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路北:缸窯街道 抗“疫”前線 迸發青春力量

導讀

從2月12日起,在路北區缸窯街道鋼城水岸社區的卡點就出現了三名年輕的志願者,每當有人員或者車輛經過,這三人總是第一時間迎上去,詳細詢問信息、測量體溫並記錄在冊。這三名稍顯稚嫩的志願者,正是鋼城水岸社區的三名在讀大學生宋仁杰、劉海天、何啟航,和他們一樣每天堅守卡點的大學生,在缸窯街道不是少數。

▼▼▼


“非典時候,我們還小,只能被別人保護。現在我們長大了,換我們來守護他人,為社區出一份力。”鋼城水岸社區的大學生志願者說。作為在社區土生土長的孩子,寒假回家看到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如此嚴峻,他們在說服了父母之後,主動申請加入到疫情防控的隊伍中來。

"請停車登記,檢測一下體溫""您要去哪裡,有出入證嗎"……在鋼城水岸小區到處都能看到一個強壯的身影,他是重慶理工大學學生宋仁杰。得知社區疫情防控人手緊缺時,因疫情形勢嚴峻未能返校的他勇敢地站了出來,以一名志願者的身份加入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白天在卡點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盡職盡責的守護著社區的第一道關口,晚上回到家中幫助社區錄入“一戶一檔”排查表,共計錄入1500餘戶,2800多人。

路北:缸窯街道 抗“疫”前線 迸發青春力量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作為青年大學生,我有義務衝鋒在前,自覺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在自己還未開學的時間裡盡最大的努力為家鄉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他不僅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自成為志願者以來,何啟航參與疫情宣傳,每天拿著小喇叭向群眾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勸阻他們不要外出並加強自我防範,自願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路北:缸窯街道 抗“疫”前線 迸發青春力量

劉海天是武漢理工大學的一名大學生,平安渡過隔離期後,他主動加入到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來。“居家隔離期間我也曾有過焦慮,社區工作人員為我進行心理疏導,推送飲食健康、衛生安全知識,我很感謝他們!現在我也加入其中。”這個不足百斤的小夥子,柔弱的外表下卻有著一股韌勁兒,幹起活來毫不含糊。寒風中站崗值守,沿街宣傳防護知識,他用自己小小的身軀不知疲倦,樂觀堅定地守護著自己的家園。他說:“這些天,我看到了許多美好,很多群眾為我們捐贈防寒取暖設備以及食物,人人都在做出自己的貢獻,我相信過不了多久學校也會重新開學,到時候,我邀請大家一起到武漢觀賞櫻花!”

路北:缸窯街道 抗“疫”前線 迸發青春力量

“這幾個大學生每天很早就到卡點,跟我們一起參加防控,我看到之後真是心裡又感動又驕傲,我們社區的孩子們長大了,有擔當。”鋼城水岸社區書記孫愛紅說。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任務重、工作量大,需要不少的志願者。聽到消息後,缸窯街道的不少大學生都放棄了自己的假期,參與到社區防控中來。

青年人是國家未來的脊樑,他們在祖國和家鄉最需要的時候盡己所能,衝向疫情防控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別樣的青春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