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以色列厲害到了什麼程度?

西北大地


以色列最厲害的一點,就是在每一個緊要關頭,都能準確判斷局勢,及時抱住下一個大腿!

如果說以色列是賭徒的話,它大概已經讓賭場輸到褲子都不剩!

1、英帝國《貝爾福宣言》發表,支持建立猶太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猶太復國運動元老之一的哈伊姆·魏茨曼在英法瓜分中東前,成功影響了英國政府,第一次以書面形式得到了英帝國對“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國”的支持,即《貝爾福宣言》。

1917年11月2日,貝爾福在給沃爾特·羅斯柴爾德勳爵的信中寫到,

“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家園,並將盡最大努力促成此目標實現。”

雖然這是一份表述非常模糊的文件,但一戰後,在瓜分奧斯曼帝國的領土時,協約國代表承認了《貝爾福宣言》,“支持猶太人在巴黎斯坦建立民族家園”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共同立場。

2、美國支持至關重要,助推聯合國通過《巴勒斯坦分治方案》,以色列正式建立。

在聯合國討論巴勒斯坦問題時,一開始美國並沒有積極支持猶太人。

因為中情局的分析報告認為,猶太國並沒有足夠的軍事自衛能力。一旦獨立,猶太國不可避免地將和阿拉伯國家產生衝突。美國應該避免捲入這場衝突。

又是魏茨曼,他再次發揮其無法替代的影響力和無處不在的關係網,成功接近杜魯門總統,最終說服了杜魯門總統承認以色列國。

杜魯門沒有聽從中央情報局和國務院的建議,不但投票贊成《巴勒斯坦分治決議》,還對接受美國援助的國家施加壓力要求跟票。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最終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和10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聯合國巴勒斯坦分治方案》。

此後,雖然因經濟危機與油價波動等因素,以美關係也有波動期,但總體而言,以色列始終是美國在中東地區最堅實的盟友。

3、法國與以色列首籤核反應堆訂單,以色列成為中東唯一“擁核”國家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西方對以色列實行嚴格的武器禁運。以色列只能從捷克斯洛伐克非法進口武器,這一定程度上也有蘇聯的默許。

當時還在國防部工作的西蒙·佩雷斯,敏銳地意識到,“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尤其以色列現在手裡只有一個雞蛋。

他率先打通了法國的關係,此後,以色列不再單獨依靠捷克斯洛伐克的武器進口。

更為大膽的是,佩雷斯第一個提出在以色列發展核武器。他這個異想天開的提議得到了時任以色列總理本-古裡安的支持,以色列與法國秘密簽下一座核反應堆訂單,修建在以色列境內。

以色列成為中東地區唯一“擁核”國家後,軍事實力馬上與周邊阿拉伯國家拉開一個量級以上,威懾效果明顯。

贖罪日戰爭中,即使是埃及和敘利亞聯手首先發動突襲,也不敢進攻以色列的中心地帶。因為他們擔心這會給以色列提供絕佳的藉口,使用核武器反擊。


十九世紀英國首先帕麥斯頓有一句名言傳世,“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對國家來說,這是最正確不過的一句話。國家存在的使命,首先是保證本國生存權的最大化。

(部分資料參考《以色列——一個民族的重生》,丹尼爾·戈迪斯於2016年出版的以色列通史鉅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