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安家》太表姑最終什麼都沒得到,她當初為何不同意龔家爺爺提出的條件,見好就收?

九世會火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在五千萬的誘惑面前,無所謂男女老少都有迷失本性的可能,更何況這太表姑奶奶一家本來就本性不純呢?

所以太自信於得到五千萬房款賠償,自然就看不上龔爺爺提出的條件了。那麼我們不禁要問了,她的自信源於何處呢?

一、太表姑奶奶輩分高,倚老賣老

太表姑奶奶年輕的時候就來到上海投奔龔家,在龔家生活幾十年,當龔家太爺爺去世後,她就是龔家輩分最大的老人了,就連龔先生的爺爺也只能尊稱一聲表姑。再加上中國自古以孝字當先,後輩不孝是天理難容為人唾棄的!所以在她看來,在這個大家庭裡,她是有一定話語權的,在龔先生爺爺來交涉時不給面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近年來有關老人的話題還是比較熱門的,特別是“扶不扶”的問題一度成為社會熱點。這就給一些老人一些錯覺,認為尊老是理所當然的,根本不管自己對錯,有理不在天高,年紀大就是任性的王牌。所以最後看到太表姑奶奶在地上撒潑打滾,就是她企圖激發人們的同情心,以此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對龔先生的聲討,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二、太表姑奶奶太自私,已習慣成自然

從太表姑奶奶年輕喪夫後,來到上海死乞白賴的住在龔家不走開始,習慣了別人的善良、施捨和忍讓,而她也在一次次與龔家的交涉中也得到了不少的利益。

龔家免費提供住房,好吃好喝伺候著,資助她兒子上學,借錢給她買房……一直被施捨,所以也就習慣了,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龔家有她的一份,也包括賣房的房款!

三、太表姑奶奶無知,不懂相關律法

雖然劇中最後並沒有交代事情處理的結尾,但隨著安家天下提供的證據,和警察把所有人都待會派出所就可以推理出,太表姑奶奶一家一無所獲,前前後後就是一場鬧劇!

其實太表姑奶奶並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錯的,從頭開始就堅定的認為房子就有她的一份!所以她敢帶著一大家子人與龔家對抗,不惜報警威懾龔先生一家!可是沒想到的是,警察並沒有支持她,而是對她進行勸離。自認為受到不公正待遇,只能在地上撒潑打滾了!

所以不是她做的不對,而是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做的不對!不懂法律,只能白白空歡喜一場,耽誤時間自己還遭了老大的罪!

四、龔家過於善良忍讓,為自己埋下禍根

幾十年前在上海就能蓋的起老洋房,還是請的著名設計師來設計建造的,從這來看龔家是十分富裕的。在雄厚的財力面前,對自己的親戚給予一點幫助都是無可厚非的,畢竟血濃於水!但是龔家並沒有考慮到這種做法並沒有換來別人的感激,而是讓別人習慣並體驗了不勞而獲的喜悅。

而且龔家的善良也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從太爺爺開始直到龔先生自己,對太表姑奶奶都是禮遇有加。也許對於他們來說,對太表姑奶奶一家的幫助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而忽視不覺,可是卻忽略了人心。龔先生也是礙於身份上的不便,根本不敢“欺負”太表姑奶奶一家!

五、龔家遭遇財政困難,急需資金週轉

上海的每一座老洋房都是一座寶藏,擁有它也算是一種身份上的象徵。如果不是遇到了困難,我想誰也不會想到去變賣它。

龔先生為了解決公司裡的資金需求,忍痛拋售這座老洋房,所以時間上的緊迫性自然不言而喻。也許太表姑奶奶一家也是看到這一點,直接搬進那間違章建築,帶著一大家子與龔先生對抗,拖延時間逼迫龔先生讓步!

總結

太表姑奶奶的自信源於長年累月龔家的忍讓和謙讓,面對鉅額誘惑,習慣性迷失本性,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別說鉅額房款了,連龔家的“略表心意”也不翼而飛!所以說,人重在貴於自知,不能貪得無厭,知足常樂!


根劇弟


這告訴我一個道理,我得趕緊把我家房產土地搞清楚,不能把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再留給子孫後代。遇到這種無賴就得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就是因為一再顧及人情才造成這麼麻煩的結局,我們講人情得和會講人情,懂得感恩的講,對於那種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人絕不姑息。我爸那代人就是太顧面子,講人情,而一些心懷不軌的人就是利用他們人性的這一弱點,耍無賴,要錢不要臉,給一家人造成了多麼大的困擾。人情我們可以講,但要對那些值得我們講人情的人講,對那些貪得無厭,不懂得感恩的人絕對不講人情,只講法律。

驢哥愛剪輯


《安家》中龔家老洋房的故事並沒有收尾,龔先生找了拆遷隊,跟表姑奶奶一家打了一架,然後表姑奶奶家人報警叫來警察,安家天下的人當面把所有產權憑證出示給了警察,表姑奶奶一家沒有產權憑證,就用了坐地炮來證明自己是房子的主人。

然後警察蜀黍表示,你們跟我們會局裡,一邊喝茶一邊聊。

所以說現在還沒有到徹底解決的階段,按照這個故事的原型,這家人到警局處理結果,是和了一通稀泥,讓他們一家人自己解決,然後就都放出來了。最後還是龔先生找來真正的拆遷公司,把老洋房徹底給推平了,表姑奶奶一家人才被迫搬進了公租房。

但電視劇估計不會這麼演,因為這套老洋房除了地段好之外,真正的價值就是房子本身,這種老式建築在小圈子裡面非常受追捧,用徐文昌的話說就是“這樣的孤品不管落到誰手裡,下次再回到交易市場,價格就又翻倍了,而且玩老洋房的人,根本不缺錢,嚷嚷再高也有人願意接盤。”

所以電視劇肯定不會發展到把房子推平的,多半就是龔先生一家跟表姑奶奶家和解,拿了一筆金額不小但也沒出圈的錢了結此事,估計金額在1000萬左右,因為這是龔先生爺爺的報價,假如事後要徹底和解,金額肯定不能比這個數小。


而表姑奶奶這家人的立場,不存在“見好就收”的選項,她們本來從法律上,跟這房子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但因為龔家一直以來都養著她們,給他們各種經濟資助,所以她們才有了這種站著吃躺著要的慣性思維,而且窮人一旦起了歹心,你越是軟弱越是退讓越是文明,她們的吃相就會越難看。

所以表姑奶奶一家沒有見好就收的說法,只有見勢不對集體撤退這個結果,或者就是看清了形勢,知道自己那點坐地炮的本錢,不可能跟法律上的產權爭鬥,於是勉強收下一筆錢,保住這個金主親戚的關係,以後至少缺錢了還可以去要個三瓜兩棗的,總比徹底鬧崩了落得一窮二白好。


鹹魚茶館


同志們,這個故事、這個老洋房居然是有原型的!今天故事的主人公發微博說明了。

看到了麼,這個太表姑得到了我們常人想象力之外的數字,足以改變數代人的命運。

所以啊,她怎麼可能接受電視劇中的區區三百萬。現實中的市井之心殘忍無恥,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

然後這筆錢迅速被敗沒了,重新返貧。

見好不收的一定是見到了更大的好處!


娛樂鏘鏘起




一千萬對太表姑眼裡叫“打發叫花子”,與她心裡的5千萬差之千里,她怎可甘心,她深知龔家爺爺是心善愛面子之人,不會與其糾纏,將事情鬧大,看在“一家人”的份上,即使最後可能要不了5000萬,3000萬也不是毫無可能,她不是善茬,怎麼會如此輕易的就同意提出的條件呢?



太表姑是早有預謀的

自己搬出去十幾年,且子女在上海都生活得非常幸福,有房有車,日常就餐也比較奢華,據安家房產評估,該小區在上海房產價值1000萬以上,一般人都會將戶口遷至所住小區,可是太表姑千叮嚀萬囑咐,一定不能把戶口遷出去,就是想著將來龔家爺爺經濟危機,好獅子大開口,分一杯羹。



而且還找人時刻盯住該房產的動態,一旦龔家有賣老洋房的徵兆,立馬出山,這也是為什麼龔家前腳找人維修房產,後腳太表姑全家就搬進了“小偏房”,所以對太表姑來說,萬事俱備只差龔家賣房,一切都是預謀好的。

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要說劇中最讓人咬牙切齒的人還是人物,房似錦媽媽和這個太表姑,我一時間還真分不出誰第一,自己落難,龔家爺爺好心收留,建築違章建築給她一片棲身之地,一住就是幾十年,龔家爺爺也一直讓住著,臨搬家前還給了一筆錢在上海買了套房,可謂是對太表姑一家仁至義盡。



說來這個太表姑也是狠角色,恩將仇報不算,下那麼大雨,又熱、又有蚊子,七個人擠在那個小破屋受罪,還實行打卡制,以後分得的錢就按照打卡的天數來分,讓誰也別想偷懶,認為自己住在裡面,龔家就拿她沒辦法。

確實如果不是龔家急需資金週轉,絕對不會強拆,於是太表姑氣急敗壞報了警,還用冷水淋溼了自己,希望博得同情,彷彿龔家一家做了諸多對不起她的事情,讓警察為她做主,但是警察只相信證據,結果自己反被帶回警察局,讓法律去制裁她。



正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得無厭惹心煩,貪並不可怕,但貪婪得寸進尺寸才最可怕,就像“飯吃七分飽,酒飲三分醉”,唯有知足,才能無憂,你們覺得呢?


麻辣筱仙女


因為她貪得無厭,想不勞而獲,拿到更多。老洋房原主人由於心善,多年前收留了窮困潦倒的大表姑,在老洋房外搭了個小平房給她家用,想來,當初大表姑剛受到老洋房主任恩惠時內心應該也是充滿感激的。但是這一住就是幾十年,加上房主心善,素質高又是體面人,對待太表姑及她家人都比較照顧,平時又是生活又是工作全部幫忙安排,她一家過上了甚至比普通人都好對比以往窮困潦倒更是難以想象的好日子,幾十年這樣下來,難免讓太表姑一家忘了本,忘記當初的貧困潦倒,也忘了老房主當年的恩惠,而是逐漸將老房主對她的好視為理所應當,也因此逐漸將老洋房當作自己家而不是寄人籬下。由此上演了農夫與蛇的故事,小貪變成大貪,貪得無厭。

大表姑一家為什麼會貪得無厭,主要是因為他們習慣了並且能輕而易舉的從老洋房主人得到好處,並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或者承擔多大的責任,對於自身利遠大於弊。加之,人的本性就是欺軟怕硬,老洋房主人一家,素質高,講臉面,都是體面人,並不想造成太大的糾紛,傷了和氣弄得人盡皆知,於是老洋房主人一家一開始都是求和,好商好量的態度,這就讓太表姑一家生了歹意,如同小市民菜場買菜討價還價樣,咄咄逼人,想要個好價錢,白白撈一筆。貪的太過,最終被反噬。老洋房主人由於資金週轉問題不得已賣房,而太表姑一家不知道見好就收,反而獅子大開口,只能激起別人的反擊,最終一無所得,所謂惡有惡報,大快人心。


木子兮的小世界


由孫儷主演的《安家》,播出之後引發了新一波的追劇潮。這部劇不僅反映出房產中介從業人員的艱辛,也反映了目前社會的普遍現象。追劇到目前,其中最有看點的,我認為是太表姑霸佔老洋房的這一幕。讓觀眾們看清了人性,看到了人的貪婪,現實社會中這種人不在少數!

一、太表姑貪心不足:

當龔先生的企業遇到了困難的時候,急需賣掉自己家的祖產來救急。對於公家這種有知識有文化的家庭,不是遇到一定的困難,是不會去變賣祖產的。

而就是在這種困境中,龔先生遇到了太表姑一家的無賴,當初龔先生的爺爺,好心收留了太表姑,在自家的院子裡搭建了一間小平房,讓太表姑一家人得以生存。

正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得到了龔家的幫助之後,太表姑不但沒有感恩戴德,而是搶佔人家的祖產,以為自己的無賴行為,可以讓龔先生付一筆巨大的賠償款。

二、龔先生一家太仁慈:

換做任何一個人,我相信面對太表姑這種行為,早就打出去了。龔先生一家人都太仁慈了,才造成太表姑一家如此地貪婪,我認為龔家也有一定的責任。

起初在房似錦和徐姑姑的商量下,龔先生決定補償三百萬給太表姑一家,可惜自己太單純,完全沒有想到太表姑一家的胃口有多大。

第二次龔先生再次妥協,在面對太表姑一家人的時候,龔先生提出了一千萬的補償,即便是面對一千萬的鉅款,太表姑一家人都不屑一眼,可真是見過世面的人!

第3次龔先生出於無奈,請出了自己的爸爸和爺爺,本以為有老人在場,太表姑一家人多少會給一些面子,人算不如天算,太表姑一家人反而坐地起價,五千萬不滿足還要七千萬,當場就讓龔先生的爺爺心臟病發作。從以上3點能看出龔先生一家都是好人,只是人善被人欺,沒天理!

三、太表姑為何不見好就收?

原本可以輕輕鬆鬆拿走1000萬,到最後一分錢都沒有得到的太表姑一家,當初不同意龔先生的條件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太表姑和龔家相處40年。

和龔家生活在一起40年的太表姑,經過這麼多年的相處,太表姑已經摸透了龔家人的軟肋,知道他們家人善心慈,所以才敢如此霸道。

2、太表姑知道龔先生的弱點。

龔先生著急賣房,急需資金挽救自己的企業,太表姑是何等的精明,她知道在這個時候,是獅子大開口的最佳時機,而且太表姑一家人也調查了老洋房的價值,1.5個億要五千萬,太表姑一出手就直擊要害。

3、太表姑一家人有錢。

徐姑姑和房似錦兩位店長,也調查過太表姑一家的經濟條件,太表姑一家在上海這座大都市,也擁有自己的房產,小日子過的也不錯,百萬對於她來說是“三瓜兩棗”這也沒錯,因此才如此貪心,到頭來什麼都得不到。

娛樂小總結:

人是貪婪的,這是天性,貪婪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得寸進尺,厚顏無恥的貪婪。幸好結果是太表姑一家人分文未得,要是這種人能夠成功,這電視劇真心追不下去!


娛樂二公子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在《安家》這部劇中,老洋房主人龔先生是徐文昌的故交。龔家三代單傳世代從商,生意一直做得不錯。生意輾轉到了龔先生手裡時,公司資金週轉出現了點問題,就打算賣掉家裡的老洋房填補一下生意。不料,這時候卻被龔家接濟幾十年當成家人一樣對待的太表姑奶一家橫加阻撓,後來索性直接住到了老房子裡,要求龔先生至少給他們五千萬才同意搬走。


看到這一幕,我相信很多觀眾都要被太姑奶一家活活氣死了。要知道,多年以來太姑奶一家,不管是吃穿用度,甚至是孩子工作、結婚,龔先生一家都給予了很大膽幫忙。沒想到最後卻養出這一群白眼狼,他們居然大言不慚地問龔先生一家要五千萬,還直接把對他們一家有恩的龔老先生當場氣得病倒。正應了那句古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徐姑姑、房似錦幫助下的“強勢反擊”

當然,太姑奶一家人的做法於情、於法都是大錯特錯。當太姑奶一家打定主意要敲龔家一大筆時,徐姑姑、房似錦仗義執言,勸告太表姑奶一家時,他們一家凶神惡煞,直接要對房似錦動手。就憑這個細節,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一旦有工人來拆掉違建的平房,太表姑奶一家一定會坐不住,肯定會和工人發生衝突,動動手,一旦主動動手,那就對了——那就是他們好日子的“盡頭”了!


龔先生一家也是看透了他們的人品,才會痛下決心,一切按法律辦,一切按政策來,那麼大表姑奶到頭來只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天雷娛樂


就是貪心,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

這一段故事情節看完了真是大快人心!而實際上真的有這麼一件事情!



因為她老人家一家人什麼都得不到,是最想要看到的一個結果。人心難測,不圖滴水恩湧泉報,但也不能如此卑劣無恥,蠻不講理,這樣霸佔與強取豪奪無異。



她當初受恩在房子邊上搭的一個小房間,一住就是40年,但卻留了一個心眼,搬走之後買了房子也不遷戶口,仍然掛在街道戶口上,他的大兒子不經意說出的這句話,稱讚還是他母親有遠見,證明這個老婆子想的全是怎麼佔大便宜。



因此龔先生提出了300萬,根本入不了她的眼,5000萬也是經過與她的子孫商量後的最低要求。龔先生家裡從上到下都本著一家親好商量的態度提出給1000萬,已經非常多了,然而他們還想著按每個人人頭算,一人1000萬,龔先生的爺爺直接氣得捂心臟。



到頭來這個老太太自食其果,什麼都沒撈著,的確看著心裡舒服。


菜神V5


“不吃苦中苦,怎麼能做有錢人?想當年我要像你這般沒骨氣,都不知被龔家攆出去多少回了,要是被攆哪有今天談價錢的機會,淋雨怕什麼?等五千萬到手就雨過天晴”。

從以上這段話可以看出,太表姑奶奶不僅沒有感謝龔老先生,還把當年賴在龔家的行為引以為傲,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太表姑奶奶一家臉皮太厚了!

太表姑奶奶在龔家住四十餘年

40多年前太表姑奶奶帶著孩子前來“投靠”龔家,遠親也算是親戚了,龔老先生見她一個女人可憐,於是就在龔家老洋房旁,另建了一座小平房供她家住。

不僅如此龔先生說過她家孩子的吃喝,甚至是學雜費等皆有龔家提供,小平房殘舊不堪之際,龔家還出錢給太表姑奶奶買房子。

太表姑奶奶一家可謂是有車又有房,日常還有條件出沒在高級餐廳消費,所以說太表姑奶奶一家的生活並不差。

太表姑奶奶張口要五千萬

當初徐姑姑給剛到上海的房似錦找房子,房似錦便將徐姑姑視為恩人,而太表姑奶奶住在龔家有40餘年,卻不曾有半點感恩之意。

現今龔家要賣老洋房週轉,太表姑奶奶還獅子大開口要價五千萬,俗話說得好鬥米養恩擔米養仇,這就是現實版農夫與蛇的故事,不過關鍵時刻徐姑姑再顯神通。

龔先生帶人來拆小平房

雖然太表姑奶奶熬過漫長的雨夜,但她萬萬沒想到龔先生會找來拆遷隊拆房子,眼見五千萬就要見財化水,表姑奶奶一家竟和拆遷隊大打出手,還直接把警察給叫來。

公道自在人心,徐姑姑當著警察面出示了所有產權憑證,太表姑奶奶自知理虧,於是又開始上演無賴戲碼,只見她拿著礦泉水往身上一倒,隨後便坐在地上“撒潑”。

看到這一幕真是太快人心,當然人家警察閱人無數自然不會買她的賬,於是警察叔叔便將眾人拉回局裡,最後太表姑奶奶什麼都沒撈到,那麼他們最初為何不見好就收呢?

龔家老洋房賣價1.5億,而太表姑奶奶一家就是奔著五千萬來的,區區一千萬怎能滿足他們呢?常言道貪字得個貧,太表姑奶自以為很聰明,結果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