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今年高校畢業874萬人,研究生擴招能緩解就業嗎?

大家都知道,從上週四開始各地高校開始陸續公佈考研初試成績。

在2月25日國家提出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專升本規模,又在週五28日教育部明確招生規模重點。

那麼這次研究生擴招會帶來什麼反應?


今年高校畢業874萬人,研究生擴招能緩解就業嗎?


對壓線第一志願複試線的同學,可能會因此進入複試,對成績一般的同學來說,也增加了複試通過的概率。

部分專業和地區高校會有明顯的擴招,在這次新聞發佈會上已經明確招生規模重點向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高校傾斜。研究生計劃增量可能會向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等專業傾斜,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

總之擴招意味著總體報錄比的提高,對於因為擴招上岸的同學,是個利好消息,畢竟圓了一部分掙扎在生死邊緣線的同學的讀研夢。

當然,也會有相當多的人會認為碩士學歷含金量降低,未來到底還要不要考研呢?

其實糾結這個問題的無非兩種人:

1.考研失敗、不理想,準備二戰或找工作

2.大三了,開始規劃職業生涯,為畢業做準備

那麼讀研3年和工作3年的人有啥區別,考上研究生就高枕無憂了嗎,什麼樣的人適合直接就業?

就這些問題,我們找了幾位小夥伴聊了聊。

1.考研者說

「26歲讀研三年,工作一年」

對自己來說,讀研可能會得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感,也給自己步入社會找了一個比較合適的過渡期,讀研這三年你可能過得會相對較舒坦一些,步入社會薪資也會比較可觀。

可能剛入職場還有很大的學習熱情,但是隨著我對工作流程的熟悉,我對新事物、新知識的學習熱情也在消失,也沒有什麼時間去充電了,現在回想起考研那三年,真是為自己不太愛學習的人生又續了三年學習的命,研究生帶給你的也有思維方式的改變,知識量的拓展。

「24歲讀研兩年半」

以前看過一個張雪峰和馬丁就考研還是工作互懟的視頻,視頻不長,15分鐘,簡單總結就是張雪峰認為考研是大部分人該有的成功路線,馬丁認為工作中的鍛鍊比一紙文憑更重要,我且就自己的理解說說學歷的差距。

我當年考上了一所985的研究生,我的一些同學也已經工作。放假回家自然少不了一些聚會,我那些沒考研的本科同學,有的做起了房屋銷售月入過萬,有的同學在做導遊收益不菲,但是普遍抱怨太累而且沒有上升空間,高大上一些的入了華為360鞍鋼首鋼,現在想辭職考研,原來升職學歷不夠用了。

還有一部分選擇了讀研。像室友的姐姐,某985電氣工程研究生,進入國家電網,月入2萬十。一個關係不錯的學弟的哥哥讀完研去工作,嫉妒別人都是博士學歷,又回來讀博,最後進入航天二院工作

我身邊的這群人都很努力的在工作,都在為自己的未來而奮鬥,但真的也能看出學歷差距帶來的就業差距,可以看到學歷真的是一道天塹。

張雪峰老師在節目中無奈的吶喊:用人單位說沒有學歷歧視,他們是騙你的。這何嘗不是我們就業中遇到的困難,無奈的吶喊。有時候,學歷比努力更重要。

「24歲手上只有不喜歡的offer」

雙985,95後碩士,沒有能拿的出手的offer

當初想的是讀研更好的就業,結果讀研三年沒對我拿offer有任何幫助。

本科畢業時,感覺自己直接進入社會還太早,還可以在象牙塔多待幾年,考了一個自己不那麼喜歡的專業,但畢竟是985啊。

現在就是後悔,從寒假實習,春招,補招,暑假實習,秋招一直在失敗,因為我想從事設計類工作,從頭到尾都是自學,期間還差點耽誤畢業。

總結自己失敗原因:自我認識不夠,讀完研才發現自己喜歡什麼,結果研究生生涯對我就業沒有一點幫助,讀研期間不是搞科研就是玩,所以對我來說讀研還是工作都沒有認識自我重要。

2.工作者說

「25歲工作三年」

當時我大四走的校招,順利進入某國企,基本上沒有經歷過忙碌找工作的階段,但是單位和我想象中差別挺大的,一個月後我辭掉了工作來北京找了一份工作,但發現它與我的職業規劃並不相符,我選擇再次放棄了這份穩定的工作,到某公司面試了網絡營銷並幹到現在。

就我而言吧,考研了畢業也未必順風順水,就算你進了名企你可能也不滿意,請注意這點,定好你自己的興趣點和職業規劃很重要,太多人考研只是多讀了三年本科。

「24歲工作三年」

還是得看專業。像學新聞、廣告的,這種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考研感覺意義不大,單位不太重視學歷而重經驗,而理工科,本科學的知識有限,可能更需要考研再就業。

3.考研到底是為了什麼

2020年研招考試報考人數大幅增加,全國考生規模達到341萬人,比去年增加了50萬人,增幅14%,突破三百萬分分鐘。

一個班裡有一半同學選擇考研,但是一問他們理由是什麼,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今年高校畢業874萬人,研究生擴招能緩解就業嗎?


講一個段子

剛考完研的佩奇,看著比她先參加工作的弟弟喬治在職場風生水起,心裡在想,如果當初沒有考研直接參加工作,現在自己也是月薪上萬中的一員了。

工作三年的喬治,看著比我晚進公司的姐姐,沒有我在職場中經驗與能力,就因為學歷比我高,工資待遇卻比我好了很多。當初如果堅持考研,現在也許不用那麼辛苦的工作了。

其實導致大多數同學對考研迷茫的原因,可樂個人認為主要兩個方面:

一、讀研後的成果僅體現在學歷上

就如同上文中那位禿頭碩士的故事,很多同學在拿到碩士學歷後發現自己還是在和本科生競爭。通過教育所獲得的知識並沒有體現在工作中,所以才會有為什麼還要考研的疑問。

同時很多企業在招聘人才時,也僅是為了方便篩選人才,才把學歷要求提升到碩士。至於是不是大材小用,那就再說吧,反正街上碩士也是一大把。

二、考研目的不明確

雖然讀研的最基本目的是培養科研學術人才,同學接受的教育也都是以研究學術為目的,但從實際來看致力於此的同學不在多數,能花一年時間去完成論文的人也不在多數。

可樂也知道很多研二、研三同學外出實習,都能做到一週全勤,而且導師支持,完全和讀研的初衷相反。

所以比起盲目考研,為了提升求職競爭力的同學不如想辦法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針對行業或者崗位做好規劃方案。

4.做好求職規劃更重要

考研和工作,你仔細想想,其實它的本質是沒有明確的自我認知。

那怎麼樣才能對自我進行一個更加清晰的判斷呢?

只有一條道路,實踐,同學們都知道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所以應結合你目前的本科學歷含金量、自身的能力水平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來綜合考慮。

很多同學讀研就是為了增強競爭力,甚至有同學是跨專業重新選擇職業方向,所以如果不提前考慮好未來的就業情況,讀完研究生可能還要面臨同樣的問題,到那時候再找不到喜歡的工作就很難受了。

因此,建議同學們花點時間瞭解一下目前人才市場上對自己學校、專業的認可程度以及學歷的重要程度,看心得再多不如去參加幾場人才招聘,當然做幾份實習更能幫你下定決心。

而且,並不是所有公司都那麼看重研究生學歷,其他的因素比如你的專業水平、學校所在地、專業對口情況、家裡是否可以幫忙找工作等等都會有影響。

我們應從目的反推,而不是從手段出發。首先先明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再想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需要掌握什麼樣的知識和技能。


今年高校畢業874萬人,研究生擴招能緩解就業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