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假如美國發起:奧林匹克計劃,登陸帝國,帝國會勝利嗎?

假如盟軍發起奧林匹克計劃,會付出多大的傷亡?

假如美國發起:奧林匹克計劃,登陸帝國,帝國會勝利嗎?

“一億玉碎”的發起者:阿南惟幾

到1945年8月為止,日本陸軍的本土防禦部隊共擁有2350000名士兵和人員,組成53個步兵師團(不包括北海道和東北地區島嶼的5個師團)及25個旅,而且還有2個坦克師團和7個坦克旅,以及4個要地防空師團。這55個陸軍師團按照如下的方式部署在本土:

本州地區35個師團,2個坦克師團;四國地區4個師團;九州地區14個師團。除此之外,還有2250000名陸軍非戰鬥人員,1300000名海軍非戰鬥人員,250000名特別守備部隊,以及2800萬名民兵和準軍事組織成員。

假如美國發起:奧林匹克計劃,登陸帝國,帝國會勝利嗎?

本土決戰連孩子也參戰

這就是全部能夠指望的地面作戰人員,僅僅在數字上虛有其表。曾經在亞洲稱雄一時的日本陸軍,現在卻要倚靠大批裝備著竹槍和木棒的老人與孩子,進行最後的決戰。

美軍計劃的登陸日的早晨6時整,特納海軍上將的先遣部隊(TF-41)將會解散,其部隊併入TF-40,由凱利.特納本人直接指揮該兩棲突擊戰鬥群。這隻部隊將隨後加入另外三支兩棲突擊集群,遂行運送登陸部隊上岸的任務。所有的陸軍部隊將按照標準的灘頭作戰方式戰鬥,“進兩步,退一步”,步步為營,層層進逼。所有的師都按照類似的方式組織作戰,不過預備的增援部隊由於在登陸日(X日)才起航,因此將不會早於2-X(11月3日)抵達。

假如美國發起:奧林匹克計劃,登陸帝國,帝國會勝利嗎?


威金森海軍上將的第三兩棲突擊集群負責將赫爾中將的第十一軍(包括騎一師,第43步兵師和“美國”師)運送上岸。第十一軍在清掃灘頭和登陸場後,將隨後推進並佔領志布志町及該處的空軍基地。經過短暫修整後,第十一軍將繼續深入內陸,推進至青木-屋久島-高隈-鹿屋一線,和北部的第一軍建立聯繫。當抵達第二階段必須控制的區域邊界後,第十一軍會繼續向北深遠突擊,和第六集團軍其他的部隊建立聯繫,保證其控制的仙台-津野一線的安全。

巴比海軍中將的第七兩棲突擊集群將運送斯維夫特少將的第一軍(包括第25、33和第41步兵師)於北部登陸區登陸。第一軍的主要目標是完全控制山崎和松崎的附近地區。在佔領該地區和其空軍基地後,第一軍將揮師直撲Hitosusagawa的南部海岸,包括福島等地。第一軍將全面切斷並殲滅任何沿九州東部海岸線向南增援的日軍部隊,同時向內陸的砂土原-本莊-高崗-青井嶽一線及南部實施深遠突擊,建立與赫爾中將的第十一軍的聯繫。一旦該任務完成,斯維夫特少將的部隊將加入臨時組建的九州登陸部隊北進總集群,繼續挺進。

假如美國發起:奧林匹克計劃,登陸帝國,帝國會勝利嗎?


九州西部漫長的海岸線則是由飽經戰火洗禮的海軍陸戰隊師負責,施密特少將的第五兩棲軍(包括第二,第三和第五海軍陸戰隊師)將搭乘希爾海軍中將的第五兩棲突擊集群的登陸艇群在上三川町-串木野一線的灘頭搶灘,隨後他們將迅速推進,直撲仙台市。第五兩棲軍的任務是推進至鹿兒島-川上町-湖山町-仙台一線,攔截並消滅任何沿西部海岸運動的日軍部隊。完成任務後,第五兩棲軍將加入北進總集群。

回顧奧林匹克計劃,其最為與眾不同之處,就是擁有一支龐大的登陸後備部隊。C.W.瑞德少將的第九軍(包括第77、第81和第98步兵師)將搭乘B.J.羅傑斯海軍少將的後備集群(TF-43)於3-X(11月4日)後登陸。瑞德少將並沒有被賦予具體的進攻和佔領指令,他的任務是增援和應付任何需要的情況。第98步兵師將作為增援力量登陸Kaimondaike或者是任何一處灘頭;第81步兵師和第九軍軍部也會在Kaimondaike登陸;同時第77步兵師將於5-X(11月6日)後抵達,增援任何一處需要的地區。當登陸完畢後,第九軍將會向瀨之串-知覽-津高-Shirasmazu一線推進,清除鹿兒島西南部所有的日軍部隊。和所有的登陸部隊一樣,第九軍在登陸後將迅速開始建設空軍基地和其他軍事設施。

假如美國發起:奧林匹克計劃,登陸帝國,帝國會勝利嗎?

一旦完全佔領並肅清鹿兒島一帶地區,羅傑斯海軍少將將出任該地區的總指揮官,開始大規模全面修建海軍基地等設施。計劃在高鷲修建海軍的戰術基地,在內之浦地區修建陸基支援飛機基地,在山川修建PT基地。當全部基地修建完畢並投入使用後,原先部署於甑島列島的大部分軍事設施將會被轉移至鹿兒島基地使用。

估計到22-X(11月23日),所有登陸九州的13個美國師將達到其攜帶物資和士兵疲勞程度所允許的極限,很難再進一步推進。此時,第六集團軍的後備部隊,第11空降師將會抵達九州。根據計劃,增援的部隊和物資將重振第六集團軍的實力,使其擁有足夠的力量抵達計劃第三階段的臨界點:津野-仙台一線。攻佔這一地區意味著奧林匹克計劃正式勝利達成,而此時第六集團軍的任務將轉入清理佔領地區的殘餘日軍和抵抗力量,以及整頓部隊通過陸路和海路攻佔九州的其他地區。

在日本投降前最後的御前會議上,阿南惟幾陸相依舊狂熱鼓吹“一億玉碎”,用全民戰爭的方式將美國人趕下大海,爭取勝利。他說道,日本必須在戰爭的道路上堅持走下去,即使是面臨最絕望的情形也決不投降。這樣,即使無法取得徹底勝利,也可以避免徹底失敗。日本本土的地形對於防禦方極為有利,而堅定的國民將是抵抗的中堅。如果所有的抵抗都失敗,那麼日本將永遠成為歷史,她的一億國民也將為之殉葬。說到動情處,阿南惟幾陸相的眼中充滿了淚光。

沉默已久的天皇終於發言了。他無聲的駁回了所有的意見,決定無條件投降。面對著震驚無比的內閣和軍部成員們,他平靜的回憶起從戰爭爆發之後到現在,陸軍和海軍對他作出的種種從未兌現的勝利保證,以及事後尷尬的窘境。現在,所有日本本土的日軍都在準備著,以一場本土的決定性戰役來徹底擊敗美國人,實現最終勝利。但是,這一情形是天皇本人根本毫無信心的。陸軍參謀長曾經信心十足的向天皇彙報過在九十九里濱地區構築的優良防禦工事,但是根據天皇侍從室的調查報告,這些陸軍的相關報告純粹是誇誇其談。九十九里濱地區的工事修建進度嚴重落後於計劃進度,在8月底前根本不可能完成。陸軍還向天皇報告,新的精銳步兵師團正在源源不斷的組建和形成戰鬥力,可是即使是天皇本人也知道,這些純粹由老人和小孩組成的所謂師團,許多人連一支步槍甚至一把刺刀都沒有。

假如美國發起:奧林匹克計劃,登陸帝國,帝國會勝利嗎?


日本天皇在內外交困的情形下作出的投降決定,無論如何避免了美軍已經是箭在弦上的登陸行動。戰爭的中止,拯救了數千名本要作為神風自殺機駕駛員的年輕日本飛行員,他們本應執行其一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飛行任務,然後把自己的名字留在靖國神社的牌位上;也讓美軍避免了可能在海上損失大量的部隊和艦船。日本的民眾也可以從無休止的轟炸和飢餓的侵襲,以及奧林匹克行動和王冠行動隨時發動的噩夢中解脫了。雖然他們也被戰爭所深深的侵害,但至少可以開始在廢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園。

但是,根據美國戰略轟炸評估委員會的那份著名報告,實際上,日本在1945年內的最終崩潰僅僅是時間問題:“根據戰後對當時局勢和日本國民經濟狀況的完整調查,期間包括許多前日本政府領導人的協助和參與,”報告內寫到,“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在1945年12月31日 前,甚至是11月1日奧林匹克行動發動前,日本一定會選擇無條件投降,即使沒有投下原子彈,或者蘇軍沒有出兵東北。正式的登陸行動實際上是不必要的,因為日本已經無法支撐下去了。”

客觀而言,奧林匹克計劃確實對加速日本無條件投降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整個奧林匹克行動的計劃過程,並沒有考慮過原子彈的因素。但是,新武器的使用,並不能夠改變整個計劃的制定。當時的主要爭論,是在於是否有發動“王冠行動”的必要。

奧林匹克計劃的制定者們和歷史學家們在戰後多持相同的觀點,那就是即使沒有在廣島投下原子彈,九州登陸戰的成功和對九州的全面佔領也能夠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

奧林匹克計劃並非是戰後束諸高閣的一紙文件,相反,其對於九州和本州以及其他地區的精確佔領構想,成為了日本投降後美軍大舉佔領日本的行動藍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