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武則天發明的骨醉之刑到底有多可怕?

土豆金


如果說,要拿一個刑罰與“人彘”相比,恐怕只有武則天發明的“骨醉”之刑了。

歷史上,“呂武之名”由來已久,除了她們過人的政治把控力,還有一個特色,在刑罰方面,要說他兩是狀元和探花,恐怕沒有人反對。看到題主的題目,我就想起了呂后發明的“人彘”之刑,就是“人豬之刑”,想象一下,把人變成豬,恐怕只有呂后能幹的出來了,和她齊名的武則天,更是有過之無不及。下面,小雪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武則天的骨罪之刑。

要說能體驗武則天的骨醉之刑,恐怕世上也只有王皇后等三人了

武則天發明的刑罰可多了,記得《神探狄仁傑》中,呂中老師飾演的武則天入門三分,非常的經典,劇中武則天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把她拉出去千刀萬剮、剁成肉泥!或者就是,拉出去五馬分屍、五馬分屍!


而關於武則天刑罰這塊,《新唐書》、《資治通鑑》中也多有記載。

武后知之,促詔杖二人百,剔其手足,反接投釀甕中,曰:“令二嫗骨醉!”數日死。

看到了嗎,武則天在登基稱帝以後,發明的酷刑可以說非常的殘忍,最著名的,就是和王皇后之爭,她把王皇后最後逼到什麼程度,據史料記載,王皇后被武則天打了一百大板,把王皇后的眼珠子挖了出來,然後手和腳都被砍掉之後,扔到了水缸之中,想想都受不了,更何況深受這種懲罰的王皇后了,這就是著名的骨醉之刑。

據記載,骨醉之刑就是把人的舌頭、耳朵、四肢割掉,然後用刀把人的肉割去,只剩下骨頭,再扔到水缸之中,疼痛到死。

武則天的“千刀萬剮”和“骨醉之刑”,與呂雉的“人彘”相比,簡直就是五十步笑百步

據史料記載,呂雉把自己的情敵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而人彘就是把人的四肢砍掉,用毒水把嗓子毒啞了,耳朵失去聽力,不能說話也聽不到聲音,可以說非常的殘忍,最要命的,受刑之人不會立即死去,戚夫人在呂雉的藥水 供養之下,生不如死的活了一年多時間,最後才悄然死去。

相比之下,武則天的骨醉之刑有過之無不及,小雪在想,古有華佗刮骨療毒,今有武周凌遲和骨醉,這種刑罰,除了武則天之外,誰與爭鋒。

在這裡,小雪在普及一點,就是武則天在位時,除了她自己發明的“骨醉”外,還有“三豹”首創的“驢駒拔橛”、“犢子懸車”、“仙人獻果”、“玉女登梯”及周興的“甕”刑,索元禮的“鐵籠”,來俊臣與索元禮聯手的十大枷刑。

想想,如果武則天是怎麼一步步的登上大寶的,就知道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不同!

文/小雪歷史微鑑,古事新說,快意江湖!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骨醉”原來只是形容美女的“體態酥軟如醉”,一個美女每天跟喝醉了一樣搖搖晃晃、迷迷糊糊,丰姿怡人確實是非常的美。

但是在武則天手裡竟然成為了一種酷刑,真是太令人吃驚了。

呂雉在掌權以後,將曾經最受寵的、威脅到呂雉地位的戚夫人削成“人彘”就已經極為殘忍,武則天發明的“骨醉”卻“更上一層樓”,令人不寒而慄。

武則天在後宮裡與王皇后、蕭良娣爭寵,是皇宮裡的正常現象,每天每時每分都在上演,根本不足為奇,但是武則天掌權以後發明的“骨醉”實在是讓人心寒啊。

王皇后、蕭良娣宮鬥失敗後被打入冷宮。

這可是真正的冷宮啊,沒有門窗只有一個小孔“以通食器”,就像是現在的“小黑屋”一樣,幸虧有兩個人,要不然就要被逼瘋了。

偏偏被良心發現的唐高宗李治發現了,滿口答應:“朕即有處置!”

這可犯了武則天的忌諱。

於是唐高宗李治一走,武則天立即下令“促詔杖二人百,剔其手足,反接投釀甕中”,渾身是傷,斬斷手足淹沒在酒缸裡,想象你受傷時用酒精消毒的感覺,渾身發冷啊。

王皇后、蕭良娣整整掙扎了好幾天才死,受盡折磨。就算是這樣,武則天依然不解恨,竟然說出了“令二嫗骨醉!”

於是這個比“人彘”更殘忍的酷刑被命名為“骨醉”。

歷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皇帝”,想了解“皇帝”真實的一面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話說王皇后和蕭淑妃被廢了以後,就被囚禁在後宮的一處密室中,密室四面高牆,且沒有門窗,只有小門上開了一個小孔,算是名副其實的小黑屋。

兩人被囚禁在裡面,晝夜不見日夜,只能終日以淚洗面,互訴悲苦。

有一天,唐高宗李治想起了昔日的兩位愛人,就在內監的引導下來到了密室,見到密室這般模樣,就動了惻隱之心,而兩人一聽是皇上來了,頓時喜出望外,道:“陛下幸念疇日,使妾死更生,復見日月,乞署此為迴心院。”

傷感之下的唐高宗,淚眼朦朧,遂答應道:“朕即有處置!”


消息傳到武則天那裡,武則天大怒,等到唐高宗離去,武則天就杖責王皇后、蕭淑妃各一百,打得兩人血肉模糊。然後,武則天下令砍斷兩人的手足,同時將兩人裝在酒甕中,讓酒滲入骨頭而死。即為骨醉之刑。

先打一百大板,接著砍去手足,再泡在酒裡,骨醉之刑的可怕,由此可見一斑。

那麼這事可靠性有多高呢?

骨醉之刑的描述見於《新唐書·高宗廢后王氏傳》:

“武后知之,促詔杖二人百,剔其手足,反接投釀甕中,曰:‘令二嫗骨醉!’數日死,殊其屍。初,詔旨到,後再拜曰:‘陛下萬年!昭儀承恩,死吾分也。’至良娣,罵曰:‘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後為貓,使武氏為鼠,吾當扼其喉以報。’後聞,詔六宮毋畜貓。武后頻見二人被髮瀝血為厲,惡之,以巫祝解謝,即徙蓬萊宮,厲復見,故多駐東都。”

研究唐史的書籍主要有四本:成書於五代時期的《舊唐書》,北宋的《唐會要》、《新唐書》以及《資治通鑑》。

關於骨醉之刑的記載,成書更早的《舊唐書》以及《唐會要》只有寥寥數句,而寫《新唐書》的這些人不僅知道這事,還把細節給寫出來了,儘管中間隔了兩三百年,卻還如親眼所見一般,顯然缺乏可信度。

再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吧。

兩人弱女子,被打了一百板子,居然沒死,這是很不可思議的,像王陽明這種能文能武的健康男人,40杖就打昏了幾次,幾乎被打死。即便僥倖不死,也至少會血肉模糊,再砍去四肢,大出血下泡在酒罈裡,怎麼可能還活了好幾天呢?

所以,王皇后和蕭淑妃的下慘肯定很慘,不過骨醉之刑倒有些誇張的成分。


金兔歷史


最毒莫過婦人心,這方面,呂雉和武則天是兩個典型的代表。

古代殘酷的刑罰,大家肯定能想到很多,炮烙、凌遲、點天燈、剝皮實草等,但與呂雉和武則天發明 的酷刑,相比而言,那就是王奶奶和玉奶奶,還差了一點。

呂雉的“人彘”之刑,是把戚夫人的手腳砍斷,耳朵燻聾,眼睛剜掉,喉嚨弄啞,扔到豬圈裡面,彘就是豬的意思,人彘就是人豬的意思,她要讓戚夫人在最痛苦的情況下,以豬一樣的方式死去,失去五感,不能移動,飽嘗痛苦,光是想想,就讓人一陣寒戰。

而武則天的“骨醉”之刑那就更可怕了,比起來,“人彘”都算是溫和的了,當時武則天上位,王皇后和蕭淑妃被廢,有一次,李治去看望了一下這兩個人,結果武則天聽說之後,勃然大怒,讓人把她們先打100大板,古代的板子可不好挨,一般超過20次板子就有可能打死人了,100大板下去,這兩個人都和已經被打得整個人和爛泥一樣了。

這之後,再讓人把她們的手腳砍掉,最後把她們放進裝滿了酒的酒甕裡面。

現在大家都知道,傷口碰到酒精,那種痛感非比尋常,本身就被打得皮開肉綻、還被砍掉手腳的兩個人,再泡到酒裡面,那種痛苦實在是毛骨悚然,王皇后和蕭淑妃就這樣在劇烈的痛苦中死掉,名曰“骨醉”。

這骨醉之刑,的確太不可思議,太令人毛骨悚然了。

看來,武則天與呂雉確實是心腸毒辣,手腕鐵血的女人。


七鬥


武則天和王皇后、蕭淑妃之間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武則天本是李世民的才人,李世民去世之後,依照慣例,武則天要在感業寺修行,因為和李治的一段情,又重新回到了皇宮,與王皇后爭奪皇后之位,並順利上位,然後將王皇后和蕭淑妃製成了骨醉,手段之殘忍,比之呂雉有過之而無比及。

那麼,骨醉到底有多可怕?而武則天為什麼剛成為皇后就將王皇后和蕭淑妃製成了骨醉呢?這其實和唐高宗李治有很大的關係。

雖說武則天和李治在李世民生前就已經暗通款曲,但李世民去世之後,武則天卻並沒有被李治納進宮中。那時候,李治滿腦子都是工作,要處理李世民的葬事,要主持國政,新君即位自然需要做很多的事情,所以武則天即便曾經在李治心中有不小的地位,但卻被李治拋諸腦後,李治同大多數皇帝一樣,是一個愛江山勝過愛美人的皇帝。

武則天也只能和其他沒有生育的低品級妃子一樣,到感業寺修行,如果沒有什麼意外,感業寺就將是她後半輩子的囚籠。好在武則天從來不是一個認命的人,她通過種種手段將一首情詩送到了李治手中,於是李治在李世民的忌日到了感業寺。

時隔一年,兩人終於見了一面,李治心中那份對武則天的感情又起來了,回宮後經常想起武則天,但是作為大唐的皇帝、李世民的兒子,李治又不能堂而皇之將武則天接進宮中,總要有一個由頭,至少有一個能在王皇后那裡過關的理由,而就在這個時候,和蕭淑妃鬥得你死我活的王皇后突然聽說李治居然和一個感業寺的尼姑見了一面,在她的調查下,知道了這件事。

王皇后急於除掉蕭淑妃,於是決定將武則天接進宮中成為自己的助力,只要李治喜歡武則天,那她就能鬥倒蕭淑妃,於是王皇后主動向李治提及將武則天接進宮中,李治自然求之不得,然後武則天就在王皇后的幫助下進了宮。

在最初進宮的那段日子裡,武則天是很感激王皇后的,畢竟是她幫助自己離開了感業寺,所以她盡心幫助王皇后鬥垮了蕭淑妃,但後來武則天和王皇后之間的關係變了。王皇后沒有生育,而武則天卻為李治生下了長子李弘。

正是這個兒子的降生,讓武則天生了做皇后的心思,於是王皇后在後宮的敵人變成了武則天,武則天當時最大的武器就是李治對她的感情,但是在廢后這件事上,李治最初卻並沒有如武則天的願。無論武則天動什麼心思,李治都不肯廢后,畢竟王皇后除了無子,不僅沒有任何過錯,還身世顯赫,所以李治從未想過廢后。

事情的轉折發生在武則天生下第一個女兒安定思公主後,安定思公主成為武則天扳倒王皇后的武器,在王皇后去看過小公主之後,小公主就死了,而王皇后去看過小公主的事情,李治是親眼看見的,於是王皇后就成了殺死小公主的兇手,而李治也終於開始不再信任王皇后,動了廢后的心思。

後來,長孫無忌等朝中重臣的阻攔更是堅定了李治廢后的心思,於是廢王立武順利進行。655年的十月,已經育有兩子的武則天成為皇后,而王皇后和蕭淑妃被廢為庶人,囚禁在別院。

為了防止王皇后、蕭淑妃與外界聯繫,武則天在別院專門為兩人弄出了一間屋子,屋子相當堅固,沒有門窗,只有一個小孔可以進出食物,而看管兩人的更是武則天的心腹,為之投食的也是武則天信任的宮女。

總之,王皇后和蕭淑妃被武則天困得死死的,武則天最初並沒有想過要殺了兩人,而是讓兩人就這個屋子了自己死了算了。但是後來李治的所作所為成了兩人的催命符。原來在兩人被囚禁不久之後,向來“仁弱”的李治又動了惻隱之心,跑到別院去看望兩人,雖然看不到他們的面容,但是可以說說話啊。

李治就對著屋子說:“皇后和淑妃在嗎?”兩人回答了:“哪裡還有什麼皇后和淑妃啊,我們已經因罪被廢為宮婢,哪裡還敢有這等尊稱啊?”兩人哭了一會,又說:“要是陛下能夠念在昔日的情分上,讓我們重見天日,就請將這個院子改成迴心院,也不枉我們伺候陛下一場啊。”

李治實在是疼惜兩人的遭遇,於是就說了一句話:“朕即有處置。”這五個字自然被武則天知道了,畢竟這個院子裡發生的事情是不可能逃過武則天的眼睛的。武則天太瞭解李治的為人了,既然李治說出了“朕即有處置”這句話,就表明他真的動了惻隱之心,想將兩個人放出來。

武則天怎麼可能讓兩人再出來呢?再出來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武則天可不願意給自己惹麻煩,於是李治前腳走了,武則天帶著人後腳就進了別院。想出來是吧?那我讓你們永遠也出不來。

武則天讓人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各打了一百大板,在兩人疼的死去活來的時候,武則天又命人將兩人的手腳都砍了下來,然後準備了一個大酒甕,將斷手斷腳的兩人投進了大酒甕中,美其名曰“令二嫗骨醉”,這是何等的殘忍啊。

斷手斷腳,鮮血淋漓,本就是一大酷刑,再將其投進酒中,這不就是呂雉“人彘”的升級版嗎?其中的可怕怕是隻能用生不如死來形容。兩唐書和《資治通鑑》都記載了這件事,而且可怕的是,被弄成骨醉的兩人數日而卒。

也就是說,兩人在酒甕中生不如死的過了數天才真正解脫了,按照常理來說,斷手斷腳的兩人被投進酒甕中不可能活很久,這其中或許還是武則天的安排,說不定給兩人的傷口處理了一下,或者用藥物吊著兩人一口氣,一直堅持了數天,兩人才離開了人世。

武則天在歷史上的功績是很大的,算是一個不錯的皇帝,但她也的確稱得上是心狠手辣,而王皇后和武則天的故事也像是一出農夫與蛇的故事。武則天不僅對王皇后和蕭淑妃很殘忍,對自己的子女也很殘忍,安定思公主的死很大概率就是武則天一手促成的,眾所周知,武則天對她那幾個兒子,也從來沒有心慈手軟過。


尚宮女史


武則天是一個非常傳奇的女人,她最先是李世民的女人,但是跟著李世民之間並沒有為李世民生下一個孩子,所以在李世民去世之後,她就被送到了寺廟之中當尼姑。

當年在李世民活著的時候,武則天早已經私下和李世民的兒子李治有染。武則天又不想自己一輩子都消耗在這個寺廟之中,於是在她當尼姑期間曾想方設法託人給李治送了一份情詩,從此二者之間開始暗通信件。

後來武則天藉著王皇后成功逃出了寺廟來到了皇宮之中。後來武則天在幫助王皇后扳倒肖淑妃之後有了想當皇后的想法。

但當時的皇后是王皇后,武則天為了自己能當皇后,也就憑藉著一己之力扳倒了王皇后。

王皇后和蕭淑妃被貶為普通的奴婢之後,武則天將她們都被關到了一間小屋子裡面,武則天特意找來自己的親信在此看守。

在小房子上面只留下一個小孔,每天通過這一個小孔給王皇后還有蕭淑妃投餵食物,其實和圈養牲口差不多。

王皇后和蕭淑妃在房間裡可以說是受盡了各種苦難,武則天雖然想盡辦法的折磨她們倆,但是從來沒有對她們兩個動過殺心,直到後來李治有一天去看了她們兩個人。

李治看過到她們二人的狀況之後動了惻隱之心,二人的求情之下也就想著放二人出來,不在讓她們受盡這般折磨。

由於看管她們二人呢都是武則天的心腹,武則天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非常害怕她們二人出來在共同扳倒自己,於是便下手為強弄死了二人。

不過當時武則天並沒有直接殺掉她們二人,而是給她們二人實行了“骨醉之刑”,因為當時李治沒有允許武則天將她們二人殺害,武則天自然也就不敢私自動殺手。

不過武則天卻通過酷刑將二人間接殺死,那麼這個“骨醉之刑”是什麼樣呢?到底有多可怕呢?

其實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個“骨醉之刑”相當於呂皇后所創的“人彘之刑”的一個升級版。

當年呂皇后的“人彘之刑”就是砍斷她人的手和腳,並且將這個人弄成聾子和啞巴將其扔到廁所裡面,其手段可以說是殘忍至極。

武則天得知李治看過她們二人並有將她們二人救出去的意向之後,便命人在王皇后和蕭淑妃身上各打100大板,打得血肉模糊。

在這100大板過後二人基本上就沒有力氣再哭喊出來,而是躺在地上奄奄一息。

這個時候武則天又讓人給兩位妃子“骨醉之刑”。所謂的“骨醉之刑”就是砍掉二人的雙腿和雙手,並且將她們泡到的酒缸之中。讓骨頭裡面灌入酒,也就是所謂的“醉骨”。

最殘忍的就是武則天在砍去二位的雙腿雙腳之後,還對她們的傷口進行一定的處理,保證她們當場不會死亡。

而且在此期間不斷的用各種藥想辦法為她們續命,讓她們受盡人間痛苦之後再活活死去,手段可以說是相當殘忍。

傷口接觸酒精本來都劇痛,而武則天還想盡辦法的用藥水吊入她們兩個人的命,由此可見只是為了讓二人多一點折磨。

當初呂皇后的“人彘之刑”在實行之後沒多久人就會死掉,最起碼還不會活受罪這麼久,而武則天則是在實實在在的折磨人。


夏目歷史君


骨醉之刑是武則天命名的,實際上是呂后“人彘”刑的簡化版本,就是將人砍斷四肢後放在酒缸中,讓其飽經摺磨後死去。歷史記載中,骨醉之刑的受害者有兩個人,她們分別是唐高宗的王皇后和蕭淑妃,同時也是與武則天宮斗的失敗者。


在唐太宗晚年,李治就和他的小後媽武則天(當時還叫武媚)搞到了一起。唐太宗死後,武才人按照慣例到感業寺出家做了尼姑,而當了皇帝的李治卻對她念念不忘,這一切都落在了李治的王皇后眼中,並萌生了拉武則天入夥的心思。

王皇后之所以有這樣的打算,是因為她在後宮裡面遇到了威脅。王皇后出身於南北朝時期的門閥王氏,是唐太宗李世民親自為李治挑選的配偶。她身份顯貴人也漂亮溫順,但有兩點卻讓李治感到不喜。第一點是王皇后沒有生育,第二點是她性格耿直從來不曲意迎奉李治。

而這時候王皇后在後宮的最大競爭對手,就是蕭淑妃。蕭淑妃不但漂亮溫柔對李治百依百順,更要命的是她已經生了兒子,所以對皇后的位置產生了覬覦之心。對於王皇后來說,有了兒子又漂亮恭順的蕭淑妃,就是她皇后位置的最大威脅。


於是王皇后做出了最愚蠢的決定,她鼓勵李治把武媚這個小後媽接回皇宮。王皇后本來想找一個助手,誰知道來的卻是一頭財狼,她這是典型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武則天回宮之後,開始時對王皇后百般奉承,王皇后也不聽地在李治面前說她的好話,結果很快武則天就獲得了李治的專寵,王皇后和蕭淑妃全都靠邊站了。此時宮內三個女人的隊形再次發生變化,王皇后和蕭淑妃面對強大的武則天,開始形成戰略同盟,槍口一致對外。但即便如此,在武則天面前,她們還是不夠看。

武則天找機會誣陷王皇后裝神弄鬼,對皇帝施展“扎小人”之類的法術(厭勝之術),結果李治十分憤怒想要廢掉皇后,後來雖然在大臣的阻止下作罷,但王皇后已完全失寵。蕭淑妃依仗著自己曾無比受寵,仍然囂張跋扈,李治在武則天的挑唆之下,對她也全無興趣。

宮鬥勝出的武則天,自然明白打蛇不死隨棍上的道理,接著趁勝追擊,最後終於讓李治廢掉了王皇后,同時將蕭淑妃變為庶人。武則天如願以償地登上了皇后的寶座,而她昔日的兩個敵人,則只能在暗無天日的冷宮中苦度歲月。



過了很長時間,李治突然又想起了這兩個女人,於是沒事找事兒地去探望她們。王皇后和蕭淑妃看到皇帝駕臨,知道這是唯一的翻身機會,頓時哭得昏天黑地,希望皇帝能把她們放出來。李治想起以前的情分,當即也眼淚汪汪的,並承諾回頭就放人,並且會好好安頓她們。

李治前腳剛走,武則天后腳聞訊而至。她豈能讓兩人再翻身成為禍害,當即下令將兩人各打了一百大板,然後殘忍地切斷她們的四肢,裝到了酒缸裡面,冷冰冰地留下了一句話:“令二嫗骨醉!”轉身離去。



可憐的王皇后和蕭淑妃,就在身心遭受巨大傷害的情況下,在酒缸裡面慢慢的等死。

王皇后此時對於武則天已經十分了解,她認命地說:陛下萬年,昭儀(既武則天)承恩,死吾分也!大概意思是武則天受到恩寵,她就註定要死了,蕭淑妃則心中充滿怨毒地詛咒武則天:“阿武妖滑,乃至至此!願我來世投胎成貓,而讓阿武變成老鼠,要生生扼其喉!”
兩人沒幾天就在痛苦中死去了,懦弱的李治連個屁也沒敢放!

武則天的“骨醉”,我覺得肯定是在呂后的“人彘”之刑中找到了靈感,甚至她的行事風格,也都在模仿呂后,拾人牙慧而已!


李飛叨


骨醉之刑就是把人的手腳砍斷!身上多餘的肉剔除,投進酒甕之中,受刑人不會立即死去,在酒甕中被折磨3-5天,然後悲慘死去!

受到此等可怕的刑罰的武則天的兩個死對頭:王皇后與蕭良娣【蕭淑妃】,本來武則天得寵之後,她們兩個人都貶為庶人,囚禁於宮中,皇帝還念念不忘,想要接回來:帝念之﹐擬另處置。

武則天得知就叫手下人把王皇后與蕭淑妃仗責100,然後執行骨醉之刑!

只因為這項刑罰太過殘忍,沒有被大唐律記錄,後代以"骨醉"指非人的殘害!

盤點古代殘忍的刑罰

1.炮烙

目的很簡單,直接把受刑人燙死,把受刑人綁在銅柱上面,不斷給銅柱加溫,將受刑人折磨致死,商朝紂王發明此刑罰,側面也反映了他的昏庸無道。

2.凌遲

影視劇中常常見到,判官宣佈某某犯人凌遲處死!這項刑罰很考驗受刑人的心理與生理素質,也是一項很緩慢而且恐怖的刑罰,施刑人會保護好受刑人的血管,小心翼翼的隔開肉而不破壞血管,一刀一刀的隔開而不讓受刑人斷氣!這對受刑人是一種莫大的折磨。

明武宗時,大宦官劉瑾弄權作歹,後來事發被施以凌遲,據說割了三天三夜,期間劉瑾沒有立死,晚上還喝了一碗粥第二天繼續行刑。

3.人彘

人彘是呂雉皇后為戚夫人發明的殘忍刑罰,與武則天發明的骨醉之刑相差無異,多了其中一項就是施刑人會幫你治療,泡的罐子裡面會放一些藥水,讓受刑人不那麼快死去,相對來說是更加殘忍的一項懲罰!

古代當權者發明這麼多刑罰,也側面反映了君主制度的缺陷,伴君如伴虎,遇上當權者心情好,各自美麗,遇到心情不美麗,各自遭殃!


林生觀歷史


武則天發明的骨醉之刑到底有多可怕?我來說說我知道的吧!


歷史上,歷朝歷代的很多君主都有一段“黑歷史”,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屠兄殺弟,朱元璋功成名就屠殺開國功臣,而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她的“黑歷史”有兩個,一個是老年時期養了大批男寵供自己“享用”,另一個就是製造出各種酷刑來對付犯人!暫且放下她養男寵的事不說,重點來說一下她製造出來的酷刑!

都知道,武則天的大周王朝是建立在大唐朝基礎上的,所以反對的人很多,武則天沒有容忍這種反對聲音,她養了很多“打手”如:來俊臣,索元禮來對付這些人,而來俊臣和索元禮也沒讓主子失望,製造出各種酷刑並加以“美名”,來對付犯人,像“仙人獻果”“玉女登梯”等等酷刑都是他們的傑作,但是他們的這些酷刑在武則天面前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武則天在還是皇后期間製造了一種叫“骨醉之刑”的酷刑,可稱的上是殘忍至極!


武則天的“骨醉之刑”是用來對付“情敵”王皇后和蕭淑妃的。

“三個女人一臺戲”,在唐高宗李治時期,武則天,王皇后,蕭淑妃在後宮爭寵大戰中爾虞我詐,互相排擠,而心狠的武則天用自己親生女兒的性命作賭注,打敗了王皇后跟蕭淑妃,勝利後的武則天將兩位“情敵”關押了起來。

而多情的李治,卻偷偷的去看了他昔日的皇后和淑妃,這件事被武則天知道後,非常生氣,對王皇后和蕭淑妃施行了“骨醉之刑”,

《資治通鑑》裡曾有記載:武后聞之,大怒,遣人杖王氏及蕭氏各一百,斷去手足,捉酒甕中,曰:“令二嫗骨醉!”數日而死,又斬之。

武則天命人打了王皇后和蕭淑妃每人一百大板,砍了她們的手足,並將她們割舌,挖眼,刺耳,將她們做成人彘狀,就這樣武則天還不解恨,又將她們泡進裝滿酒的酒缸裡,併為這個刑罰取了個名字叫“骨醉之刑”,而她們倆就這樣在痛苦中被折磨幾天後才死去,死去以後武則天又命人將她們的頭砍了下來,才解了心頭之恨!

“青竹蛇兒口,黃蜂尾後針,兩者皆猶可,最毒婦人心”,這是姜子牙說他老婆狠毒的詞句,我覺得用在武則天身上再合適不過了,也是由於她的狠毒最後也成就她的一番帝業!


唐古看今


眾所周知的關於武則天使用的殘酷刑罰,是一個叫做人彘的刑罰。這個刑罰的發明人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在劉邦死後,呂雉用這個刑罰來對付戚夫人。而武則天則經過改進之後,把這個刑罰發揚光大,創造出了可怕的醉骨之刑。

讓受刑者生不如死,具體方法是:在“人彘”的基礎上,在甕裡再倒上酒,讓酒從傷口滲入骨頭,名曰“骨醉”。這一改良的殘忍之處在於,初期酒使得傷口產生難忍的劇痛,繼而產生麻醉,同時酒又能消毒,讓受刑者延長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