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下生豬生產形勢如何?農業部:有信心實現全年目標

據各地反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些生豬生產物資運輸受阻,新建、改建豬場大多不能正常開工。當前,生豬生產形勢怎麼樣?農業農村部將採取哪些針對性措施?

對此,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在發佈會(觀看直播)上表示,豬肉是我國大多數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中央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硬措施,推動生豬生產加快恢復。在政策推動和市場拉動下,生豬生產已經連續恢復。據監測,能繁母豬存欄連續四個月恢復增長,累計比去年9月份增長了8%,已基本實現了到去年底生豬生產止降回升的目標。儘管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等困難,各地都表示今年既定的任務目標不變,有信心實現全年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的水平。

楊振海稱,下一步,農業農村部準備採取六項措施推進這項工作。

一是逐級強化責任落實。國務院已經同意將農業農村部今明年的生豬穩產保供承諾目標印發各省人民政府,督促各地嚴格落實省負總責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將目標分解到縣市,確保按時完成。

二是及時化解疫情給恢復生豬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繼續解決好飼料、屠宰、流通等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突出問題,暢通仔豬和種豬的調運,強化存欄肥豬產銷對接,保障生豬全產業鏈順暢運行。

三是會同財政部、銀保監會加快出臺貸款貼息等新政策的實施細則。

四是抓好各項扶持政策的落地。重點是落實好生豬規模養豬場建設補助,養殖用地環評等政策,及時解決政策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

五是抓大帶小擴充產能。加快生豬養殖場新建改擴建項目,推動儘快形成新增產能。去年實施了“龍頭企業帶萬戶生豬產業扶貧項目”,投入資金447億元,將帶動3.3萬戶農戶發展生豬生產。

六是持續加強監測預警與技術服務。及時發佈生豬月度監測數據,引導生產。圍繞大場帶小戶,我們分片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幫扶,提高養殖場戶生物安全防護水平和飼養水平,爭取我們的目標如期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