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3148年前,古公亶父為啥要從“豳”遷到“岐”?具體路線怎麼走

周人避桀居豳,擴大生產,在“豳”過的好好的日子,公劉營建的都城甚至有三個軍事據點,按理說已經是很好的生活,那麼,古公亶父為什麼要重新遷徙,舉族遷回到渭河北的岐山之陽呢?

《後漢書》記載“及殷室中衰,諸夷皆叛,及武乙暴虐,犬戎寇邊,周公古公亶父逾梁山而避於岐下。”《史記》根據孟子所說:“由於狄人侵擾,服事以皮幣、犬馬、珠玉,都不得免。然後,”惹不起就躲“帶領族人走了。

修建那麼好的城郭放棄是有點捨不得,如果不是不得已,相信古公亶父也不會邁出這一步。《詩經》說這樣做以後確實解決了諸夷略擾的困惑。

首先,我們看一下“豳”這個地方。

史書上記載,”豳“在漢代右扶風旬邑縣,即今天的陝西省彬州市北,涇水以東,和旬邑之間的地方。《公劉》說“於豳斯館、涉渭為亂”,亂事橫渡,渡過河,大概意思是為了在豳營建房子,需要石塊,需要橫渡(渭水)去尋找獲得。

根據當時的氣候環境,實際上這裡應該是涇水,三千多年前的彬州縣城是涇水河谷,水面寬處至少數百米上千米,而公劉所營造的“豳”在涇水東偏北的山頂平地上,這裡有兩個鎮那麼大的可耕地,足夠數萬人甚至十幾萬人生活,地名叫小章鄉,而且,涇水邊周圍能夠禦敵的高地,兩個在涇河東岸,一個在涇河西岸。都是能夠有效防禦從北方來的攻擊。其他方向全部是崇山峻嶺,當時情況,無論人馬都很難穿越。

也就是說,古公亶父受到攻擊的人,就是西北方向沿著涇河兩邊而來的兩股遊牧民族的敵人。戎狄之間,前十三世紀的雅利安人東進,導致亞洲北部遊牧民族大遷徙,鬼方、犬戎、獯育等等各種遊牧部落,開始南下。

侵擾古公亶父的部落分為三股力量,一是從慶陽而來,大概是犬戎或義渠;還有兩股是固原的獯育和平涼的鬼方,而且,這些遊牧民族並不固定,可想而知,在崇山峻嶺之間,如果沒有馬屁或交通工具,靠兩條腿,真的,我去過彬州多次,開車上坡很多地方都估計有二十幾度三十幾度的坡度,特別是鄉道,單手把方向根本上不去。而且,山野遍地長滿了槐樹,倒是很漂亮,氣候環境也好。

涇河對岸是大佛寺,西北方向是長武縣。

就這麼一個漂亮的地盤,古公亶父居然放棄了。

商王武丁時期,武丁曾派人來征伐過周,從後來的考古材料上看,周不僅是被征服了,而且還和殷商進行了通婚,給商進貢了“巫”和美女。

我個人認為古公亶父搬下高原除了經常被侵擾外,還有更大的原因。那就是他想讓周族有更大的發展。原因如下:

3148年前,古公亶父為啥要從“豳”遷到“岐”?具體路線怎麼走

圓圈⭕️為豳所在位置

第一,彬縣的“周”人本身就是混居在戎狄之間,與戎狄無異,參考近代當地民俗風情,當地人尚武,勇敢,不怕死,按理說如果人數實力相當,應該不會簡單放棄城郭而逃跑,太不划算了。

第二,三千年前到處都沒路,也不會有大船和水軍,撐死了就是木排,順涇河運輸,而在涇河上游可以有很多地方阻擋得住大規模的侵擾,所以說,單純的因為被騷擾而逃跑,這不是全部的理由。

第三,古公亶父娶了羌人“姜”姓的女子“太姜”做媳婦;這一條很重要,為啥?因為姜族住在武功縣的西邊,就是楊凌扶風附近,渭河北岸。這裡比豳的土地好的太多太多,整個渭河河谷,到處都是良田。只要找個高處居住,出行都不需要爬高爬低的,真是太爽了。

也就是說,古公亶父實際上已經考察過渭河北岸的地勢,心生喜歡,心裡早就有搬家這個打算。知識沒找到具體的理由。

第四,通婚所帶來的愉悅和見識,讓古公亶父激動和興奮,他想從自己這一代開始發展壯大自己的部族,就是說,他見過了世面,然後有了類似於創業的念頭。這才導致他武乙元年到岐山,立即給三兒子季歷說媳婦,通婚能解決非常多的問題。

四五,給季歷娶媳婦~和殷商貴族聯姻,娶殷商貴族“任”姓的“摯”國的“太任”為媳婦,這樣,生了孫子(周文王)就是大家一定都喜歡的人,有帝王家血統了。這也是考慮並解決了下一代的部族領導人人選問題。

要我說,古公亶父的這個決定,改變的不僅是他自己家族的命運,而且改變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如果沒有周族多少代人幾個世紀(商朝後期一個世紀的強大,西周也很強大)的四處征伐,真的,北方遊牧民族的侵略根本抵擋不住,整個東亞的農耕文明也許會和世界上其他消失了的農耕文明一樣的消失在蠻族入侵之陰影下。

我們來看看古公亶父是怎麼走的?

3148年前,古公亶父為啥要從“豳”遷到“岐”?具體路線怎麼走

古公亶父遷徙路線圖解

從彬州往岐山有兩條路,一條是經過永壽下到乾縣,再一條是從麟遊下來。《詩經》歷也說到麟遊附近的杜水。《史記》說“遂去豳,渡漆沮,逾梁山,止於岐下”。梁山在乾陵那裡,漆水在西邊。

首先,渡過涇河,本來他們住在河東,現在要走河西岸下山。

然後,第一站到達永壽,再翻越梁山,這一段還是不好走,畢竟沒路。

再然後,沿著漆水河南下,一直走到楊凌武功附近,渡河。為啥要繞這麼一大彎呢?三千多年前的渭河水面非常寬,基本上不容易過,現在的楊凌區以及西寶高速大多數是在當時的渭河河水下面。而漆水也很寬闊,水從山上來,水流急,渡河的難度太大,渭河邊的水流比較平緩,再渡河就容易很多。

再然後,沿著渭河北岸,經過扶風縣,也就是古公亶父的岳父家,繼續往西,這一段好似平地,大家走西寶高速或者去過法門寺就知道,不用多介紹。

最後,落腳點是在岐山縣的東北,岐山和扶風法門寺之間的地方。 真實會找地方啊。這裡山南水北,或者叫依山傍水,背後是海拔一千米的崇山峻嶺,南面是一望無際的耕地,和渭河之間還有一條小河,叫橫水河,阻擋了渭河的泛濫,渭河對面是眉縣,也住著一個別的部族。

其實,最初后稷被封在邰的時候,就在渭河邊,古公亶父只不過又回來了。

3148年前,古公亶父為啥要從“豳”遷到“岐”?具體路線怎麼走

邰~豳

定居岐以後,古公亶父還幹了幾件事,一是修建社、稷,祭祀社神河祭祀稷神的地方,以至於西周也一直在這裡祭祀。

個人認為,古公亶父的戰略眼光非常獨特,特別是讓三兒子和殷商貴族通婚,親家在河南駐馬店,特別遠,但是沒關係,周文王這個駐馬店的外公一家後來還真的給武王幫了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