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的企業每年盈利十萬百萬千萬上億!為啥還不到3個月就堅持不住了?

最強天團98k


如果不熟悉公司動作,可以按個人的情況來分析。

大部分的上班族,也可以認為是一個個人公司,除了剛上班的人員(像剛開的小公司),多數已經工作多年的人都會買車買房,每月有收入同時有支出,當你正在正常上班的時候突然告訴你停發3個月工資,還不能借錢生活,支出不能減少,你就明白了。

公司的錢大部分拿去擴大生產或者投資了,如擴大經營、房地產、股票等 ,他無法及時收回錢。如果你有資產200萬,但大部分是房產、車、家裡的東西,然後說你200萬資產都有,讓你那個 20萬出來你都不拿太壞了。


lihhsd


西北莜麵村在全國大概有400家門店,因為疫情停業,停業後收入沒有了,但是各項成本卻還得支付,首先是2萬員工的工資,平均一個員工的成本按照7000元一個月(實際員工到手只有5000塊),算下來是1.4個億,門店的租金也要交的吧,400家門店,平均一個門店租金一個月8-10萬總要的,這樣算下來,七七八八,一個月2個億的成本差不多了,如果是3個月,就要6個億的現金。而賬戶上躺著這麼多現金的公司有多少呢?所以西北就算每年盈利很多,但也扛不住這麼搞的。

而正常營業的時候,西貝的生意是很好的,一個月有7-8個億的營收,去掉成本之後,還是可以賺不少,餐飲毛利率還是比較高的,尤其西貝的東西賣得還貴。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那以前賺的錢呢?這時候不正好拿出來過冬麼,道理沒有錯,西貝每年賺的錢肯定不少,老闆的錢肯定也不少,但是公司每年賺的錢有可能大部分都被股東分掉了,也有可能擴大再生產用來開新店了,也有可能是投資其他資產了,誰會讓資金閒置那麼久呢?但是此時此刻,無論是員工工資,還是門店租金需要的都是現金,而沒了現金,自然就很難撐下去了。不過這次疫情也讓有些公司認識到了現金流的重要性,盲目擴張的公司會死得更快。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因為【現金流】,這個比利潤重要多了;

講個我身邊真實的事情,我有個朋友,很有生意頭腦,大學畢業後自己創業做食品經營,開了幾家店,短短几年時間,年收入已經破60萬了,對於剛畢業沒幾年的年輕人來說,非常不錯了,比很多隻會吹牛皮搞眾籌的強多了。

他眼看經營的不錯,又一口氣又吃進了4個熱門店鋪。但是情況很快惡化,店鋪增加讓手裡現金流迅速吃緊;貨物成本、員工工資、房租開支巨大,若不是可以拖欠貨款加上店鋪經營的不錯,每天都有現金流進賬,早就撐不下去了。

等他發現不對的時候,賬面已經出現了60萬的缺口,雖然測算了下一年利潤至少有90萬,但供貨商不答應,沒錢就不供貨,這是典型的現金流斷裂。

最遺憾的是,我這個朋友還沒什麼固定資產,當時也沒買車買房,正規的金融機構都貸不了款,其實他只要一年的時間或者90萬緩一下,畢竟整體經營、利潤各方面都是沒問題的。

後來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出資,幫他渡過了難關。

所以,對於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現金流,有現金流哪怕在虧損也能活下去,反之哪怕你經營再好,也容易掉坑裡。


商界本質


題主的問題裡,實際包含著財務分析的內容: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實際是不同的,現金流量表的作用,就是讓你知道企業死亡線在哪裡。

企業有盈利,體現在利潤表中,是有很多利潤。但問題是,這些利潤有沒有真正轉成現金流入?做企業不像做小吃店,沒有賒賬,沒有存貨。一個大型的企業為了維持運轉,資金大多沉澱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應收賬款;二是存貨;三是生產設備。我們假設一個企業的一年的利潤為100萬,但其應收賬款增加了100萬。從表面上看,企業是賺錢了,但是企業賺到的錢,都變成了應收賬款,實際並沒有增加企業的現金流入。又或者,企業當年賺了100萬,但添置設備又投資了100萬,這個企業當年同樣是現金淨流入為0。所以,現金流跟企業賺不賺錢是兩回事。

沒有現金流入,但企業的支出卻是剛性的,例如工資、貸款利息、租金等。換句話說,即使你賺了錢,只要這些錢沒有真正轉成你的銀行存款,那麼你就不可能有能力應對像這次時間持續這麼久的疫情。

所以說,盈利的企業也未必能有非常好的現金流。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只要讓它正常運轉起來,企業的生存就沒問題。像西貝這樣的企業,網上一發聲馬上就獲得了銀行貸款。為什麼?是因為銀行看得懂,它的盈利能力沒問題,只是現金流接近枯竭,所以只要給錢讓他有現金流撐過疫情,銀行的貸款安全還是有保障的。

我是空谷財譚,與您分享我的觀點。


空谷財譚


一個極端的例子吧:比如你買了套昂貴的設備,價值10億!分十年折舊!那麼第一年的成本是1億!這一年你盈利1000萬,只是減掉了這1億的折舊,可是佔用了10億的資金成本!當你現金流斷了,你不可能拿這套設備發工資,此時破產,這套設備可能就是廢鐵一樣沒人要!瞬間虧損10億!那所謂盈利根本就沒用!


jason1981


任何時候,記住一句話:“現金為王”!

有的企業盈利情況很樂觀,但盈利樂觀,現金流卻不樂觀,很多應收款未收回,一旦出現收付款跟不上的問題,資金流就會斷裂。

所以要管控現金流,儘量做到收快慢付,所謂“收快慢付”就是收款週轉期款,付款週轉期長,這樣的話,賬期就長,生命力也更長,這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公司的管理或資本運作的問題。管理方面需做好開源節流,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公司管理是個細緻活,需要不停的探索,公司也才能走得更遠!


菜菜悟


這個問題問的特別好。下面就稱公司,習慣叫公司,更口語化。

一個公司在遇到意外風險,能不能支持下去,要看這個公司的抗寒冬能力,說起來又想到《華為的冬天》,公司要足夠的現金儲備,維持行業寒冬或者意外風險出現時的業務運轉,沒有足夠儲備的公司,是熬不下去的。

可以舉例說明,比如一家公司年利潤1億,淨利潤率只有5%,毛利率15%,人工20%,那麼營業收入是20億,營業成本17億,平均一個月營業成本1.42億元,平均一個月工資0.33億元,每個月這兩項成本加起來1.75億元,三個月需要5.25億元,這個數字是這家公司5.28年淨利潤的積累,如果沒有積累這麼多,公司收款能力差,年底結賬,或者半年結一次,甚至一年也不能全部收回,就可能支撐不下去。

按照10%的利潤率計算,20%的毛利率,1年盈利1億元,人工支出20%,那麼三個月營業成本需要2億元,人工支出0.5億元,加起來是2.5億元,這個數字是兩年淨利潤的積累,如果收款賬期長,銷售額都是應收賬款,採購款又不能拖欠,過去賺的利潤並沒有存起來,那麼公司就可能支持不了三個月。

所以,任何一個公司,要長久生存,現金儲備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上市公司做不到這點,不僅沒儲備金,還大量負債,一旦行業低迷,或者宏觀經濟放緩,或者出現意外風險,這類公司就變成st股。


西格瑪的化學


首先需要區分一下兩種企業,一種是會計盈利,也就是盈利來自於會計做賬,而非真實盈利的企業。沒這三個月,也是遲早出問題的。另外一種是真實盈利的企業了。

想要了解這些企業為什麼堅持不住就要去看企業的賬本。當然,在具體說明原因之前,首先要明白一點,當一個企業在快速盈利的時候,通常不會在賬上存放大量現金的,他們會把賺到的錢,還會同時找銀行進行貸款擴大規模,以便獲得更多收益。瞭解這點後,再看看企業為什麼大喊困難了。

一、人員工資,房屋、設備租賃費用,貸款利息,時效性材料過期等。

二、會計賬上的損失:固定資產折舊,本來折舊年限是五年,少了三個月。

三、供應鏈的損失:一般企業運作過程中,會形成固定的供應鏈。而這種固定供應鏈通常除價格優勢外,還有賬期。更換供應鏈經常是價格更高,還需要現款提貨。甚至很多企業復工後,前段供應鏈供貨不足,產能也提不上來,生產不飽和意味著產品分攤成本較高。

四、預期收益的損失。比如品牌,人氣等。這點餐飲類比較明顯,一個店鋪生意淡下來,再復甦會有很大難度。

五、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現在正在全面復工中,但是政府的低息,免息政策對企業來說是一種巨大利好。畢竟放在口袋裡面的錢才是自己的,所以有部分企業大喊困難,也是為了到時候獲得更多的扶持。

當然,這次疫情對企業的衝擊是實實在在的,企業各自困難也不完全一樣。開動生產,渡過難關。發展自身,創造社會效益終歸還是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希望企業都能安好,國家更加富強吧。


救贖者vlog


首先一個企業資金鍊是否斷裂取決於固定成本是不是可以控制在安全範圍內,房租水電人員工資等都屬於固定開支,一個企業盈利幾千萬是很大,但是同時也要看到一個公司每個月固定開支有多少,否則單純看盈利金額就失去了意義。

關注 股票基金兩年翻一倍,帶給你不一樣的財商。


基金股票兩年翻一倍


有些企業每年盈利十萬百萬千萬上億,為啥3個月不到就堅持不住了?

這主要是盈利不等於現金,需要向股東分紅,資本逐利的天性等原因決定的。

1、盈利不等於現金

維持一個企業日常正常經營的是現金流,而盈利是企業階段經營成果的展示。盈利只代表企業銷售良好,產品有市場,但這是否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資金迴流企業還需要現金流來驗證。比如:很多企業大量的應收賬款,而會計處理上按照權責發生製做賬,這很可能導致盈利不錯,財務數據靚麗,但是銀行賬戶上一毛錢也沒有的尷尬境地。

2、需要向股東分紅

很多企業的確賺了很多錢,但是企業的擁有者或者股東更看重企業每年實在的分紅,這就導致了賬面盈利,同樣無現金可用的情況。例如,A企業今年盈利100萬,結果股東要求分紅80萬,剩下20萬當然很快就讓企業捉襟見肘。

3、資本逐利的天性

企業經營發展,就必須讓資源、資金快速的流動起來,沒有那個企業有事無事讓大量現金躺在銀行存款賬戶上睡覺,這不符合資金的天性。通常企業只是儲備一兩個月維持運轉的流動資金,其餘的資金都會投入再生產等等,讓資金轉起來,提高使用效率。

4、企業缺乏危機意識和危機管理

很多企業在順風時,風光無限,那是被行業、或者政策紅利掩蓋了抗風險能力薄弱的事實,很多企業壓根就沒有危機意識,也沒有危機管理制度和相關應對措施,當危機來臨,能撐過三個月才不正常。

綜述,危機面前撐不過但個月實屬正常,不必驚詫。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