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她父親是駐藏大臣祕書,民國時受命前往拉薩談判,去世時僅35歲

在民國諸女子中,最令我佩服的,當屬劉曼卿。可惜世人對其事蹟知之甚少。為使其英名不至湮沒,特作此文,以為紀念。

1906年初春,劉曼卿出生在拉薩。其父劉華軒,是清朝駐藏大臣秘書,工作盡職盡責。後來,他在西藏成了家,娶了一位藏族姑娘,生下一子二女,劉曼卿就是他們的長女。

清帝退位後,北洋政府任命鍾穎為"西藏辦事長官",結果西藏地方政府不認這位新長官。1912年12月12日,鍾穎被迫離開拉薩,至此,西藏與內地的聯繫中斷了。

1914年,英國​殖民當局在印度西姆拉召開會議,以麥克馬洪線為依據,私自將藏南9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印度管理。劉華軒得知此事,找來地圖,搖頭嘆息道,當年的抗爭,又要付之東流了。​

​也是在這一年年底,劉曼卿上學了。學校裡既學漢文,又學藏文,很快她顯示出了非凡的語音天賦,這位她日後的政治活動奠定了基礎。

1915年8月,劉華軒被西藏分裂分子騷擾,一家​人只能遷居印度大吉嶺,靠經營一箇中式川味小飯店,艱辛度日。在家中經濟狀況稍有好轉後,父母將劉曼卿送到一所教會學校繼續學業。在學校裡,劉曼卿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同時,她更加思念起故鄉拉薩。父親說,有機會一定要回拉薩看一看。


她父親是駐藏大臣秘書,民國時受命前往拉薩談判,去世時僅35歲


1918年,全家人經海路回國,定居北平城,劉曼卿升入通州女子師範學校就讀。在學校,她一邊刻苦攻讀專業知識,一邊關注著社會出現的各種新思潮,她已成為一名嚮往自由的女性。

1927年4月,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第二年,蒙藏委員會成立。劉氏父女聽說後,非常興奮,通過朋友關係,劉華軒為自己的長女在蒙藏委員會謀了個臨時的職位。這年冬天,十三世達賴喇嘛派出代表羅桑巴桑與南京政府首腦蔣介石進行會晤,劉曼卿因為精通藏漢雙語,在此次會談中擔任了翻譯。會後,《中央日報》報道,這是辛亥革命以來,西藏地方政府對中央政府最成功的一次覲見。

由於表現出色,會見結束後,劉曼卿得以留在行政院任職。1929年6月,藏軍進攻四川巴塘,行政院決定,派一個代表團赴拉薩,以探明西藏地方政府的態度。劉曼卿當即提出申請。不久,行政院批准了她的請求。就這樣,劉曼卿拿著五千元旅費,踏上了西去之路。

在成都,她見到了父親。摸著女兒的頭髮,父親說:"女兒啊!你去南京已有三年了,我們一次面也沒有見過。你這次來成都,我是天天想著盼著。但我也害怕,你這次赴藏就是吃苦了。女兒啊,你肩負的是政府的責任,你能行嗎?我已到垂暮之年,你如遇不測,怎麼能忍心丟下我們兩位老人呢?"父親的一席話,讓劉曼卿不禁放聲大哭。哭完,她擦了擦淚,沿著茶馬古道,繼續向西。

9月12日,劉曼卿一行進入康定,在這裡,劉曼卿尋訪到了外祖母,祖孫倆高高興興地拉起了家常,臨行前,她為外祖母添置了幾件日用品。


她父親是駐藏大臣秘書,民國時受命前往拉薩談判,去世時僅35歲


離開康定,他們翻越了折多山,到達雅江城。10月9日,一行人來到理塘,這裡海拔4200多米,被譽為"世界高城"。25日,到達巴塘,這裡有趙爾豐留下的衙署。1906年,趙爾豐擔任川藏邊區邊務大臣,期間他推行改土歸流,興辦教育,推動了此地發展。11月20日,劉曼卿來到芒康,隨後,她在藏軍"陽為護送,實為監視"下,前往昌都。在翻越海拔六千多米的阿崔山時,突然一陣狂風,劉曼卿被捲進一個大雪坑。隨從趕緊找來一根長繩,讓她系在腰上,雖然把她拉了出來,但其腰和腿都受了傷,無法再走動。於是,大家將羊皮大衣脫下來墊在雪地上,用繩子繫住四個角,讓劉曼卿坐在上面,一人在後面推,一人在前面拉,艱難行進。這時,意外又發生了:繩子突然脫落,劉曼卿飛快地朝懸崖邊滑去,幸好被一棵樹掛住,才沒有掉下去。

12月15日,劉曼卿一行來到昌都,當地僧俗聽說來了一位女欽差,紛紛以吐舌禮向她表示敬意。因為要等拉薩方面的答覆,劉曼卿不得不滯留在昌都達一個月之久。

在得到准許後,1930年1月16日,劉曼卿等人離開昌都,2月28日,他們來到拉薩河渡口,知道劉曼卿身世的老人奔走相告:"劉家姑娘回來了!"

看著歡迎她的父老鄉親,劉曼卿心中格外激動。到達拉薩後,十三世達賴喇嘛本想立即召見,卻因為保守派的阻撓,計劃未能實現。轉眼間一個月過去了,3月28日,十三世達賴喇嘛派人傳話,說今天就要在羅布林卡見她。


她父親是駐藏大臣秘書,民國時受命前往拉薩談判,去世時僅35歲


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好消息,劉曼卿趕忙梳洗打扮,出發前往會晤地點。在侍從的引領下,她進入內室,見到了十三世達賴喇嘛。

行完叩頭禮後,十三世達賴喇嘛用右手為她摸頂(西藏習俗,被達賴喇嘛摸頂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平日裡,十三世達賴喇嘛從不以佛手觸摸女性)說:"咱們都是雪域高原的兒女!"

接著,他又笑著問她在拉薩生活如何,起居飲食是否習慣,還詢問了她的身世。劉曼卿一一做了回答。又說:"西藏永遠是我們民族大家庭的一員,祖國永遠與西藏心連著心。國民政府的要員,都痛惜中國分崩離析的局面。希望今後不受英國人的挾制,讓西藏永久立於中國版圖之內。我這次冒著萬死一生的風險,以漢藏人身份來到拉薩,就是希望在中間聯絡,望佛祖顧念大局,賜予明確答覆。"

十三世達賴喇嘛沉吟片刻,說:"今天,聽到了你的一些想法後,我覺得我的想法基本上與你是一樣的。現在時間較為急促,請容我細作思量,再當面詳告於你。你這次萬里奔波,為西藏利益而赴身的善意,我很讚許。我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

這一席話,讓劉曼卿感到極度興奮,回到寓所,她和隨從人員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舉起酥油茶,共慶漢藏民族和好。

5月25日,劉曼再次謁見十三世達賴喇嘛。會談中,十三世達賴喇嘛表示擁護政府,不願受英國人擺佈;希望國民政府能撤換西康地區腐敗的漢官,這樣康藏的糾紛將迎刃而解;此外,他還希望政府為西藏提供一些織布機、製革機,並派技術人員前來指導。接著,他將一封寫給政府的親筆信交到劉曼卿手中,託她轉呈。最後,十三世達賴喇嘛站起身,贈以哈達,並將一聯紅絲帶放在她的肩上,說了一句"扎西德勒",結束了長達五個小時的會談。兩天後,她離開了這座日光之城。


她父親是駐藏大臣秘書,民國時受命前往拉薩談判,去世時僅35歲


8月7日,劉曼卿回到南京覆命。她轉交了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親筆信和禮物,詳細彙報了此次赴藏之行的情況,受到同仁、官長的高度讚揚。

前文提到,劉曼卿只得到政府提供的五千元差旅費。但因為赴藏路途間,禮尚往來頗多,所以她不得不以個人名義向康藏寺廟、商人借款,如此一來,就有了三千八百九十一元六角七分的虧空。在9月13日給上級的呈文裡,劉曼卿希望財政部能拔出款項,儘快還款,以彰政府之信譽。接到呈文後,財政部批准了這一請求。

西藏之行後,劉曼卿將所見所聞寫入《康藏軺徵》一書,並交付商務印書館。1932年1月,日機轟炸商務印書館,剛剛印刷好的《康藏軺徵》毀於戰火,劉曼卿忍著痛,憑著手中的校對稿,用了四個月時間,再次完成此書,對治理藏區,提供了可貴的參考。

抗日戰爭爆發後,她不顧多病的身體,奔走在康藏地區,宣傳各界抗日救國。

1941年,一代女傑劉曼卿病逝,年僅35歲。她的一生雖然短暫,但她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歷史功績,值得澆築於青銅器上,銘刻於大理石上,鐫於木板上,記錄在史冊上,在每一箇中華兒女心中,永世長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