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孝歌《扯皮孝歌》

一進門來就唱歌,未曾先把禮節學。

奉請歌師抬舉我。

不知孝歌有多好,把你好歌傳給我;

今夜我陪歌師坐,要把好的孝歌學;

小弟哪點有差錯,要求指點我聽著;

一人輪流一首歌,慶賀亡人登極樂。

歌師唱歌唱得刁,天長地久實難交。

雞蛋碰石也不牢。

一龍難堵九江滔,一人難抬萬人橋;

鼻子流血朝外標,你唱三國我唱曹。

久久聞來久久聞,久聞歌師有名人。

我跟名人唱幾聲。

城內有鍾誠外應,聞其名來知其音;

高山打鼓名聲遠,海里栽花根要深;

今夜明知山有虎,我就偏向虎山行。

不是沙路不壞鞋,不是角色不上臺,

不會唱歌我不來。

我今雖然淺學才,敢與老兄講文才;

一人一首唱起來,霜打梅花對雪山。

有心孝家走一回,要唱幾首把師陪,

若唱好的我不會。

只有幾首大門槌,學了幾個愛玩的;

石頭硬得不張嘴,見火一燒就成灰;

洋鋼更比包鋼硬,上了甑子怕大錘;

歌師帶有千把鎖,小弟鑰匙要車拖。

你一聲來我一聲,要與同行一路行,

好比打馬跑北京。

大馬跑得康康顛,小馬跑得血噴心;

大馬拴在梧桐樹,小馬拴在芭蕉根;

芭蕉也上千條路,隨師愛走那條行;

歌師朝前唱起走,小弟最後緊緊跟。

歌師唱歌聲氣大,小弟聽了亂如麻,

如同螞蟻在抄家。

走路聽到如跑馬,唱歌猶如吐枇杷;

曉得歌師江湖耍,今夜行家與行家;

歌師朝前唱起走,小弟緊跟不鬆手。

歌師說話太合心,仁義禮智分的清,

雲遊四海是能人。

久跑江湖禮貌清,五湖四海都有名;

言語來得多奧妙,小弟時刻記在心;

不是小弟誇你身,賽過樑山宋公明。

得會仁兄在孝家,交朋結友果不差,

並不驕傲和自大。

見面就把言語拿,名揚四海雨天下;

不是小弟把你誇,這是歌場老行家。

今夜唱歌孝堂中,有志之人大不同,

言語來得多穩重。

好比龐統與臥龍,豬豬都在顯神通;

我將仁兄多成頌,賽過常山趙子龍。

十一

兄臺說話情義長,久跑江湖常在外,

能分五陽並六陽。

交朋結友仁義廣,四路英雄都捧場;

言語溫和義氣爽,賽過樑山一宋江。

《十二月逢春》

正月逢春美鮮花, 燕子迎春回老家,

去年變把東家找, 不進愁門就是它。

二月逢春美鮮花, 英歌行孝是為媽,

老孃要吃原姻果, 錯進花園反害它。

三月逢春美鮮花, 烏鴉反補孝爹媽,

因為爹媽亡故早, 可是人兒不如她。

四月逢春美鮮花, 桂娘雀跟種莊稼,

手提黃秧栽下去, 古來農夫望收它。

五月逢春美鮮花, 鴛鴦相對共一家,

夫妻緣份同到老, 不要半路失去他。

六月逢春美鮮花, 畫眉梳頭回孃家,

右邊告辭親妹妹, 左邊再辭二爹媽。

七月逢春美花香, 鷺鷥穿白孝爹孃,

之為雙親亡故早, 維子進孝不敢忘。

八月逢春美鮮花, 八歌度食把口差,

為因小兒飛不起, 因此單食來度它。

十月逢春美鮮花, 楊雀過山叫喳喳,

扁毛也分四季叫, 可是人而不如它。

冬月逢春美鮮花, 百鴿遊松古來誇,

兩隻金腳站在樹, 不落平原在山窪。

臘月逢春美鮮花, 鳳凰登殿稱孤家,

百鳥朝賀齊聲吼, 有功之日封賜它。

《開四門》

東門樓子一滴水, 出了東門芹菜堂;

南門樓子二滴水, 出了南門流荒塘;

西門樓子三滴水, 出了西門觀音塘;

北門樓子四滴水, 出了北門洛五塘;

中央樓子五滴水, 出了中央到天堂;

說客堂來講客堂, 堂上桌子十二張;

四十八枝腳落地, 九十六棵橫檔檔;

八個一桌請來坐, 九十六個坐滿堂。

桌子上面擺酒宴,男一旬來女一旬

上個坡來長又長, 坡頭有個土地堂,

土地堂中兩碗水, 一碗清來一碗湯,

清的本是清涼水, 渾的就是迷魂湯。

土地堂中兩盞燈, 一盞昏一來盞亮,

明燈照著天堂路, 昏燈照著地獄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