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這一次別再“如果早知道”,你是否get到了疫情孕育的三大變革?

這一次別再“如果早知道”,你是否get到了疫情孕育的三大變革?

作為“世界工廠”,此次突發的新冠肺炎給紡織服裝行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衝擊和挑戰,尤其是行業以中小型企業居多,企業不能如期開工、訂單不能如期交付、銷售渠道受阻、資金緊張、產業鏈運轉不暢,甚至進出口外貿易受損……壓力可想而知。為此,國家和當地政府紛紛出臺各項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來進一步幫助企業員工早日返崗和復工達產,降低損失,共克時艱。

雖然疫情讓傳統消費需求受到抑制,讓這個春節成為了“史上最冷黃金週”,但這些都無法阻擋中國前行的步伐。有著改革開放40多年來積累的雄厚基礎,紡織工業作為中國最有潛力率先跨入世界製造強國行列的工業部門之一,不僅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紡織品服裝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更形成了全球體量最大、最完備的產業體系,是具有全產業鏈自主創新能力的工業部門,相信在全行業眾志成城的堅守與創新,團結與奮進下,一定有信心、有能力、有定力應對沖擊,打贏疫情阻擊戰,實現經濟保衛戰。因為,中國經濟基本面以及長期向好的趨勢不會因為這場疫情而有任何改變!

“在此次疫情防控過程中,市場的創新熱情得到激發,一系列新消費、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湧現,為進一步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發展空間。”正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所言,隨著疫情得到逐步控制和企業復產復工步伐的加快,進入二季度,我國經濟運行將逐步恢復常態,市場供給趨於穩定,城鄉居民被壓抑的需求將得到快速釋放。

準確把握和洞察這些在疫情中顯現的新變化、新趨勢和新模式,待春暖花開,我們一定會順勢而為,適變未來,再創佳績。

防護用品走俏市場,破解熔噴布“細腰”成關鍵

近日,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的大面積感染和數量增加,世衛組織表示,全球口罩等防護用品需求暴增將超100倍!目前,我國各類經營範圍包含“口罩”的企業超過21000家,具備醫用口罩生產資質的企業僅有350多家。有數據顯示,之前我國口罩總體產能為2000萬隻/天,醫用的外科口罩產能220萬隻/天,醫用N95口罩產能約為60萬隻/天(相關數據顯示疫情期間總體產能提高4倍)。隨著公眾出行頻次的增加,疫情防控的持久性以及個人健康衛生意識的增強,今後口罩需求每日可能高達5.35億隻,甚至更多。由此可見,口罩的生產及相對產品的研發與創新潛力巨大。

這一次別再“如果早知道”,你是否get到了疫情孕育的三大變革?

此外,從整個口罩產業鏈來看,上游是聚丙烯;中游是無紡布和口罩機,其中無紡布主要是紡粘布和熔噴布,像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一般是多層結構,外層是防水紡粘布,中間層(過濾層)是熔噴布,內層是吸溼紡粘布;下游是口罩的生產。目前上游聚丙烯產能充裕,隨著口罩用量的增加,產能也正不斷擴展。下游口罩生產,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截至2月11日全國口罩產能利用率已經達到94%,而且很多其它製造領域的企業也紛紛跨界加入生產口罩的行列。有數據統計,1月1日到2月7日全國有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口罩、防護服”等業務,預計未來口罩的供應也將快速隨之增加。

這一次別再“如果早知道”,你是否get到了疫情孕育的三大變革?

受下游需求拉動的影響,有著口罩“心臟”之稱的熔噴布近一個多月已從平時的2萬元/噸已漲至30多萬元/噸,甚至還有繼續漲高的可能,這讓原本小眾的產品如今變成了一個十分強勢的賣方市場,甚至有點“卡殼”口罩的量產。為此,有人用“葫蘆”來形容當前的口罩產業鏈,而“細腰”部位正是熔噴布生產的現狀。受生產工藝和設備的制約,目前熔噴布全國生產企業不到200家,2018年全國產量也僅為5.35萬噸/年。因此,深挖當前熔噴布企業的產能,催生與之相似技術工藝企業轉產,加快上馬熔噴布相關生產線,在今後一段時間將被受關注。

而由此也將推動相關設備的研發和工藝技術的創新,如更加高效智能口罩機的研發與生產等也將成為新一輪產業“窪地”。近日,經緯紡機首臺N95口罩機通過產品鑑定,該設備單線可日產N95口罩5萬片以上,引起行業不小轟動。

與此同時,隨著公眾消費意識和環保意識的提升,健康理念的增強,醫療防護用品,大健康以及綠色環保產品,特別是功能性、抗菌性、AI智能等抗菌抑菌環保型面料和服裝的生產和研發,也會隨之倍受青睞,走俏市場。疫情之後,戴口罩出行,日常消毒防護,抗菌環保恐將成為生活新常態。

這一次別再“如果早知道”,你是否get到了疫情孕育的三大變革?

直播帶貨受寵,新零售迎來新變革

此次疫情,對線下消費尤其是對商場、實體店的影響最為嚴重。儘管當地政府、市場相對出臺了一些補助和扶持政策,如減少稅收、減免房租等來幫助其共渡難關,但對品牌企業以及加盟商、代理商來說,沒有銷售也就沒有經濟來源,坐等只會“等死”。

次疫情讓我們體驗了一次“宅在家裡也是為國家做貢獻”的“酸爽”外,也把全民趕上了線上消費,讓社交電商、直播帶貨等“大火”了一把,“宅經濟”潛力顯現。

“這款衣服買什麼尺碼主要看孩子身高哈。”在“英明巴拉巴拉童裝”的快手直播間,姜雪英正熱心地為大家介紹一款女童家居服,“有老鐵問大人能不能穿,可以的哈,不過最大碼是身高1米6以下才能穿下”……屏幕中的姜雪英一臉笑容,但事實上作為巴拉巴拉加盟商的她,在疫情期間關閉了13家實體門店。為了尋找新的商機,她開始了直播帶貨。

“從正月初四開始播,平均每天銷售額都有1萬多,業績最好的的時候一天能賣到三四萬。”這讓專注做了20年實體市場的姜雪英感受到了線上消費的魅力,於是她全身心投入到了直播帶貨上。截至二月初四,開播僅一個月,姜雪英的線上銷售就達到了43萬。

這一次別再“如果早知道”,你是否get到了疫情孕育的三大變革?

不僅如此,姜雪英的直播“救市”,還引起了巴拉巴拉總部的注意。如今,巴拉巴拉正發動旗下所有的直營店、代理商、加盟商關注直播帶貨,進行線下“轉場”。

相比以李佳琦、薇婭等網紅主播帶貨的不同,疫情期間還湧現了大批一線導購員做起了直播,號稱“雲櫃姐”,竟做的有聲有色。蘇寧在疫情期間重點發力“超店播計劃”,把以往各個門店的櫃檯櫃姐、促銷員等變身成為線上主播,幫助去不了線下門店的消費者“雲逛店”,為消費者介紹產品的功能、實景體驗展示。僅2月21日的一場直播大促,3000多位櫃員、促銷員變身主播直播帶貨,一天累計觀看人數超過1.3億。處在風口的直播帶貨,這次不僅帶火了新零售,未來藉助網紅直播、線上小程序、社交電商等方式,“雲逛街”也或漸成主流。

除線上直播外,疫情期間微信也成了導購們的“戰場”。品牌服飾導購通過微信群、朋友圈發佈服飾新品信息,並藉助發放專屬優惠券等吸引用戶消費,拉動銷售增長。安踏在疫情爆發後,立馬推出了“全員零售”項目,超過3萬名員工及經銷商夥伴參與,各品牌的銷售團隊和品牌支持團隊,以及所有的管理層和共享團隊紛紛“參戰”開微店。據悉,安踏1月電商業務超額完成目標,2月銷售也有望達成預期。

對此,IFB國際時尚品牌諮詢集團總裁、時尚新零售專家王翔生博士表示,目前時尚企業已經採取線上秒殺、直播或微營銷等形式自救,今後線上銷售將成為零售新常態。他建議,今後企業應借私域流量打造自己的VIP社群,提升顧客黏性與壁壘;同時重視對消費者品牌與時尚觀念的線上互動,提高消費者品牌認知與忠誠度。

“現在,線上平臺的日銷售額最高時已突破600萬元,全員營銷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我們根據當前情況對今年銷售目標進行了調整,整體銷售預期在二、三季度恢復,力爭在四季度補回損失。”儘管受疫情影響,雅戈爾在全國的3000餘家門店悉數關閉,但雅戈爾董事長李如成依然信心十足。因為雅戈爾早先人一步按下了新零售“快進鍵”,採取數字化手段,通過大數據和新技術來推動商業和運營模式升級,不僅實現了電商渠道和實體門店的有機磨合,消費場景與消費時間的隨意轉換,更領跑了新消費時代的品牌營銷新模式。

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近日發佈的《2019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元,同比增長63.2%,從業人員規模將達4801萬,同比增長58.3%;直播帶貨更是激活了十萬億元市場。以淘寶為例,2018年,淘寶直播月增速達350%,全年拉動GMV 破1000億元。由此可見,線上消費的潛力多麼誘人。

為緩解線下閉店帶來的影響,如今,太平鳥、安踏、森馬、紅豆股份等品牌紛紛轉戰線上,皆取得了不俗成績。相信疫情之後,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更加註重線上營銷的探索和模式創建,如在抖音、快手、蘑菇街等平臺直播賣貨;在1688、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和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開設店鋪;新型互聯網體驗式營銷、社群營銷;自媒體、微商、小程序、手機APP等移動終端平臺;創建互聯網、電商和直播等平臺服務機構等,來加速銷售渠道的融合與創新。說不定疫情過來,很有可能會出現補償式甚至是報復性消費。

這一次別再“如果早知道”,你是否get到了疫情孕育的三大變革?

線上線下互動,集群市場積極探索新模式

疫情期間,不光是品牌“加急”電商自救,就連集群市場玩起了線上,不斷探索新模式,來打通“被困”的產業鏈。作為全國最大的羊毛衫集散地,濮院的開市和交易情況倍受關注。為了有效保障市場供給,近日,濮院鎮黨委政府和濮院羊毛衫市場管委會開通了“線上開市”,其中20個交易區、韓國館、320創新服務綜合體線上開市審核通過率達100%。2月17日,市場內外共有近500人參與線上開市,通過平臺直播、電商平臺、電商服務機構、自有平臺等模式,當日市場內外總成交件數達21.3萬餘件,總成交額6183.6萬元。不僅如此,線上市場的開業,還帶動了專門為電商配套服務的跨聯易購國際電商基地的復業申請以及線上培訓。

這一次別再“如果早知道”,你是否get到了疫情孕育的三大變革?

為此推動“線上市場”的健康有序進行,濮院還相繼要出臺了“經營費用補助、地方財政補助、線上業務培訓、服務平臺獎勵、拓展上游渠道、拓寬下游渠道、強化配套服務”等七大政策,鼓勵市場經營戶、所有企業以及電商平臺、機構,全力打造濮院服裝服飾線上市場,儘量降低因疫情帶來的影響和損失。

中國輕紡城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經營品種最多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市場人員流動大、不確定因素多。為此,柯橋區政府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思路,圍繞“互聯網先行”、“閉環式精控”、“全流程服務”,不僅實現了經營和防疫的雙贏,更取得了線上線下的“開門紅”。

2月10日,浙江中國輕紡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網上輕紡城率先復業,全力為經營戶提供網上商鋪運營、線上居家貿易等服務,目前網上輕紡城共有商戶9萬餘家、採購商62萬餘家,其中疫情以來新增入駐商戶3200餘家、採購商6500餘家。此外還通過全面激活覆蓋全球的60餘萬個採購商信息庫,實現點對點線上對接。網上輕紡城現已實現訂單2.96億元,其中海外訂單17單共計840萬美元,整體訪問量同比增長25%。截止2月24日,已於2月18日全面復業的中國輕紡城累計復業商戶17320家,復業率達79.6%,實現交易額15.23億元,聯託運企業復業153家,復業率達86%;日平均接待境內外採購商15478人次。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為輕紡城帶來了新活力。

此外,廣州富力•環貿港深挖以“專業市場+新平臺”,以“數據智能”為核心技術優勢,相繼開發出了應用環貿快版、環貿映像、富運通、富貿通、RFSHOWROOM 等六大線上應用程序,搭建了億訂電商、億訂滴滴買手、網紅直播等專業化平臺,在設計打版、柔性生產、大貨生產、產品包裝、攝錄視頻、商品上架、雲倉物流、進出口貿易等環節,為品牌商戶和集群企業提供線上一站式產業服務工具,得到了商戶們的一致好評。廣州白馬服裝市場則通過“線下市場+社交渠道+直播電商”三位一體、一站式的商業模式,聯合廣東奇化、二更視頻等機構共同組建“星典(華南)直播與內容電商基地”發展電商直播業務,更是實現了“專業市場+新零售”的疊加效應……

通過這次疫情,不僅檢驗了行業、企業的快速反應以及數字化轉型成效,也更加堅定了其繼續加大線上線下佈局的信心和決心。對此,雲之夢科技董事長董波表示,疫情關上了一扇窗,卻為數字化打開一扇門。隨著消費模式的改變,今後流量與運營能力將成為企業最重要的核心資產,企業必須通過數字化建立與顧客的連接點,並藉助科技力量進行線上線下佈局,大力開展數字經濟、共享經濟、智能經濟、綠色經濟融合創新,提升產業供應鏈效率,增強體制活力和發展張力。

這一次別再“如果早知道”,你是否get到了疫情孕育的三大變革?

記者的話

如今,在國家政策的各種紅利支持下,企業正有序復工復產。“最近從上到下都在出臺各種政策扶持企業,對未來經濟迅速恢復,我充滿信心。”正如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周海江所言,只要全行業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一定會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最後的勝利。

可以說,通過此次疫情“大考”,給行業、企業都上了生動的一課,這也使得行業、企業對未來發展產生新了的思考。特別是隨之湧現的新模式、新消費,必將為行業今後高質量發展增強韌性和活力。只要我們能及時洞察這些新變革、新趨勢,這次疫情危機,是商機,更是轉機。

更多內容丨盡在《中國紡織》雜誌

這一次別再“如果早知道”,你是否get到了疫情孕育的三大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