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老話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此話該怎麼理解?有什麼內涵?

戀愛情商課


在農村裡有很多民間俗語流傳,這些通俗易懂的俗語,大多是農民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總結出來的一些樸素的觀念和認知。他們是在當時社會環境一下人們對於世界的一種主觀認識,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可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放到今天來看這些俗語,可能存在一定的謬誤,甚至帶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在裡面。比如說農村老話經常講“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



雞不三年

過去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雞,而且養雞並不是為了吃雞肉,而是讓雞下蛋。在傳統的養殖經驗以及過去農村糧食比較缺少的情況下,雞主要是通過自己在草地裡面找蟲子和草籽作為主要食物來源,另外再搭配一部分食物殘渣。所以,過去農村養殖的土雞營養並不是特別全面,尤其是又要下蛋的情況下,對於身體的消耗是很大的。一般養殖的農村土雞兩三年之後就會迅速的衰老,其表現在下蛋能力明顯下降。而且此時已經是老雞了,肉質不夠鮮嫩。所以過去農村經常講雞不過三年。

但是從我們現在養殖的經驗來講,三年左右的老雞仍然處於它下蛋的鼎盛時期,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因為現在養殖的條件以及他們所能獲得的營養比過去要高出很多,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土雞的體質,甚至延長了土雞的壽命。尤其是在科學餵養的條件下統計的下達能力和它的肉質也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現在養雞三年,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太大的問題。當然如果是肉雞養殖的話,也等不到三年。因此這句話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才有一定的道理,放在今天的環境中可能就顯得比較滑稽。



犬不六載

農村養狗的家庭也比較多。狗是人類忠誠的朋友可以幫助人們看家護院,甚至在一些山區還可以幫助獵人狩獵。所以在農村狗的價值其實非常高,但是農村人養狗卻沒有什麼講究,也只是把它當做一種牲畜。正常來講,現在一條狗可以活10年以上,有一些狗的品種甚至可以活到15年以上。但是在過去的農村裡面,狗的壽命普遍比較短,活到6年以上的其實就是已經是一個奇蹟了。

一方面是因為過去農村狗的食物來源並不健康。大家都知道,狗其實不能過多的食用食鹽。但是在農村裡面經常給狗喂的都是殘渣剩飯,裡面有很高的鹽分,這是對狗的健康的一種損害。另外過去農村也比較窮,給狗吃的東西也很一般,很多時候狗都需要自己去覓食。說句不好聽的,飢一頓飽一頓,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所以在這種條件下,狗的壽命將大大會縮減,一般農村土狗養到五六年就去世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情況。


而在現代社會,狗已經從一個人類的幫手變成了寵物,狗的食物來源可能比一般人的伙食還要好。再加上各種保健護理等等已經讓狗的壽命大大延長,而且它也喪失了一些原始的本能。現在農村裡還有一些土狗存在,而城市裡面基本上都是寵物狗,這已經屬於完全不同的一種概念了。哪怕是在農村,現在土狗的壽命,如果不出現意外情況的話,也能活到8年至10年以上。就像我們家養的一隻土狗已經活了11年了,雖然現在老態龍鍾,但估計還能堅持兩年。

因此這句話在今天的環境中可能也並不是很適宜。所以我們講有一些民間俗語要放到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了解,如果按照現在的養殖條件,當然雞和狗的壽命都不止三年和6年。以上是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和建議,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和想法,感謝您的閱讀。


止茶


農村老話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此話怎講,有什麼內涵?

農村老家裡有一隻十年多的老狗,由於它的年齡大了,它也從以前的警覺也逐漸變得昏痴了起來,最後走路都找不回家了。一天我回到家裡,看到這一情況,就提議把這老狗給賣了,正當我說出嘴的時候,就遭到了爸爸的呵斥,說是讓狗在家裡安度晚年,畢竟養了這麼多年還是有感情的。

還有一件事是,家裡養雞的時候,爸爸在過年的時候總是殺當年的公雞,一些公雞也不能喂到三年以上。當問到爸爸為什麼會這麼做時,老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家裡的生靈養久了會通人氣的。畢竟我們年輕人不知道怎麼回事,只好詢問了村裡的老人後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顧名思義,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家裡的雞養殖不能超過三年,而家裡的狗養殖不能超過六年,如果養殖時間久了就會出現一些事情的發生。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

“雞不三年”

古人們對這種事情是比較迷信的,農村俗語說:“十年的雞頭賽砒霜” ,古人認為越是時間越長的雞,其頭部就有一定的毒性,正是如此,古人們對時間長的、特別是三年以上的公雞是不吃的。

但是我們按照現在的科學解釋來看,由於公雞生長的時間久了,不經意在進食中吃進了含有一些有害的重金屬,而這些重金屬都是吃的進過天長日久後,慢慢的積累到雞頭中。當食用者們在吃雞頭的時候,一些重金屬也被不經意的被食用者吃進去,這樣久而久之,或者經常吃這樣的雞頭,就會引起了使用者的中毒反應。因此來說,這“雞不三年”則是根據這樣的情況才由來的。


“犬不六載”

家裡的狗兒是比較忠實可愛的,特別是越餵養時間越長的狗兒,不僅通人性,對人更是無比的忠誠,因為它們把家當成樂窩,即使是主人家裡再窮,只要能給狗兒一口吃的,狗兒就會不離不棄的待在主人的身邊(當然一些二哈,泰迪等外國犬出外),因此也就有了“狗不嫌家貧”之說。

那餵養了6年以後的犬,為啥不能賣能不能殺呢?

個人認為主要是感情原因,“人物一理”,其實狗狗和人一樣,相處的時間久了對彼此都有依賴心理,而家裡的狗兒也不例外,雖然說在人們眼裡“偏偏喜歡奸臣的貓兒,而討厭忠臣的狗子”,但是在大是大非年前,狗兒的地位也是不低的。特別是餵養了6年以上的狗兒,對人們來說更是離不開了。而一些忠犬救人的事例也是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所以來說,這“犬不六載”意思是主要是感情的原因。


綜上所述

一些農村老人說的俗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這些道理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經過點點滴滴的生活經驗才累積出的,而農村老話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更是很好的詮釋了,農村人在餵養雞和狗的時候出現的一些情況,對此來說,老人說的話我們一定要相信,不要盲目的否定而行。


李子說農


我記得有關這句老話是有故事的,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那是過去農村老人說的老話,據說年份久了雞和狗是能成精的,只不過那句老話是雞不六載狗不八年。


從聊齋故事裡我們經常看到有各種動物活的年頭多了,能夠修煉成精,農民們害怕家裡的小動物也會因為餵養年頭多了成精嚯嚯自家人。

這個八年老狗成精還有一個故事:很久以前小王村王大全養了一條狗,那狗比較通人性,王大全下地幹活會帶著他,只要王大全不出遠門,每天都和那條狗形影不離,狗能明白大全所有的心思,比大全媳婦更瞭解大全的樣子。

大全家的狗是黑狗,通身黑亮皮毛,活了有八年還多,鄰居崔大叔暗示了大全好幾次:老狗歲數大了要想辦法處理掉它,否則會出現老狗成精,會給家人帶來危害。可惜王大全連聽都不聽,他已經把黑狗看成兄弟一樣的親人,心情不好時,黑狗能夠陪他安慰他。

後來王大全外出談生意,在離家很遠的地方生病去世了,可惜客死異鄉卻沒人給家裡人通知,就那麼被好心人掩埋在了外地,家裡的大黑狗竟然和大全心意相通,它知道了主人去世,家裡人卻不知道,於是成精了的黑狗在一天傍晚搖身一變,變成了大全的模樣,然後回到了家裡。


黑狗把大全的一舉一動模仿的惟妙惟肖,簡直就是王大全真的回家了的樣子,大全媳婦真以為那就是自己男人,和黑狗過著舉案齊眉的日子,後來村裡來了一個道士,道士看到黑狗變成的王大全以後,婉轉告訴大全媳婦:跟你搭夥過日子的那人是個成精老狗。

經過道士的一番做法事,老狗被迫現了原形,並且被村民們亂棍打死,只不過成精的老狗除了模仿主人的各種生活習慣之外,並沒有禍害村民們,除了大全媳婦,大全媳婦看到黑狗現形時,羞愧難當,竟然一死了之,於是農村老人們強調:狗不過六。就是養狗不準超過六年,怕它們成精,怕它們禍害人。

雞不過三年意思是餵養年數多的雞,雞頭毒素太多,能把人毒死,而且肉質太硬,根本咬不動,因此雞在第三年時可以殺掉了,怕年數多了頭部積累毒素,將來會讓食用者出現危險。

這句老話根本就沒什麼科學依據,現在的狗只要活著,主人們就會把它們當成家庭中的一份子,不會特意去結束它們的生命,別說六年狗、八年狗、就是九年十年的狗都有,而且現在的寵物狗智商更高,人們不但不怕它們聰明,反而聰明的狗狗更招人喜歡。

抖音裡的金毛、泰迪、二哈,越聰明的狗狗越是拍的視頻有人喜歡,因此成為網紅的有很多狗狗,聰明的狗狗有很多是老狗,但它們用聰明來保護家裡人。

現在的六年以上老母雞還是比較吃香的,因為現在人認為養到六年多的雞營養更大。


悠然見東山


看了大家的回答,什麼樣的回答都有,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雞不三年大家還都有統一的說法,比如說一隻母雞如果過了三年以後,它的炒蛋量就越來越少了,這可沒有什麼好懷疑的,我家裡以前就養了很多的蛋雞,實不相瞞都是喂的飼料,產蛋率都在80%以上,尤其是在夏季達到了高峰,那時候雞棚裡的老鼠特別多,我還曾經用手捉過老鼠,當然是帶著手套,感覺搶了貓的飯碗。

但是當蛋雞過了三年以後,無論你給它們吃的多麼好,產蛋量就是上不去而且慢慢滑落,因此雞不養三年是有道理的,那麼三年以後的老母雞可以吃嗎?我告訴你用老母雞熬湯特別的清亮,我前幾天就殺了一隻老母雞,只不過雞油太大了。

而對於犬不六載的說法就存有爭議了,我家的一隻狗養了12年,已經老的不會走路了,也不咬人,最後老死了,而且還是一隻母狗,誰說犬不六載,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葉有人說狗養了六年就會通人性,的確狗的智商很高,養的時間長了他甚至可以聽懂人們說的話,會察言觀色,當然我說的是簡單的語言,因此養的時間長了就會揣摩主人的心理,甚至不在服從我們的命令了,還有人說狗六年以後就不會生養了等等,但因為狗是看家護院的,即使它不再生小狗了也沒有關係。

因為我看到過老狗去世,它們的眼神,它們的步伐看了讓人心疼,如果狗老了,主人心裡也很難過,有的人甚至因此再也不養狗了,那麼如果狗養五六年以後就想辦法再重新養一隻吧!

至於說這樣的話有什麼內涵,我覺得對於生老病死,不光是人,世界萬事萬物都一樣,就像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邊落下,週而復始才會充滿生機。


鄉村小二哥


動物使終是動物,動物的主要特徵是婪食,而且週期性壽命都比較短。我小時候以餵過雞,雞的旺盛期是一至二年,這個時期公雞打嗚頻繁,母雞產蛋旺盛。超過三年的雞就變得體弱多病焉焉等死,那時候很少有餵了三年的雞,燉來吃肉都燉不爛。狗一樣,旺盛期是三年右左,超過六年的狗就會變得無精打采走向死亡。我們這裡還有一說,狗肉吃十月,意思是說十個月大的狗,這時候的肉最好吃。


於是4299


民間就有一種說法,叫做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意思是說人們養一隻雞不能超過三年,

養一隻狗,不能超過六年。

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古人認為像雞狗等家畜,長期與人接觸,人們說話它就在旁邊聽著,人們的一舉一動也都看在眼裡,時間長了,這些動物通了人性,沾染了人的靈性,就很容易成精成妖,變成禍害。

《鬼吹燈·怒睛湘西》一書裡也提到這,不過說的好像是“犬不八年、雞無六載”,並提出這話出自《易妖》。在古代,人們的封建迷信思想比較重,三國兩晉之際,出現了一本叫做《易妖》的書,專講世上妖異之象,認為不合常理者即為“妖”。

其實,古代民間,生活水平低,條件有限,家禽牲畜可活的年限也是有限的。一般人們養雞是為了拿雞下的蛋去換錢,養狗是為了看門、防賊,而。雞老了就不能下蛋了,狗老了也不能再看家了,這時候雞狗失去了價值,只會浪費糧食,自然變成了沒用的禍害。所以,古人們養雞養狗都不會養太久。

另外,養久了的動物多少通了點靈性,尤其是狗。我們都知道狗其實很聰明,經過訓練後能聽懂人的指令。可是在迷信的古人看來,能聽懂看懂人的語言和行為的動物是要成精的,是要有災禍的。於是,就有了“雞不三年,犬無六載”的說法。當然,在現代,這樣的話就沒太多人相信了。許多愛狗的養狗人怕是希望自家狗狗能一直陪著自己。


大夢覺醒


老話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這話的意思主要是針對母雞和母狗來說的,一個是母雞產蛋的年齡,一個是母狗生育的年齡。

先說:雞不三年,這話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母雞的產蛋週期是母雞開始產蛋起的頭兩年,以後產蛋量會逐漸減少。也就是說,三年以內的母雞餵養最划算,三年之後的母雞產蛋量低就考慮要淘汰了,所以老人們才有了“雞不三年”的說法。

再說:犬不六載,這話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土狗壽命平均是12年,生育年齡可以到10歲,只要沒有遺傳性疾病,生殖系統健康的話,都是可以生育的。一般能生15胎左右,但最佳的生育期是2到5歲,6歲以後生育能力就開始下降了。如果6歲以後讓母狗懷孕生產,就會存在很多風險,6歲以後的狗狗就相當於人的四、五十歲了,年齡越大風險越大,可能難產導致死亡,所以老人們一般都不會讓自己的狗狗6歲以後再懷孕,減少狗狗疾病的發生,延長狗狗生命。其實這是對狗狗的一種愛護。

因此,民間就留下了“雞不三年,犬不六載”的說法,是勞動人民實踐經驗的總結,是一種智慧,也是遵從生命規律,是一種科學的態度,值得肯定!


寵愛物語



漁樵之人W


“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這句話其實是告誡人們家畜不可以久養,否則可能會出禍端。

《搜神記》中說禽獸不可久養,養久了恐生禍害。當然不是因為動物真的會修煉成精,但是老人們認為動物養久了可能會中邪,傷害主人。

以前農村經常聽說誰家的狗突然咬了自己的主人,或者誰家的牛撞了自己的主人,或者誰家的驢踢了自己的主人。這些動物一般都是養了比較長時間的,然後突然發狂,彷彿中邪了一般。

所有人都覺得匪夷所思,沒有人能說得清,老人們就認為家畜養久了可能會生出禍端,於是就有了“雞不三年,犬不六載”的說法。

希望以上解答對您有所幫助。


夕榮Siron


問:老話常說"雞不三年,狗不六載″,此話該怎麼理解?有什麼內函?

雞不三年,狗不六載,這說的是母雞和母狗。

先說雞,過去的土雞一隻健康的雞一生最多隻能下七百三十一個蛋,如果在飼養不當,雞生過病或受過驚嚇,它一生就下不滿這七百三十一個蛋,有的雞一生只下二三百個,有的雞一生能下到四五百個或下到六百多個蛋,能下到六百多個蛋的雞,就是很健康的雞了。

土雞小雞養到九個多月時開始下蛋,一隻雞在一年裡要歇伏脫毛和長毛,這期間是不會下蛋的,等到新羽毛長全才繼續下蛋,算起來一隻雞一年能下二百多個蛋,三年後基本下滿一生的蛋,三年以後就是老年母雞了,老年母雞即使喂的再好,也就不怎麼下蛋了,所以說"雞不三年″,一隻土雞從小雞到下蛋到逐漸不下蛋就是四年時間。

再說狗,健康的土狗的一生最多能產十三窩崽,產夠十三窩崽,狗也是老年狗了,老年狗只能看家,不能產崽了。如果狗一生中患過疾病或營養不良,它也下不滿這十三窩崽。

俗話說"貓三狗四″,這狗連懷孕帶哺乳就需半年,一年能產兩窩崽,小狗一年後開始產崽,產崽六年後基本產完十幾窩,以後也就不再產崽了。所以說"狗不六載″。

這說的都是過去物質匱乏時的土雞和土狗,現在的狗和雞吃的也好了,就有可能突破它們的極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