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120位復工者努力生活的模樣


前幾天,

我們聯合騰訊文檔,共同發起了一個徵集活動—「復工者·浮生一週」。

我們邀請了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讀者們在騰訊文檔上共同書寫這本文字錄。

當你坐在床頭燈下填寫這些文字的時候,離你數千公里的陌生人也在寫著他自己的故事。

雖然和你素昧平生,但文檔另一端的他,也許和你有著同樣的心情和感受

這種奇妙的陪伴感大概也只能在這裡發生了。

有讀者說:“復工後最大的快樂,就是公司旁邊的螺螄粉乾鍋蝦紙包魚關東煮奶茶燒烤......”

還有讀者留言:“大概是放假懶覺睡多了,第一週上班感覺每天都在倒時差。”

有的讀者說:"多年以後我們戴口罩全民辦公的場景,可能會出現在歷史書裡。"

這幾百條留言,就是一幅眾生浮世繪,也共同組成了這部文字紀錄片。

換句話說,這些文字就是生活本身,這些最平凡的記錄遠勝於其他人造的故事。

我們只是換了戰場在戰鬥 | 120位復工者努力生活的模樣

浮生一週·讓大家吃安心飯


職業:送餐員

寫於:(等餐中)某奶茶店門口

世界有三大神秘組織,其中之一的就是送餐員。

我就是其中的一員,從大家的朋友圈都可以看出來,都很想念外賣的味道。

疫情之下,為了減少風險,我們都是無接觸配送。

前幾天我見到了一個有想象力的配送方式:把外賣通過盪鞦韆的方式盪出來。

沒想到,一場疫情把我們都逼成了武林高手。

我們只是換了戰場在戰鬥 | 120位復工者努力生活的模樣

浮生一週·其實我也是個孩子


職業:人民教師

寫於:家裡書桌前

這年頭當老師相當不容易:要唱得了歌,跳得了舞,安撫得了家長和孩子的情緒。

我就是一個老師,硬生生被生活逼成了全才,現在還要上網當主播。

可孩子們不想上網課,我更不想上班。

最可怕的是當你上課的時候,你會發現你面對的不僅僅是學生,旁邊往往還湊著他的家長。

我有可能在給一大家子上課,想想就脊背發涼。

其實我也只是個剛參加工作的孩子啊。

我們只是換了戰場在戰鬥 | 120位復工者努力生活的模樣

浮生一週·我會偏心地多放點菜


職業:廚師

寫於:下班後

今天是復工第四天,我作為一名廚師,每天中午要燒的菜也多了起來。

我工作的地方靠近醫院,所以每天的訂單很多都是從醫院來的。

每次在做菜的時候,我都會特意把給那些來自醫院的訂單都多放些菜。

大家吃飽了才能有力氣好好治病救人吶。

我們只是換了戰場在戰鬥 | 120位復工者努力生活的模樣

浮生一週·面對春天,難以相信人間有毒

職業:律師

寫於:停車場內某輛車裡

我的主業是律師。

兩週前,律所主任就急吼吼地召集復工會議。

我們大駭,集體抵制,抵制了三次,直至昨晚,終於不敵,只得壯起膽子答應今天覆工。

早晨,懷著赴難的心情步入寫字樓,見誰都怯。

據說電梯裡最容易中招。我屏住呼吸衝進去,直到出電梯才大口喘氣。

會議室裡,大家儘量散開坐,依舊惴惴不安。

以為主任真有什麼重要部署,結果他講了一個多鐘頭虛頭巴腦的廢話。

散會後沒什麼事情可做,於是決定下班。

又屏住呼吸鑽進電梯,下到一樓,電梯門打開,門口竟站著個沒戴口罩的老兄。

如遇外星生物,猛地一嚇,吸入大量可疑空氣。

無比懊喪地走向停車場,坐進車裡,面對車窗外澄澈的藍天和已悄然來臨的春天,惆悵而惶惑,難以相信人間有毒。

我們只是換了戰場在戰鬥 | 120位復工者努力生活的模樣

浮生一週·這不是我想要的線下復工

職業:某海濱城市CBD寫字樓的打工難民

寫於:吃著夜宵的床邊

當我以為在家宅到快要長草or黴變的時候,終於收到了公司線下復工通知。

可以暫時逃離老母親的碎碎念,可以有正當理由出門去,可以堂而皇之點各種奶茶而不用被老爸吐槽……

想想就開心,總之一開始覺得線下復工無限好。

然後,打臉的時候到了。

因為個人臉盲,加上口罩裝實在太難辯認,已5次認錯同事,3次從領導身邊經過時,和同事正在抱怨加班是原罪,996不人道云云。

這不是我想要的線下復工,現在只希望自己不在被裁名單裡。

套用一句李元芳的遊戲臺詞:人生太複雜。

我們只是換了戰場在戰鬥 | 120位復工者努力生活的模樣

浮生一週·如常

職業:調度員

寫於:一個失眠的早上

重慶從週一到週四都是陰雨天氣,在週五這一天,出太陽了。

上下班路上,看到好些樹都開花了。

這一週的工作其實沒有多大變化,鐵路停運了很多車次,我們調度員的工作節奏慢了下來。

要在以往,我們的工作要跟高鐵賽跑、跟設備故障賽跑、跟安全賽跑。

一天除了吃飯都戴著口罩,我發現了口罩不僅隔絕病毒,還能隔絕二手菸。

想起這段時間流傳的一段話: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在我拿到工資條的時候,這句話又深刻了一遍。

希望一切儘快如常。

我們只是換了戰場在戰鬥 | 120位復工者努力生活的模樣

浮生一週·人生就是在不斷解題


職業:高三學生

寫於:剛上完網課的電腦前

這次的疫情,對我們來說是另一道人生考題,只要是題就會有解題的方法。

比如現在的解法就是網課。


在跟著老師輾轉了幾個平臺後,我們穩定在了用QQ上網課。

上次英語課,班裡有同學把QQ小冰加進了群,英語老師嚷嚷了五分鐘,讓小冰趕緊實名。

只剩下我們默默的不說話......

QQ最大的亮點就是從來沒有崩過。

作為一名高三學生,當然不希望平臺卡頓,能流暢地聽老師講完一堂課就是我們最大的期望。

其實我心裡明白,我們只是換了一個戰場繼續戰鬥。

希望未來陽光明媚依然,六月份的考生都能金榜題名。

我們只是換了戰場在戰鬥 | 120位復工者努力生活的模樣

浮生一週·奇妙人生

職業:文字工作者

寫於:黃昏時分的窗臺前

今天天氣依舊很好。


醒來刷完社交平臺,起床,洗漱,吃早餐。然後坐回書桌,打開騰訊文檔開始工作。


我利落地敲字、修改、調字號。


光標在眼前有節奏地跳動,越發襯托出生活的變化無常。


現在的編輯同事已經合作很久,所以也不會催稿。


只是他話雖不多,打字卻真得快。每次寫完稿發給他,一杯咖啡的時間,密密麻麻的批註就返回來了。


有時我閒著無聊還會在電腦這頭,看著他讀我的文字,留下標黃、加粗的痕跡。


想象著此時敲下這行建議的他到底是什麼神情。


看到一句寫得恰到好處,他會不會心領神會地微笑?


看到一篇文章的結尾比白開水還庸常,他會不會眉頭緊鎖,更加大力地在鍵盤上敲下自己的“不滿”呢?


好在今天沒被自己的思緒打擾,文章進展還算不錯,本來卡殼很久的一個轉折,結果竟在啃蘋果時想到一個很好的點子,一下豁然開朗。


人生就是這樣奇妙,有時明明給你的是阻礙,卻又生怕太為難你,讓你真的放棄了,總會在某個不經意的轉彎處,再給你一點美好的驚喜。


只要你真的在認真尋找,生活從來不會讓你空手而歸的。

我們只是換了戰場在戰鬥 | 120位復工者努力生活的模樣

浮生一週·不愛你了,但希望你好


職業:新媒體

寫於:北京

今天是復工的第四天,下班後走在路上,突然就想起了他。

分手也有大半年了,疫情似乎給了一個聯繫的藉口。

但猶豫了半天,我始終沒播出去那個號碼。

晚上睡著了,迷迷糊糊接到一個電話。

電話那頭是他。他一連串說了好多:“你還好嗎?最近上班了嗎?要注意防護.....”

我曾經以為,我們可以好好做朋友,卻沒想到我一句話也說不出口。

然後迅速找了一個藉口:“我困了,繼續睡了。” 果斷掛了電話。

那麼,故事就到這吧。

一如之前所講,我一直都會向前看。

我真的不恨,也沒有愛了。但,我希望你好。


我們只是換了戰場在戰鬥 | 120位復工者努力生活的模樣

《復工者·浮生一週》徵集到了太多人的故事:

有美甲店老闆:“希望春天來臨的時候,大家都能來做美美的指甲。”


有民政局員工:“最近復工,來了好多辦理結婚和復婚手續的人們,誰能想到疫情促成了這麼多姻緣佳話呢?”


有留學生:“復工之後我們又回到了異地戀,希望短短3小時的時差不會讓我和他的距離變得更遠。”


有婚禮策劃師:“婚禮延期愛不延期,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

《復工者·浮生一週》,屬於每個記錄的人,屬於疫情之下的你我他。

【騰訊文檔】為我們這次的記錄提供了一個載體,讓來自山川湖海的我們,能夠在一個公開空間裡自由記錄,相互取暖。

對於回到公司的人來說,在疫情還沒消散的當下,用騰訊文檔還可以在線上協作辦公,真正無接觸的安全交流。


另外,有想回顧合集故事的小夥伴們,可以點擊 [閱讀原文] 跳轉到文檔觀看。

徵集活動雖然結束了,但這部文字紀實錄會作為疫情之下的記錄,永久保存。

加西亞·馬爾克斯說過:“生活不是我們活過的日子,而是我們記住的日子。”

時間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席捲著能夠淹沒一切,甚至淹沒掉我們的記憶。

而我們正在經歷的,將來都會是歷史,不應該被遺忘,更不能遺忘。

學會更好的記住,才能更好的繼續生活。

因為有些事情,有些東西,我們不能忘。

互聯網也許會失憶,但我們不會。

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希望我們都有勇氣,去完成我們閃亮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