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村農民的養老保險金,能解決未來農民的養老問題嗎?

國運昌盛1555


在農村,你經常會發現一些六七十歲的人還在田間地頭幹著農活,他們為了自己的生活,為了減輕兒女們的負擔,基本上都會幹到幹不了為止。其實農民雖然只是種地產糧的,但也是一種職業,農民解決了全國人民吃飯的問題,對社會的貢獻價值一點也不少,所以農民達到了一定的年齡也應該每月可以領取養老金。

農民現在的養老金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是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對於長期繳費的農民,可適當提高基礎養老金,增加的部分由地方政府負擔。年滿60週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由於每個地方經濟情況的不同,現階段農民所領取的基礎養老金也不一樣,以我們當地2018年為例,年滿60週歲農民所領取的基礎養老金是每月80元,年滿80歲的每個月多出60元,因為現在領取的這部分農民基本上個人賬戶都沒有繳納,所以每月的養老金也就是這部分基礎養老金。以現在的物價來折算(60歲),基本上也就夠買40斤左右大米或者8斤左右豬肉,更談不上靠它來養老,當然相比較過去來說,農民的幸福獲得感還是提升了很多。

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綜合國力的不但增強,國家對於保障農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也是非常重視的,可能會對基礎養老金的標準進行適時的調整,希望到時農民老了之後能不再為生計操勞,也能像城裡老人一樣養怡弄孫,頤養天年。


喜鵲在樹上


農民現在每月100元左右的養老金是不夠養老的。想要農村老年人養老金夠花,最低需要每月500元。就是說國家必須上漲,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金。每月最低上漲的500元才能保證農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社會的公平和諧和穩定。也能體現同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共同享受同等的國民待遇。因為農村老年人一生都在為國家做貢獻。1949年建國的時候,我們國家70%的財政稅收都是農民貢獻的。是幾代農民幾十年的付出,才有我們國家今天的發展和繁榮。以前是以農補工,犧牲了農民的利益,才換來了國家的富裕和強大。現在到了以工業補助農業的時候了。國家應該儘快上漲,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金,促進社會的公平和諧和穩定,只有提高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金,才能體現社會的公平,更能拉動內需,刺激消費,促進國家又好又快地發展,使廣大人民群眾熱愛我們的國家,熱愛我們的政府。朋友們,因為說的對,請點贊並點擊關注哦。





137965修德忠


問題:農村農民的養老保險金,能解決農民的養老問題嗎?

如果以當前的農村60歲以上老人每月領取的98元的養老金來看,那是解決不了農民的養老問題。要想解決農民養老問題,我覺得應該靠三個層面的共同努力才能達到,具體如下:


第一對於國家來講。一方面要提高農民的養老金,畢竟每月98元太少了,別說有病吃藥了,就是買點日常生活用品也是不夠的,多少合適呢?有的專家建議提高到400元,也有的地方已經再在先行先試了;另一方面國家還是要完善政策支持和鼓勵建設村級養老院。


第二對於社會層面。農民是整個國家的衣食父母,他們的養老問題應該更受到整個社會的關注,整個社會應該行動起來,把閒散資金投入到發展農民養老院的建設中,要辦一個村級敬老院,在我們這除了前置審批手續外,按20個老人配備廚房、娛樂室、廁所等等以及地理位置靠近村衛生室等,整個投資下來大概20萬到30萬左右。


第三就是家庭層面。以我們這農村為例,獨居老人很多,他們居住環境差、生活環境差,不想和兒子住在一起。他們的孩子為了賺錢養家一年到頭不回家一趟,更別提照顧父母了,好的兒女每年給老人個2000,3000的零花錢,不孝順的那就是不管不顧。所以作為老人家庭子女,一定要盡到贍養義務,平時打電話也要安排媳婦經常去看望老人,最好還是把老人接到一起住。

其實仔細想想農民養老金已從原來的60元漲到98元,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政策完善,這個錢還會繼續漲;在農村建設養老院,有的地方也已經先行先試了。

小編感言:農村老人的最好養老方式不是去養老院,提高養老金只是一方面,更主要還是在於讓老人迴歸家庭關愛,由子女養老送終。如有不到之處,歡迎評論。


微生農墨


農村人現在養老意識還不主動,想拿高的養老金,就應個人社會一起努力,前幾天我去農行辦事,一老農交養老保險,說去年交100,今年交200,漲了!他還不知道這是最低繳費。我交了最高槓,每年3000.估計六十歲時每月能拿到500的養老金,地方應大力宣傳鼓勵農民交養老保險,鼓勵年輕人走出去到企業工作,這樣就解決了養老最低保障問題。超過45歲也只能交這個農村養老保險了,個車地區有政策的趕緊補繳,說白了沒有投入哪有回報,何況國家還有補助。


62369745135


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能領到60元的養老金,也沒有幾年時間。聽說今年漲到70元了,但父母還沒有去領,所以只限於聽說。一個月60元,算70元吧,能否解決未來農民養老的問題,我們來探討一下。

我們得假設這些農村老人不生病,不然隨便一個慢性病,一年的養老金還不夠吃藥,日子就沒法過了,所以我們只能假設他們身體健康,萬壽無疆。

既然是農民,就得有地吧,雖然種地不掙錢,雖然老了種不了地,但如果不說這個問題,有人一定會覺得我立場不正。以豫西南我們這裡為例,村裡人均耕地1.64畝。如果種不了地,按租出去算,每畝地300元還得是好地。耕地補貼以人頭計,各種補貼下來近200元/年,加上地租1.64*300,近500元,養老金70*12,840元,一個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可支配的全部經費為1540元。平均每個月130元左右,每日4.3元左右。

這些錢不能生病,不能給朋友隨份子,不能給孫子買零食,只用於吃喝拉撒和日常開銷。既然地租給了別人換來了收入,就不能再吃免費的糧食和青菜,大家都可以想像一下,一個日均花費4.3元的60歲以上老人,能如何養老?

既然題目說了農民靠養老金能不能解決養老,我們現在只能討論沒有兒女介入的情況下他們如何生活。如果要把兒女考慮進來,以前無數的歲月農村人不靠國家不是一樣給父母養老了嗎?所以靠每日4.3元不能生病,不能買日常用品,不能與人人情往來,關起門來過日子,這樣現實嗎?怕是做夢都不敢想的日子的吧。所以,一句話,以目前的養老保險金的數額,解決不了未來農民的養老問題。

點擊右上角紅色“關注”,留下您的富貴意見,轉發、收藏、點贊支持,與老三一道關注三農,為農民發聲。

二兩白開水


農村的養老保險就目前已經過了六十歲的老人而言,是不能解決養老的問題,國家給的一百多元錢只能說是對農村老人的一種生活補助。這裡有些人要說`他她們年青時不交社保,現在向國家要養老金,是農民耍無賴,我說這些人根本不懂國家的時代政策,自高自大,行口開河,吃五穀不說人話,是真正的無賴中的無賴。農村老人的養老還是要靠自己的幸勤勞動來解決,不能靠任何人。


用戶87751048672李長


我談談我看法,先謝謝為農民著想的人們,這個問題是有方向的,多勞多得,多付出多得,是不能平均的,那樣幹工作能有積極性嗎,我們這裡在201O時實行靈活就業保險,60週歲以上交足6萬8千萬,每月領取480元養老金,當時家有IO多萬人家沒一個交,怕吃虧,可有人錢不多借錢交,還有人貨扻,我有病沒敢借錢,現今有錢人到了60週年領出//8元,現豬肉漲價就對社會不滿,說百八不好使,所以說對農民而言應開,貧困地區確實苦,不能只提農民二字,應多多為貧困人著想,但也平均不了。現在靈活就業停了,我也沒盼到,這個方法好,貧困地區應少交能讓老人過上幸福晚年就好,交不起國家現有底保戶,我看我們這裡都能過好生活,我看不能只提農民二字,應談某地方貧困區城這樣還是應該的。


偉6562


看很多人都不是太懂,先科普一下什麼是農村養老保險。

不可否認的是,農村養老保險的制度化體系化建設一直是落後於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直到1992年,當時的民政部才發佈了《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試行)》對農村養老進行了探索。

在此之前,由於計劃經濟體制的制度設計,城鄉二元經濟體制的存在,基本上是通過對農村的抽水來供給城市和工業化的發展,當時農村的養老問題基本上是通過家庭自己解決的,通常都是兒女贍養解決的。

1992年民政部發布方案之後,各地才零零散散的開始探索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但是,這個方案公佈之後並沒有及時根據經濟社會的發展進行及時調整。

到了1998年,才對農村養老保險進行了規範和調整。

關於農村養老保險的原則是這樣規定的:保障水平與農村生產力發展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養老保險與家庭贍養、土地保障以及社會救助等形式相結合;權利與義務相對等;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自我保障為主,集體(含鄉鎮企業、事業單位)調劑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政府組織與農民自願相結合。

看清楚了沒有,農村養老保險並不是像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一樣,而是以自我保障為主,集體調劑為輔,國家給予政策扶持。

說到底,農村養老還是要靠自己,然後是當地的集體支持,最後才是國家政策支持。

而且農村養老保險是與家庭贍養、土地保障和社會救助相結合的。

說穿了,就是農村養老保險還是要靠農民自己,如果村集體或者鄉鎮集體有錢了就補一點,沒錢就算了。

所謂的家庭贍養就是讓兒女來負責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土地保障就是讓農村農民的種地收入來保障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這兩項說起來針對兒女還是種地的來說是一樣的,兒女如果不是種地而是城鎮職工的話就是兩塊內容,一個是兒女給錢一個是老人種地。

之於社會救助就是常見的低保等。

國家政策扶持也是這些年才有,每月國家的補貼標準是55元,各地根據自身的財力情況進行補貼,平均水平現在大概有120元左右。

看到這裡,相信你就有自己的判斷了,如果說單靠這每個月100多元的養老保險金想解決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實在是不可能的。

你想想看,城市裡的退休老人每個月有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養老金,還到處嚷嚷養老難,憑什麼你就覺得農村老人100多塊錢就能解決了呢?

如果你真這樣想,你就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啊!

要說城市跟農村確實有差別,比如生活成本問題,但是這個差別絕對沒有到幾百幾千倍的差距。

同樣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憑什麼農村養老保險金就這麼低呢?

還有一個問題要說明的是,農村老人要領取這個養老保險金還需要自己繳納參保,當然之前好像有過政策說超過60還是65歲的沒交也可以領,各地有差異。

但是,你想啊,城鎮職工是從收入里扣,農村老人本身就沒什麼收入卻要往外掏,這種感覺和體驗是不好的。

而且,這點養老保險金如果是老人的全部收入,那麼老人只能每天吃點饅頭啃點米飯,還不能發燒感冒,更不要說老人們普遍都有的慢性病和大病了!

當然,國家政策是一步步變好的,社保基金也的確有很大的缺口,但這個缺口絕不應該成為不給農村老人養老保險金的藉口,畢竟這個養老金的支出當初就沒有發給農村農民。

相信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社保制度的不斷完善,一個統一標準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會很快到來的!


小風子橋牌


農村農民的養老保險金,能解決未來農民的養老問題嗎?有人說,現在的農民養老和城裡人一樣了,大家在年輕時把收入的一部分繳納到養老保險賬戶,到老了就可以每個月領取一部分,也就是養老金,作為養老費用。可是,又有人說了,農民的養老和城裡人還差了一大截。雖說有了養老保險,也就是新農保(後改稱城居保)但是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人佔多數。這些人如今已經老了,他們的養老怎麼辦?

1、農民有養老金領嗎?

其實,作為農民的養老保險,自2009年開始。國家推出新農保,後改稱城居保。為的是給農民繳納養老保險的機會,讓他們老有所養。老了可以領到養老金。但是,由於農民根深蒂固的養老保險意識不足的原因,和經濟狀況等原因,導致養老保險繳納率非常低。甚至百分之九十的農民情願一分錢不交,只領取基礎養老金,也就是一個月百十塊錢。

2、沒有養老金,農民怎樣養老?

其實,農民的養老歷來都是靠子女,正所謂養兒防老。但,到了今天,養兒防老也遇到了挑戰。一是,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都進城打工賺錢了,而留守在農村的老人就失去了兒女的膝前照料。再就是,農民大部分都把一輩子的積蓄給兒女成家買房買車用了,手裡往往是分文沒有,這就給他們晚年生活帶來更大的壓力和困境。雖然,法律上要求子女贍養父母,但是多數老人往往吞下苦果,不願意和自己的子女對薄公堂。

3、養老保險會在未來解決農民養老困局嗎?

很顯然,這些年由於看到繳納養老保險的村民獲得了養老實惠,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信賴養老保險制度。再加上,這些年國家對養老保險制度的宣傳和社會媒體的渲染,將來的農民肯定會大部分都會自覺繳納養老保險。將來的農民養老一定會在養老保險的保障下得到順理成章的解決。只不過,當前的困境難以走出。

4、你會為自己和家人繳納養老保險嗎?

很顯然,為自己和家人繳納養老保險是大勢所趨。有些地方甚至,姑娘嫁人前都會了解對方家裡人有沒有繳納養老保險,如果一家人的養老沒有保障,人家姑娘直接不跟你談。那麼,是不是所有的農民都會為家人繳納養老保險呢?很顯然,一些人的認識和覺悟會有一個適應期。只不過,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留給你慢慢覺悟的時間不太多了。


聚焦三農熱點說


目前60歲以上不論城鄉沒退休金的老人有1億8仠萬,每人每月500元,一年就是1萬多億元。據統計2017年全國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3.3萬億元(現工作人員交納的養老保險),總支出2.9萬億元。近10年還會快速上升。這些老人非常勤勞節儉、生養子女多、人生經歷坎坷艱難,為家庭為國家尤其是子女做出了巨大奉獻!國家尤其是子女必須要盡力孝敬他們!

中央政府始終如一為民服務,不斷努力讓國民富足,隨國家財力增長不斷盡力提高養老補貼、努力扶助弱勢群體。不僅在十幾年前取消了總農業稅,而且不斷提高農業補貼,逐步加大農村投資。不論城鄉無子女的國家早已五保,有子女的國家也根據國家財力不斷提高補助!子女無力養老的貧困家庭國家也大力幫助!作為受惠最大的子女們一定不會隨聲附合!興風作浪!一定會善待父母!我們的父母也一定會在國家扶持和我們的孝敬下幸福安度晚年!受惠老人及子女對國家的盡力扶助應衷心感激!

那些受惠而嫌少、貧困而報怨、坐享其成、開口叫、伸手要、不勞想獲之徒,14億國民必定強烈譴責!

個別為一己私利,還有些政治販類打著為老人為弱勢群體打報不平、鳴怨叫屈的幌子,斷章取義,胡言亂語,撥弄是非,禍國殃民!必遭I4億國民口誅筆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