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疫情防控中的“俊”青年

疫情防控中的“俊”青年

疫情防控中的“俊”青年

遼寧省道德模範、遼寧好人王官升,最早通過大連市慈善總會發起戰“疫”志願行動。

/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劉福國 /

當多數市民宅在家裡關注疫情的時候,有一個大連小夥兒卻平均每天16小時奔波在外面,千方百計尋找防疫物資,多方聯繫接收單位,然後親自裝車卸車,每次都汗流浹背。他叫王官升,是大連市青年志願者協會副理事長、大連市俊青年、遼寧省道德模範。

凌晨3時,發起成立“守護大連,抗擊疫情”微信群

1月24日,除夕夜,王官升幾乎一夜未眠。他滿腦子想的都是能為武漢做點什麼,能為大連做點什麼。

凌晨時分,他寫了一封倡議書:“我們應該為他們做點什麼?哪怕是一隻口罩、一副手套、一瓶消毒水,也許就會少傳播一個人……為大連、為武漢行動起來!”3時35分,他在微博、微信上同步發出倡議,創建了“守護大連,抗擊疫情”微信群。幾個小時後,整個項目變得清晰。王官升發起倡議,市慈善總會批准,成立項目平臺,讓大家的愛心通過正規渠道彙集。

截至發稿時,“守護大連,抗擊疫情”項目後臺顯示有2.6萬餘人次參與捐贈,目前線上、線下共募集到9000餘萬元款物。

群“星”匯聚,他們是愛的搬運工

成員越來越多,從一個群擴展到五個群,1400多名志願者中,80後和90後成為主力。同是80後的王官升,同他們一起變成裝卸工,將大量彙集而來的捐贈物資搬運,對接。

從1月27日開始,陸續有企業家和愛心人士捐出物資,用項目募集善款買到的84消毒液、酒精等物資也相繼運抵大連,搬運工作成為最大難題。為了避免人員聚集,導致疫情感染,王官升發動身邊的同學、同事還有家人做搬運工。僅在第一週,王官升和志願者們就累計搬運應急物資180餘噸……

2月4日上午,大連氣溫降到-4℃。瓦房店青年陳洋捐了1500公斤蔬菜,王官升早上跟車從瓦房店拉來117棵大白菜、492根蘿蔔,還有數箱西紅柿、黃瓜。在共青團大連市委院內,這批菜交到團市委機關志願者手上,再由志願者一一送到第二批馳援武漢的醫務人員家中。

2月7日,在團市委的幫助下,與中國郵政和湖北隨州紅十字會溝通協調,將愛心企業捐出的價值350萬元的7000斤捐贈物資裝車,馳援湖北隨州。

小善大愛,幫助疫情下的貧困學生渡過難關

2月16日,王官升聯繫到大連海事大學團委,發起徵集志願者活動,通過共青團大連市委、市青基會平臺,與大連北部農村60戶困難家庭建立“一對一”課業在線輔導項目,沒有網絡就為他們辦理4G手機卡,目前已經徵集到200位志願者,一對一輔導和募捐項目正在進行中。

2月16日,王官升發起招募,成立了由84位司機組成的“愛心司機配送群”,2月20日將愛心人士捐贈的首批200箱海鮮採用“無接觸配送”方式送到了200個支援武漢的白衣天使家屬家中。

2月24日,瓦房店果農捐贈的1400箱愛心蘋果運往大連,然後在王官升和愛心司機的搬運下,7噸1400箱愛心蘋果分別被送往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第四人民醫院、第三人民醫院以及市交警支隊。

3月2日,大連市中小學線上課堂上課的第一天,王官升來到瓦房店市高級中學困難家庭學生張澤亮家,送給他一臺嶄新的手提電腦。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大連市北部農村的學生家長響應號召居家隔離,很多都不能外出打工、收入中斷,還有的家庭種植草莓蔬菜大棚也都因疫情損失巨大,而那些農村留守兒童更是面臨困境。王官升關注到這個情況,他帶領小善大愛核心團隊聯合共青團大連市委、大連市青基會發起“小善大愛,助學北部區市受疫情影響的困難家庭子女”公益項目,短時間籌款近10萬元,為65名學生家庭解決了後顧之憂。

抗疫的工作持續,王官升的愛心使命也將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