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戰“疫”伉儷—最美的愛是攜手逆行

——記中國石油江西銷售公司一員工與妻子的感人戰疫故事

戰“疫”伉儷—最美的愛是攜手逆行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在逆行者的隊伍中有一對伉儷,他們身穿黃色“鎧甲”與白色戰衣,各自奮戰在自己的“疫”線,互相支持,互相鼓勵,用忠誠和擔當書寫著最美的畫卷。這對伉儷就是來自中國石油江西銷售公司吉安分公司的彭小春和他在吉安井岡山附屬醫院呼吸科工作的愛人康雲。


作為愛人,他們毅然分別,奔赴一線

戰“疫”伉儷—最美的愛是攜手逆行

1月25日,大年初一。彭小春接到取消吉安分公司副主任以上員工取消休假通知。同時,康雲得知她所在的井岡山大學附屬醫院需緊急抽調護理人員參加江西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來不及和家人商量,彭小春主動報名分公司黨員突擊隊,有著17年呼吸科工作經驗的康雲同樣毫不猶豫地也立即報名醫療隊。1月26日一大早,兩人立即從新餘老家趕往吉安。大年初二的夜晚格外寒冷,兩人還沒有好好的分別,便各自奔赴戰場。

“把口罩戴好,做好防護”,“一定要做好防護,等你回家”身處防疫一線的彭小春康雲每天只能通過電話互相叮囑,互相鼓勵。他們深知,只有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才能無後顧之憂,才能平平安安的相聚。

作為“戰友”,他們身處兩地,攜手逆行

戰“疫”伉儷—最美的愛是攜手逆行

彭小春是一名老黨員,人如其名,默默付出,不計回報。大年初三開始,他就像個停不下來的陀螺,值班、頂崗加油、聯繫物資、社區站崗,勇敢地擔起了一名黨員的防疫職責。“小春,我這聯繫得到1萬個口罩,你們公司要不要?”看到彭小春發急求口罩的朋友圈,他的大學同學給他打來電話。“要,質量怎麼樣,我馬上和領導彙報,給你回覆。”迅速地彙報,簡短地溝通,彭小春很快給公司解決了10000個口罩的難題。為了儘快將防疫口罩分發到各站點,他連軸轉,連續開車4個小時,奔襲200多公里,將口罩安全送到加油站。大家讓他休息休息,他只是笑著說,“我反正一個人在吉安,回去也沒什麼事”。“我墊付3000元購買物資,夠嗎?”“這兩天我值班,大家有事電話。”“我報名去吉蓮高速南站頂崗。”……大年初二到現在,彭小春連續堅持了32天,這32天裡吉安分公司防疫戰場到處都是他激動又熱切的聲音。

1月27日康雲順利到達武漢第五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隔離病區開始工作。武漢第五人民醫院目前全部收治治新冠肺炎病人。病人多,幾乎所有病人都需要呼吸支持,多的時候有一半需要血濾。16床的袁大哥,精神非常差,在得知2月23日是他的生日後,康雲和隊員們為了鼓勵他重拾信心,精心準備了生日賀卡,一起為他唱生日歌。14床的趙大爺,胸悶氣逼,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拔氧氣面罩,拒絕治療。她反覆安撫,哄著大爺吃藥,和大爺約定好起來就到吉安的井岡山旅遊。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反覆值班進病房,過度疲勞導致她出現了眩暈,嘔吐的症狀。她說,穿上了這身戰衣,就要擔起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憑著隊裡專家和老師們的醫療技術和姐妹們的精心護理,他們很快贏來了第一個危重症患者拔管,隨後順利轉到普通病房的案例。看到自己的付出終於有收穫,更加堅定了她必勝的信心。每天打起十二分精神,每天裹著嚴實的防護服,每天吃著盒飯,每天只能靠手機抒發對家人的思念 ……在疫區,她鄭重地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她始終記得請戰書上寫下的誓言:我是一名醫護人員,現在祖國需要我,我必須衝在前頭。

作為父母,他們捨棄小家,無怨無悔

戰“疫”伉儷—最美的愛是攜手逆行

肩上是責任,身後是家人。

“爸爸媽媽,寶寶想你們了!寶寶乖乖的。”聽著3歲女兒的撒嬌,彭小春和康雲心疼。

“兒子,我們不懂視頻,你和康雲在外面要保重,家裡你們放心,孩子們我們會管好。”父親一遍遍叮囑,讓小春心酸。

小春的兒子今年10歲,正是調皮愛鬧的年紀。可是自從知道爸爸媽媽去對抗疫情之後,突然變得懂事起來了,上完網課就立刻完成作業,有空還幫忙帶妹妹。村裡的小夥伴問起爸爸媽媽哪裡去了,他總是胸膛挺的高高,一臉驕傲,大聲地回答,“去最前線了!”

“覺得對兒女、對父母最為愧疚。孩子無人照顧,只能託付給鄉下年邁的父母照料,還得請鄰居指導孩子上網課檢查作業,萬家團聚之時,還要父母為他們擔心受怕,牽腸掛肚。”說到這裡,康雲幾乎哽咽。彭小春只能在電話裡安慰她:“不要擔心,相信孩子們長大會以我們為傲的。”

當“小家”遇上“大家”,當“團圓”遇上“疫情”,當石油人遇到醫護人員,短暫的別離,只為寒冬後的暖春。他們的愛不僅僅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更是心懷大愛,無私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