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三十年代末的北京城,走進普通人家

三十年代,北京城正陽門、王府井等地域的房價很高;瓦房能賣到每平方米三十四元。房價高,租金也就高;好地域的平房,基本上是每間月租金七元至十五元


三十年代末的北京城,走進普通人家



譚其驤(浙江人,歷史地理學家)回憶其三十年代在北平的生活時談道,他剛到京城時,所租住房租金是每月五元;在他結婚之後,每月的房租已漲至十幾元


三十年代末的北京城,走進普通人家


老北京人家通常使用小煤球爐子,爐子製作十分簡單;用鐵板捲成爐體,與鉛絲加固的鐵板爐盤鉚接;爐底有數根鐵條固定漏灰。這種爐子的售價十分便宜


三十年代末的北京城,走進普通人家


京城早晨家家點火,戶戶冒煙。那會兒蜂窩煤還不普及,煤鋪賣的是煤球或砟子(原煤,比煤球貴)。不管燒什麼,總會攢下煤末子;院子裡各家就自己攥煤球


三十年代末的北京城,走進普通人家



日本佔領北京時期,按人按量向居民配給粗糧;初期有雜豆麵、玉米麵。四十年代初開始,僅有混合面了。糧店剛掛出賣混合面的牌子,人們就已排起長隊


三十年代末的北京城,走進普通人家


那時普通人家的家常菜,冬天就是蘿蔔、白菜;夏秋季品種相對多些,可以做西紅柿炒雞蛋、熬茄子、炒黃瓜等。醃水疙瘩、雪裡紅、白菜幫等是家庭必備

三十年代末的北京城,走進普通人家



相關資料記載,居民收入分為高、中、低三檔。高收入的是政府高官、洋行高管;公教人員收入中等,教授月薪是四至六百元;普通勞動者月收入約十幾元


三十年代末的北京城,走進普通人家


當時,小飯館很多,花費幾角或一元錢,就能吃一頓相對的美餐。宴請賓客、親朋的魚翅席,基本也就是十幾元。當時的大多數京城家庭,消費上是非常節儉的


三十年代末的北京城,走進普通人家


北京老胡同的婦女跟孩子,北京老照片,1939年-1942年

三十年代末的北京城,走進普通人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