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印象
過年回成都的飛機上,旁邊坐了個白胖子。他可能是以前到過成都,平飛以後從安靜的瞌睡中悠然醒來,情緒飽滿,精神煥發,反跪在座椅上以過來人的身份向後排同伴演繹成都印象。
偷聽了一回,發現他的著眼點有三:
1. 成都人天天吃火鍋;
2. 成都男女老少都自稱老子;
3. 成都女孩特別漂亮。
他的同伴們都很給面子,不但聽得津津有味,還反覆確認“真的嗎真的嗎真的嗎?”
看在他們關於最後一點的真知灼見,我本來也不是不可以原諒他們的吵鬧以及沒見過世面。但隨著他們談話氣氛的愈發熱烈,白胖子的動作也越來越大,掌風過處,幾乎掀翻我的劉海。
這就不能忍了。
恨不能直接告訴他們:老子們早飯都吃火鍋,漱口都用牛油!
話到嘴邊......又咽了。對方人多勢眾,只這一個白胖子就可以輕而易舉秒了我。我只能跟自己跟自己較勁,吃飛機餐掉了一大坨老乾媽在白T恤上,下飛機的時候遮遮掩掩行為鬼祟。
自我認知
剛畢業的時候我跟好朋友王二妹同住。那時年輕,窮得厲害。除了週末逛街,平時也沒什麼別的娛樂活動,基本就是縮在一起看“我猜”和“康熙”。然後我發現大小S真的很喜歡自稱“老孃”。
對此我非常聽不慣,感覺這兩個字太過市井太過恣意。後來眼見“老孃”二字在祖國大江南北的半邊天流行開來,我疑惑地問王二妹:“為什麼我們從不說老孃?”
王二妹揚起秀氣的小瓜子臉,傲嬌地扁了扁嘴角:“因為我們都說老子。”
做為一個文明、恬靜、典雅、高貴、系出名門的成都閨秀,我認真回憶了一下。
嗯,好像是有這麼回事。
父母師長上級面前自然要避諱,但同學、朋友之間,大家熟人熟事的,彼此老子來老子去,沒誰覺得佔了或被佔了便宜,心平氣和胸無芥蒂。對外還可以結盟稱老子們。
初中班上有個李姓男生,上歷史課睡覺,被老師拎起來提問:“老子姓什麼?”他大聲回答:“老子姓李。”我們鬨堂大笑,他理直氣壯地繼續大聲說:“笑什麼笑,老子本來就姓李!”
老師很氣,但又挑不出錯打不出噴嚏,只能罰站洩憤。
歷史由來
那麼何以四川人喜歡自稱老子呢,肯定還是有點來由的。沒道理無論性別和年齡,忽然某天早起興致一來,大家決定集體當爸爸。
據專家考證,漢、晉時代的古人常把“老子”作自稱,含有自謙之意,與“老夫”、“鄙人”、“在下”、“不才”等意思相當;而蜀人稱老子在宋朝特別風行。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四川眉山人蘇軾說:
四橋盡是,老子經行處。
用現代四川話講也很霸氣:
吳中四橋,隨便報老子名字!
而他的好哥們黃庭堅也不讓人後,宦遊四川,曾在宜賓說過: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愛聽臨風笛。
老子這輩子就是喜歡聽人頂風吹笛子!
陸游也是,不要以為他只在紹興錯錯錯,莫莫莫。要知道老先生在成都呆了不少年,任蜀州通判代理知州事務。平舌音捲舌音能否區分不得而知,但喜歡自稱老子是毋庸置疑的:
老子饞堪笑,珍饈憶少城。
老子好想回成都弄頓火鍋哦!
老子今年懶賦詩,風光料理鬢成絲。
老子今天懶得更貼!
老子舞時不須拍,梅花亂插烏巾香。
老子想咋個跳就咋個跳!
可見,四川人,乃至客居四川的人自稱老子由來已久,不足為怪。
另外,拜金庸先生所賜,讀過《笑傲江湖》的人都知道青城派那起奸險小人說話都是格老子格老子的。但川東人民說了,這就是感嘆詞,意思是“天王老子呀”,跟什麼“老天爺啊”、“天哪”、“Oh my God”作用一樣,完全不帶髒。不過金大俠的話本來也不可盡信。既然他可以讓南宋年間郭靖的老爸郭嘯天吃明朝才有的花生米,當然也可以認為自稱老子就是“說話不乾不淨”。
所以說自己的老子,讓別人聽去吧。
老子們虛過哪個。
閱讀更多 不灰灰的叮噹喵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