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韓國會不會被新冠疫情滅國?

樓下就有賓館


前段時間,韓國傳染病專家預測。最壞的情況下,韓國將會有4成人生病,且本次疫情將會在年底結束。這都是人家預測的最壞的情況,何來的滅國之說?

雖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染性很高,但是作為傳染病,終究還是逃脫不了傳染病的框架。先不說這次的肺炎,看看過往傳染病都造成過多大的破壞力。

1648年爆發的黃熱病,在之後的幾百年時間裡面,曾經造成過幾十萬人死亡。1918年爆發的西班牙流感,在全球範圍內造成約3000萬人左右的死亡。

還有惑亂全球的霍亂,在全球範圍內爆發過7次。印度作為重災區之一,曾經造成3800萬人的死亡。還有在歐洲地區爆發的黑死病,消滅了一半歐洲人之後才消失。

而上面的這些傳染病,大多都是發生於醫療衛生落後的年代。即使這樣,也沒有出現過哪個國家被傳染病滅國的事情。為何會這樣,傳染病不是越多人得病越可怕嗎?

是的,傳染病確實是越多人得病越可怕。但是傳染病作為病毒,他無法在體外長時間獨立存在。換句話說,傳染病想要活下去,必須得有宿主。

而人就是傳染病的宿主,因此,如果傳染病殺掉了所有的宿主,傳染病自然也消失了。實際過程當中,傳染病無法殺滅所有的宿主,到底是為什麼?

舉個例子就清楚了,就拿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說,大致可以把患者可以分成輕症、中症、重症等症狀。隨著病情的嚴重程度,其致死率越來越高,病人活動越來越受限制。

同樣的疾病,為什麼不同人的患病症狀不一樣?和不同人的體質有關,和不同人的抵抗力有關,和病毒的致病性有關……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RNA病毒,在傳播的過程當中會發生突變,大致可以把突變分成三種情況:更強,更弱,不變。為了方便理解,我們簡單認為,病毒越強,致病性越強。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強病毒感染了病人後,會造成病人迅速死亡,或者造成病人活動力降低。相反的是,當弱病毒感染了病人後,會造成病人出現不適,並不會減少病人的活動力

由於兩者活動力不同,能夠擴散的人數自然不同。假設輕症患者可以造成三人感染,重症患者可能只能造成一人感染。如此類推下去,能夠染病的基本上都是被輕症傳染上的。

這也符合傳染病的流行規律,隨著傳染時間的增長,傳染病的致病性越來越低,最後可能會消失。當然,也不排除成為一種流感,只靠吃藥或者不吃藥都可以治癒。

對於上面的內容,也正如上海的傳染病專家張文宏,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做的預測:傳染病最後一定能被克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