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800萬買回商標他一秒鐘都沒猶豫

800萬買回商標他一秒鐘都沒猶豫

“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把商標要回來!”這句話,張存有在心裡說了無數次——無關私心,有關榮耀。

商標管理的混亂,影響的是整個道口燒雞。小編查詢資料發現,以2010年為例,全縣在工商局註冊的燒雞加工企業共有327家,其中,使用義興張標識的企業有69家。這69家企業中,13家企業是張氏家族成員投資設立的,剩餘的56家則是繳納數目不等的商標使用費給滑縣食品公司。

小編髮現,在道口鎮街頭隨處可見掛有義興張牌子的燒雞店,鄭州街頭也有不少。“太多了,燒雞的質量參差不齊,我們也分不清!”一位消費者說。

“一個品牌、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積澱下來需要數百年甚至上千年,毀掉它卻很容易!”1999年,張存有開始四處奔走。轉機,發生在2018年8月。滑縣浩創世紀聯華超市有限公司主動提出,要將商標轉讓給張存有,轉讓費800萬。“我一秒鐘都沒猶豫,立即答應了!”張存有說。

今年4月,經國家商標局辦理法定轉讓手續,義興張商標正式迴歸。距離1981年義興張商標開始註冊,過去了38載。


800萬買回商標他一秒鐘都沒猶豫


核心提示

一城一味,一味一品。道口,千年古鎮,因燒雞而聞名。而提起這裡的燒雞,總繞不過一個品牌——義興張,它傳承300餘年,久負盛名,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榮譽“華麗加持”。但是,因歷史原因,其品牌光環常被“借用”,商標歸屬懸而未決,魚龍混雜的現狀嚴重影響了道口燒雞的美譽度。

6月19日,“義興張”商標榮歸盛典暨信息發佈會在鄭州舉行,活動由滑縣道口義興張燒雞有限公司主辦,大河報社協辦。此次發佈會意味著在外漂泊了38年的義興張商標終於迴歸!

道阻且長,思念幽且長。現場,義興張第八代傳承人、滑縣道口義興張燒雞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存有像是在迎接離家多年的遊子,時而悵然,時而欣喜。

歸根、溯源、葉茂、流長,義興張的故事,道口燒雞的故事,都將被重新定義;正本、清源、繼承、保護,傳承中華老字號,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張存有始終不變的初心。

信息發佈

將成立商標保護維權辦公室,清理冒用、侵權等不法行為

“2019年4月,經國家商標局辦理法定轉讓手續,滑縣道口義興張燒雞有限公司依法取得了第29類燒雞‘義興張’‘義興張世家’等註冊商標的所有權及商標專用權,從而實現了‘義興張’字號、企業名稱和商標的三者統一。”上午10:55,滑縣道口燒雞協會會長、特邀信息發佈人張玉華的這段話,開啟了歷史性一刻:至此,滑縣道口義興張燒雞有限公司獲得該商標的所有權和商標專用權。

在此之前,該公司註冊和使用“張存有”等多個商標。“令人魂牽夢繞的義興張商標,像一個在外漂泊多年的遊子,今天終於榮歸!”張存有幾度哽咽。

“義興張商標的榮歸與義興張商號合二為一,是滑縣道口義興張燒雞有限公司振興發展的新起點。”滑縣人民政府副縣長趙繼芳說。

有溫情,也有鐵腕。據介紹,當地將成立義興張商標保護維權辦公室,運用法律手段,清理冒用義興張商標、侵犯商標專用權的不法行為,淨化市場。

800萬買回商標他一秒鐘都沒猶豫


名字由來

御膳房舊友傳秘方,取“義友濟興”之意

有人說,無道口不燒雞;也有人說,無燒雞不道口。道口、燒雞是“最好的關係”——相互成就。

關於道口,著實是“老天爺賞飯”。衛河(隋唐古運河永濟渠段)穿梭而過,上通百泉,下達天津,明清兩代皆為交通動脈。光緒二十八年,英意聯合公司駐道口的福公司投資興建了道(口)清(化)鐵路;1938年,道(口)楚(旺)鐵路建成通車。可以說,有“小天津”之稱的道口,論交通優勢“從沒怕過”,永遠是商賈雲集。自然,如此優勢也讓道口燒雞“火”了起來,來往商客,人情往來,燒雞成為首選。

道口燒雞,多到眼花繚亂,但義興張的“火”卻是肉眼可見,當地有一句歇後語可概括一二:義興張燒雞——過午不候.

義興張的名字,還有一段佳話。1958年《滑縣誌》(初稿)記載,道口燒雞創立於清順治十八年,卻未形成特色。乾隆五十二年,道口燒雞鼻祖張炳接手燒雞鋪,致力於技術改造,但效果並不好。一天,偶遇老友劉義,劉義曾在清宮御膳房做過廚師,感念舊日情誼,便將自己在御膳房做燒雞的秘訣教給了張炳——“要想燒雞香,八料加老湯”,並詳細介紹了八種作料的用法用量以及老湯的製作方法,張炳依法烹製,做出的燒雞味道驚豔,短時間“走紅”。為報答劉義,張炳將店鋪名字改為“義興張”,取“義友濟興”之意。

隨後,義興張代代相傳,生意最鼎盛時,一家燒雞銷量就佔整個道口鎮的一半。1962年,義興張進入海外和香港市場;隨後,還用來招待國家領導人以及多個外國領導人;2010年,“道口義興張燒雞製作技藝”被列入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幾經易主,四處飄零

義興張,從誕生之日起,名字就植入了情誼、感恩的基因。跨越時空,這樣的基因又以更加宏大的格局表達和回饋。

風,起於青萍之末。1954年,義興張第六代傳承人張和禮響應國家政策,參加道口消費合作社(即供銷社前身)工作。1955年,張和禮到滑縣食品公司工作。1956年,張和禮參加政協河南第一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感恩於國家的關懷,他公開了義興張道口燒雞的製作技術。

據張存有回憶,改革開放後,道口燒雞行業迅速發展,出於參加評優評獎活動需求,當時在滑縣食品公司工作的張存有拾起了義興張這個老字號,並找人設計了義興張3個字和圖案標誌,另外一名同事填寫了申報表。由於當時還沒有“私營經濟”一說,申報單位一欄填的是滑縣食品公司。1981年年底,張存有拿著這些材料到國家工商總局進行了申請註冊,1982年,義興張商標註冊成功,然而,由於特定歷史時期下政府體制管理的原因,個人在滑縣食品公司時申報的義興張商標,屬滑縣食品公司所有,而作為義興張道口燒雞傳承人則失去了商標所有權和使用權。

後來,滑縣食品公司又將商標先後轉讓給河南省食品公司、滑縣浩創世紀聯華超市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