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 三十七歲還單身的彭玉麟,在小姨和戀人之間的掙扎,耗盡了前半生

曾國藩為創立水師覓英才

曾國藩在清兵與太平天國的多次交手中,深刻體會到太平軍水師的威力,於是痛下決心,決定組建一支衡州水師,但是苦於沒有合適的人選,正好恩師汪覺庵路過衡州,順便過來探望自己的得意門生。曾國藩師生一別二十多年,相見甚歡。在和恩師閒聊時,才知道汪覺庵的女婿是衡州有名的書香之後王世全。王世全祖上船山先生,是衡陽一帶的鴻儒,世人皆很敬仰,後輩一直保留著船山先生的故居,曾國藩雖然年少之時在石鼓書院讀書,卻未能拜訪船山先生故居,甚為惋惜。正好汪覺庵要去王世全家為親家祝六十大壽,曾國藩趁興也想去觀賞一下這位衡州鴻儒故居,師徒兩人便相約一同前往。

三十七歲還單身的彭玉麟,在小姨和戀人之間的掙扎,耗盡了前半生

曾國藩參觀完船山先生故居,對船山先生筆墨極為仰慕,又在王世全的殷勤款待下,幾杯酒下肚,想起太平軍的騷亂,向王世全、汪覺庵苦訴衷腸,他想要在衡陽建立一支水軍,卻苦於無人可用,正為此發愁,說到此處,王世全接過話頭,他突然想起一個人來,能解曾國藩燃眉之急。此人名叫彭玉麟,就是衡州渣江人,熟悉《公瑾水戰法》,此書相傳是周瑜三國時期,訓練水軍總結的練兵之法。曾國藩一聽此人,頓時提起了精神,決心將他召至幕下,扶助自己建立水軍。

三十七歲還單身的彭玉麟,在小姨和戀人之間的掙扎,耗盡了前半生

彭玉麟年幼救梅小姑,成就一段愛情

彭玉麟是一個奇人,他三十七歲還未娶妻,這在古代簡直是大逆不道,為此父母沒少勸,但是彭玉麟堅持不娶。其實彭玉麟不娶妻,背後還有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彭玉麟父親彭鳴九小時候家窮,二十歲便投身清軍綠營,經過多年的努力,積功升至安徽懷寧縣三橋巡檢,後又遷合肥縣梁園巡檢。彭鳴九妻子王氏是浙江山陰人,他的父親是鄉間私塾的一位老師。王氏十二歲時,父親去世,母親周氏性強硬生生將一子二女撫養長大。王氏繼承了母親倔強的性格,對選擇夫婿極為嚴格,直到三十歲時,成為了大齡剩女,卻被彭鳴九看中。眼見彭家家境好轉。彭玉麟從小衣食無憂,舅父對他疼愛有加,苦心勸學。玉麟十歲那年,舅父為其在蕪湖找到一位學識淵博的先生,為此彭玉麟只能離開家鄉,前往蕪湖求學。

三十七歲還單身的彭玉麟,在小姨和戀人之間的掙扎,耗盡了前半生

彭玉麟舅父雖然已經結婚多年,但是膝下無子,此次彭玉麟在蕪湖求學,舅父對其視如己出。彭玉麟的姨媽五年前,死於天花,外婆周氏一個人孤苦伶仃,彭玉麟的到來,讓這個家裡頓時增添了許多歡樂。一日,彭玉麟上學回家,寒冬臘月,彭玉麟常讀“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詩句,此時也想踏雪尋梅,於是他來到一個小山丘,看見一條小溪從山間流過,彭玉麟沿溪行走,突然發現一個十三四歲的姑娘躺在溪邊,見姑娘面黃肌瘦,呼吸微弱,彭玉麟以為天寒地凍,姑娘不忍風寒凍傷了,趕緊扶起姑娘帶回外婆家中。

三十七歲還單身的彭玉麟,在小姨和戀人之間的掙扎,耗盡了前半生

待姑娘醒了之後,外婆問其家在何處,姑娘卻抽噎了起來,原來這個十三四歲的姑娘叫梅小姑,浙江嵊縣人。父親得了癆病去世,母親極為悲傷,姐弟兩和母親相依為命,不料半年後,弟弟得天花不治身亡,母親傷心欲絕,兩年後也離開人世。只有梅小姑一個人孤零零活在人世,街坊鄰居見她可憐常常資助她,梅小姑自小心靈手巧,自己也學做點女紅,掙點飯錢。半年後,梅小姑一個遠房嬸嬸想接她去合肥,答應梅小姑供她在小歌班裡學藝。

三十七歲還單身的彭玉麟,在小姨和戀人之間的掙扎,耗盡了前半生

可是萬萬沒想到這個遠房嬸嬸是一個騙子,在半夜小姑醒來時,聽見嬸嬸和一個人商量將梅小姑賣到妓院去,她聽後非常害怕。連夜逃跑了,幸虧被彭玉麟救下。外婆周氏對梅小姑的悲慘身世感動不已,決定將她收為養女,也是緬懷自己年少便得天花去世的女兒。自此梅小姑便算是重新有了家。梅小姑將彭玉麟作為救命恩人,決心用一生報答他,梅小姑對彭玉麟照顧體貼入微,而彭玉麟也正好是十幾歲的年紀,情竇初開。但是外婆既然將她收為義女,便是自己的姨媽,迫於這種關係,彭玉麟既喜歡梅小姑,但又不敢大膽表白。兩人互有情愫,但是沒敢捅破那層窗戶紙。

三十七歲還單身的彭玉麟,在小姨和戀人之間的掙扎,耗盡了前半生

玉麟十七歲那年秋天,祖母在渣江病逝。父親辭官,全家回原籍奔喪。彭玉麟在舅父家中寄宿的日子也就此結束,梅小姑知道彭玉麟要回老家後,非常傷心,但無能為力,她兩天沒閤眼,繡出一副麒麟梅花圖,畫中一隻麒麟立在梅花樹下,依偎著梅花樹,彭玉麟知道梅小姑的心思,兩人緊緊擁抱在一起,久久不想分開。但是父命難為,兩天後,彭玉麟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梅小姑。這一別就是七年,梅小姑和彭玉麟再次見面,是因為舅父突然病逝,自己只好將外婆和梅小姑接來撫養,本來以為兩人苦日子總算走到頭了,打算等給外婆養老送終後,兩人便立即成親。沒想到梅小姑僅僅兩年後,便得病去世了。梅小姑的死,對彭玉麟的打擊很大,他深知梅小姑的死和自己脫不了干係,肯定這七年來是梅小姑對自己思念成疾。彭玉麟從此決定終身不娶。

三十七歲還單身的彭玉麟,在小姨和戀人之間的掙扎,耗盡了前半生

彭玉麟一心研讀《公瑾水戰法》,對訓練水軍頗有心得,正好曾國藩需要這樣的人才,後來彭玉麟官至兩江總督,兵部尚書,他特別喜歡畫梅,畫的梅花栩栩如生,其實這是對梅小姑的思念,也是對自己逝去愛情的緬懷。彭玉麟救了梅小姑,給了她生,梅小姑待彭玉麟七年二十六歲未嫁,最後思念成疾而死。也許這就是彭玉麟的愛情對“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最美的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