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學霸與學渣,真的只是努力學習與不努力學習的結果嗎?

Sunchild


首先我非常反對使用“學渣”這個詞,這種標籤是極其不好的暗示。

學霸代表著學習效率高,這代表著大腦處理知識(信息)的能力很強。如果用CPU表示,那麼學霸的CPU要領先普通學生一代甚至更多。

努力學習可以彌補一些能力上的不足,但是如果大腦處理信息的能力相差太遠,那麼即便是在努力也無法跟上。

很多同學看到這裡可能就絕望了,這難道說作為普通學生的自己就沒有逆襲的希望了?

當然不是!人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是動態的,可以通過鍛鍊進步,也可能因為不思考而退步。


所以說,要想成為學霸,重要的是要刻意訓練自己的大腦。大腦的進化需要付出努力,但不是努力就能突破的。你得有方向的努力,而且最好有系統的訓練。

很多學生在校學習不好,甚至沒有上過高中、大學。但是這些人在工作後得到了系統訓練,思維變得越來越好,人也就越發聰明起來。


我們要堅信自己的大腦是可塑造的,如果得到高人的指點是最好不過。但是訓練的過程一定是艱苦的,需要刻意練習。

關於刻意練習有很多的書,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

切記學習絕對不是簡單的堆積時間,一定要有策略,而且要有意識的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學習效率更大腦處理信息的快慢有關,也跟人對自己各方面的管理有關。


學習是一項綜合能力,努力是一部分。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學霸與學渣真的只是努力學習和不努力學習的後果嗎?

學渣這個詞,通常用於自嘲或是謙虛自己的學習成績不怎麼好。但如果是老師家長把孩子定位為學渣,就不太好了。我們暫且稱為“學困生”吧。

我覺得學霸和學困生之間的差距,不僅僅是通過是否努力學習拉開。


故事一

上高中以前,我一直屬於是學霸級別的。年級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但上了高中,班裡同學幾乎每個都是初中時代年級前十的實力。開學第一次考試,我立馬就失去了學霸的光環。

我注意到,班級裡邊有一位男同學,上課書也不打開,光聽老師講,從來不做筆記。但是他在課堂上往往就是能夠get到老師的點,和老師互動的那批人。

一下課就馬上把老師佈置的作業做完,不會做的題目就大大方方寫上“不會”兩個字。只要做完作業,下課、午休就和同學聚在一起聊天。

並且從他們的談話中能聽出,前一天晚上,他花了不少時間看直播比賽、組隊打遊戲。有時甚至是通宵玩。

放學回家,別人的書包都是大大的、鼓鼓的,裝滿了的各科書本、筆記、習題冊。只有他的書包,本身體積容量就非常小,還是扁的。一看就是裡面沒裝幾本書,甚至是空的。

你說他繼續努力吧,也應該算是努力的,老師一佈置作業他第一時間就完成了。但說他很努力吧,其實並沒有!只要在學校裡面把作業做完了,回去連書包都不會打開的。

正是這樣一位同學,每次考試都能保證在前五名。

故事二

讀大學的時候,班級有一位申請助學金的貧困同學。她的努力程度是常人無法想象的。

每天早上5點多,她永遠是第1個出宿舍去圖書館學習的。到了上課的時間,不管是專業課還是選修課,她永遠坐在教室的第1排,認真聽老師講課。

中午從來不午睡,還是到圖書館學習。傍晚的時候會回一趟宿舍,拿籃子去澡堂洗澡。接著又去圖書館,學習到宿舍門禁的時候才回來。週末也從不參加社交活動,泡一整天的圖書館。

所有同學都認為,她一定是整個專業學習最好的,一等獎學金非她莫屬。而事實上,她一次一等也沒有得到過。通常是得二等,有的時候甚至是三等。

讀過大學的都知道,即使平時不怎麼學,考前一個月多看看,三等還是比較好拿的。

我覺得她的學習方法一定是有些問題的。但問題出在哪裡,我們不得而知。很多時候,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有的人就是天賦異稟,上課聽了就能夠舉一反三,課後無需勤加練習,就能妥妥的成為學霸。 這是我們普通人羨慕不來的。

但如果自知資質平平,又不努力學習,那是永遠不可能成為學霸。


Wunei媽媽微課堂


我覺得,不只是努力的問題,學習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不能忽視的。

學霸一個普遍的特徵是會學習、有方法。哪怕努力,也是方向很對、方法得當的努力,有的孩子學習不好,不見得不努力,不能吃苦,相反,常常非常能吃苦,但就是不得法、不得要領,導致吃了很多苦,做了很多努力,但就是成績不見提高。

我一個高中同學,男生,平時非常愛打球,常常遲到早退,晚自習也不好好上,吊兒郎當,沒見他用什麼功,但成績是真的好,每次考試都前三。其實,他不是不努力,不是不好好學習,是很會聽課,上課聽課狀態非常好,抓緊上課的每一分每一秒,緊緊跟著老師,不走神,把一堂課的四十分用得非常徹底,這樣一切的知識點在課上都掌握得清清楚楚,所以,課後,不必花太多時間複習、研究,因此,儘管沒用太多的功夫,但成績依然很棒。

因此,學霸和學渣,真的不是努力程度的問題,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才會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成績。


我是親子心理師徐婧英,更多育兒乾貨,歡迎關注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學霸和學渣,不僅僅是努力學習的結果,而是父母家庭教育的結果。

學渣的特點:缺少關愛和理解,沒有有學習動力

天下的孩子都很聰明,沒有天生的學渣一說。孩子是怎麼一步一步變成學渣的,這和學校、老師、還有父母的教育都有很大原因,最主要原因是父母的教育。父母教育的好,引導得當,每個孩子都不會變成學渣。

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問題,我們一般都是反應就是指責,訓罵,兇孩子不體諒父母,不爭氣。根本不瞭解孩子在學校遇到了什麼問題。如果我們在孩子遇到問題時不要責罵,不要落井下石,而是接受孩子的情緒,理解並安慰孩子,引導孩子一起解決問題。那麼學渣也有可能成學霸的。

那麼孩子就不會自暴自棄,越來越渣。沒有哪個學生想成為學渣的。其實學渣是非常可憐,沒人真正理解和關心他們的內心。我們父母只在意分數,不在意孩子的內心。我們父母要做的是,不管孩子考100分還是考30分,我們都要讓孩子感覺到我們的愛,引導孩子處理問題,而不是一味責罵兇吼。

學霸的特點:有責任心,會感恩,自身有學習動力

從去年開始,我和11歲的大寶矛盾不斷,多次爭吵和講道理都解決不了問題,我就開始到處找書回來學習親子課程,一學習才知道,孩子的很多問題的病根都是父母教育不當引起的。我們做父母的,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什麼都替他們考慮好,久而久之,他們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致使他們沒有責任心,不會感恩,缺乏學習動力。

通過學習,我學會了接受孩子的情緒,尊重理解孩子。很多事情都放手,相信他自己能做的更好,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自信,學習成績越來越好。

有專家調查,學霸都有一個特性,家庭教育很到位,孩子有責任心,知道父母和老師辛苦不易,他們會感恩,有主動學習的動力。這都離不開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如有別字,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有免費實用的親子課程,有需要的請關注留言


書霞育兒說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解析

過去的學霸,有過去學霸的學習方法;當代的學霸,有當代學霸的學習方式。勤思善問是他們的共同品質。

【說明】老穆不喜歡“學渣”這個詞,覺得很刺耳,更會傷了孩子的心,老穆暫且叫“後進生”吧!

過去的後進生與當代的後進生,往往大抵相同,只不過“淪陷”的方式不同罷了!

學霸與後進生,真的只是努力學習與不努力學習的結果嗎?答案是否定的!

學霸努力學習,後進生認真玩

學霸往往對學習有著敏銳的嗅覺,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學習的機會!

老穆上學那會,班上有個學霸,坐車都要拿出自制的小本子,背一些知識點,可謂“努力學習”的典範了。

後進生,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學習上,而是專注於玩,或手機、電腦,或遊戲,或早戀等,不容懷疑,玩,他們是認真的!

學霸追本溯源,後進生淺藏輒止

學霸對於知識或不會的試題,往往探根究底,非要弄個明白。

後進生對於知識,往往馬虎對待,淺藏輒止,流於表面。


學霸科學學習,後進生養生學習

對於學霸而言,學習必講究方式方法,不可盲目而死學。

對於後進生而言,對待學習的態度往往囫圇吞棗,“不求甚解”,且有時間限制,生怕多學了對身體不好。

學霸堅持優秀,後進生不思進取

越是優秀的學生,他們越是熱愛學習,成績越是優秀,越能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

越是成績弱的學生,越是沒有成就感,容易被遺忘在班級的某個角落。倘若沒人指點迷津,必會沉淪,沒有進取心。

後進生,你們醒醒吧!

後進生,你們該努力啦!

只要你肯及時回頭,只要你肯努力學習,成績變好,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你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努力或是不努力更多的是學習態度的問題,學習態度不好是會導致成績不理想的,但如果說這是決定因素,我想是不準確的,學霸和學渣,有很多原因都要算在內,天賦,態度等等。另外我想多說一點,很多家長因為大環境的影響,難免會出現唯分數論的現象,但對於孩子來說,我覺得家長更多的應該看到孩子完成事情的能力以及面對成績不理想時的抗壓和糾錯能力,有時候出現成績不理想的情況,家長也不要太過焦慮,失敗帶給孩子的不應該是挫敗感,更應該是下次不再犯錯的底氣,不要這麼早就給孩子下定義。


皖北二姐


影響學習成績好壞有很多因素,學生個人的努力程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但並不是唯一因素,還有其他因素,比如家庭環境可能會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溫馨和睦的家庭環境培養出的孩子具備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心態,優秀的父母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孩子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越來越多孩子本身家庭條件就很優秀,自身也非常努力,所以變得更加優秀,將來上名校的機會也比較大。但也不乏寒門出狀元的例子,有些孩子在艱苦的成長環境之中反而鍛鍊了其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所以他們可能有更強烈的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的動力,所以會更加珍惜學習機會,也更努力去拼搏,所以也會成為學霸。歸根到底,人與人的智力相差並不大,家庭環境只是外部條件,最終要的還是個人的努力程度,導致了學習成績的好壞。


海大總裁班孟老師


我感覺一是和自己努力分不開的,二是有的學生確實是聰明,一學就會,腦子也好使,可能是智商高。但是最重要的是努力。我高三的時候,有個同學特別笨,但是他每天都問,每天都學,吃飯廁所都跑著去,早上4點多醒來學習,最後考啦個很好的學校。


混分狂魔老陳


成績論霸,分數定渣,本身是當今教育過程中一個三無(無聊,無知,無望)產品,但是一直以來又總是讓我們樂此不彼地各抒己見。其實我想說這一渣一霸的微言大義褒貶之間讓多少人狂妄而又卑微地自嘲變得光面堂皇,又讓多少人謙虛而目中無人地頂著人中龍鳳的輝煌,他們連自己都不敢去面對自己真實的人格。我只能講,渣也好,霸也好,蓋棺封土自由一生評說。我們又何必頂風作案,造出這三無產品呢。


讀書的農民


智商有高低。

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