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髡刑是把全身的毛剃光,具有侮辱性,朱元璋為何對親兒子處以髡刑?

夜緣夢


先糾正題主一個小錯誤,髡刑,並非把全身的毛都剃掉,而是把人的頭髮全部或者部分剃掉。 《說文·髟部》段玉裁注曰:“髡,剃髮也。在古代“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剃掉頭髮,實際上是對犯罪者本人一種極大的侮辱。



被朱元璋實施了髡刑的是魯王朱檀。朱檀是朱元璋第十個兒子,而他的媳婦是明朝開國功臣湯和之女。二人仗著自己的權勢,在自己的封地裡胡作非為,而兩口子的一大愛好,竟然是把七八歲的小孩,抓到宮裡閹掉,做宦官。

因為二人顯赫的地位,當地的地方官根本不敢管。而二人逐漸變本加厲,將自己的魔爪又伸向了當地士兵的後代。


長此以往,一些士兵忍不住了,便逐級反映這個情況。朱元璋聽說以後,大怒,魯王朱檀被抓到宮中,施行了髡刑,而魯王妃湯氏被下令賜死。

歷史上,朱元璋對自己的親兒子們還是不錯的,大於10歲的都封王,讓他們到自己的封地上當土皇帝。但無疑,這種溺愛,也造就了像魯王朱檀這種荒唐王爺。


深夜聊齋


中國古代有很多刑法,其中有些非常的殘忍,例如林詞簡直是個人聽聞。當然有一些也比較輕的處罰,叫做髡刑,就是把全身的毛都剃光,看起來似乎不是很殘忍,不過把全身的毛髮剃光也具有一定的侮辱性,這個往往是用來對付一些罪比較輕的或者是地位比較尊貴的人。



這種刑罰在現代人看起來算不了什麼,但是不再有一句話說得好,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如果把這些都剃光,對人來說也是很難受的。話說朱元璋有一個兒子曾經被他用來這種刑罰,他的這個兒子就是魯荒王朱檀,朱元璋自己的兒子非常多,有二三十個,而且每一個都封為藩王,在地方上可謂是頂級的存在。



話說這個魯荒王朱檀本身是非常得朱元璋寵愛的,他的母親郭寧妃非常得朱元璋的寵愛,在馬皇后之後曾經主持過後宮。朱檀在出生兩個月的時候,就被朱元璋封為藩王,可見當時他還是非常得朱元璋的寵愛。後來到了長大之後,他就到自己的封地去就藩了。



本來他在朱元璋身邊的時候至少還不敢胡來,但是到了地方之後天高皇帝遠,他又是他所在地方最尊貴的人,根本就沒有人能約束他。到了地方之後,他老想著長生不老,還受到道士的蠱惑,把一些童男的生殖器用來煉丹,這一下子惹惱了朱元璋。但是他畢竟是朱元璋的兒子,虎毒不食子,所以他就對朱檀用了這種刑罰,當然朱檀後來20歲就去世了。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先所說髡刑

需要注意的是髡刑不是罷全身的毛剃光,而是把針對頭髮的刑罰。準確來講是要將頭髮剃到3cm的樣子。雖然不是剃光頭,但是對於古人來說也是等於剃光頭了,幾乎是生不如死。正如題主所說的是極大的侮辱,這是因為古人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擅自毀之。

為何處以髡刑?

需要明確的一點是,皇帝也是人,雖然皇帝會因為自己的喜好做一些荒唐事,但是凡是要臉的皇帝都不會太隨便。朱元璋要給自己的親兒子處以髡刑是因為他真的太活該了。

題主說的這個兒子是指“魯王”,然而死後諡號是“荒”,這個有個細節,大家要注意以下。我們都知道諡號是跟生平的行為有關係的,一般諡號是“聖”“賢”“忠”等等的一般表示百姓愛戴,行為高潔,而荒嘛......就是大家想的那樣,十分荒唐!

這個魯王到底有多荒唐?簡直到了人神公憤的程度了,竟然將民間十多歲的小孩子抓來煉丹或者閹割蹭太監。記載裡面有說“閹為火者,怒及當境人民”你說荒不荒唐?

可能也是因為沉迷丹藥,導致了魯王神智不清,所以才做出種種荒唐事。所以朱元璋知道之後,大怒說到“魯,至無禮,其妃當凌遲處死。”而自己的親兒子嘛,就髡刑。

有人問為什麼不處死或者坐牢呢?只能說皇帝也是人,也愛名聲,講到底雖然髡刑具有侮辱性,但還是偏袒自己的孩子啊!

所以大家明白為何朱元璋要這樣對自己的兒子了把,因為實在是太荒唐了,不得不罰。

我是明清筆記,更多歷史可以關注我哦!

明清筆記


最近馬親王的《長安十二時辰》正在熱播,主要講的就是李泌在長安捉狼衛的故事。狼衛是當時的突厥人,相信割頂發會導致人死後靈魂只能困在身體內,所以裡面有很多關於狼衛割頂發的情節,劇中的割頂發就是一種髡(Kun)刑。


朱元璋雖然對臣子極盡苛刻,但是對兒子那是沒話說。能讓朱元璋處以髡刑的魯王朱檀,完全是咎由自取。

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個兒子,少時愛好詩文,頗有文藝範,娶的王妃也是開國功臣湯和的女兒。可是後來倆人整天湊到一起搞秘密研究,還豢養一群道士一起搞。其中有一個道士跟朱檀說長生不易,你這麼搞也不是辦法,我這有一秘方,用了保準管用。朱檀聽後大喜,趕緊問道士有何秘方。道士神神叨叨的告訴他,要煉不老仙丹,需一百個被閹割的童男,年齡還得是8歲。


朱檀說那還不好辦,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他老爹是皇帝,他是王爺,這等小事還不是手到擒來。起初朱檀還花錢買,後來實在湊不齊數量,就乾脆派人去兗州城街上抓,抓回來再閹割。

這事弄得動靜有點大,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裡,把朱元璋氣的暴跳如雷,命人將朱檀夫婦押到南京。負責押送朱檀的是他的親舅舅郭英,郭英給他出主意說讓他把責任都推到王妃湯氏身上,既能保全自己又不至於讓朱元璋為難。


整天迷迷瞪瞪煉仙丹祈求長生的朱檀當然很惜命,就聽從了郭英的話,到了老爹面前一跪,就開始繪聲繪色的為自己辯解。朱元璋本來就草菅人命,動輒殺人剝皮,不過唯獨不信長生,他自己就說要是真有長生的為什麼現在見不到。所以他氣憤的原因還是在於兒子煉丹求仙。朱元璋認為是湯氏求仙問道才影響到了朱檀,所以處死了湯氏。朱檀畢竟是寶貝兒子捨不得殺,就將朱檀身上的毛全都剃掉,讓朱檀好好反省反省。

哪知朱檀回去後死心不改,還是一心求仙,整天嗑丹藥,僅一年之後就毒發身亡。氣的朱元璋給他的諡號為“魯荒王”。不過開個玩笑,朱檀磕丹藥只是為了生髮也說不定。朱檀本來很得朱元璋疼愛,卻放著好好的富閒王爺不當,轉走歪門邪道,如此下場也怨不得別人。


邯鄲醉


髡刑是什麼?

髡刑,流行於古代商周,到東漢時期。髡刑的含義,則是指剃光犯人的頭髮鬍鬚,以羞辱人格的方式來羞辱某人,髡刑一般流行於貴族之間,是一種不重,但卻侮辱人的刑罰,像是王族中的某些人,若是犯了刑,需要遭受宮刑的,往往不會被直接處以宮刑,換作髡刑來代替受過。

對於古人而言,剃光頭髮與鬍鬚的確是一件特別丟人的事情,和尚除外。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但凡是一個正常人,斷然不會讓自己的頭髮與鬍鬚被直接剃掉的,古人多留長髮,在清朝之前,更是如此,頭髮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到了清朝的時候,清朝統治者為了統治華夏民族,於是便對整個華夏民族都實行了一半的髡刑,整個民族都需要剃去一半頭髮,在腦後留一個長辮。

這可不是後世的思想開明,而是一種真真切切的,對華夏民族的侮辱。

朱檀是誰?

而被朱元璋以髡刑懲罰的兒子,說起來也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不出名的人物,他是朱元璋的第十子,名為朱檀。

朱檀出身皇家,雖然對文武政事不感興趣,但年紀輕輕便喜歡煉丹,求取長生之道。

要知道,自古以來,但凡是煉丹求仙的皇帝,大部分都不是好皇帝,就算是好皇帝的,在煉丹求仙以後,也變成了昏君,而朱檀還不到二十歲,就已經迷上了丹道之術。

可能有人會以為這種求取長生,煉丹求仙的事情在古代的時候也很平常,算不得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但在古代的時候,但凡是這種一心向黃老之術的人,一般也都是要受人唾棄的,只不過,有些身居高位的人,即使是煉丹求仙,也沒人敢說個不字。

朱檀年紀輕輕就不學無術,朱元璋自然不能忍,而朱檀的妻子,湯氏,不僅沒有制止朱檀煉丹求仙,反而是用各種惡毒的方士幫助朱檀,殘害了不少生命。

因此,朱元璋為了懲治一番自己的這對兒子和兒媳,決定將對朱檀加以髡刑,而對朱檀的妻子湯氏,卻是直接斬首了。

要知道,朱檀也算得上是一個天命之子,被封為藩王的時候,朱檀不過才兩個月大,剛好趕上,入蕃地以後,朱檀可以說過了一段快活時光,只不過這個藩王自己作死,可能是享受過度了,尚未二十歲之時,朱檀就因為服食丹藥過度而死了。


魏青衣


髡刑是指剃去犯罪者的頭髮,只保留鬢須。

髡刑常常是作為主刑的附加刑而適用的。作為刑罰來講,髡刑的意義主要在示人以恥辱,戒之勿再犯。

髡之所以被認為是一種刑罰,跟中國古人對發須的重要性的認識是分不開的。古人不但重視發須,還重視發須的疏密、顏色,認為這是健康與否的標誌。


重視發須的觀念被儒家吸收到自己的經典著述中後,逐漸成了漢民族擁有的基本觀念。到了漢代,儒家學說被國家逐漸推到治國理念的地位,也日益被社會所認可,隨之而來的是孝的觀念深入人心 。


儒家經典《孝經》“開宗明義章”引孔子的話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使得當時之人以保全繼承自父母的身體髮膚為大事,以不能保全為恥辱。

但是在沈家本先生的《歷代刑法考·刑法分考十一·髡》中曾寫道:“北齊流罪髡而刑罪不髡,與古制異。完之名,晉以後無明文,當已廢除。至北周以後,並無髡之名,蓋亦廢之矣。”

也就是說髡刑很早就被廢除了,而原因很可能是兩個方面:

1-北朝時期鮮卑人就有髡髮傳統,對他們來說這不是刑罰,沒啥實際意義;

2-佛教的傳播使得很多人不再看重頭髮,甚至認為是三千煩惱絲,一去解憂愁。

民間傳說朱元璋判處自己的兒子朱檀髡刑,是因為朱檀嗑藥嗑到死,引起朱元璋的極度憤慨。

不過其實這個故事很可能只是民間傳說而已,正史中沒有的事。


一盤拉條子


首先科普一下什麼是髡(kun)刑?

所謂的髡刑是指剃光犯人頭髮和鬍鬚。有人可能要問了,這也算刑法?現在的犯人不是都要剃光頭嗎?

現代人拿著頭髮和鬍鬚不當回事,想剃就剃,想剪就剪。古人則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也,孝之始也”。

意思是說,古人輕易的不能剃頭髮和鬍鬚,否則就是大不孝。如果犯罪被剃光頭髮和鬍鬚,就叫處以“髡刑”。

這種刑罰具有侮辱性,可見頭髮和鬍鬚在古人眼裡是很重要的標誌。比如曹操打仗時,自己的馬受驚踐踏了老百姓的莊稼,曹操“割發代首”作了自我懲罰。



瞭解了這一切,咱們說說朱元璋為何對親生兒子處以髡刑?

朱元璋至少有40位妃子,這些女人為他一共生了26個兒子。

有道是:“皇家愛長子,百姓愛么兒”。朱元璋除了喜歡長子朱標外,再就是喜歡第十子魯王朱檀,為何這樣說呢?

因為朱檀的母親是老朱喜歡的郭寧妃。郭寧妃是老朱的“淮西二十四功勳”郭興、郭英的妹妹。

當初她的父親郭山甫善相,在朱元璋還沒有發跡時,看出老朱將來“貴不可言”,於是讓兒子追尋老朱而去,並把女兒遣往侍奉朱元璋。

有以上這層關係,老朱能不喜歡第十子朱檀嗎?

朱檀生於洪武三年(1370年),生下兩個月後被封魯王,14歲時娶湯和的女兒為妃。



老朱的兒子大多是和“淮西功勳”的女兒聯姻的,這是老朱鞏固權利的一種辦法。

比如四子朱棣娶了徐達的女兒為妃;太子朱標娶了常遇春之女為妃,五子朱橚娶了馮勝的女兒為妃,第十子朱檀也不例外,娶了湯和的女兒為妃。

話說洪武十八年(1385年),16歲的朱檀帶著王妃湯氏到山東兗州就藩。

臨行前老爸叮囑說:“你也長大了,到了自己一畝三分地兒好好幹,做一個好藩王”。朱檀點了點頭,然後依依不捨帶著一行人上路了。

朱檀和湯氏到達兗州後,剛開始還行,勤政愛民,艱苦樸素,到後來夫妻二人慢慢變了。

湯氏變得整天塗脂抹、粉妖里妖氣的,朱檀則迷戀上了煉丹養生之道,小小年紀開始追求長生不老,是不是有點不務正業呢?

有一天,湯氏描眉畫眼打扮完畢後,發現朱檀愁眉不展的樣子,於是問:“夫君為何悶悶不樂?”



朱檀長嘆一聲道:“別提了,煉丹我遇到了一道難關,缺一種原料”。

唐氏笑問:“什麼原料啊?我們所轄範圍沒有嗎?”。

朱檀苦笑道:“這種原料有倒是有,但人家不賣給我,有錢也白搭”。

“什麼原料這麼金貴呢?”湯氏關心問。

“童子肉”,朱檀說道。

原來朱檀聽從一個道士之言,要煉仙丹必須用36名童男童女的肉做原料,朱檀為此而發愁。

也確實,誰家能捨得把自己的孩子賣給他煉丹呢?朱檀雖富甲一方,但有錢買不來。




唐氏卻不以為然,笑著說:“我以為什麼事呢!小意思,買不來還不會偷嗎?

以兗州之廣,36名童男童女不是問題,這事交給我吧。”朱檀感激的望著妻子,心想,“還是我老婆有辦法”。

湯氏說幹就幹,讓王府的家丁四處去偷小孩,一時之間魯地到處傳出丟小孩的消息,恐慌的老百姓四處告狀,消息很快傳到了朱元璋的耳中,老朱派“欽差大臣”親自到魯地查案。

通過蛛絲馬跡的追查,目標最後鎖定到了魯王府,等“欽差”命手下一搜,發現了許多兒童的屍骨。夫妻二人無法自圓其說,只好竹筒倒豆——痛快的招了。

鑑於案情重大,欽差大臣把夫妻二人押回了南京城。



朱元璋恨鐵不成鋼,命令刑部馬上砍了兒媳婦,為死去的兒童討一個公道。當時湯氏大呼冤枉。

朱元璋勃然大怒道:“你害死了那麼多的兒童還有臉喊冤枉”,隨即處死了湯氏。

對於兒子,雖然他很失望,但捨不得殺他,只是把他處以“髡刑”,即剃光了他的頭髮和鬍鬚。

說實話,老朱對待兒子和兒媳確實有區別,兒媳婦死了還有其他女人補充進來,兒子死了就永遠沒了。

有道是“多行不義必自斃”,老朱饒過了兒子,但老天卻沒有把他饒過。4年過後,即1389年12月,朱檀因服食金丹毒發身亡,終年20歲。


秉燭讀春秋


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尚不發達的時候,古人們相信所謂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因此如果身體的毛髮被剃光的話,會被視為一件非常恥辱的事情,簡直生不如死,這種嚴酷的刑法就被稱為“髡刑”。而在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卻對自己的兒子魯王實施了這樣的酷刑,那麼朱元璋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這一切就要從魯王朱檀說起了。據史書記載,朱元璋一共有26個兒子,魯王朱檀是他的第十個兒子。按照慣例,朱元璋將他的兒子們分封到全國各地,朱檀的封地就在山東,因此他的封號就是魯王。在臨走之前,朱元璋特意囑咐魯王,到了當地一定要愛民如子,做一個被百姓擁護的好藩王,但是怎奈魯王朱檀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剛出京城就將父親的話扔到了九霄雲外。

因此魯王到了封地之後每天遊手好閒,欺壓百姓,雖然讓當地人民怨聲載道,但是再怎麼說,魯王也是朱元璋的兒子,就算他有千百個不是,有有誰吃了熊心豹子膽敢去告他呢?覺得自己活得還算滋潤的魯王很快就做了更荒唐的事情,那就是追求長生不老,並且這件事情還得到了湯和的女兒,也就是他的老婆湯氏的全力支持,按理來說,如果他們為人處世低調一點,找一個靠譜一點的道士,這件事也就這樣過去了,但是他們非要特立獨行。

原來湯氏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一位道士,這位道士說要想練就長生不老的仙丹,就需要100位童男的陽根作為藥引,並且這件事還需要自己親手去辦才能夠靈驗。於是這條消息已經公佈,山東地區的人民更是陷入了恐慌之中,紛紛把自己家的男童送往外地,唯恐遭到不測。


很快,這件事情就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中。儘管魯王是他所最愛的郭寧妃所生的,但是這種荒唐的事情竟然發生在大明的國土之上,著手讓朱元璋龍顏大怒,於是派遣錦衣衛調查整個案件的來龍去脈。最後,朱元璋殺掉了魯王的妻子湯氏,並且準備對魯王實施酷刑,這是大臣們聯名上書請求朱元璋網開一面,朱元璋這才對魯王實施了所謂的“髡刑”。經過這次沉重的打擊之後,魯王頓時灰心喪氣,覺得朱元璋已經拋棄了自己,不過20歲就鬱鬱而終。


眼史


趣談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這個把全身毛髮都剃光的人是朱元璋相對來說比較疼愛的一個孩子,只不過因為從小就開始對他無限度的溺愛,造成了他的性格桀驁不馴,而最終在犯了一場大錯誤的時候,才對他行實施瞭如此具有侮辱性的刑罰。

事件回顧

朱元璋當上皇位並且穩定江山之後,生下了一個兒子,生個兒子就是朱檀,朱檀最開始的時候非常受朱元璋的喜愛,畢竟這樣的一個孩子出生本身就已經預示了天下太平,所以朱元璋往往把他當小祖宗供著,平日裡哪怕調皮搗蛋,也不忍心去懲罰他。

而朱檀在年僅兩歲的時候便被封為親王,在11歲的時候,跟隨著自己的哥哥一起去鎮守邊疆,這個時候的鎮守邊疆無非就是為了歷練自己的孩子,讓他將來能夠成為氣候,並且直接劃分了一大片土地成為了他的附屬地,一旦朱檀成年之後,便直接到自己的土地上去任職。

最開始的時候有自己父親嚴加管教,後來又有自己的哥哥嚴加看管,所以這個時間段朱檀並沒有犯過任何錯誤,只知道朱檀去了自己的封地之後,一下子就變了樣,那個時候的朱檀年僅16歲。

16歲的朱檀非常喜歡道教,並且沉迷於長生不老,而當時的道教的一位得到高人告訴朱檀,如果想要長生不老,必須要練一副非常神奇的藥,這個藥的名字暫且不知,但是有一個先天條件,必須要收集100個閹割8歲男孩的生殖器官,而當時朱檀為了這件事情非常猶豫,他害怕做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最終被朱元璋得知,會給自己惹來殺人之禍。

可是朱檀的一個妃子非常支持自己的夫君的這項活動,並且主動請纓去收集一些物件,這其中就包括之前到人說過的100個生殖器官。這件事情終究是紙包不住火,最終被朱元璋知道,朱元璋一氣之下將道士和朱檀的妃子全部都殺掉了,而對朱檀實施了這種刑罰,這種刑罰對實施人本身而言,並不會受到任何身體上的苦楚,可是所帶來的侮辱性是非常大的,那便是將犯人脫光,全身的毛髮一絲不留全部割乾淨。

古代人講究的就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得有損,而朱元璋這樣的刑罰,無非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兒子知錯改錯。

沒錯,這就是事實

其實相比較而言,以朱元璋以殘暴的性格對待滿朝文武大臣的狀態,做一個橫向對比就不難發現朱元璋對自己的這個兒子可謂是費盡了心機,充滿了愛憐之情。

這個兒子已經做出瞭如此傷天害理的事情,朱元璋依舊不忍心讓他殺掉。奈何自作孽不可活,朱檀因為長期服食丹藥以及去吃一些不明不白的東西,最終活活的將自己給吃死了,他死的時候才年僅19歲,朱元璋又為此大哭了一場,甚至單獨給他準備了一場葬禮。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希冀大家點贊、評論、關注,小生在此謝過!】


趣談唐宋元明清


大家好,我是司徒,聽我聊歷史,關注我不迷路。

髡刑

先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刑罰,可以說是古代裡殘酷的一種刑法了。古時候的人提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他們對待自己身上的肌膚是很在意的,但是這種刑罰就是把頭髮和鬍鬚都剃光,這在古代的殘忍程度遠遠在那些身體疼痛的刑罰之上,這是對人格的一種侮辱,那麼朱元璋為什麼要對自己的兒子這樣呢?

原因

這是朱元璋的第十個兒子朱檀,朱元璋最疼愛的兩個兒子便是長子朱標和這個朱檀。那為什麼朱元璋要這麼殘忍對待自己的兒子呢?古代的皇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後就是去自己的封地鎮守,這個朱檀也不例外,臨走之前朱元璋特地囑咐他去到封地後要好好幹。剛去的時候朱檀也是遵從父親的意思,勤政愛民。但是後來這個朱檀就變得不可理喻。他的妻子湯氏也是每天搗騰胭脂水粉的在臉上,弄的自己人不人鬼不鬼的。這個朱檀竟然研究起長生不老來了,秦始皇都沒有研究出來還能給你弄出來嗎?再說他年紀輕輕就想著長生不老,也是導致後來被髡刑的直接原因。

長生不老

這個長生不老需要36個童子肉,但是平常百姓家誰捨得把自己的孩子賣給他呢?朱檀便每天愁眉苦臉,他妻子一看到那可不得了,自己丈夫怎麼每天不開心,便問起朱檀怎麼回事。朱檀便告訴妻子這件事情,他妻子可就聰明瞭,就告訴他:“你買不來小孩,難不成就不會去偷嗎?”這傢伙膽子比朱檀大多了,說幹就幹,便到處的去偷小孩,最後這件事情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裡面。朱元璋便派人下來查,明白真相後的他也是還不留情,直接壓自己的兒子兒媳婦上京。直接將兒媳婦斬首,但是他喜歡這個朱檀也捨不得殺了他,便對他實施髡刑,讓他反省。



朱檀在封地逍遙快活,又有朱元璋的疼愛,他所得到的下場完全是他咎由自取,小小年紀就想長生不老,有違天理。再說了千古一帝秦始皇想做都沒有做成的事情,你還能妄想?他死的時候才二十來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