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各位怎麼看待父母的負能量?

沒車不會開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首先來說,我的爸媽就是一對充滿負能量的夫妻,每天的生活裡看不到一點點的美好,在他們的世界裡除了吵架就是抱怨,我曾經也一度被影響的挺厲害的,接下來我把我後來發現的秘密告訴你。

1.當負能量的生活方式過久了之後,我們將很難從根本上改變這兩個人,而且我們還時不時的會受到來自她們的攻擊。

2.她們的負能量情緒影響了她們的認知和判斷,所以解決這一負能量的唯一方式就是找權威人士對他們進行長時間的信仰灌輸和認知升級。

3.把他們帶入一個積極的圈子和環境裡,讓她們在環境和周圍人的影響下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

4.也是比較自私的做法就是遠離他們周圍,減少負能量的情緒對我們成長的衝擊和認知阻礙。

5.當然還有一些別的方法,我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

謝謝大家!





問題小管家


以前,一直覺得母親偉大,感覺她為了帶大我們四姐弟吃了很多苦,這一輩子都還不完她老人家的生養恩情,但是老太太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負能量,她總是記著自己以前受了多少苦,被哪些人欺負過,我基本是聽著她的故事長大的,以前聽著很沉重,感覺到母親的不易,但是現在感覺有些煩了,不想聽了,一遍都不想聽,我已經聽了幾十年,我都可以跟背書一樣背出來了。而且我結婚後,發現她的挑剔,讓我難做,而且管得太寬,兒子都是好的,媳婦總是毛病多,媳婦做的飯菜,要麼辣了,要麼鹹了,總是不如她的意,可是隻要我做,她就不說,其實我做的飯菜超級難吃,為此我們兩口子特別苦惱,也爭吵過,家裡有時候氣氛特別差,覺得當她的兒子好難,有時真想逃離這個家,覺得母親又不是隻有我一個兒子,既然不滿意我們,換別的兒子來,但是知道那樣自己肯定會後悔,我不能做讓自己後悔的事,面對這樣的處境,有些話,有些事我糊塗一點,沉默一點就是。儘量不惹老太太生氣,努力修養自己的性格,因為她是我媽!我是她兒子,這輩子改變不了。


六月賞夏


看到你這個問題,就想到我媽。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從小我媽都是言語打擊,表現的都是負能量。所以從小不自信。因為你做什麼都是錯的,不做也是錯的。久了乾脆不說也不做,結果可想而知。在我家,我媽簡直是負能量的源頭,說話特別暴力,語言暴力,反正從小說我們,沒有鼓勵的話,都是打擊,諷刺。很可怕。我跟弟弟從小不願在自己家待,喜歡去叔叔家玩,因為在外面心理才覺得放鬆點,不用擔心突然就捱罵。現在結婚了,雖然不罵我們了,但心裡還是怕回去。怕哪點做的不順媽媽的心,就會被說,雖然不罵了,但說話有時還是會帶點刺。自己結了婚,有了孩子才知道,媽媽這個角色,在家裡,言行有多重要。


日防夜防姨媽難防


你好,我是慕溪小鹿,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怎麼看待父母的負能量?

第一、首先談談負能量。每個人都是環境的產物,在積極向上的環境中,人更容易受到正面影響。反之,一個負面的消極的環境,容易給人帶來負面的影響。古時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可見一個良好的環境對於人的成長,以及身心健康是多麼的重要。

在自己能選擇的情況下,儘量選擇一個積極向上的環境。

第二、每個人都有負能量,不管是誰。父母也是普通的人,小時候,在每一個小孩子眼裡,父母都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隨著我們的日益長大,成熟,積累的知識越來越多,眼界越來越寬廣,慢慢的也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個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而我們的父母,卻在歲月中,不斷的衰老,隨之而來的,是他們的理念,行為等各方面的落伍。這些都可能使自己與父母之間有很大的差異。同齡人之間尚且難免有消極的人,父母年齡越來越大,生活的繁瑣,很可能導致他們的壓力沒有很好的釋放方式和途徑,不知不覺中積累了下來,或許連他們都不自知。

第三、守護自己的心,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邊界。每個人都只能改變自己,也只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即或是父母,他們的負能量,也是他們的事。父母的積極會影響到子女,父母的消極也會無形中傳達給子女。父母是最親近的人,也是相處最頻繁的人,確實,他們的狀態,將會影響到自己。然而,能夠影響我們的心情,狀態,並不等於他們能夠決定我們的心情與狀態。

一切操之在我,除非你同意,沒有任何人能夠影響你自己的生命。

父母是家人,但父母並不是那個能夠掌管,控制,決定我們狀態的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明確與外界的邊界,做自己人生真正的主人。


慕溪小鹿


父母的負能量,得從不同角度看。首先從兒女角度看:父母有些習慣兒女從小看到大,逐漸覺得父母老翻舊黃曆,跟不上時代步伐,甚至阻礙著兒女前進,成了負能量。後從父母角度看:他們談的都是親身經歷和體會,有的或許是血和淚的教訓,經常在兒女耳邊灌,完全出於一片愛心,怕你們吃虧上當。最後從旁觀者角度看:可憐天下父母心,怕兒女“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不可否認,老人有些觀點可能過時了,但決非負能量。站在兒女角度,有用則用,無用則聽。最後要說的是:一代一代都非常相似,年輕人都會嫌上一輩囉嗦。等我們老了,也會步父母后塵,嘴巴多,生怕自己孩子吃虧。到那時,自己孩子想法也許和現在的你是一樣。



漢江庸叟


父母積極樂觀,遇事不急,善於分析,不推卸責任,待人禮貌,顧全大局,樂於奉獻,這些都是良好的心理品質和高素質,高能量的具體表現,給孩子和家人巨大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自豪感並進而以父母為中心形成一個巨大的正能量集團,使得各方面的事都會向積極正面的方向發展,不管哪裡有麻煩一家人都積極主動地投入克服困難戰勝難關,在一次次的正能量鼓勵攻堅克難中,各家庭成員又養成良好個性心理和可持續發展的認知觀念。從而使得家族不斷髮展壯大,走向社會則成為社會的中堅棟樑。相反如果父母個性自私,短視,急躁,粗魯無禮,必然一事無成,外面缺乏和諧的人際關糸,家裡不能理順兄弟父母矛盾,父子冷淡,兄弟反目,家庭關糸緊張,內憂外愁,傷害最大的是孩子,孩子是家庭的未來,在家裡不能健康成長,必然給社會帶來麻煩,必然導致家庭家族沒有未來,和諧幸福自豪從何談起,這樣一個家庭必然怨天尤人,對社會充滿敵意,孩子身心不健康必然又會影響下一代,惡性循環。

父母則會成為負能量的中心,成為家庭建設中最具破壞力和傷害性的罪魁禍首。父母之形象和力量是家庭最大的發動機,父母的言傳身教的力量形象有多高,孩子就能走多遠,甚至突破走得更遠!


劉一羽


【喀情感諮詢師】所謂負能量,在物理學上為負數,現在人們給它加上色彩,代表一種情緒和舉止,指的是一些心態不好的人,如:妒忌別人、陷害別人、攀比別人、嘲笑別人,自私貪等等,這些都是負能量的表現。至於父母在你跟前偶爾說一下張三李四,這不算負能量,只能說是父母對你的提醒和忠告,讓你提高警惕,遠離張三李四,從父母的角度看,他們認為張三就是不對,李四就是錯了,所以才在你跟前發牢騷,這個只能算生活的一種洩壓,一般父母在孩子面前展現的都是積極向上的。


情感問題諮詢師


這個要從多方面來看待父母的情緒,也未必都是負能量的。

孩子能看到父母的負能量一般都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父母之間的日常相處,另一個是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及學習生活上的教育。

每個人情緒的起源來自於生活中的點滴,成人的生活裡有身為孩子還想象不到艱幸。工作上的煩惱、生活中的磕磕碰碰與不如意,父母也需要一個情感釋放的地方,而家庭中的親人就是最好的傾訴對象。在嘮叨中可以互相安慰,在抱怨和交流中能達成共識,在訴苦訴難訴不平中能幫助對方對事情進行理性分析,客觀的提供一些建議和幫助,緩解工作生活中的壓力。而這些在孩子看來,有可能就是滿滿的負能量。

再來說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上,中國人傳統上比較內斂,不善於表達感情,不習慣給予孩子正面的表揚與鼓勵。在學習上更多的是指責教育,舉例說明教育,恐嚇教育,雖然現在大部分父母已經在刻意改變自己從小所受的教育方式的影響,但有時候又難免不由自主。在生活上,在接人待物上會把好壞兩方面都說出來,好的不會過多解釋壞的則會詳細講解其多方面帶來的影響。這對涉世未深的孩子而言未免過於誇大其詞,充滿著負能量。

其實,孩子你在聽的時候可以用心去感受一下,從父母的交談中你能感受到他們生活的不容易,你之所以能無憂無慮,是因為父母在負重而行;在與你的嚴厲下,是他們一顆疼愛的心,他們不希望自己曾經吃過的苦讓你再來一遍。所以,認真去看看父母。



唐印說


父母的負能量!古人多少代都不會在意的!當代年輕人價值觀改變,自我主義者,精緻利己主義者,非常重視自我利益,強調個人利益,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過錯與教育中的傷害。忽視了父母的愛!忽視了父母的無私奉獻付出!忽視了人與人之間平等對等!忽視了回報!忽視了感恩回報!



NCP疫情戰略分析師


1.首先要肯定的一點,你愛你的父母。

2.我們已是成人,自己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都讓你有個明確的是非觀。

3.負能量每個人都可能出現,不要過大的演化它,面對生活父母也是揹負著壓力,我們可以耐心的勸導。

4.父母有負能量出現,我們自己調整好心態積極帶動父母往好的地方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