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聚焦疫情防控 强化科研攻关 吉林省科技工作者战“疫”成果显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始终强调疫情防控工作要依靠科技支撑、加强科研攻关。吉林省科技界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紧急行动、全力奋战,踊跃投身战“疫”科研攻关,在新冠肺炎防控、检测、诊治等方面取得一批实用成果,部分科研成果先后转化落地,及时应用到疫情防控一线,充分展现出广大科技工作者主动作为、勇于担当、迎刃而上、攻坚克难的精神风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


吉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分子病毒学与免疫学实验室主任金宁一是我国著名病毒学专家。吉林省防治重大疾病科研攻关领导小组成立后,由金宁一院士担任组长,带领14位专家组成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开展疫情防治科研攻关。


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夏咸柱,提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制剂研究、中西医结合临床防治技术研究、加快诊断试剂研制、新冠病毒病原学与流行病学规律研究等方面建议,2月3日上报吉林省委省政府,对吉林省开展疫情防控科技攻关起到积极作用。


东北师范大学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李玉新教授及团队长期从事药物基因和蛋白筛选研究工作,多年来坚持科研攻关,在总结SARS防控经验的基础上,厚积薄发,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初期,成功研发出防病毒口罩消毒液、防病毒消毒液、防病毒消毒湿巾、防病毒车内空气消毒液等系列抗病毒消毒产品,选用具有灭活病毒、阻遏病毒侵染人体细胞、抑制病毒增殖功能的中药成分,对病毒施行有效抑制和杀灭,具有抗新型冠状病毒及其它种类病毒和细菌的功能。2月初,通过快速审批生产的第一批防病毒口罩消毒液、防病毒消毒液投入到抗疫一线。


吉林省科协常委、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华树成教授及团队,着眼进一步完善医院控制新冠病毒疫情控制感染措施及隔离病房区域科学划分,提出使用RT-PCR法对样本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进行检测,该研究发表在医学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通过检测医院环境卫生,对确保医疗安全和医院感染控制质量具有实践意义。


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主任王檀教授及团队针对疫情研制“除湿防疫散”药方,能够提升人体防御(湿)疫毒侵袭能力, 2月初获得传统中药制剂备案凭证并批量生产,在预防及临床治疗中取得积极疗效。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驰教授及专家组主动上门诊察湖北省和武汉市返回农安县人员,拟定“普济除疫散”,供返乡人员近900人服用,起到了扶助正气,未病先防的作用。对有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的人员,专家组为每位患者提供个体化中药汤剂精准治疗,大多数患者服用1剂后体温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服用3天后,诸症好转。至今,农安县从湖北省返乡人员无一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吉林省针灸学会会长、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中心主任王富春教授牵头组织专家制定《“防疫灸+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实施方案》,在新冠肺炎感染密切接触人群中开展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专项课题研究。2月中旬经专家论证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该方案在长春市净月留验站集中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中应用,反响较好。


在武汉疫情救治一线,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援鄂医疗队研制成功新冠肺炎有创呼吸机插管隔离防护装置,能够对临床医务人员形成有效防护,防止病毒感染,已于2月22日在武汉投入使用。他们研制的第四代防护装置不但用于呼吸机治疗,还可运用到咽拭子采集等操作中去,3月3日已投入使用。目前,医疗队正在研制一次性咽拭子采集防护面罩。


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协同推进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吉林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将以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强化攻关,依靠科技力量向疫情发起冲锋,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力量。

聚焦疫情防控 强化科研攻关 吉林省科技工作者战“疫”成果显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