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工业园区“疫”线:“我是村支书,我先上!”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濮阳工业园区昌湖办事处栾昌湖村有这样一位村支部书记,他积极响应动员,舍小家为大家,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进入战斗角色。勇敢坚定的在村内、卡点的防控前线逆行,始终“冲”在一线,“战”在前沿,充分发挥了在疫情防控狙击战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村党员干群,用忠诚和行动筑起了一道“红色”的健康安全防线,展现了新时代党的基层“战斗堡垒”风采。

他就是栾昌湖村党支部书记栾贵平。

工业园区“疫”线:“我是村支书,我先上!”

防控疫情的“急先锋”

“我是村支书,我先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任务来了,这是栾贵平在接到昌湖办事处的疫情防控指令后两委班子会议上的第一句话。

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栾贵平始终以大局为重,视岗位如战场,把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在对村民挨家挨户的排查中,他对身边的同志说,大家务必做好自我防护,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村民负责,这个时候,不能逞强。随即,他却第一个冲在前边,领任务,搞宣传,做登记,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最初,因疫情防控工作对村民日常生活造成了不便,部分人不理解,他就不厌其烦地劝导,为大家讲政策、讲疫情的严重性,拖着小喇叭在村内一个胡同一个胡同转圈循环播放疫情防控知识,慢慢的,村民理解了国家的举措,懂得了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苦心,支持工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配合工作的态度越来越好。

因为村里有一名武汉返乡女孩,需要送到定点医院进行诊治隔离,栾贵平主动承担起该项说服劝导工作。为了大家的人身安全,他要求周边村民一定重视起来,勤洗手、勤换口罩,多角度宣传,效果很好。为最大限度减少交叉感染,他细心的把武汉返乡户家庭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消毒。他还首当其冲为那返乡隔离女孩送去衣物、饮食及防护用品,嘱咐她坚定信心、做好防护。一天下来,身上的汗几乎浸透了棉衣,腿也像是灌了铅,但他顾不上休息又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防控疫情的“勤务兵”

为做好本村的消毒工作,他总是习惯性的随身携带一个简易喷壶,对居民经常接触的地方进行消毒,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守好一方土,尽到十分责,做好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大家都要警惕起来,一刻也不能放松。”每到一处,栾贵平都是这样讲。阵地在、党员在、责任在,栾贵平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村支部书记的责任与担当。

由于疫情突发,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控物资紧缺,栾贵平多方联系对接,到处寻找货源,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人员的防控物资需求,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疫情防控物资紧缺的难题。在栾贵平的积极倡导下,村民栾好防将1吨消毒液送到村口的疫情指挥部,援助全村做好疫情防控。

在封村期间,为保障村民的生活需要,栾贵平带头捐款2000元,并号召全村党员和爱心人士捐款达2万余元,购买蔬菜、鸡蛋、面条等生活物品,冒雪挨家挨户发放。

工业园区“疫”线:“我是村支书,我先上!”

防控疫情的“坚守人

本村唯一的出入口处有一个临时铁皮屋,这就是办事处服务区、村两委的指挥部,同时也是村党员干部的第二个“家”,无论刮风下雪,还是星月白昼,他们都吃住在这里,站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坚守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因条件所限,吃饭是一碗泡面,取暖是跑步锻炼,但他没有一句怨言,一句牢骚,总是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多,不够好。为严控村民出入,减少感染风险,他在村民微信群多次公布24小时值班人员手机号码,随时帮助解决村民各种难题。

“栾支书,胡子这么长了,这两天看你脸色不怎么好,是不是病了?”村民问道。

“没事,吃着药嘞,再坚持几天,等疫情过了再去医院。”栾贵平总是这样回答。

30个日夜未曾回家,为此栾贵平冻伤了腰。因为十几年前他身体连续做过四次手术,当时胃切除三分之一,肾切除一个,爱人也时常叮咛累了就回家休息一天。办事处副主任巴敏杰和服务区书记魏军舫多次劝他回家休息,他坚持不肯。

连续不停的奔波,栾贵平的身体虽然有些支撑不住,但他依然坚守岗位,始终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只为村民的生命安全负责。

“疫情面前,我应该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不辱使命,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党,无愧于民”。栾贵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党旗飘起来、支部冲起来、党员挺起来、党徽戴起来、先锋岗立起来、红马甲穿起来”,这是濮阳工业园区疫情防控“六起来”工作法。栾贵平带领栾昌湖村民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全体村民群情振奋,胜利曙光就在眼前,他的举动也“温暖”了这个寒冷的冬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