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期間被困在家,於是開始了各種被催婚,我該怎麼辦?

張如花


如今80、90後可都是被逼婚的主力大軍,只要適婚人士逢年過節一出現在家裡一定是會父母催婚的,知道父母希望我們能夠快速安定下來,但是這一遍遍的催促著實讓我們承受不來呀,為此而苦惱是很正常的,下面就教你一些辦法正確應對父母的逼婚吧。

一、面對父母,態度一定要好

往往父母逼婚,我們總是會很不耐煩,這個時候可前往能不能直接跟父母吵起來,父母著急了可是會拍桌子的,桌子不重要,但是父母的身體很重要啊,別因為這些事情讓父母年邁的身體變得不好。這個時候你應該先穩住氣,保持好的狀態,然後再跟父母和顏悅色的說話。

二、說什麼才能讓父母聽呢

順從他們的意思,聽取他們的意見就是最好的方式。俗話說百事孝為先,在意見上,就不要喝父母的理論相駁,同時在語言上表現出來。

比如說,你的母親大人開始談論你的婚事了,那你應該接著說,“是呀,我年紀不小了,確實該結婚了,以後事情確實一大堆,我知道媽媽你在為我擔心什麼,辛苦了母親大人……”媽媽感受到你的理解,就會想要去理解你,在這樣的基礎上,你們的談話會很融洽的。

三、意見討論,想好自己要說什麼

有時候,這樣的事情,三言兩語是躲不過去的,當家長和你正面開始探討這個問題時,你要想好自己要說什麼。為什麼現在還沒有結婚,無非就是將人生的話題拿出來反覆的講解。父母擔心這一步你趕不上,步步趕不上,出於關心,卻又顯得有些多餘。這個時候你就應該告訴你的父母,你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是什麼樣的,你的每一步仔細的安排,以及你是怎樣去做到的,說服你自己,然後說服你的父母。

曾經聽到朋友說過一個大神的故事,他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是很清晰明瞭的。他在二十八歲的時候開了自己的遊戲公司,雖然格局不大,但看起來發展前景是很好的,而且當時的評論到現在也真的成真了,數百人的公司規模已經足以讓他稱得上是成功人士了。三十一歲的時候結了婚,娶了一個比他小六歲的老婆,不過現在還沒有孩子。聽朋友說起來的時候感覺這個人走的每一步都很清楚,尤其是朋友講到他在大學的時候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和自己的人生軌跡重合的時候,很震驚。

像這樣的人一點都不用考慮萬一成了萬年單身漢,把自己的人生計劃分享給你的父母吧,相信你的父母一定會相信你。最好的說服力,就是你的行動力。

同時你還可以跟你的父母講些身邊的反面例子,時代在改變,不是從前的一定要在幾歲的時候成個家,追求自己的愛情已經是每個人的自由權利了。身邊也會有很多早早結婚卻過得不是很幸福的例子吧。

跟父母交流吧,說說自己的情況,談談心,你們一定會達成共識的。


誰的情書


我是過年前的兩天回家的,剛回到家,家裡的氣氛自然是比較輕鬆愉悅,大家聊的都是些歡快的話題。

但這種輕鬆愉快的氛圍,幾天之後就消失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沒法出門了,一天天窩在家除了做吃的就是拌嘴,大家開始焦慮了,一焦慮,就把我找女朋友、結婚的事放大無數倍了。

我媽說,兒子啊,你也老大不小了,看著合適的話,該找一個了,你看跟你年紀一樣大的姑娘,都嫁光了;跟你年紀一樣大的小夥子,人家小孩都_上幼兒園了。你不要光記著工作,女朋友也要找啊。

說一次兩次也就罷了,可是天天都沒法出門,天天都待在家,這個話題,就被不斷的重複了。

其實相親也是一種辦法,不過現在的90後各種壓力太大了,比如我,叫我相親我也會舉得沒意思,主要是老一輩的比較著急,自己不著急。



鉑月


疫情下被催婚這事情, 我是覺得可以分幾個情況來看待這件事, 第一就是你本身是否也到了合適的結婚年齡或者說已超過很多了; 第二就你父母的年齡是否也年邁已高, 想在有生之年看到你找到好的另一伴; 第三就你本人的意願是否也想找另一伴。\r如果三點都成立, 我個人覺得如果有安排相親, 不妨可以試下, 那怕是不成功也可以當交個朋友, 在於父母的角度也看到你有這種行為那邊也好交代, 可能短暫內不再催你結婚, 緩一緩時間可能疫情也過去就不用操心這事。相反, 如果你個人跟本沒這個打算或覺得太年輕還不適合早婚, 那就有必要跟家人說清楚這事, 表明自已想法, 最好同時也說明你自已目標是什麼時候打算結婚, 給他們也有個答案, 但最好找個好的時間去表明說明白這事情, 避免什麼衝突或吵架, 儘可能婉轉向他們說清楚, 他們是你最親的家人他們的出發點也都是為你好的。\r希望以上回答有幫到你一點點困擾, 謝謝! [呲牙]




山姆SamVlog


首先態度要好,你一定要對父母的態度非常好,牢記他們有可能會跟你生氣、著急,甚至對你拍桌子、流眼淚,你需要做好充分地準備,保持良好的態度。   

對她們的觀點先保持認可   

就像“打球”一樣,你得讓他們先“打”過來,你再“打”回去,不能總是在“攻擊”。所以你首先要做的,是認可和理解他們對你的愛、對你的操心:“媽媽,如果我是你的話,我的孩子不結婚,我也會特別發愁。我特別理解你,你的壓力一定很大。”媽媽會覺得被溫暖了。然後再說自己是一定會結婚的,之後說很多結婚的好處。爸媽聽了很順耳,這等於給他們吃了顆定心丸。然後又說了自己對將來生活的打算。投其所好,是開展談判的最有效方法。如果一上來就吵,你以後說的話,他們一句也聽不進去。 再舉一些反面教材,再和你的父母溝通,告訴他們,結婚這種事情,要循環漸進,不是一步登天的事情,萬一找個不好的人結婚怎麼辦,父母都是愛子女的,說清楚肯定不會逼迫的。


顧氿霧


冷靜對待,即使不在家估計該催還是要催的!總之,逃避不是辦法!

都說婚姻是圍城,進去就出不來了!言過其實了,現在年輕人都不想早早結婚,有著各種各樣的原因!也有的就是單純的恐婚!

如果你不想單身一輩子,那也該做些準備了,結婚後和單身完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你的責任感有了,顧慮多了,不再無拘無束,要為這個小家著想奔波了,同時帶來的還有更多的幸福感,滿足感!相信這不是壞事!

家裡父母年歲越來越大,誰不想看著自己的孩子成家立業?在身體健康的時候,幫你們帶帶娃,收拾收拾房間,對他們來說,也是很大的樂趣!

所以,無情於理,總要經歷的,如果年歲夠了,那就別逃避了,抓緊吧!





北魚在保定的生活日誌


我之前在另一個號上寫過這樣一篇文章《如果餘生是你,晚點遇見你,又有什麼關係呢?》,雖然已經在網上發佈很久了,但是還是想借此分享一下,無論是對於愛情,還是婚姻,這篇文章不能夠完全代表某個人,甚至某一類人,只能說為作為90後的自己發聲而已,說的不對的地方,敬請諒解。

《如果餘生是你,晚點遇見你,又有什麼關係呢?》

01

我們是90後,很多人都覺得我們是垮掉的一代。

他們認為,我們出生於改革開放之後,享受著這個時代最不應該享受的生活。

頹廢,這個標籤,是許多人賦予我們這一代垮掉的標籤,“非主流”是我們對於那些不被理解的人無聲地對抗,在許多人的眼裡,我們都被冠以“問題少年”,就連愛情,都成了我們標新立異的奢侈品。

2017年的現在,最年輕的90後都已經步入成年,我們儼然成了18歲~30歲這個年齡段的主要生力軍,許多老一輩都開始催促著自家的90後快些結婚。

然而那些催婚的話語,於我們而言,我們很是不解,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生來就一定去打洞嗎?為什麼人一定就要戀愛然後結婚呢?僅僅就是為了原始最初的慾望?到底是為了性?還是愛?或者說為了傳宗接代?

正如許多90後的姑娘所想的那樣:

戀愛是自由的枷鎖,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她們不希望在自己最美好的時光裡,把自己過早地夭折在婚姻中,相夫教子,於時光的荏苒中,把自己熬成黃臉婆,一天的生活,大抵不過服侍家裡每個人的一日三餐,接送孩子上下學,晚上伺候老公幫他放好洗澡水,沒有預見性的生活,在日復一日的近乎一層不變的生活裡,安然於現實的薄涼裡,就像《廊橋遺夢》中的男女主角羅伯特和弗郎西斯卡一樣,一個缺乏對生活的激情,另一個卻已然近乎麻木,兩個人都在現代文明中掙扎,找尋著關於愛情最初的歸宿,可是到底……還是湮於了現實。

對於身邊的種種關於愛情的唸叨,我們漸漸開始選擇說“不”。

我們不想結婚。

於是,又有許多好事者開始指責我們,垮掉的一代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又於是乎,在所有人的不理解與苛責中,我們依舊在最美好的時光裡踽踽獨行,偶遇同伴,便一同抱團取暖,無論是過去,現在,或者將來。

02

王爾德曾經說過,許多人一生都無法遇見理想中的愛情,只會因為害怕孤獨地死去而隨意地找個人互相飼養罷了。

我們害怕孤獨嗎?

害怕。

但是在這個時代,在當今物慾盛行的社會,我們有權利可以選擇不孤獨,都市的文明,抑或鄉村的寧靜,燈紅酒綠抑或草樹蟲鳴,我們可以有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消遣孤獨,如果說戀愛和結婚僅僅就是為了逃避孤獨,如果說,這也是消遣孤獨的一種方式,那麼戀愛或者結婚,對於我們而言,都並非是唯一的選擇。

正如網絡上有人為我們90後正言所說的一樣:

我們不想結婚,很大程度上源於我們不再孤獨,男人不缺性,女人不缺錢,而我們都不缺朋友。

如果說不戀愛,不結婚一樣可以成全自己想要的生活,那麼為什麼我要去花費那麼多的時間去浪費在另一個人的身上,將我的快樂平白無故地削減二分之一。

有人說,兩個人的時候,快樂才是雙倍的疊加。

醒醒吧,那些人說的只可能是床上的事,我們所說的快樂,是僅僅一個人就可以活出比兩個人、三個人……更精彩的生活。

曾經在一次旅行中,我遇見過一個姑娘,是個90後的,長得文文靜靜,很有文藝氣息,在跟她聊天中,她告訴我,大學畢後她就職於一家國內知名的企業,在單位裡工作了四年,當上了區域經理,在我看來,她儼然就是一個成就斐然的女強人。

我問她,你現在已經事業有成了,差不多該結婚了吧。

我一直記得,當我問出這句話的時候,那個姑娘的驚掉下顎的表情,彷彿看我,就像看外星人ET一樣。

她沒有著急著回覆,而是反問我,為什麼人一定要結婚呢?

我一陣頓鄂,一下子也不知道該怎樣去回答她,難道說,就像前文說的那樣,為了性,為了愛,為了祖祖輩輩唸叨的傳宗接代?

她沒有理會我的頓鄂,自顧說著,很多人也問過我這樣的問題,說我已經事業有成,為什麼還不結婚?我只是覺得,世界很大,以後要走的路還有很長,並非要找另一個人搭夥一起走,這條路才會更順暢,我一個人走,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好,也不覺得會孤單,我有自己喜歡的工作,有自己閒時的愛好,有許多可以一起玩樂的朋友,我並不覺得,非要結婚去改變我現在不想改變的現在,不想把自己每天擱置在傳統女性的生活中,將自己畫地為牢。

我想要的快樂,我自己就能夠給予,又何必找另一個人將自己安置於圍城之中呢?

後來,我問她,那你這輩子都不打算結婚了嗎?

她笑了笑,沒有再說話。

時間一晃,一年後,她寄了一張明信片給我,明信片上是她在撒哈拉沙漠騎著駱駝的樣子,臉上洋溢著說不盡的幸福,照片後有她親手寫得一段文字:

沒有愛情的婚姻我不會要,我是快樂的行腳僧,而不是乞丐,如果說等待愛情需要一生的時間,那麼這輩子我就不打算結婚了。

03

在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故事裡,三毛曾在《結婚記》中寫道這樣一段與荷西有趣的對話:

荷西問三毛:你想嫁個什麼樣的人?

三毛說:看的順眼,千萬富翁也嫁。看的不順眼,億萬富翁也嫁。

荷西就說:那說來說去你還是想嫁個有錢的。

三毛看了荷西一眼說:也有例外的時候。

“那你要是嫁給我呢?”荷西問道,

三毛嘆了口氣說:要是你的話那隻要夠吃飯的錢就夠了。

“那你吃的多嗎?”荷西問道。

“不多不多,以後還可以少吃一點。”三毛小心地說道。

對於三毛而言,選擇與荷西在一起並非是生命的全部,也並非生活的全部,更不是因為荷西能不能給她安全感,不是因為荷西是否貧窮或者富有,只是因為她剛好遇見了愛情,她是完整的,連同她的人格與靈魂,她嫁給的是愛情,而非婚姻的全部。

正如蔣方舟說過的那樣:三毛的好,一半在文字,一半在她獨特壯闊的生活方式。她滿足了我們對自身生活的幻想——從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到和荷西的愛情。

我們都能夠清楚地知道,結婚,不僅僅是一張證書,這本證書的厚重在於,它意味著,你的生命裡從此將牽進另一個人,他不是偷渡客,也不是揹包客,他將成為你生命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起分攤你的物質,共享你的精神。

不可否認的是,當我們選擇結婚之後,生活就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活了,贍養父母,組建自己的家庭,維持各種社會關係,各種生活的瑣細都將淋漓盡致地撲面而來,每個人的生活大抵都會經歷這樣那樣的波瀾,然後在時光的蹉跎中,我們終將慢慢變老,躺在搖椅上,在午後微醺的陽光中,將過往的美好回憶一一晾曬,而這些,或許就是每個人都期許的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吧。

當然了,要想擁有這種浪漫的前提,是你首先要遇到愛情,嫁給愛情,而不是婚姻,草草地將另外一個人從茫茫人海之中,從微信、陌陌等各種聊天平臺裡撈起,無論時間的早晚,在老人的“逼婚”下,將愛情掩埋。

如果沒有愛情作為婚姻的支撐點,又何來往後相濡以沫,歲月靜安?

而所有不幸的婚姻的背後,終不過是屈服於現實的溫暖,源於最初的將就,這不由地讓我想起顧漫筆下《何以笙簫默》裡何以琛說的那句話:

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那麼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而我不願將就。

我想,他是幸運的,因為不將就,所以才等到了自己的愛情。

想必林徽因和梁思成先生的愛情佳話,很多人都明瞭吧,關於這段愛情故事的女主角,很多人都不理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女子,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更讓金嶽霖默默地記掛了一生?

有人說,金嶽霖是不幸的,因為他到底沒有跟自己最愛的人在一起,他成全了梁思成,卻讓自己成了愛情的陪襯。

我想說,金嶽霖也是幸運的,他遇到了愛情,只是到最後沒有娶到愛情罷了,於他而言,結婚不過只是一紙證書而已,相較而言,他卻能夠終其一生,與她共老,也不失為幸事。

遇到愛情,卻錯失了婚姻,但是能夠與愛情相守到老,大抵還是讓人仰慕和稱道的吧,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像封建社會里,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締造的婚姻,然後與自己不喜歡的人相持到老的。

於現在的我們而言,如果不能嫁給愛情,寧可光榮的單著,而這就是我們90後大多數人不願將就的愛情觀。

我始終相信,我們是從容、理性、務實,是值得信任的、充滿正能量的一代。

我們說,這輩子不想結婚,並不是說真的一輩子都不結婚,而是想等到命中註定的那個你出現,再結婚。

如果餘生是你,晚點遇見你,又有什麼關係呢?

原文章題目是《這就是許多人不理解的我們90後的愛情觀:這輩子我真的不想結婚》,現改為《如果餘生是你,晚點遇見你,又有什麼關係呢?》


閒娛快播


在找對象這事兒和家人吵架,這件事父母和孩子的立場是對立的,矛盾自然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矛盾。

當然父母又不可能覺得他們是錯的,所以父母與你吵好久,除了搞得家裡雞犬不寧,基本上起不到什麼作用,最後大家鬧得不歡而散。

這麼辦,用個小套路吧,你與父母都高興。

套路很簡單,就是你悄悄轉移了矛盾。虛構出來一個對象來,讓虛構的對象提一些你父母無法接受的條件。

如:

1.她說我們這個家庭有問題,你也有問題,如果她跟我結婚,跟你肯定沒法相處,以後孫子也不可能給你帶。

2.她要我跟你斷絕母子關係,跟這個家庭斷絕關係,跟她過小兩口的日子就行了。

等等

你父母如無法接受,你就可以輕鬆點了。

家庭就會就達成了暫時的和解。


職場生存狂


你要先搞清楚被催婚的背後是什麼原因,父母都會擔心在自己走後自己的兒女孤孤單單,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找到合適的伴侶,希望雙方能夠相濡以沫相顧扶持天長地久。這本是充滿希冀和美好的一件事情,在你想明白這件事後,先放下心裡的那個大石頭,坦然去面對它。其次,跟父母有一個良好的溝通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你不願去相親的理由,清清楚楚把你心中所想心中所願想怎麼做告訴你的父母,相信他們也會理解你的。溝通完之後可以與你的父母商量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畢竟大家都是為了你的幸福去努力的,終極目標一致!相信你一定能找到你心儀的伴侶、合適你的另一半!加油!


LS石老師


每天都被催嗎?你父母也是很閒啊

面對催婚恐怕是九零後現在經常遇到的問題,這一代的確很不一樣,趕上了時代前沿的變化,有很多新思想。

我記得上次有個什麼統計說,很多大城市結婚的年齡都在27或者28左右(記得不是很清楚,別在意)。所以,首先你的心態得好,你相信自己是有想法的,晚結婚,並不丟人。

其次,應該還是和父母多多溝通,千萬別和他們對著幹,說說自己未來的打算,通情達理的父母會理解的。他們看到你的打算計劃靠譜,也不會多加阻攔。

再次,如果父母硬是要逼你,你可以先來個表面答應著,說什麼今年就去找啊,緩兵之計嘛。他們說什麼你就使勁點頭,不反抗,也不反駁,他們說多了自己就覺得煩。這是心理學的東西了。

最後呢,希望你早日找到那個他/她()


希刺克歷夫


感同身受啊,本人24。未婚

目前對還沒結婚的來說,催婚是很正常的事。

對於父母來說,抱孫子,小孩結了婚。他們的任務就完成了。

這是大部分中國父母的想法。

建議:有人說媒,能到遇到的喜歡的就同意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