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被病毒左右的人類歷史

被病毒左右的人類歷史

來源:貓哥的視界(ID:maogeshijue)

2月25日,繼日韓意大利伊朗爆發新冠病毒疫情之後,美國疾控中心上調對新冠病毒嚴重性的評估:新冠病毒向全美社區蔓延只是時間問題。

消息傳出全球資本市場再次暴跌。

新冠病毒的蔓延已經攪動了全球局勢,為百年未見的大變局增添了更多的變數。

我一直有個觀點,人類對大自然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不要以為人類在這個星球佔據生物鏈的頂端就肆無忌憚為所欲為。今天我給大家講述一段歷史,一段病毒影響的歷史。

1、病毒與非洲

15世紀,因為奧斯曼土耳其的崛起導致了絲綢之路的斷絕,為了獲取東方的茶葉、瓷器與絲綢,歐洲無數冒險家們奔向大海,企圖從海上找到一條通往東方的商路,從而開啟了歐洲歷史的大航海時代。

被病毒左右的人类历史

大航海時代產生了地理大發現,歐洲冒險家通過地中海航線首先來到非洲,然後才是美洲。

但是奇怪的事情卻發生了。從15世紀到19世紀中葉,整整400年的時間裡,歐洲殖民者只佔據了非洲沿海的一些據點和近海的島嶼,而在地理位置更遠的美洲卻佔據了大片的土地。

這裡引用一組《非洲史教程》的數據(華東師範大學1990年出版),截止到1876年,歐洲殖民者僅佔領非洲10.8%的土地,與此同時卻佔據了美洲27.5%、亞洲51.5%、大洋洲100%的土地。

為什麼歐洲殖民者對近在咫尺的非洲富饒的土地視而不見,反而熱衷於去殖民佔領距離更遠的美洲、亞洲的土地?

是病毒!

病毒阻擋了殖民者的腳步。

非洲是一塊以高原為主的“高原大陸”。氣候上以熱帶雨林、熱帶沙漠氣候為主,總之就是要麼熱要麼潮,要麼又熱又潮。這樣的環境與氣候條件,不僅是野生動物的天堂也是微生物的天堂。

從人類歷史來看,全世界最厲害的病毒幾乎全來自於非洲。

被病毒左右的人类历史

天花,源於埃及;

馬堡病毒,源於烏干達;

拉薩熱,源於非洲;

西尼羅河腦炎,源於非洲;

登革熱,源於非洲;

HIV,源於非洲;

埃博拉,源於非洲;

在19世紀中葉之前,人類醫學還很落後,對於微觀世界的認識基本為0,非洲對於歐洲殖民者簡直就是一個被詛咒的瘟疫之地,即使是身體強壯的冒險家,只要深入非洲大陸,總會患上一些莫名其妙的熱帶疾病而死去。

即使到了19世紀中葉,在非洲沿海據點駐守的殖民者的死亡率也高得驚人。1787年—1850年到西非旅遊以及定居的歐洲人死亡率為43.3%;1816年—1836年,在塞拉利昂服役的英軍士兵死亡率也高達40%。

病毒就是非洲大陸的守護神,阻擋了歐洲殖民者的腳步整整400年。

但是更弔詭的事情發生在另一片大陸。

2、病毒與美洲

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這個時候美洲大陸原住民(以印第安人為主)約有3000萬人,隨著歐洲殖民者遠遠不斷湧入美洲大陸,美洲大陸的原住民以驚人的速度減少。

到了16世紀末,僅僅過了一百年,美洲大陸3000萬原住民就只剩下100萬!

是什麼原因導致美洲大陸原住民迅速銳減?

同樣是病毒。

歐洲殖民者攜帶的病毒(以天花病毒為主)成了消滅美洲土著的大殺器。

病毒保護了非洲,卻摧毀了美洲。

那麼,為啥歐洲殖民者成為病毒的攜帶者?

這裡給大家講一下歷史上歐洲人的衛生習慣有多麼糟糕。

在20世紀之前,歐洲人有兩大惡習——千年不洗澡,隨地大小便。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首先是千年不洗澡。

在中世紀之前,歐洲人還算是正常的人類,古羅馬貴族就有沐浴的習慣,後來阿拉伯的沐浴文化,維京海盜的桑拿習慣都傳到歐洲,讓沐浴成為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

14世紀之後,這種愛洗澡的良好風氣,就在歐洲戛然而止了。

主要原因則是

黑死病。

從14世紀初期開始,一場黑死病在全歐洲範圍內蔓延,奪去了三分之一歐洲人的性命,《十日談》就是成書於這一時期。

浩劫之後,猶如驚弓之鳥的歐洲人們到處找原因,洗澡也不幸名列其中。

那時的醫生們認為:水會削弱器官的功能,洗熱水澡時毛孔完全張開,有毒空氣就會進入身體。所以洗澡越多,越容易染病,只有不洗澡才能健健康康的,如果身上有一層厚厚的汙垢,更是能夠抵抗疾病侵襲!

於是,在對黑死病的恐懼和教會的宣揚之下,歐洲人終於進入了一個全民不洗澡的“臭氣熏天時代”。

曾經生意興隆的公共浴室,全都被火速關閉,人們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沾水。

洗澡被當作一種酷刑和醫療手段,大家腦補一下這樣的一個畫面:一個彪形大漢獰笑著提著一桶水走向一個索索發抖的男人,後者滿面驚恐的看著那桶水,嘴裡喊道“不要給我洗澡,你要什麼我全答應……”

那個時代歐洲貴族們每天早晨用一塊乾燥的白布擦擦臉,但是絕對不用水洗,哪怕是到了17世紀的法王路易十四統治時期,如果沒有醫生的吩咐,最愛乾淨的法國貴婦人每年也僅洗兩次澡,平時主要用乾毛巾擦身。

法王路易十四本人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地沐浴,從1647年到1711年的64年間才洗過一次澡。

在法國,“整個貴族階級,甚至包括國王身上的臭氣都像猛獸一樣,王后的氣味又像一隻老山羊似的,夏天和冬天都是如此。”

大家現在知道為啥法國香水產業這麼發達,因為在一個不洗澡的民族而言,香水就是剛需啊。

從16世紀到19世紀,油畫那些優雅的歐洲貴族,美貌的淑女其實都是皮膚充滿汙垢、頭髮裡爬滿蝨子臭氣熏天的邋遢鬼,全仗著香水來解決問題。

然後是隨地大小便。

在古代歐洲,從貴族到普通人都有隨地大小便的習慣。只有極少數高級牧師以及貴族才會修建專門的廁所,而絕大多數人都是在家裡拉屎拉尿。

1665年夏天,查理二世和王室成員帶著大批僕役到牛津度假,事後,當地一位古董商人的日記中寫道:“雖然他們看上去衣冠齊整、快樂,但他們非常無禮和粗魯。在他們離開時,所有的地方,煙囪裡、書房裡、臥室裡、地窖裡,到處都是糞便。”

而自詡浪漫優雅的法國人,甚至比英國人和其他歐洲人還要更加不講衛生,就連皇宮和貴族府邸裡也沒有廁所,最多弄一個木頭馬桶——於是,大家便在壁爐、門後、牆上和陽臺上隨地大小便。

宮中甬道的每塊石頭上、宏偉的迎賓臺階上到處是大小便,一直到中世紀結束也毫無改觀。

根據18世紀初期的記錄,楓丹白露的人們當時還在“隨地屙屎,街上糞便隨處可見”……

總之,中世紀和文藝復興之後的法國人,始終都是全歐洲最骯髒,最不講衛生的邋遢鬼。哪怕是在金碧輝煌的凡爾賽宮裡,最初也沒有設計下水道、廁所和浴室……

國王與貴族如此,平民更是不堪。

當時的歐洲人,不僅在自己的家裡隨地大小便,在公眾場合也是一樣如此。在中世紀的法國,幾乎每個城市的市場邊上,都有一條自發形成的骯髒街道,如蹲屁股街、茅房巷等等,那些來市場趕集購物的人們就在街上露天大小便,連尿壺和糞坑都省了。

在法國南部的特魯瓦城,這種“公廁”街道的名字叫木頭街,並且很不巧地距離市政廳很近。17世紀時,飽受臭氣困擾的特魯瓦城法官們,曾經試圖立法禁止人們繼續把木頭街當做露天廁所,結果竟然引發了一場民眾騷亂。

一個由紡織師傅率領的代表團立即前往市政廳,抗議法官們侵犯基本人權!代表團的發言人如此聲稱:“我們的父輩在那裡大便,現在我也在那裡大便,我的孩子還會去那裡大便!”

最後,焦頭爛額的法官們不得不承認:特魯瓦城的市民天生就有隨地大小便的權力!

因為這個隨地大小便的習慣,所以在中世紀之後的歐洲城市其實就是一個大糞坑。

中世紀的歐洲城市不但街道上堆滿糞便沒人管,更噁心的是歐洲城市居民都喜歡直接從窗口傾倒糞尿。

一直到17世紀的法國巴黎,才出臺法令規定市民在白天不許從樓上傾倒糞尿,只有晚上才可以,但傾倒之前必須要先喊一聲“注意尿”,以防引起不必要的治安糾紛……

那時歐洲城市的環境有多惡劣是現代人無法想象的。講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1776年美國打響獨立戰爭,富蘭克林漂洋過海到法國來求援,結果才剛進巴黎就被臭氣燻昏,而那時的巴黎衛生狀況,其實已經比中世紀有了很大改觀……

以上描述摘錄自知乎用戶老老王《大穿越時代,我們該穿越去哪裡》,在此致謝!

因為歐洲人這樣糟糕的衛生習慣,所以一直到19世紀,在我中華民族眼裡,把這些全身臭氣熏天,還隨地大小便的歐洲人視為蠻夷不是沒有道理啊。

同樣,這些歐洲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陸時,就是一個個行走的病毒培養皿。

當歐洲殖民者征服美洲大陸之後,突然遇到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原住民都快死光了,誰來開發這片富饒的土地?

於是黑奴貿易

應運而生。

3、悲慘的黑奴貿易

非洲大陸因為病毒的保護讓歐洲殖民者無法征服,那就把非洲的黑人勞動力販賣到美洲去盤活當地的土地資源!

這真是一個完美的商業模式,也是一個最殘酷野蠻的商業模式。

大批歐洲奴隸販子或者攜帶大炮火槍闖入黑人聚居地,或者與當地部落的酋長合作,在非洲廣泛掠奪黑人作為奴隸,轉賣到美洲成為種植園的奴隸勞工。

然後把美洲種植園的蔗糖、棉花、菸草運回歐洲出售獲取暴利,再從歐洲收購工業品去非洲交換黑人奴隸,這個完美的商業循環就是臭名昭著的三角貿易。

被病毒左右的人类历史

黑奴成為這個三角貿易模式關鍵的一環。只不過在這關鍵的一環中黑奴被歐洲殖民者當做一種商品,一種用工業品可以交換並且產出蔗糖、棉花、菸草的商品。

這個成熟而殘酷的商業模式運行了400年,給歐洲殖民者創造了天文數字的財富。

在那個時代,三角貿易每一個環節利潤都高得驚人。以販賣黑奴為例,奴隸販子在非洲購買黑奴的價格是25英鎊——這還是工業品出售的價值,不包含工業品本身的利潤,但是一個黑奴只要運到美洲就能賣到150英鎊!毛利率高達600%!

這個環節唯一的成本就是運輸。

奴隸販子為了利潤最大化,在運輸黑奴時把船艙空間利用到了極致,每一寸空間都密密麻麻擠滿了黑奴。

被病毒左右的人类历史

英國運奴船剖面圖

在開往美洲的販奴船中,一艘能容納250人的船隻一般要裝載700—800人的黑奴,在這樣狹窄擁擠的船艙裡,黑人在運輸過程中死亡率非常驚人,一般要達到40%以上。這個死亡率已經超過了最兇險的病毒。

病毒保護了非洲,卻給非洲的黑人來帶深重的苦難。

在有些時候,某些人類對同類的傷害遠超最兇惡的病毒。

4、苦難的終結

非洲黑人苦難的命運終結於19世紀。原因是在這個時代,歐洲人的醫學技術取得突破性發展!

醫學技術的發展首先得益於物理學的突破。

在19世紀之前,西方醫學主要依賴經驗的推理和形而上學的思辨,但是物理學的發展讓人類能夠客觀真實地認識世界。

所以,醫學技術就轉變為憑藉物理、化學實驗研究和對疾病實體細緻的觀察來建立現代醫學理論。

具體而言,有三大科學發現奠定了現代醫學技術。

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指導生物界的物質代謝運動;

生物進化論:奠定胚胎髮育與遺傳學;

顯微鏡技術的發展和細胞學說:奠定了基礎醫學;

給大家列舉一下19世紀現代醫學突飛猛進的成就,並且向以下科學家致敬:

  • 細胞病理學

德國微爾嘯(1821-1902)提出了細胞病理學理論,代表作有《細胞病理學》,他將疾病的原因歸結為細胞形式和構造的改變,這是形態病理學發展史上的重大進步。

  • 細菌學建立

巴斯德建立疾病細菌學理論,被喻為“免疫之父”。

創立巴氏消毒法(1857年),即低溫殺菌法,是一種用於殺死各種病原菌的熱處理方法。

發明細菌減毒活疫苗,發明雞霍亂疫苗、減毒炭疽疫苗與狂犬疫苗。

  • 德國細菌學家科勒

人工培養細菌成功,發明細菌染色鏡檢,發現炭疽桿菌、霍亂弧菌和結核桿菌。

  • 藥理學的獨立與發展

1806年 鴉片—嗎啡

1817年 吐根—吐根素

1819年 金雞納—奎寧

1821年 嗎啡—嗎啡因

1831年 人工合成氯仿(麻醉)

  • 外科學

  • 麻醉

辛普森將氯仿用於麻醉

1846年 威廉莫頓(美) 公開演示乙醚全麻手術

  • 輸血

1829 詹姆斯.布倫德爾(英) 解決人-人輸血問題

1902 蘭德.施泰納(奧地利) 解決血型匹配問題

  • 抗菌技術

匈牙利產科學教授塞麥爾威斯採用漂白粉消毒雙手防止產褥熱。

英國外科醫生李斯特採用石炭酸清洗傷口,減少手術感染。

消毒法改革:煮沸、熱燒消毒器械、穿隔離衣、酒精消毒、帶口罩、帶橡膠手套

19世紀醫學技術的發展,擊碎了非洲大陸病毒的金鐘罩。於是,西方列強從19世紀中葉之後掀起對非洲大陸的瓜分狂潮。

被病毒左右的人类历史

19世紀之前被病毒保護的非洲(來源:

地窩圖)

被病毒左右的人类历史

19世紀之後被列強瓜分的非洲(來源:網絡)

因為西方列強對非洲的殖民瓜分,非洲黑人也意外地擺脫了黑奴的命運。

19世紀之後,美洲大陸除了獨立的美國就是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地,而非洲主要被英法德意等列強瓜分,其中英法佔了絕大部分,在這種情況下,

將非洲寶貴的黑人勞動力販賣到美洲就不符合以英法為首列強的利益。

所以,從19世紀開始,英法兩國搖身一變,成為反對黑奴貿易,“維護”黑人權益的急先鋒。

1806年,英國議會通過一項法令:禁止英國奴隸販子把奴隸運到外國殖民地和美洲各國;還禁止從英國的港口發出外國的奴隸船。

同年6月10日和14日,議會兩院又分別通過了一項廢除非洲黑人奴隸貿易的法令。這項法令宣佈:“英國國王陛下決定,從1807年1月1日起,絕對禁止非洲奴隸貿易,絕對禁止以任何其他方式買賣、交換與運輸奴隸和那些準備在非洲海岸或非洲任何地區出售、運輸或作為奴隸使用的人,絕對禁止把上述人輸進和輸出非洲,上述活動均宣佈為非法。”

法國在拿破崙“百日王朝”時,為贏得社會輿論,廢除了黑奴貿易。拿破崙失敗後,法國和英國簽訂了協議,英國同意法國在五年之內還可繼續從非洲輸出奴隸,法國則支持英國在維也納會議上提出的禁止黑奴貿易的建議。

1831年11月30日路易·菲利浦政府又同英國簽訂了一個條約,禁止法國國民從事黑奴貿易和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參與黑奴貿易。

從歐洲大航海時代開始,一直到19世紀,非洲與美洲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現代醫學與病毒的鬥爭史。

當病毒佔上風的時候,非洲黑人成為被販賣的黑奴,然後產生了臭名昭著的三角貿易模式。

當現代醫學佔上風時,非洲淪為殖民地,但是黑人反而擺脫了黑奴的悲慘命運。

據後世不完全統計,從15世紀到19 世紀中葉,非洲大致有1億黑人被販賣到美洲,這些黑人命運非常悲慘,或者大量在路途中死亡,或者被美洲種植園奴隸主殘酷的虐待死於繁重的勞役,最後生存下來的不到1000萬人。

5、報復歐洲

15世紀歐洲殖民者攜帶的病毒消滅了美洲的原住民,500年後來自美洲的病毒報復了歐洲。

1918年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美國幾名應徵入伍的年輕人從正在流行“重感冒”的偏僻的哈斯克爾縣來到了福斯頓軍營。美國為了戰爭匆匆建造的兵站擁擠不堪,福斯頓軍營也不例外。

1918年3月4日,福斯頓軍營的第1例流感患者開始發病,到當天中午,患者數量超過100人,3周內,1100名士兵因病重需要住院。

由於軍隊不斷在各軍營間流動,流感很快在軍營中蔓延開來。但是,當時歐洲戰事吃緊,美國政府決定嚴密封鎖消息,同時繼續向歐洲派兵。

1918年3月, 84000名美國大兵開赴歐洲前線,次月,又有118000名美國大軍渡洋參戰。

戰爭期間,美國派遣到歐洲參戰的人數達到150萬人。很多美軍士兵並沒有活著登上歐洲大陸,他們在海上就已經發病並且死亡。

4月初,在美國人登陸的佈雷斯特,流感開始出現,佈雷斯特的法國海軍司令部因為流感而癱瘓。此後,流感以驚人的速度席捲歐洲大陸和全世界,造成了一場空前的災難。

在很大意義上可以認為,這場流感提前終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病毒第一波攻擊在1918年4月至7月,病毒由佈雷斯特向全歐洲快速蔓延,這波攻擊的特點是發病率高而死亡率低;第二波攻擊是同年7月至11月,病毒席捲了歐、美、亞、非各大洲,其特點是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高;第三個高峰是在1919年1月至5月,這期間流感的致病力和死亡率有所下降。

西班牙流感死亡率高達2.5-5%,是全球有史以來最恐怖的一次流感,亞馬遜河口的馬拉若島是當時世界上唯一沒有感染報告的人類聚集地。流感甚至蔓延到了阿拉斯加,對流感毫無免疫力的因紐特人全村全村地死亡。

被病毒左右的人类历史

與以往的流感不同,西班牙流感死亡率最高的群體,是20-35歲的青壯年,換句話說,是戰爭的主力。

這次流感被稱為西班牙流感,並非因為疫源地在西班牙,當時參戰各國都嚴密封鎖消息,流感的疫情並不為外界所知。

西班牙因為沒有參戰,所以沒有對疫情進行封鎖,媒體對疾病的報道比較多。

這次流感造成了西班牙800萬人感染,約17萬人死亡。馬德里1/3的市民感染了流感,其中包括西班牙國王。

交戰雙方被迫結束戰爭。

美國因流感死亡了54.8萬人,佔全國人口的0.5%。1918年美國人口平均壽命下降12歲。美國不得不動用全部力量對抗流感,全民動員支援戰爭,變成了全民動員對抗流感。

英國因流感死亡21.5萬人。僅1918年4月,英軍就有3.1萬人染病。到5月,英國皇家海軍有10%的部隊感染了流感,整整3周時間無法作戰。流感爆發期間,英格蘭平均每週死亡人數達4482人,連國王喬治五世也被感染。

法國因流感死亡人數是16.6萬人。在巴黎,平均每週有1200人喪生。6月上旬,在德軍發動猛攻的當口,近2000名法軍因感染流感不得不撤出戰場。

同盟國的情況同樣很糟糕。

德國因流感死亡人數是22.5萬人。為了在美軍大部隊到達前結束戰爭,德軍3月起發動了一系列進攻。勇敢的德軍士兵衝進對方的戰壕,也接收了對方留下的流感病毒。

4月下旬,正策劃發起新一輪進攻的德國統帥魯登道夫得到消息:德軍隊伍爆發流感。3月到8月,流感加上戰爭傷亡,德軍減員80萬人,整個德軍部隊三成士兵因流感減員。德軍士氣低落,逃兵四起。

流感死亡率最高的是年輕人,而這些人正是支撐戰爭的主力。各國政府都急於擺脫戰爭,集中全國力量用於對抗這個更恐怖的敵人。

1918年11月,德國基爾港水兵起義,此後起義遍及全國,德國的戰爭機器首先熄火了。德皇威廉外逃,德國政府向協約國求和,而協約國也已經沒有力氣再打下去了。

1918年11月11日,德國政府代表埃爾茨貝格爾同協約國聯軍總司令福煦在法國東北部貢比涅森林的雷東德車站簽署停戰協定。戰勝國鳴放禮炮101響,宣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即使到了20世紀,病毒依然能夠影響歷史。

6、敬畏之心

病毒其實分子結構很簡單,就是被一層蛋白質包裹的DNA或RNA,理論上只要摧毀這層蛋白質外殼,就可以幹掉病毒。

被病毒左右的人类历史

所以,當病毒在體外時消滅很容易,或者高溫加熱,或者使用酒精或者消毒液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幹掉病毒。但是病毒在人體裡就麻煩多了,人類花了一百多年的時間也沒解決如何在人體內幹掉病毒的問題。

這是現代醫學無能嗎?

不是!這是現代物理學停滯不前的後果。

我們現代物理學基礎理論還停留在愛因斯坦時代,對宏觀世界的認識已經達到一定的高度,但是對微觀世界的認識卻非常蒼白。

大家知道我們基礎物理怎麼研究微觀世界嗎?

唯一的工具就是高能粒子對撞機,把微觀粒子加速到高速去撞擊原子核,然後看看被撞碎的原子核有啥結構。

就這麼撞了幾十年,也沒有突破性的進展。

病毒的尺度與原子一樣,都是納米級。在這個尺度的微觀世界人類的認識非常淺薄。我甚至可以預言,人類如果不能在微觀世界的認識取得突破,我們可能永遠無法消滅人體內的病毒

——不管是感冒病毒還是乙肝病毒。

其實,人類社會對抗病毒的方法還很原始,一個是靠良好的衛生習慣,一個就是靠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

1900年全人類的平均壽命是40歲,到了21世紀提高到70歲。這個壽命的飛躍其實就是靠兩樣東西:涼白開與疫苗。

涼白開就是通過高溫加熱消滅飲用水的細菌與病毒,這玩意看著很簡單,但是要全民普及卻需要相當程度的工業化水平。

讓老百姓基礎燃料用化石燃料(煤炭、天然氣)來替代生物燃料(木柴)。因為生物燃料生長週期太慢,而且能效太低,只有使用化石燃料才能解決讓全民喝上涼白開的難題。

以中國為例,1952年我們煤炭產量只有3700萬噸,到了1978年達到6.1億噸,煤炭產量大增解決了農村的燃料問題,與之相對應的就是中國國民平均年齡從1952年的45歲,到1978年增長到67歲。

疫苗就是毒性被人為降低的病毒,將這個弱化版的病毒注射到人體內,

讓人體的免疫系統來練級打怪,從而擁有對抗病毒的“記憶”。

有了這個記憶,當真正的病毒進入人體後,我們的免疫系統就能幹掉它。

所以,現在的小孩從出生之後就要打幾十種疫苗——其實就是讓小孩的免疫系統擁有對幾十種病毒的“記憶”,這種方法雖然原始而且呆板,卻是人類目前最好的對付病毒方法。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病毒變異能力太強,比如流感病毒幾乎每年就換一個新花樣來騷擾我們人類——相當於化了妝的敵人,讓我們免疫系統即使有之前病毒版本的“記憶”,卻識別不出這款新型的病毒。

病毒越來越強,而人類的免疫力卻在下降。從19世紀到21世紀,人類的平均體溫下降了0.4度,醫學研究表現,體溫每降低1度,免疫力就會下降30%以上,而體溫每升高1度,免疫力就會提高5—6倍!蝙蝠強悍的免疫力就是靠常年保持40度以上的高溫維持的。

寫這麼多就是一個意思,大家不要對現代醫學太迷信,我們現在的醫學水平與大自然無數種病毒相比——如同剛剛學會生火的原始人類,存在著太多無法應付的猛獸毒蟲威脅著我們的生命。

人類一定要對大自然有敬畏之心,一定要學會與自然以及野生動物和諧相處。如果我們破壞了這種和諧關係,就一定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病毒就是修正人類不當行為的一種自然工具。

被病毒左右的人类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