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秦皇島快報:講政治 勇擔當 抓落實 促發展

2月29日上午,天空飄著濛濛細雨,地面微溼。撫寧機械加工產業園項目基地機器轟鳴,孕育著一片生機。

“作為項目建設主體,你們有什麼困難,需要我們幫忙協調的,儘管說。”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張士兆擦了擦眼鏡上的雨水,堅定地望著對方,全然不顧腳上沾著的泥土。

“疫情期間開工,資金是個難題。”撫寧機械加工產業園項目建設單位啟信公司負責人的回答簡單明瞭。

“圍繞著戰疫情、惠民生、促發展這一主題,省發改委和中國建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都有合作,正在根據項目需求,幫助你們破解融資難問題。今天下午,撫寧區相關部門人員、建行負責人,一起到市發改委,我們一併研究。”張士兆回應,並馬上叫來隨行的市發改委、建行人員,要求將此事落實到位。

瞭解完項目難題,張士兆對產業園項目未來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園區是形成地方產業集群的主要載體,能夠很好地發揮出產業集群效應,未來發展中,要注重將其聚集優勢體現出來,並囑咐企業要學習、利用好疫情期間國家出臺的系列政策優勢。

隨後,市發改委一行人員又馬不停蹄地趕赴精工綠築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生產車間。“現在復工返崗多少人?鋼構模具生產加工製作週期一般多長時間?還能再加快優化,做到極致麼?現存哪些問題?……”從瞭解企業復工、加工製作開始,到技術改進、發展方向和難題等情況,張士兆耐心詢問,並一一給出解決方案,鼓勵企業儘量壓縮模具生產製作週期,實現集成化、模塊化發展,在保障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實現產品效益最大化。

“我們想5月份進行高新企業認證,還需要你們幫忙。”因為之前已經提出了多個問題,精工綠築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項目總經理董國勇顯得有些難為情。張士兆微笑著點點頭,明確表示市發改委會及時跟進,協調市科技局提供幫辦、跑辦和領辦服務,引導企業往戰略新興產業領域發展,圍繞就業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等方面,統一全面謀劃,為企業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務。聽到這裡,董國勇面露輕鬆,彷彿吃了一顆定心丸。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市發改委積極申列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梳理上報重點保障企業50餘家,經持續跑辦盯辦,18家企業納入國家重點保障企業名單,解決資金需求10.4億元。組織編制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相關政策措施彙編》,將務實管用的政策進行細化梳理,主動為縣區和企業送政策、送服務。

為使重點項目全面復工開工,市發改委主動當好“排頭兵”,甘做“服務員”,深入基層一線,逐縣區、逐項目督導調研,主動上門服務,協調解決問題。這是一個月時間內,張士兆一行第四次奔赴撫寧區瞭解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其他縣區的調研、服務次數早已記不清。

“市發改委作為一個宏觀調控的經濟綜合職能部門,必然要勇於擔當擔責,當好參謀助手,統籌生產力的佈局和生產關係的平衡,做產業佈局的‘統籌者’,做要素配置的‘調劑者’,做瓶頸問題的‘終結者’,把縣區政府、各個經濟主體,真正黏合到一起,將政策研究好、利用好,發揮、釋放其最大優勢,打贏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場硬仗。”張士兆說。

直到中午12點30分,張士兆才趕回辦公室,打算吃口盒飯,然後處理上午交辦的企業融資問題。(來源:秦皇島新聞網 編輯:肖延昭 青媒編輯:唐佳琪 責編:張永忠 監製:耿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