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新冠狀病毒出現了突變,已有兩種亞型,這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悟空科學


相信疫情當前的情況下,這則消息引起了很多朋友的恐慌,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這項研究對疫情的預防和控制,目前來說,並沒有實質性的影響。

這是來自於我們中國的科研團隊,在3月3日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的一項研究,該研究通過對不同來源的103個不同來源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分子進行了分析,發現新冠病毒近期產生了多個突變位點(149個),而且已經分化出了2個亞型。

聽到這則消息,不禁讓人心生恐慌,天哪,病毒發生突變了,會不會又來一場大疫情啊,原來產生抗體的人會不會被又一次感染啊?這次突變的病毒會不會傳染性更強,毒性更強啊,原來在開發階段的疫苗,是不是都不管用啦?各種各樣的問題,相信都縈繞在朋友們的心中,希望您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心中的這些疑慮害怕,都能夠煙消雲散了。

首先強調一下,這些研究是什麼研究呢?它是一項“回顧性研究”,什麼叫回顧性研究,就是說,這些研究的病毒樣本,並不是在新確診的新冠感染者身上得來的,而是對過去的病毒樣本進行進一步分析得出的研究結果,因此,所謂的病毒已經產生了突變的說法,並不是說到今天為止,我們才發現了病毒的突變,而是在疫情控制的過程中,病毒的這2個亞型早就存在了。

簡單介紹下研究結果,複雜的專業術語我們就不多說了,對於這項研究,和大家分享以下幾個要點——

1. 新冠病毒在疫情爆發期間,本來就有兩個亞型,L亞型和S亞型。

2. 研究認為新冠病毒的S亞型更為古老,L亞型是從S亞型進化而來的。

3. 在1月7日前測序的新冠病毒樣本總,L亞型佔大多數,而在之後的樣本中,S亞型的比例有所增加。

4. 研究認為對於疫情傳播來說,L亞型的新冠病毒具有更強的傳播性,其致病性也更強。

5.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來自武漢地區的27個樣本中,有26個屬於L亞型,只有一個S亞型,而武漢以外其他地區的73個病毒序列中(33個國內,40個國外),45個為L型,28個為S型。

從這幾個要點來看,其實這個研究還是很有意義的,L亞型具有更強的傳播性和毒性,而來自武漢地區的樣本,L亞型絕大多數,也說明疫情在武漢爆發的初期,其可能性就是病毒由S亞型突變成了L亞型,才引起了疫情的迅速蔓延,而隨著防控的不斷加強,人為干預的不斷加強,使的L亞型的病毒承受較大的選擇壓力,因此,在1月7日之後基因測序的樣本中,S亞型的比例逐漸增加。

通過上述介紹和分析,不知道大家是否解開了心中疑惑,在疫情爆發之初,病毒就已經分了亞型,因此,現在報道的病毒出現變異的說法是不準確的,也不必過分擔心因為這樣的一種分型會導致疫情的再次爆發。

關於病毒毒性和傳播性的問題,單從這個研究來看,目前L亞型有逐漸減少的趨勢,而S亞型目前比例逐漸增加,說明通過有效的人為干預,病毒反而有毒性變得更低的趨勢,當然在對病毒的後續研究中,疫情的發展過程中,會不會突變出其他亞型的病毒導致毒性和傳播性的增強,目前還無法僅僅通過這樣一個研究就下定論。

對於疫苗的研究和開發,這種所謂的“變異”也不會產生相關的影響,我們還是應該看到,這項研究選擇的病毒樣本基因測序在前,而疫苗的研究在後,而病毒的亞型分化,也不會影響疫苗對身體產生抗體的影響。

病毒的突變是一種必然會產生的,而作為RNA病毒的新型冠狀病毒由於其單鏈的不穩定性,其發生突變的可能性就更大,因此,對於這項小樣本數據(僅僅103個樣本)研究得出的一些結論,基本上都是基於推測性的結論,實際的情況到底如何,病毒會不會早已分化成了更多的亞型,病毒進化的過程中的突變,會不會引起更大的疾病感染風險,還需要在實際疫情的控制過程中,和對病毒進一步深入研究的過程中,來進一步的研究和確認。


李藥師談健康


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雖然這是遲早的事。世界上已知所有生物,包括這個不是生物而侵入宿主細胞之後顯示生物活性的病毒,都會存在著基因突變的可能,只是突變的發生時間和頻率不同而已。

據報道,3月3日,中國的科學團隊在《國家科學評論》上,發表了《關於SARS-CoV-2的起源和持續進化》的研究論文,闡述了通過大量的實驗和追蹤研究之後,發現新冠病毒目前已經產生了149個突變點,並演化出了兩種亞型,分別是L亞型和S亞型,其中S亞型的存在時間更古老,研究推測L亞型可能傳播力更強。

新冠病毒作為RNA病毒大軍中的一員,其繁衍的方式是通過遺傳物質RNA的複製實現的,而RNA的複製是全部依賴於侵入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進行,由於RNA是一條單鏈結構,其在複製過程中並不像DNA那樣需要雙鏈之間鹼基對的“完美”匹配。新冠病毒屬於單股正鏈RNA病毒,其複製過程簡單的說,就是首先利用侵入細胞中的物質,合成複製酶和相關蛋白,複製酶以病毒本身的正鏈RNA為模板,合成負鏈RNA,然後以負鏈RNA為基礎合成新的病毒RNA,再與相關蛋白組裝成子代病毒。

正因為新冠病毒的複製,不需要鹼基對的一一匹配,因此在複製時,相對於DNA病毒複製,有較高的“出錯率”,也就是說子代鹼基對的匹配方式與前代病毒不同,病毒產生了突變。由於新冠病毒的繁衍速率特別快,每小時可以複製1000次左右,因此會使基因突變的發生概率大大提升。

基因突變由於沒有方向性,因此新冠病毒出現兩種亞型,對於我們來說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方面。有利的一面,就是病毒突變之後,一部分的病毒會因不適應環境而淘汰,就像動物界有因基因突變產生畸形而被自然淘汰一樣;同時,也有一定的幾率,使得病毒的毒性降低,這對於醫治病毒確診患者具有積極的作用。

而不利的因素,一方面,有可能使得病毒的傳染性提高,使得防控難度加大;另一方面,就是影響疫苗的研製進程,針對一種病毒的特性研製相應疫苗,需要大量的實驗研究,同時也需要較長的時間週期,而研製和實驗階段最擔心的就是病毒基因發生突變,這有可能使疫苗對於病毒的有效性發生根本性的轉變,甚至可能使剛研製出的疫苗就失去免疫病毒的作用。

綜上,病毒發生基因突變,是預料之中的事,也是在一定的時間段必然發生的事,我們需要以變制變,針對突變特點和規律,加速疫苗研製進程,同時還是要嚴格做好各項防控措施,儘早儘快地將病毒抑制在可控範圍之內。因此,此次新冠病毒並不是想象的那樣簡單,雖然我國的整體形勢良好,但是海外形勢嚴峻,同時這又有基因突變的到來,所以,還是沒有到可以放鬆警惕的時候,仍然要堅持少出門、不聚會、不去從多的地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捍衛前方衝鋒醫護人員前期的努力成果。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今天,根據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研究發現,目前該病毒已發生突變,一共有149個突變點,並演化出了兩種亞型,分別是L亞型以及S亞型。

其中,L亞型相對而言傳染力更強,而S亞型相對而言較為古老。目前該項研究內容已經發表了論文《關於SARS-CoV-2的起源和持續進化》。

雖然我們常說,要防止病毒的突變,然而病毒突變對於我們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很多人其實並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來了解一下,病毒的突變究竟意味著什麼。

什麼是病毒突變?

病毒突變就是指病毒的基因發生了突變。

大多數病毒使用RNA作為遺傳物質,這次病毒也不例外。該病毒外表是一層蛋白質,裡面包裹著遺傳物質RNA,基因就位於RNA鏈條上。

RNA上有許多物質,其中對基因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是鹼基,一共只有4種:A腺嘌呤,G鳥嘌呤,C胞嘧啶,U尿嘧啶,簡稱為:A、G、C、U。

RNA和DNA所不同的是,RNA只有一條鏈條,而DNA有兩條鏈條,所以DNA在進行自我複製的時候,兩條鏈條上的鹼基需要一一對應,這樣也可以相互檢查對錯,一旦發現錯誤可以修正,因此DNA鏈條不容易變異,大概每複製10億個DNA鹼基對,才會出現1個鹼基對複製錯誤,而人體的基因組一共才30億個鹼基對。所以,人類變異到亞種的時間需要幾十萬年甚至100萬年以上。

但是RNA上的鹼基不需要一一對應,因此很容易出現複製錯誤,大概每1萬-100萬個鹼基,就會出現一個錯誤,因此很容易發生基因突變。

(DNA是雙鏈,RNA是單鏈)

再加上病毒自我複製一次所花費的時間非常少,在短短6個小時內,1個病毒就可以自我複製6000次,也就是說單單一個病毒在6個小時左右,就生出了6000個後代。

較高的錯誤率,再加上較短的自我複製時間,因此病毒非常容易變異。

(病毒亞種)

幸運的是,這些變異的病毒並不是都能活下來,因為基因變異是沒有方向的,如果基因變異的方向不能幫助該病毒適應環境,那麼該病毒就會被淘汰。

再加上,雖然基因是由鹼基組成的,但並不是每個鹼基都組成了基因,如果發生突變的鹼基並沒有組成基因,那麼該病毒就不會發生什麼變化。

只有極少數幾個關鍵位點的鹼基發生突變,才會造成該病毒變異。此次病毒據研究發現,在該病毒RNA基因組的第28144位點,發生了鹼基突變。其中L亞型是T鹼基,而S亞型是C鹼基。

通過與其他毒株比較,作者發現S型病毒和蝙蝠攜帶的病毒在進化樹上更為接近,因此S型病毒更為古老,而L型病毒更新。

目前,這兩種病毒都引發了病例,據統計,在103個樣本中,大多數人只感染了其中一種,唯獨美國有一例可能同時感染了這兩種亞型,而在我國肆虐的主要是L亞型,大約佔比70%。

作者在論文中還指出,目前無法排出新突變型的可能。

病毒突變意味著什麼?

我們知道,無論是RNA還是DNA,在進行自我複製時,出現複製錯誤的鹼基都是隨機的,這意味著基因突變是沒有方向的。

以我們人類為例,有些基因突變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適應環境,比如:對某種病毒有抵抗力的基因突變。

但也有些基因突變造成人類患病,比如:鐮刀型貧血症。

也有一些基因突變對人類沒有什麼影響,比如:異瞳,或者重瞳。

病毒也是如此,它們的演化也沒有方向,這造成我們無法預估它們會朝著什麼方向演化,會對人體哪些器官造成傷害。

而且,此次流行的病毒雖然早就存在於自然界中,但能夠感染人的病毒可能也是變異而來。這是因為能夠感染蝙蝠的病毒並不一定能感染人類,這是因為蝙蝠與人之間有物種隔離。但是該病毒能夠突破物種隔離,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它曾經發生過變異。

因此,我們需要足夠多的病毒數據, 去偵查這些基因突變,一旦發現病毒亞種,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研究對症治療的方案。

如果出現的病毒亞種足夠多,這些亞種之間對人體的破壞程度會不同,甚至傳播能力也不同,如果這些亞種開始流行,將會給我們帶來新一輪的挑戰。


鍾銘聊科學


我也不懂,但是我想新冠狀病毒出現了突變,又出現了兩個亞型,興許意味著,新冠狀病毒以後也許會成為一種常見病,就像流感一樣,但是也沒有辦法,只能自己注意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愛清潔講衛生,讓戴口罩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出門人多的地方都戴口罩,注意防範,即然如此,以後一定會有疫苗,打一針疫苗就沒有事了,也用不著太擔心!


初夏思夏愛華夏


說明即使得過這個病的有可能再得這個病


盜夢者132


好好鍛鍊身體[捂臉]增強抵抗力,養成衛生好習慣是活著的頭等大事。


做有思想的人


防控難度的增加,病毒作為最簡單的生命體,極易產生變異,這也是現代醫學一直沒有好的方法和藥物對抗病毒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