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我們農村的老人真的很省,給錢買東西給他們又不要,怎麼辦?

活潑的可可


農村的老人真的很省,出身農家,我是深有體會。他們節省,能不花的錢就不花;他們淳樸,能不給人添麻煩就不給人添麻煩。這麼多年,他們的每一分錢都是一滴汗一滴汗掙來的,所以,他們很節省;長期處於社會的底層生活,信息閉塞,他們不願意麻煩人。

對於這種情況,我也經歷了很多,處理的辦法有這樣幾種。

一是直接買他們需要的東西給他們,比如一些點心、衣服、大米、食用油、牛奶等等,直接帶到他們家給他們。第二,如果沒有時間或者來不及買東西給他們,又想表達對他們的感情,不得不給錢的時候,就直接硬塞給他們,塞給他們以後馬上就離開,使他們沒有時間拒絕。還有第三種辦法,就是,把錢給他們一起居住的兒子或者女兒,讓他們轉交給老人。

以上這三種辦法可以有效的表達你對老人的感情。農村的老人節省、淳樸,自尊心也很強,一定要懷著一份感情給他們錢或者物,他們是樂於接受的,並且,他們會時常記著你對他們的好,很長時間以後,他們還記著。農村的老人是很值得尊敬的,他們吃苦受累大半輩子,始終保持著一份淳樸的心。




不忘初心08


大家好!我們農村的老人確是很省,一輩子不捨的吃,不捨的穿,因為他們以前過的日子太苦了,他們小的時候飯都吃不飽,現在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他們還是習慣了節省著過日子,現在的條件好了,逢年過節兒孫們會買東西或給錢給老人用,老人們一般都不會要。就是要了也會還給他們,我奶奶就是這樣,我給她買的東西又給我送來,給錢給她,她就給我的小孩,真是拿她沒辦法,給她買衣服她又不穿,她總說,她老了,衣服穿不爛,她總是怕我們化錢。她也知道我們也不容易,各有各的家庭,每個人都壓力大。現在我就給她買點吃的,她老了也給我送不來了,每次去我就幫她洗洗頭,洗被子,陪她說一說話。老了的人沒什麼別的想法,就想有人陪著她。老人就像是小孩子一樣。依戀著自己的孩子,每次去看她,都不捨得我回家。現在我奶奶也得老年痴呆症,每次去同一句話要說好幾次。會短暫失憶。我只想多陪陪,不讓自己留遺憾,她養我小我陪她老。朋友們好好對自己的老人。個人觀點,謝謝大家的分享!喜歡我的作品請點贊加關注。





農村豔豔姐


家裡面老人都是經歷過苦日子的,所以格外的有些節約。在外奔波一年回家,看著他們頭上的白髮,覺得特別心酸……

婆家跟老公商量後直接給公公婆婆各買一份保險,偶爾買點生活用品吃的直接網購回家。

孃家就直接買吃的和衣服直接寄回家,如果回家的話,就換點零錢給老媽。

反正每次回家看到家裡的爸爸媽媽公公婆婆,對於他們,我們特別的愧疚……願他們老年生活愉快!


花非霧秋水伊人


大家好!我們農村的老人確是很省,一輩子不捨的吃,不捨的穿,因為他們以前過的日子太苦了,他們小的時候飯都吃不飽,現在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他們還是習慣了節省著過日子,現在的條件好了,逢年過節兒孫們會買東西或給錢給老人用,老人們一般都不會要。就是要了也會還給他們,我奶奶就是這樣,我給她買的東西又給我送來,給錢給她,她就給我的小孩,真是拿她沒辦法,給她買衣服她又不穿,她總說,她老了,衣服穿不爛,她總是怕我們化錢。她也知道我們也不容易,各有各的家庭,每個人都壓力大。現在我就給她買點吃的,她老了也給我送不來了,每次去我就幫她洗洗頭,洗被子,陪她說一說話。老了的人沒什麼別的想法,就想有人陪著她。老人就像是小孩子一樣。依戀著自己的孩子,每次去看她,都不捨得我回家。現在我奶奶也得老年痴呆症,每次去同一句話要說好幾次。會短暫失憶。我只想多陪陪,不讓自己留遺憾,她養我小我陪她老。朋友們好好對自己的老人。個人觀點,謝謝大家的分享!喜歡我的作品請點贊加關注。





渝香誘惑


你好,我是農民小猛,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農村老人真的很省,給錢買東西也都不要,怎麼辦?”對於我這個地道的農村人來說這種現象再常見不過了。

就比如說我們家奶奶,今年八十多歲了,平時我們回家都會給她買點兒點心或營養品之類的,有時回去的倉促了就給老人點錢零花,但奶奶就是不要還總說:錢要省著點花,我什麼都不缺,不要總給我買這買那的。我覺得農村老人有這種心態主要是因為一方面老人在年輕時大都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艱苦生活,慢慢的就養成了處處節儉的生活習慣。雖然現在農村的生活漸漸都富裕了起來,但老人一輩子的生活習慣是無法改變的。第二個方面是因為老人大都是從舊時代苦過來,窮過來的,深知窮的滋味不好受所以就希望兒女養成節儉,不浪費的好習慣。老人心疼兒女掙錢不容易,不想為兒女增添負擔所以才不要兒女給的錢不讓兒女花錢買東西。

在我們農村想要孝敬老人讓老人高興實際上很簡單,他們不在乎你提的什麼禮物,也不在乎你給不給錢,他們在乎的只是想要兒女多回家看看,陪他們聊聊天。

最後,我想說希望全天下的兒女有時間就多回家看看,讓老人的晚年生活充滿歡聲笑語。


小猛帶你走農村


買東西好一些,我們每次去我老公的外婆家都是買牛奶,奶粉,雞蛋,小麵包什麼的,每次都叮囑什麼時候之前吃完,給錢他們不會收,即便收最後走的時候也要給我們塞錢,每次去都要給我們煮糖水(六七個荷包蛋),我現在是去了坐會就走不然老年人就要忙著給煮糖水什麼的,殺雞殺鴨的,叮囑好我們就回家,這次疫情都已經兩個月沒有過去了


毛大毛的波哥呀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你說的這個事情我深有體會,以前我爺爺在世的時候就是這樣,家裡其實條件挺不錯的,但是我爺爺一向很節約,什麼都不捨得扔,自己買東西也不捨得,我那時候很小,一直不明白這是為什麼,現在長大了才能漸漸明白我爺爺的思想了,具體我給你分析一下:

1:老一輩的人大多都是在艱苦的環境中長大的,他們小的時候很多人吃不飽穿不暖,在成長的環境中慢慢的在自己的內心裡就形成了什麼都不浪費的觀念

2:說到節省還有部分原因是現在農村也有很多老年人吃低保,他們的收入本就不高,肯定會很節省著過

3:像你所說的,給老年人錢也不要,我判斷,老年人過去從那個艱苦的年代走過來的,他們知道賺錢不易,不希望子女給錢給他們花,因為很多老年人自己很少花錢,他們不收兒女的錢是想兒女能夠過的更好,不要因為他而添負擔

總而言之,老年人年紀大了,很多子女因為上班不能陪在老年人身邊,他們所需要的往往不是金錢,而是一家人的團聚,有時間多回家陪陪家中的老年人,讓他們心靈不空虛這比給錢要好的多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周遊世界的魚


我們農村的老人真的很省,給錢給買東西他們又不要,怎麼辦、其時農村的老人都這樣,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只要兒女從外面打工回來時候就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東西都買回來煮給兒女吃,生怕兒女在外面沒吃好累著了,這就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呀,我們年輕人經常會問爸媽你有錢用嗎,爸媽都會說有即使他們沒有也會說有我父母就這樣,所以我們就把好吃的好穿的給父母買起,有時拿錢給他們即使收了但他們也舍不用而是把錢存起來,後來我們每次都買老人喜歡吃的有營養的東西,這樣他們就不好拒絕了


四川易姐


大家好,我是往來農人,很高興回答題主的這個問題!對於農村老人為什麼大都很節省這個問題,從我80多歲的爺爺奶奶身上也能很好的表現出來!

首先,我覺得這和他們經歷過的困難時代背景有關,在物資貧乏的年代,為了一家人能活下來,他們大都養成了艱苦樸素和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我爺爺就經常給我講以前糧食都不夠,生產大隊的幹部如何將僅有的糧食分配給群眾救命餬口。我家爺爺和奶奶都已經八十多歲了,雖然早已不用種田掙錢,但他們每年都還是會種一些蔬菜,紅薯這些。問他們為啥還要種,不累嗎?他們笑著說,累什麼累喲,自己種的新鮮,還可以鍛鍊身體。

其次,現在社會,家庭對老年人關愛也比較多了,對於上了年紀的老人家,政府每個月都會發錢,逢年過節也會送下東西,加上兒女,孫輩孝順,他們基本的生活保障是沒有問題的。用我奶奶的話就是:“”我們有錢,不用你們的錢,政府每個月給我們的…有錢,你們開銷那麼大,不要你們的錢”。其實也知道他們並沒有多少,所有隻能每次回家給他們帶點用的,吃的東西,稍微再給點錢。他們高興的收下,很快就會想辦法把這些錢花在曾孫們身上,自己不怎麼捨得花。

因此,我覺得老人家節省時代背景下養成的節儉的優良傳統和一直為晚輩著想的情懷決定了他們很省;同時,社會大背景的向好,也使得他們衣食無憂。

祝願爺爺奶奶長命百歲,願天下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幸福安康。

去年國慶後接爺爺奶奶來重慶小住了一段時間,附網紅打卡地打卡圖


往來農人


農村的老人,40年代50年代60年代的老人都是從小就沒有富裕的生活,所以他們已經養成了節省的習慣了,所以不會亂花錢。就像我的外公也是70多歲的人,但是你給他錢他會要,要是他過生日,你買吃的還好有個東西在這裡,但是你買菸花他就說了,這個煙花放了掉在地上雞都不吃,不應該花這樣的錢,但是他已經老了,不知道現在的錢要比他那個年代要好掙了,不會餓死。他們經歷的那個年代,我只是知道,但是我真沒體會到。不管給老人什麼都好,老人嘛現在有兒女的,幸福的也就不缺什麼,你有那份心,值得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