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黃岡民進會員閆常與老中醫父親並肩戰“疫”

“閆縣長,近段時間我真心感受到了家鄉父母官對我們患者的關愛之情,也會通過護士長轉達您對所有患者的關心和問候。並請代我轉告您父親閆老,吃了他開的中藥後,我的睡眠和症狀都明顯好轉,我一定配合治療,爭取早日康復。”2月26日,湖北省羅田縣副縣長閆常收到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發來的特殊感謝信。

截止3月1日,羅田縣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連續17天為零,出院治癒率黃岡市第二。隨著治癒出院患者人數不斷增多,連日來,閆常和父親閆群收到類似的短信、微信不勝枚舉。

一年未見,忙碌的女兒爽約了

1月18日,恰是週末。清晨6點,閆常起的比往常要早,今天她要駕車到麻城火車站迎接一年未見、從杭州回家過年的父親。

車子剛啟動,電話驟然響起。縣信訪局負責人打來電話,今天是她接訪原計生協信訪群體的日子。掛完電話,她想起昨天衛健局跟她通報了全省衛健系統視頻會議精神,武漢開始陸續出現會人傳人的新冠肺炎新增和死亡病例。

長期分管衛健工作的她敏感意識到,羅田毗鄰武漢僅一百餘公里,僅春節期間從漢返鄉人員就有6萬餘人,武漢新冠肺炎疫情告急,那麼羅田也難逃倖免。

她想,性命攸關的事情等不得,必須及早著手做好應對,把防控部署落實在前頭,才能將損失降到最低。

“爸爸對不起,我今天實在太忙了,沒時間來接您。只有麻煩您自己搭車回來了,我忙完去家裡看您。”閆常無不歉意地在電話裡向父親解釋。

“沒關係,工作要緊,你忙你的。”儘管要拎著大包行李輾轉去汽車站,但他十分理解女兒。

短短几日,疫情以吞噬之勢蔓延全國。1月22日,羅田縣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閆常臨危受命,擔任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副指揮長,並身兼醫療救治組、疫情防控組、專家組的組長。

戰役打響,防疫工作如排山倒海般撲來。

作為指揮部的“中樞神經”,她白天負責各項防疫工作的方案制定、通告審核、調配物資、轉辦跟蹤,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晚上,統計數據、分析病例,對援助羅田的湖南醫療隊噓寒問暖……時間在忘我的忙碌中靜靜淌過,往往回家到都是後半夜了。

1月24日,得知全縣床位不足,閆常說:“一定要做到讓床等人,不能讓人等床。”她第一時間研究統籌全縣醫療資源,先後協調縣人民醫院騰出隔離病房48間、三里橋醫院35間。接著,她再次親赴距離縣城60公里的勝利鎮的縣第二人民醫院,經過兩天兩夜的努力,將10500平方米的外科大樓改造成能容納102張床位的隔離病房。

“還好我們把工作做在了前頭,當省市醫院還在為收治病人的床位犯愁時,我們已經為所有發熱咳嗽的留觀病人留足了病床!”她稍感慰藉。

凌晨1點40分,回到家中的閆常仍放心不下,照例每天雷打不動與湖南醫療援助隊護士長黃果在微信上交流救治情況。

“肖志勇情況怎麼樣了?我一直很擔心他。”

“他是近幾天收治患者裡情況最嚴重的,但通過我們的悉心治療,今天狀態已經好多了。”

收到這條微信,閆常才放心的準備休息。

在與“疫魔”掰手腕賽跑的日子裡,閆常的身影每天穿梭在指揮部、疫控中心和醫院之間。她時刻關注著疫情,牽掛著患者,唯獨沒有在意過自己。

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這一個月裡,沒見她將自己好好收拾打扮一下,衣服也常是那一套,每天像腳踩“風火輪”般忙碌。”

“閆縣長雖然身材瘦小,還是個女同志,工作起來卻是‘硬核擔當’,每天連軸轉,把我們男同志都比下去了。”疫情防控組的小夥汪樂與鄭思凡由衷感嘆。

“我到家好幾天了,都不見她來家探望我,忍不住打她手機,結果一直佔線。她太不容易了!”思女心切的父親心疼的說。

給老父親的見面禮,送他住進隔離房

1月23日,武漢封城,羅田封城,全國進入戰時狀態。

68歲的閆群不顧家人反對,跑到縣萬密齋醫院主動請纓。

但由於他年紀大,風險高,院領導一時難下決斷。

對於爸爸的請求,閆常也顧慮重重。可最終,她還是尊重了父親的選擇。她說:“父親一輩子對中醫藥專痴熱愛,尤其是在這場百年不遇的劫難中,他惘置危險不顧,挺身出征,這份家國情懷,值得我敬重。”

於是,閆常主動給縣中醫院負責人打電話:“畢竟到現在為止也沒有什麼特效藥,也許中醫有效果。不如就隨了老頭子的心願,讓他出份力,給病人煎藥送服、打掃衛生都行。”

很快,閆群加入了縣萬密齋醫院的中醫專家組,分配到縣老年病醫院隔離病區參與救治工作。

2月15日,閆常在縣老年病醫院隔離病房視察指導工作,偶遇父親穿著厚重的防化服跟病人問診,她差點沒認出來。

父親看到女兒來了,激動地說:“女兒,告訴你一個好消息,由我負責診治的4個確診重症病人,通過中醫藥方案治療,不到一個星期就全部治癒出院了!”

“好好!我的大神醫,您老感覺怎麼樣,身體吃得消嗎?”她關心地問。

“有什麼吃不消的,就是進隔離區後不能喝水,防護服穿時間長了憋得難受點。”

“那你害怕嗎?”

“你不是一樣嗎?祖國人民有難,正是檢驗自己所學、報效國家的時候,豈能輕易放棄。”閆老說道。

按照要求,救治期間醫護人員要統一住到附近的酒店隔離,閆老也不例外。

“爸,我送你去酒店吧,看看環境怎麼樣。”閆常替父親收拾幾件換洗衣物,裝上一些麵包,她親自把父親送進了河東街東福酒店的409號隔離房間。一想到年逾古稀的老父親在勞累一天後回到陌生的隔離房間,清冷孤寂,心裡一陣發酸。

“說實話,爸爸執意要到最危險的重症病房,我起初思想鬥爭重重。尤其是羅田發生第一例死亡病例後,我心理壓力更大了。

“一來父親年紀大,好不容易回來一次,我們卻沒法陪他,已心存愧疚,二來母親去年摔傷了腰,有時痛得下不來床,父親也沒空照料,三是此次疫情危險,萬一父親有個三長兩短,全家人都過不了這道坎。”閆常哽咽著紅了眼眶。

凌晨三點,她向父親發出求助信息

2月21日凌晨三點,忙碌一天的閆常回到家中,簡單洗漱後,輾轉反側。

“爸爸,睡了嗎?有幾個問題想求助您。”

“還沒,我在梳理近幾天的收治患者病樣。有事你說吧。”

“剛看新聞,武漢有的家庭幾口人都沒了,令人痛惜難安。我在想,目前主要採用的是西醫治療,能不能讓中藥介入治療?想辦法確定有效治療方案、提高治癒率。還有,我把所有病人的症狀做了一個情況摸底,您給分析分析。”

“通過近段時間對重症患者的臨床觀察和救治,我發現採用中醫進行干預治療,效果非常好。我們完全可以大膽嘗試……”從《黃帝內經》到《本草綱目》,從病灶起因到“三焦辨證”,這一聊,不知不覺就到了早晨近5點。

由於羅田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山區,冬幹春暖,閆群觀察發現患者普遍“肺火”偏重。“千篇一律不是中醫的本色,中醫治療要因地、因時、因人制宜。”

於是,他開出了不同病程、不同體質患者“一人一方、一天一辯證”中藥處方,通過臨床驗證,幾名新冠肺炎患者迅速退燒,腹瀉、咳嗽等症狀明顯改善。

半個多月以來,他先後轉戰縣老年病醫院、第二人民醫院、人民醫院為患者診治。

“前天黃石一個醫生求助我,他說在看病過程中感染了冠狀病毒,同時傳染給了他父親,吃了五天藥不見好轉。我給個方子叫他連夜吃,剛剛他來電說效果出奇的好。”好消息傳來,閆群立即跟女兒分享。

57歲的夏建元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他的老婆、孩子、父母、親屬十幾人相繼成為密切接觸者,他的精神一度接近崩潰。

危急時刻,他打電話向閆群陳述病情。閆群仔細分析患者症狀,並與其他專家共同會診,給予清熱解毒、宣肺祛邪之劑。第二日夏建元便熱退身輕,病情顯著好轉。

“染上病毒的我們是不幸的,但我們有這樣的黨又是無比榮幸。黨始終把把群眾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感謝閆老和各位醫護人員冒著被感染的危險給我們精心治療,讓我有了戰勝病魔的決心和信心……”閆老無比欣慰的讀著這封近300字的感謝信。

“期望疫情過後,中醫介入治療的各項機制能不斷完善,”閆群說,“讓傳統中醫迎來全民重視的春天,這就是我的心願!”。 (劉世民 陳欽 王婧)

(閆常,民進黃岡市委會委員、羅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黃岡民進會員閆常與老中醫父親並肩戰“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