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什么人遇到要饭的一定要给,您知道是哪类人吗?


什么人遇到要饭的一定要给,您知道是哪类人吗?

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自己的祖师爷”。祖师爷讲究的是尊敬和供奉,那么,碰到要饭的一定要给的这行人,就与当初的祖师爷有关。

这个事呢,要从春秋战国说起。故事要说的两个祖师爷,一个叫做“范丹”,另一个就是“孔子”。想必大家也猜出来了,是什么人遇到要饭的一定要给了,那就是“读书人”。至于什么原因,我们慢慢聊。

一日,孔夫子要去鲁国杏坛讲学时,半路下起了雨,雨一连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孔子师徒的粮食吃完了,于是孔子让弟子“子路”去“范丹”那里借粮食。


什么人遇到要饭的一定要给,您知道是哪类人吗?

子路家里有钱,用现在的话说是个“富二代”。子路看见范丹只有两间要倒塌的跑草房,连个挡风的院墙都没有,于是闯进了屋子里,说:“范先生,学府无粮,师父让我求你借些。”范丹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子路只好回了学府,孔夫子知道是因为子路“无礼”没有借到粮食。

孔子又命颜回去借,颜回是穷苦家的孩子,非常的谦逊有礼。颜回来到范丹的房屋前,深施一礼:“师伯身体可好,我乃颜回,我师父孔夫子命我前来借粮。”范丹在屋里喊:“进来吧。”

颜回颤颤巍巍进屋之后,把屋门掩好,看见破破烂烂范丹的屋子。颜回进屋之后,提起了借粮之事。范丹说:“别忙,我先问你个问题,若是答上来了,我便借给你。”颜回道:“您请讲。”范丹说:“什么多来什么少,什么喜来什么恼?”

颜回略有所思,答道:“小人多来,君子少。借时欢喜,还时恼。”

范丹满意点点头,借给了颜回粮食。


什么人遇到要饭的一定要给,您知道是哪类人吗?

第二年,孔夫子带着比原来多一倍的粮食来到范丹住处,还这个人情。范丹早就看出了孔夫子的心思,于是说:“都怪我当初不该把粮食借给你,看,还的比借的多,有烦恼了吧?”还不等孔圣人说话,范丹又说:“借给你的粮食,不用你还,让你徒弟来还,这辈子还不清,下辈子接着还。”

于是在“数来宝”就有这样的片断:“借你们吃,借你们穿,借来米山和面山,直到如今还不完。”

所以这就是后世一直流传的,读书人遇到要饭的一定要给的由来。

婚礼人礼婚俗世论世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