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我想問一下,就今年的這個情況,旅遊業還有翻身的機會麼?

古今文明之光


基本不可能了,夏季是旅遊行業的旺季,7-8-9是旅遊行業的黃金月,但今年的行情,旅遊業想打翻身仗有點難了,非常時期疫情結束,大多數人也不會選擇出去旅遊的,這也是我個人的看法。


清心美麗


大家好,我是江西旅遊V俠旅

看到這個問題好揪心,作為旅遊從業者的一份子,非常期待旅遊業今年會有一個翻身機會,但是從目前的態勢似乎這種想法遙不可及,今年很難有全面復甦的跡象。

且不說新冠肺炎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如果像外界說的四月底能全部控制住,今年的疫情對比2003年的非典更嚴重,非典期間旅遊業半年才緩過神來,今年的旅遊業樂觀點暑假能恢復50%就很理想了。


江西旅遊V俠旅


夠嗆啊!反正今年我是不敢出去了!經過這件事,我認為即便疫情結束,在人多的地方,都應該戴口罩!特別是乘飛機或者高鐵都需要戴口罩!這麼做,可能是我個人有點神經過敏吧!總之希望疫情早點過去!永遠一去不復返!





滿家阿花


國內旅遊沒問題,估計很多人都在準備了。今年我也準備想自駕個新藏線。老婆想去騰衝,兒子想去日本迪士尼!我們家還都玩兒不到一塊。看來兒子的想法率先刪除。國外肯定不行了!而且現在看來是遙遙無期了。如果做不到萬無一失的話,勸大家千萬別為了玩兒賠了我們賠不起的東西!


愛國就要說實話


恢復是一定的,而且相信很快,因為這個疫情讓很多人明白,意外和明天你永遠不知道那一個先到,所以疫情過後,很多人都去想去的地方去見想見的人,更何況,在家困了一個多二個月,誰不想到外面去透透氣,就我而言,疫情過後,馬上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去過,騰出這過厭了的地方給那些別處過厭的人過來玩,哈哈哈


茜菜


肯定是會翻身的,因為今年大家都憋了一兩個月了,肯定要出去好好玩一下,特別是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時候,那麼大家的景區就會就爆滿,還有理髮液壓餐館,這些都會翻身,那個景區覺得是爆滿,所以如果你能出去,去的時候我建議在今年開始調出去,放在明年,今年絕對是爆滿的,特別是下學期的國慶節,絕對是爆滿,因為這學期的暑假有可能會延長什麼出去,那麼剛好11國慶節就很多人家長她的孩子出去,加上上半年又沒有出去過,所以我建議今年還是不要出去


百科奕含


我想說的是,旅遊業還是有翻身的機會的。



從春節到現在的旅遊業情況來看,損失是相當慘重的 。按慣例,春節假期應該是全年最長的假期,人們往往在此時期出遊,也是旅遊業企業收入大增的時期,但由於受疫情的影響,舉國上下抗擊肺炎,只能宅在家裡休息,並且多數旅遊景點都臨時關閉,防止人流過多造成疫情加重,這對旅遊市場無疑是當頭一棒,損失頗為慘重。



旅遊業是一個非常敏感的行業,2003年SARS疫情對旅遊業的衝擊是非常嚴重的,相信很多人還記憶猶新,畢竟這是一起傳播非常廣,影響特別惡劣的事件,非典疫情到底有有多可怕,他給我國經濟造成了重大損失,單單在旅遊業方面損失就超過2700億元。本期肺炎疫情死亡率遠低於SARS,但確診病例卻遠遠高於SARS。多地封城封路,企業延期開工,對全國的經濟有多大影響還未可知,但可以預見本次受影響的程度應該遠遠大於SARS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所以何時能解除流動,現在還不敢確定。鍾南山院士保守估計要在4月底。

一旦宣佈解除封閉,歷經多天的足不出戶,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會把持不住,需要到外面進行釋放,這種爆發會跟封閉時間成正比例,時間越長,大家的出行慾望也會越高。



一旦宣佈解除流動之後,建議大家有條件的要避開小長假出遊。據統計2019年大小長假29天,旅遊人數達18.5億人次,佔全年旅遊收入的30%以上。今年全國性長時間關閉的景區景點,在疫情過後,特別是各景區大小長假必然爆棚。如果不能避開小長假,建議儘量選擇自由行,提前做好功課,例如早點出發離開高峰堵塞時段,提前瞭解景點遊客峰值,調整自己的行程。同時儘量不要帶兒童,一方面兒童對旅遊並沒有那麼渴望,另一方面景區擁擠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善建者行久遠


談談我的看法吧:

自春節以來,“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各地區紛紛出臺最嚴格的管控措施,各行各業均受到了影響。尤其是旅遊業,更是受到了空前的衝擊。雖然目前的疫情得到了一定程序的緩解,但旅遊業仍然沒有恢復元氣。現在已經到了3月份,春節的旺季時間段已經錯過去了,如果從全年業績上來預估,還剩下五一、暑假、國慶三個旺季,試圖依靠剩下的三個旺季再創新高的機率應該不是很大。不過,我們也不應悲觀,隨著疫情的結束,旅遊業也會快速恢復的。理由如下:

政策層面:

由於疫情給國民經濟帶來了巨大沖擊,隨著疫情緩解,國家做出了復工復產的部署,各地區也會相繼出臺刺激性的鼓勵政策。前不久多個省紛紛謹慎解壓房地產,就帶來了一個政策努力恢復經濟信號。我認為,接下來對旅遊業的鼓勵政策也會為期不遠。給旅遊業減壓,讓旅遊業儘快恢復生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需要,旅遊業必將會從中受益的。

消費層面:

近些年來,旅遊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受前階段疫情影響,在這個漫長的春節假期裡,人們被迫“宅”在家裡抱著手機看世界,對外面的風光景緻早已經望眼欲穿、迫不及待了,這種旅遊需求迫切需要釋放。隨著疫情的逐漸解除,這些前期積累起來的消費需求會給旅遊業帶來一波小高潮。

結論:

綜合上面兩個因素,我們對今年的旅遊業不必過於悲觀,這次疫情的影響不是致命的,不會對旅遊業的整體生態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壞。預測全年的旅遊業績,雖然不太可能徹底翻身,但仍會有較大的提高空間。


布衣大叔


最近,我回答了部分悟空問答,有一組數據可以看出我們的旅遊需求,給旅遊業疫後復甦提供參考。

我的幾個答題和幾個24小時的閱讀量:

關於推薦國內外的自駕攻略,小於150閱讀量。

關於出國自由行半個月的費用問題,約770閱讀量。

關於國內攜帶寵物狗狗問題,約1200閱讀量。

關於退休後結伴旅遊問題,2.2萬閱讀量。

2月19日至今的閱讀量

2月23日至今閱讀量

24小時閱讀量

從閱讀量數字分析,不難看出60歲左右人群很關心旅遊問題,關心也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能翻身。所以,經營旅遊的企業要牢牢地抓住這部分人群,開發適合60歲左右旅遊項目,即滿足社會需求又可盈利。

針對自己屬於這類人群,蠻能接受這些項目:

1、企業或經營者首先要盈利,我們能接合理利潤,但是,不能容忍黑導遊以賺黑心錢為目的的不透明的做法。

2、這個人群有點閱歷,多數喜歡有文化的、有歷史的東西,所以,旅遊行程以文化和歷史為主、自然景色為輔的模式。

3、這些人雖然身體硬朗,但屬於老年人,多少存在體力問題。所以,自然風光的觀景點最好距離下車點或者纜車站不要太遠,也不要走過多的臺階。

4、這個人群的人假期不是問題,可以適應放慢節奏,儘量不要出現晚上8點還在趕飛機、11點還沒到住宿、早上6點集合上車的情況,確保休息也確保了旅遊興奮程度。

這些人很疙瘩,但這些人有條件走出家門看看世界的群體很大,這就是翻身的希望!


魏殷軒芸


你好我是開房車的攝影師,一名旅遊領域創作者,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即使疫情在4月份得以徹底控制,2020年的旅遊業也不容樂觀。原因如下:

1、這次疫情帶來的改變,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住賓館、遊景點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2、假期變少,隔離政策讓大家已經把全年的假期休完,恢復後的工作任務不會允許再長時間休假,大學及孩子們的假期估計也會適當縮短,沒時間怎麼辦?

3、收入上的損失是肉眼可見的,很多家庭被迫削減開支是肯定的,那麼作為奢侈消費的旅遊餐飲消費1定會減少;

4、經過疫情這1出,天天跟著保健品團隊的老年群體還敢出去嗎?

5、在疫情過後,很多行業的成本會大幅提升,要進行足夠的衛生安全保障,消毒用品,1性用品等,交通費用也會有所提升,成本高了,更沒人去。

6、說1說國際旅遊吧,目前國內疫情逐步成下降趨勢,但國外疫情在快速攀升,國際旅遊是你敢去,還是人家敢來呢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