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你見過農村裡的土雞,最大的有幾斤?

農友君


在農村幾乎每家都養幾隻或十幾只的土雞,在我們魯中這一帶,家養的品種如蘆花雞,紅玉380,三黃雞,黑柴雞,等等。想對比來說紅玉380公雞能長到十斤左右,肉質口感非常好。蘆花雞母雞產蛋率很好,一隻雞一年能下150枚左右的蛋。三黃公雞能長到六至七斤左右,肉質細膩,最適合煲湯,燉煮菜,營養價值豐富。黑柴雞公雞一般長到四斤左右,母雞產蛋率非常高,最適合散養。黑柴適合幹炒,燉煮,口感十足。三年以上的老母雞煲湯,營養價值超高。以上幾種雞一般用粉碎的玉米,豆餅,夫子,餵養即可,同時也可以餵養一些雜草。疾病預防,像土黴素,球蟲的藥,拌在飼料中,或者用水飲用。散養公雞不宜過多,會影響母雞的產蛋,如果公雞多的話,可以分開養。






愛農大元


筆者自己養的土雞,最大的也只有差不多6斤一隻,聽人說還有10幾斤的,可惜沒見過,上個月去一個邊遠山區玩的是見過一隻8斤多的土閹雞,不過那雞肉真的不好吃。


上個月跟幾個朋友一起去山裡抓螃蟹,在我們這裡有一個地方的山裡,天然水源非常多,水流量完全不輸給村裡,那些小溪裡面野生雜魚和螃蟹很多。

準備回家的時候在路邊發現一隻非常漂亮的大閹雞,看腳趾估計有兩三年了,朋友就說我家的雞兩隻都沒有那麼大,也沒有那麼老,就去找山裡那人家,問他賣不賣。

沒想到那個大伯非常樂意,只是價格有點高,稱好有8.6斤,差不多要500塊錢,要是我的話屬實捨不得吃。但是有幾個朋友是居住在縣城裡的,他們覺得花500塊錢買一隻純土閹雞划得來,就買下了準備拿我家去吃。

可是,那麼大的閹雞黃油特別多,吃了很膩,而且肉也太多了,雖然很香,但是一個人吃不了幾塊,不過雞皮太脆了,堪稱雞中絕品。



一般情況下,筆者養的土雞一年半左右就會清空,養久了成本比較高,而且很多土雞品種都是養不到6斤以上的。養兩三年賣,價格雖然高,但是我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去養兩批的話,算起來的利潤會高很多。


農村蔣小蘭


1.笨雞,農村現在純笨雞少多了,大多雜交的,我家裡一直是老母雞抱窩孵化小雞,笨雞品種還是比較好的,笨雞長不大,頂多三斤左右,再大了品種絕對不純,下圖我手裡握的就是我家老母雞剛剛孵化出來的小笨雞,小笨雞雞蛋不大,下蛋的頻率如果食物充足差不多一個禮拜下五隻雞蛋左右。

2.烏雞,下圖白毛通體發黑的雞就是小烏雞,這種雞體型更小長成大雞頂多二斤,這種雞的母雞喜歡孵化小雞,差不多下二十隻蛋左右母雞就有要孵化小雞的需求,很奇怪,這麼多烏雞的孵化率在我這裡很低,二十隻雞蛋差不多出十一二隻,這是好的,還有會出五六隻,可能家裡條件有限所致。烏雞雞蛋營養成分是普通雞蛋三倍,而且雞本身就是一味藥材,價格貴是有貴的道理。

3.三黃雞,這絕對是我們北方最大的雞,我見過十五六斤的三黃雞,非常大,但是肉質不如前兩種,以前養過兩次,太兇,太能吃,最後就淘汰了,因為我家的雞都是菜園的菜跟玉米麵混一起的所以餵食時候別的根本搶不過三黃雞。所以漸漸淘汰。如果散養味道還是比較好的。

我最喜歡的是烏雞,老實,而且成年雞非常漂亮。




大剛006


說實話我已經有很長的時間沒有吃過農村真正的土雞了,雖然有時候回農村老家會向鄰居買一隻土雞拿來燉湯吃,但是總感覺現在的土雞味道跟以前的土雞相差太大,沒有以前那麼的香。由於以前農村人基本上家裡經濟條件都不太好,所以一般養殖的土雞都是拿出去賣錢的,很少自己家裡會吃。但是有時候遇到重大節日,比如過年或者特殊的日子的話,也會偶爾殺一隻土雞吃。

通常情況下,農村真正的土雞往往黃油會比較多,而且肉質比較緊實,燉的時間一般都會比較長。農村以前都是用大柴鍋燉土雞湯的,一般如果在廚房燉湯的話,在大廳就能聞到土雞的香味,那種香氣是特別濃郁的。不過現在有時候我在農村地區跟一些村民購買的土雞,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純正的土雞,只是覺得拿來燉湯的話味道會與比之前小時候吃過的那種雞肉的味道相差甚遠。

如果是純正的土雞,燉湯的話,基本上味道可以飄的很遠,香氣非常的濃郁,但是如果是普通的雞拿來燉湯的話,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香味。

以前農村地區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養一些土雞,而且以前農村家裡養的雞基本上都是土雞,不像現在雖然他們都說自己家裡的雞是純正的野雞,但是真的吃起來的話就會覺得很不一樣。而且現在的雞品種跟以前確實有很大的差別,光從外觀和羽毛上就可以看出。現在農村地區所謂的土雞一般都是之前的土雞與普通的雞雜交得出來的品種,所以體型可能會比以前的土雞要大一點。當然這種雜交的土雞,在味道上確實還是會比以前的差很多。

而且現在的土雞餵養的方式也是有很大的差別的,有些人為了讓雞可以長得更快一點,多多少少還是會喂一點飼料的,因此現在的土雞一般生長的時間都沒有以前的土雞時間長,所以土雞的肉質也沒有之前的那種緊實感。由於土雞生長的時間沒有之前那麼長,再加上平時飼養可能會吃一些飼料,並不像以前的土雞純靠吃糧食或者青菜葉子。

由於以前的土雞生長時間長,再加上在戶外運動的時間比較長,而且經常捕捉蟲子食用,因此以前的土雞可能在營養價值和營養物質方面,會比現在的好。

真正的農村土雞一般飼養的時間至少也在一年左右,通常情況下體型在3~4斤左右,不像現在的,所謂土雞,很多都在6,7斤左右,體型要比以前的土雞大一些。不過農村地區有一些老母雞,由於養殖的時間會比較長,因此它的體型可能相對來說比普通的土雞大一點,最重可以達到7~8斤。當然這種體型大小的土雞在農村地區一般說很少見,通常情況下都是4斤左右的。不知道你們見過體型最大的土雞有多重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


農村泉水有點甜


講到村裡的土雞,總覺得上世紀八十年代是我們最美好的時代。

那時候,生態沒破壞,民風純樸,閒懶的大黃狗,永遠吐著舌頭趴在村口對人愛理不理,每家每戶都養上十幾只土雞和一隻會打鳴的公雞。

我家鄰居奶奶養了一隻很漂亮的大公雞,滿身錦毛,起碼有十斤左右,那是我這輩子見過最大的土雞。

我們很早就想拔它的毛來做鍵子,有一次以為鄰居奶奶家沒人,約了幾個小夥伴去追那隻大公雞,小夥伴們按著公雞,結果操作不當,雞毛連皮拔下來,腳上被公雞啄了一口。

那時能找到漂亮雞毛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村裡所有打鳴公雞都是我們捕捉的目標,這些打鳴公雞都有幾年歷史,個頭都在七八斤以上。

村裡小夥伴們放學後,喲喝一聲就一大幫同齡夥伴們玩上了各種遊戲,最幸福的就是快快樂樂前踢,後踢,左賜,右踢,定踢,跳賜……直到媽媽喊吃飯,才收起鍵子!

回憶兒時鄉間的鍵子,更懷念兒時土雞的味道,隨便加點薑絲煮開,都鮮美無比!

現在我們購買的果場散養土雞半年以上的已經是良心商家了,雖個頭大但是靠激素膨大的經過雜交配種的良種雞。

純土雞除了會打鳴的公雞,一般土雞頭較小,體型緊湊,胸腿肌健壯,雞爪細,冠大直立,色鮮豔。現在農戶和散養雞場養殖戶都養快速型雞,雞頭和軀體都較大,雞爪粗,羽毛松,雞冠小。

土雞因為長個比較慢,現在鄉下農戶購買雞苗都選2號或者3號雞苗,生長速度快,養殖成本低。要買到傳統土雞很雞,買到個頭大的土公雞更是艱難。


雨松閣


年年家裡養雞,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公雞一經年就啄人,所以養一年的公雞家裡都要殺,一般娘都不讓在家裡殺,而是抓了雞去宰雞的地方去加工,有一年好像是快過中秋節了,我去殺雞,到了宰雞的地方,那個殺雞的大哥正在那吹噓,我殺了這麼些年雞,剛才殺了個最大的雞王,七斤多!我把我拿去的雞遞給他,他一臉驚詫的掂了掂,熟練的褪毛,宰殺,兩個雞腎都有雞蛋那麼大,宰殺完畢,上稱一稱,九斤三兩!大哥語無倫次的說:今天碰到雞王了!


酒喝微醉花看半開



大男孩吒吒


我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這個問題我最清楚了,我們村裡家家都養的幾隻雞,現在都是在山上養的雞,個頭大還中,吃的天然食物,我們農村土雞最大的見過12斤的,我們那裡隔幾年評一次雞王完了給錢,農村的土雞普遍的4斤左右而且還是餵養一年半的時間才有那麼大的,最大的土雞我見過12斤的土雞,是公雞差不多養了三四年左右因為我們農村有個習慣必須要留一個公雞做種雞,而且啊公雞的體型要比母雞大母雞最大的也不過4斤左右,所以這個公雞要比母雞重!


沁州胖哥


在農村,基本家家戶戶都會養一些土雞。在我小的時候,每年春天就會有人來賣雞仔,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挑母雞仔,因為農村人哪個時候養雞的主要就是可以吃到雞下的土雞蛋,家裡窮,沒有錢買肉,雞蛋就是改善伙食最好的食物了。小析現在家裡還養著一群三黃雞,平時都是散養,自己去竹林裡捉蟲子和吃青草,每天早晚會喂一些剩飯和稻穀給雞吃。



什麼是土雞呢?

土雞主要就是指散養的、可以靠自己捉食以及餵養五穀雜糧長大的本地雞。其中所謂的柴雞、草雞等,廣東這邊的三黃雞、麻雞、清遠雞、杏花雞都是土雞。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的速成雞,基本都是餵養飼料長大的,三個月速成,一般都是三斤左右,也被稱為飼料雞。實際這些雞和散養的雞都是一類品種,只是生長環境不一樣,出現了所謂的走地雞和飼料雞,其實都是土雞。

農村的土雞最大的有多少斤呢?

前一段時間過清明節,因為有一隻雞不怎麼下蛋了,又剛好有親戚來,就吃掉了,我們那個雞是10斤左右,餵養了一年多,雞的體型看著也不是很特別大,但是肉卻非常硬實,因為一直都是散養,到處跑,特別有肌肉。

當然,還有更大的,以前有喂白色的肉雞,長的特別大,最後吃的都走不動,大概可以長到12斤左右。

不過說實話,農村養的土雞成本也是很高的,到處跑,吃的也多,養一年多,10斤左右,一個雞一天至少吃二兩米,一年多,按照一斤大米3元,差不多也要200多元,其實成本很高的。

以上就是小析根據自己養土雞情況做的回答,如果有不同的觀點和意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我是客家小析,更多精彩農村生活,歡迎關注哦!

說明:文中圖片都是實景拍攝,請勿隨意濫用。


客家小析


前些年我在我家的後山上養了一群土雞,當然都是放養的那種。土雞中有公雞母雞還有閹雞,白天任其在後山上自由自在的覓食。山上有草有樹,地勢又高,陽光充足,通風流暢。春夏兩季山上的嫩草小蟲多,野食豐富,根本無需餵食,土雞們每天都能吃飽喝足。秋冬季節則需要喂一些剩飯剩菜,粗糧米穀。到了晚上土雞自己歸窩,無需操半點心。

由於環境好,食料足,土雞健康成長。其中有一隻公雞,是這群土雞中領頭羊。公雞養了大概有兩年,屬於成年老雞,你猜我家的那隻公雞有多大?十一斤重!以往我家從來沒有養過這麼大的雞。這隻公雞不僅大而且無比兇猛,野性十足,見人就撲上來啄,跳起來有爪子抓,還在背後追人,人簡直不敢靠近。公雞以其強悍領導著手下的雞群,保護其領地不受侵犯。這麼好的雞我們一直捨不得殺了它。

這是一隻雜色花公雞,粗大的脖子,一翅膀劈過來力量很大,特別是一雙利爪是它制服敵人的有力武器。

這隻十一斤重大公雞品種好,一直在野地裡生存,一身都是肌肉,很難得,以後我家再也沒有養過這麼大的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