二是,教育型。

這類是指古今中外、各種題材的品德修養、勵志教育,來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培養孩子高尚情操。

▌第三類,特長型。

這類書包括了漫畫、繪本、詩歌、唱歌、跳舞、鋼琴等等,常能營造出一種氛圍或情節,讓孩子有其愛好,快樂成長。同時鍛鍊孩子動手、動腦。家長也可以參與,一起讀,增強親情。

▌第四類,生活型。

這類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小常識。孩子結合自己的生活去讀書,可以提高讀書興趣。

每類書對孩子的成長都有很大幫助,不能偏食喲。當然,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側重選擇讀一些孩子願意看的書。


讓讀書伴隨孩子成長。隨著孩子讀書量的增加,你會體會到:讀書是一種幸福,讓人增長知識,使人明白道理,令人憧憬未來,叫人品味生活,給人益處多多,這種幸福別無取代。而且,愛讀書的孩子總是快樂的。

你不想自己的孩子快樂成長嗎?那就馬上行動,陪著孩子一起讀書吧!



小草說


有這種想法是非常好的,想讓孩子到部隊發展,要做以下幾個方面的準備工作。

進一步瞭解有關的政策

比如就入伍方式的不同來說,有通過高考上軍校、上定向士官學校的,有大學期間參軍的,有大學畢業入伍的,這些都會有所不同。

還有不同學歷對於在部隊考軍校有哪些區別等等,這些都要有一定的瞭解,只有這樣才能夠更有針對性地給孩子提出建議,引導他們更好地發展。

同時,還有比如現在部隊的待遇如何,多少年符合安置條件,在部隊裡面如何才能夠晉升高一級的士官等等,都是需要我們作為家長進一步瞭解的。

引導孩子提升學歷

從近些年來說,部隊裡面高學歷的戰士是越來越多了。2018年的徵兵工作會議上明確,要進一步加大對大學生的徵集,減少初中學歷的徵集。如果不注重提升學歷,有可能想入伍都入不了。

因此,有機會一定要讓孩子提升學歷,儘量大學生入伍,或者大學畢業了之後入伍,這樣各方面的保障政策、待遇都會好一些,這是現實存在的問題。

同樣是大學生入伍,也要把握一個入伍時機的問題,不同階段也是會帶來不同的影響的,我們得結合自己的入伍意願綜合進行考慮,選擇好合適的入伍時機。

身體、心理上早做準備

作為家長要多引導孩子向軍人學習,學習那種堅毅的品質,不畏艱難、不懼挑戰的意志,讓孩子從心理上崇拜軍人、嚮往軍營,而不是本身有一種牴觸情緒。這個是需要提前做工作,提前和孩子溝通交流、引導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身體上也要讓孩子有個準備,其實特別是對於男孩,體育上的發展是培養孩子自信心、協作意識等非常好的方式,而且在部隊裡面對這些方面要求比較高。所以如果有時間的話,家長們也要引導孩子在這方面多做一些準備。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小小思維家


想讓小孩長大以後往軍隊發展,從小要往哪些方面培養?

雖不是從事教育行業,但教育專業畢業,看到這個話題,還是想說上兩句。不否認,軍隊是鍛鍊人不錯的去處,軍人也被認為是最可愛的人。

可我還是不太贊同過早地就為孩子規劃未來,設定其成長的路線。孩子承載父母的殷切希望不假,但他的未來還應讓他做主。家長正確的做法是,根據孩子的興趣特長,尊重他們的發展意願,創造條件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才有利於其成材。

拋開尊重個人意願,讓孩子自主選擇發展的道路來談,在軍隊發展,從小需要往哪些方面培養?其實問的是如何進入軍隊,以及在軍隊中要發展好,需具備哪些能力與素質。進入軍隊的途徑:一是參軍,二是考軍校。後者的起點更高,知識與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從能力角度出發,我覺得要進入軍隊發展好,主要應具備的知識和能力有:

一、較強的身體素質。這是軍人基本的素質要求,因此體育鍛煉要常抓不懈。

二、較好的知識文化水平。當前,對軍人的知識文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高度重視知識教育,抓好各級學校教育。

三、一定的計算機網絡運營能力。信息社會,不管是什麼軍種,擁有較好的計算機網絡運用能力,肯定有助於在軍隊中的晉級發展。

四、所屬軍種的專業能力。軍隊有不同的軍種,其專業能力的要求就存在不同。對於所選擇的軍種的專業能力一定要強化提高。

五、過硬的心理素質和品質意志。軍人的心理素質一定要強,一定要具備堅強的品質意志。

當然,處於信息社會,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人,可以多方蒐集總結。


自然風106


《媽寶園》,一群智慧媽媽陪著寶長大,沒有華麗的句子,和你分享生活中育兒的故事!歡迎大家加入媽寶的圈子,一起探討!當媽那些事兒

想讓小孩長大以後往軍隊發展,從小要往哪方面培養?

很多寶寶都有自己所憧憬的職業,一些孩子想當老師,一些孩子想當科學家,還有一些孩子想成為軍人。老師和科學家這些職業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當的,准入門檻較高,對於孩子的性格與天賦也有一定的要求。

但是軍人則完全不同,只要孩子願意努力,這個小小的理想實際上是唾手可得的。從現實層面來講,從軍也是一種不錯的職業選擇,保家衛國本身就是非常光榮的事情,讓孩子當兵的確可以成為一種很好的出路。想要孩子成為軍人,大家一定要儘早的督促孩子做好準備。

大伯家的堂哥已經入伍多年了,回想兒時和他一起相處的經歷,我驚訝的發現大伯一家其實早早的就做好了讓孩子參軍的準備。大伯家本來就是軍人家庭,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堂哥本身就對軍人這種職業相當的憧憬。在明白了孩子的願景之後,大伯一直為孩子的從軍之路添磚加瓦。

和我們這些散漫的孩子不同,堂哥在大伯的肚子下一直很注意身體的鍛鍊,體力和我們這些兄弟姐妹們相比真的是強了不少,在週末的時候,有時大伯還會拉著他一起去城郊遠足,有的時候一出門就是一整天。長期的鍛鍊讓堂哥的身體狀況一直都很不錯,也是家族中少有的幾個沒戴眼鏡的人。

除了身體上的鍛鍊之外,大伯家的家教一向是很嚴的,日常生活中的規矩五花八門,正是因為這些嚴謹的規章制度,讓堂哥養成了遵守規則的性格,自制力也很強。據他說,這種性格和軍隊中的生活是天然契合的。正是因為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堂哥才能順利的考入軍校,在體格和性格上都沒有出現大的問題。

想讓孩子順利的進入軍隊,大家可以從這些方面下手

1. 多帶孩子出去鍛鍊,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

想要順利的從軍,良好的身體狀況是不可少的。特別是在各種電子產品氾濫的現在,一不小心孩子們就會變得近視。近視雖然什麼大毛病,但是在從軍體檢的時候會比較麻煩,因此從小注意還是非常重要的。然後在軍隊中表現得更好,良好的體能非常重要,多帶他們出門鍛鍊,不僅可以提升孩子的體力,也可以增強孩子的毅力,可以幫助他們養成堅毅的性格。

2. 培養愛國情操

一個合格的軍人必然是愛國的,如何才能讓孩子變成愛國呢,實際上非常簡單。大家可以儘量引導孩子去了解一下近代的歷史,大家可以在網絡上找到大量的文獻和資料,不需任何的矯飾,一旦他們真正的瞭解到那段昂揚激進的歷史,孩子們很難變的不愛國。

3. 學習上也要多費心

儘管從軍對於學歷上的要求並不是很高,但是學習對於軍人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想要考入軍校光有良好的體能是完全不夠的,仍然需要良好的成績作為基礎。想要在軍隊中發展得更好,大家一定要記得在孩子的學習上多費些心思。

想讓孩子進入軍隊並不難,唯一的難點在於家長和孩子們是否可以持之以恆。只要家長和孩子們同心協力,孩子們一定成長為一個優秀的軍人。

互動話題:大家家裡的寶寶想不想成為軍人呢?大家又是如何引導的呢?歡迎留言交流

本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歡迎分享收藏!謝絕抄襲!


媽寶園


題主你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很多家長之所以想讓孩子到部隊發展,不僅僅是因為部隊的待遇好,更多的是想讓孩子能在部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如果準備以後讓孩子到部隊發展,我有幾點建議供題主參考:

第一,通過每天固定的儀式讓孩子養成愛國愛軍的意識。比如可以讓孩子每天看新聞聯播,並讓他說出觀後感,也可以讓孩子多看一些軍事方面的書籍或影視作品,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家長也要通過引導的方式讓孩子對軍人有尊敬之心,讓軍人的正面影響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


第二,利用節假日帶孩子到軍事博物館或烈士紀念館參觀,並給孩子講解清楚現在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這樣做不但能讓孩子更加珍惜和平,也能讓孩子從小對我們的先輩有一定的瞭解。另外如果家中有親戚朋友是當兵的,你可以讓他多給孩子講一講部隊的正能量,有條件的話,也可以讓他帶著孩子到部隊參觀一下,這樣做能讓孩子對部隊有更直觀的印象。

第三,多帶孩子參加軍事夏令營活動。現在社會上有很多退役軍人組織的學生軍訓活動,通過這種活動不僅能增強孩子的體質,還能讓孩子對部隊生活有一定的瞭解,讓孩子更加嚮往部隊生活。



第四,堅持每天帶孩子鍛鍊身體,有條件的可以進行諸如長跑或打籃球一類的活動,不但能鍛鍊孩子的身體,還能磨練孩子的意志品格。以後到了部隊,能更快的適應部隊的軍事訓練。


第五,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口令來鍛鍊孩子的服從意識。比如"到""是",平時要教他喊他的名字時,一定要答"到",讓他去做一件事,要說"是"。雖然很簡單,但只要能長期堅持下來,就一定能收到效果。

總結:還有很多方式方法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素質和軍人意識,我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家長準備讓孩子往部隊發展是一件好事,雖說從小培養也是正確的,但絕不可操之過急,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如果孩子的年齡比較大了,也要徵求他自己的意見,家長不可能替孩子當一輩子的家。

注:文中圖片均採集於網絡。另本人在部隊服役十二年,對部隊有一定的瞭解,歡迎家長和戰友們關注諮詢當兵入伍,考學提幹轉士官或士官轉業類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