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升降式設計算不算目前最好的全面屏解決方案?

用戶4213728118705


夏普最早提出“全面屏”概念的時候,人們還在關注著硬件核心配置的堆疊,但或許夏普自家可能也沒有想到,“全面屏”很快成為智能手機行業的標配,只是當下所有的全面屏解決方案都還沒有實現100%的真全面屏,但各家廠商都在向這個目標努力。

夏普沒能帶動“全面屏”風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夏普的品牌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功能機時代,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夏普最早採用全面屏方案的機型數量雖然多達28款但由於當時還處於“全面屏”技術的初期,因此與非全面屏的智能手機相比,視覺感受方面並沒有帶來很大的衝擊力。

真正普及“全面屏”概念的機型是小米科技的MIX系列,初代的小米MIX雖然底部的邊框相較當今的全面屏機型厚很多,但左右兩側和頂部的邊框已經窄到極致,即便放在今天的全面屏手機行列中,依然屬於領先的水準,遺憾的是彼時小米MIX的全面屏方案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名稱。

此後18:9的對稱式全面屏方案曾堅持了很長時間,但蘋果發佈的iPhone X引領了新的全面屏浪潮,劉海式的異形屏方案雖然引來網友一片吐嘈聲,但Android陣營的手機廠商竟然還爭相模仿,連羅永浩也在採訪時忍不住表示很多Android手機廠商盲目跟風蘋果,根本不考慮外觀設計是否真的好看,不過iPhone X採用劉海設計的原因是為了嵌入3D結構光,而一些國產手機廠商並未提供這樣的解決方案,單純盲從iPhone X的劉海屏方案就有些無法理解了。

時間推到2019年,在“劉海屏”基礎上加以改進的“水滴屏”成為智能手機行業的主流全面屏方案,雖然這樣的設計能夠被很多用戶接受,但對於追求對稱美學的人依然無法忍受,好在還有一家“小而美”的國產品牌至今堅持對稱式設計的全面屏方案,這家品牌就是魅族科技,此外主打電競遊戲手機市場的黑鯊科技和努比亞紅魔為了堅持更好的遊戲體驗,也一直都在採用對稱式的全面屏方案。

2019年底發佈的榮耀V30系列、Redmi K30系列和OPPO Reno3系列等雙模5G機型又全部採用了挖孔式的全面屏方案,而這顯然也預示著智能手機在2020年的主流全面屏方案就是挖孔設計,這樣的解決方案並不是直到現在才出現,此前三星已經有多款機型採用挖孔方案,從全面屏的角度來看提升並不大,但在視覺體驗方面帶來了新鮮感,而現在手機廠商所採用的挖孔方案相較於初期階段,在挖孔的孔徑方面一直都在縮小,以達到最小程度的視野影響。

如果說最完美的前置鏡頭解決方案是哪種?羽度非凡認為是即將發佈的屏下隱形攝像頭,但如果說在已經量產發佈的全面屏解決方案中選擇,我可能會選擇當下的“真全面屏”解決方案——升降結構、潛望結構和滑屏結構。三種結構在屏佔比方面相較現有的所有異形屏方案都更具優勢,另一方面在保護隱私方面是很好的方案,一些流氓APP可能會在獲取攝像頭權限後自動調用前置鏡頭,但只有這三種方案可以提醒用戶前置鏡頭被調用的時間,這也是包括華為智慧屏、榮耀智慧屏等很多智能電視採用升降結構鏡頭的原因之一。

這三種方案之所以沒有成為主流的全面屏方案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相關的技術和工藝還有待完善,尤其是在防塵防水和使用壽命,另一方面是人們對安全、隱私並沒有主動的防範意識,認為手機安裝的APP如果含有木馬或病毒,那麼手機自帶的安全防護功能會提醒或自動刪除,甚至很多人抱著僥倖心理安裝一些已經被手機安全功能提醒危險的APP,這種絕對的信任削弱了人們的安全意識。

不過任何事物又都具有兩面性,這種升降結構、潛望式結構和滑屏結構的弊端也很明顯,當用戶丟失手機想要通過“找回手機”功能找回的時候,正常可以通過前置鏡頭拍下當前使用手機的人像,而如果是升降結構、潛望式結構和滑屏結構的話,顯然這樣的“偷拍”行為會被對方發現,也有可能被阻止,不過丟手機這樣的事件發生概率應該很小,所以期待更完善的屏下隱形鏡頭方案吧。


羽度非凡


對於這個問題,我突然又有問題反問!?

到底什麼是全面屏?全面屏的定義是什麼?誰定義了全面屏的概念?

啥是全面屏?

華為榮耀總裁給出了一個定義:長寬比為18:9,帶來更高屏佔比的顯示屏

是這樣嘛?手機廠商給出的全面屏的定義,我覺得我不滿意!

先來一張圖看看我們手機的屏幕上都有些什麼部件影響著全面屏的實現!

1、手機操作按鍵,之前全面屏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大多有這種手機操作按鍵,主要分為home鍵,返回鍵和菜單鍵。全面屏當然需要去掉。解決方案採用屏內虛擬按鍵。

2、紅外感應,這個部件的存在,可以在感應到人臉靠近的時候,發生下一步開發者定義的動作,最明顯的反應就是你撥打電話的時候,用手遮擋住這個感應元件,就會發現屏幕黑屏,避免打電話時發生誤操作!

3、手機聽筒,手機的最大作用就是用來通信打電話,目前解決方式採用的時屏幕發聲,同時有人開始吐槽,當你使用屏幕發聲手機在電梯打電話的時候,和開免提沒啥區別。

4、手機前置攝像頭,取消前置攝像頭是可以取消,但是不符合現在用戶需求,要是取消,得不償失。

在我看來完美的全面屏應該時解決以上4點元件的取消,才能被真正稱為全面屏!

全面屏解決方式

現在的全面屏解決方式大致分為兩種:

1、擴大屏佔比

2、改變手機構造。比如:vivo的升降式,華為的旋轉式,還有滑蓋式等等。

在我看來,我不能接受為了全面屏的實現,讓手機變得奇奇怪怪,伸伸縮縮的。

就拿升降式設計來說

確實解決了,正面屏幕所有元件取消,實現只有屏幕的所謂全面屏。

同時也會產生新的問題:

1、數碼產品的天敵就是灰塵,有升降,就會有縫隙,就會積灰塵。

2、說個玩笑,如果你和心目中的女神表白,突然間,這該死的升降小東西從褲兜裡升了起來,豈不是很尷尬?


3、維護成本,如果升降式的元件壞了,需要增加額外的維修成本!

總結

所以在我心中,如果沒有很好的方案取消手機操作按鍵、紅外感應、手機聽筒、手機前置攝像頭,我覺得都不能稱為完美的方案,對於升降式的設計,現階段,我更願意接受擴大屏佔比的做法來實現全面屏。


瘋行者005


屏下攝像頭技術,是未來全面屏時代的發展趨勢,先有華為被曝光正在研發此項技術,後有小米支持屏下攝像頭工程機視頻流出,但是都沒有真正的官宣,oppo官宣將參加2019年MWC上海展會,並且公佈了一張海報,而且海報標語是不止全面,同時oppo的爆料王沈義人微博放出了oppo屏下攝像頭手機的動圖,可以看出oppo此次MWC上會發布全球首款支持屏下攝像頭的真全面屏手機,此技術是把前置攝像頭隱藏在屏幕下方,開啟前置是通過屏幕變色來達到透明,從而使前置攝像頭可以正常拍攝,不開啟前置時攝像頭位置屏幕可以觸摸,從而來到達真全面屏效果,不但屏佔比可以接近100%,而且還可以有效避免機械升降設計帶來的機身過厚和過重的問題,從蘋果率先推出劉海屏的iphonex之後衍生出來的水滴屏、打孔屏、機械升降全面屏如果可以稱作第一代全面屏時代,那麼屏下攝像頭技術完全可以稱作第二代全面屏時代!

綜上,屏下攝像頭技術是目前,真全面屏最合理,最科學,最美觀的解決方案!


宇辰數碼匯


升降鏡頭設計和屏內鏡頭設計一樣都是最好的全面屏解決方案,因為這兩種設計都可以讓手機沒有異形屏設計,擁有極窄的額頭。屏內鏡頭設計的成本會更高,目前還沒有量產。之前有傳vivo已經成功研發了這個技術,並且也將會在今年下半年首發在nex3手機上。

至於是不是如此,發佈手機了就知道。不過目前已經發布的手機裡,是升降鏡頭設計的全面屏解決方案更好,因為這種設計方式更為酷炫,更有科技感,而且有利於防止隱私洩露。後面會發布的屏內鏡頭設計讓手機更具一體性,像屏內指紋解鎖功能一樣。


勇敢的豹子頭


解析:自從小米MIX引入“全面屏”這一概念後,全面屏手機已經成為了設計主流,從最開始的劉海屏到後來的水滴屏,每一個手機廠家對屏幕上的每一寸顯示面積都“恨之入骨”,希望做到100%的全面屏。

就在水滴屏、珍珠屏、美人尖等多種方案對前置攝像頭進行花式設計時,vivoNEX的升降式全面屏打破了這種尷尬局面,一下子突破瓶頸。毫不客氣的講,升降式全面屏是“假全面屏”向“真全面屏”過渡標誌設計。再結合屏幕指紋,完美的化解了前置指紋、前置攝像頭這兩大頑疾,展現出“真面全面”的雛形,在沒有做到真正的屏下攝像頭之前,升降式全面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是設計的主流。那麼這種方案到底是不是目前最好的呢?還有比這更好的全面屏解決方案嗎?

我們先不急著給答案,看看在水滴屏之後的幾種方案就有數了:

第一種是滑蓋全面屏,把手機分成兩份,把前置鏡頭、感光組件等電子元件放在下面,在不用時合上滑蓋,需要時打開,看起來是很有意思,但是缺點明顯。

首先滑蓋屏手機把內部空間分成兩份,兩塊合在一起機身厚度很高,但內部空間卻很小,發佈的幾款滑蓋式全面屏手機沒有一款是大電池;其次滑蓋屏的接縫較多,長期使用會使滑軌變鬆,影響使用體驗的同時還會進去更多灰塵。

另外一種方案則是雙面屏,把機身背部的玻璃後蓋直接換成了顯示屏,這樣確實解決了正面的傳感器和滑蓋式分離設計的短板,但雙屏手機的成本高,碎屏風險更大,另外兩塊屏幕的電量消耗更大。另外雙屏的手機顯得很“奇葩”,大眾的認可度不高。

所以這兩種方案都沒有得到普及,直到vivoNEX、vivoX27這兩款升降式全面屏後,各大手機廠家終於看到救星了,這就是目前最完美的解決方案,至於oppoReno的鯊魚鰭,那隻不過是升降式全面屏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罷了,並且在審美和使用上有一定的侷限性,看看一加 、榮耀、紅米、Realme等,多個品牌採用的都是升降式全面屏,這說明升降式才是當前最受歡迎、最成熟的全面屏方案。

我是先森,一名走心的數碼控,自由而純粹的科技粉。歡迎各位朋友一起探討交流,共同進步。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先森數碼


全面屏手機確實漂亮,確實美,不過為了實現全面屏設計,前置攝像頭,以及一些傳感器就沒有地方放了,目前常見的就是升降式的解決方案了,這個方案是目前最佳的解決方案,但是一定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升降式的解決方案,也算是一種過度,因為它還是打破了手機的一體化設計,從設計的方向來看,這是一種倒退的設計,當然了,實際了全面屏設計的進步,這是一種妥協式的設計。

而目前除了這種升降式,就是水滴式和開孔式的設計了,不過這種都算是異形屏了,都沒有升降式來的簡單直接美觀,而未來一定會解決這個前置攝像頭,因為它可以採用隱藏式的設計,就如屏幕指紋一樣。這個才是未來要實際的,雖然目前還沒有辦法實現。就如屏幕的壓力感覺一樣,之前都是不可想像的,但是現在就可以實現了。未來的科技一定是讓消費者即可以感受到美學,還可以享受到科技產品的優秀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