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唐國強的書法水平怎麼樣?

青銅時代20


我認為,好的書法要有傳統功底,要有性情,要有個人面目。唐國強先生的書法有性情,但少功夫,沒有面目。

1、

有人不學傳統,認為學習傳統會桎梏個性,只按照自己的喜好來寫,這種說法是極其錯誤的。傳統是養分,吸取愈多,營養愈足。王羲之少時從衛夫人學書,後來北上,轉益多師,最終成就了開山立派的祖師爺;米芾年輕時“集古字”,潛心學習傳統,後來才有他卓犖不凡、獨具個性的“米”書。要想在書法上有成就,必須下苦功夫,甘坐冷板凳,要如王鐸學書一樣,“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以此終身不易。學書法沒有傳統,就如同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寫得再勤快,也只是低層次。唐國強先生的書法傳統功底不深,自我習氣過多,書寫不古雅,不醇厚,屬於書法的淺層次。

2、

藝之至,未始不與精神通。書法是情感的藝術,要“任情恣性,然後書之”,不能機械呆板,不能戰戰兢兢,不能事先計算,要“一任情性”,要一拓直下,不得重改。人之性格各異,性情自不同,學王羲之的代不乏人,但風格各不相同,性情不一樣的緣故。書法存乎其人,主要是性情、學養的不一樣。如沒了性情,當只剩下軀殼,如同行屍走肉,沒了生機。但是性情要在有深厚傳統功夫的前提之下,否則會陷入“濫情”,功夫是理性,情感是感性,兩者要結合,要把握其中的“度”。以此來觀唐國強先生的書法,他的情感是有的,但是功底欠缺,感性多餘理性,所以淪入到“怪”和“野”,書品不貴。

3、要有個人面目。

學習傳統是手段,目的是從傳統中走出自己的路來。如果只是呆學,不知變化,縱有入木三分的功力,也只是“書奴”而已。歐陽詢變隋碑,柳公權變歐陽詢,米芾變王羲之,都是學而能化,自成一家。米芾的草書成就不高,不是他的功底不好,而是他認為“草書若不入晉人格,輒徒成下品”,嚴格按“晉”法來寫草書,自然開拓性不足。米芾其時寫過很多草書,但影響不深遠,流傳下來的僅僅只有《論草書帖》一紙而已。所以自成面目很重要,否則功底再深,也會灰飛煙滅,不會留下一點痕跡。唐國強先生在結構和章法上著意變化,花了心思,由於書法功底欠缺,他的變化沒有美感,只有村氣、野氣和匠氣。

所以,學習書法必須認真學習古人經典,打下紮實功夫,深入一門,紮根到底,這才是學習書法的捷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