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西河街道念好“講、幫、樂”三字經 打好防疫仗

自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戰役打響以來,西河街道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志願服務活動為抓手,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的作用,念好“講、幫、樂”三字經,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後一米”,打好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

2月23日,在西河街道泉水灣社區泉水灣小區裡,社區黨總支書記梁玉霞帶領著志願者開始了新一天的疫情防護知識和相關事宜的宣傳工作。

西河街道泉水灣社區黨總支書記梁玉霞說:“在疫情非常時期,希望居民們安心地待在家裡不要出門,如果有需要購菜、扔垃圾等生活的需求,我們的社區志願者會為大家上門服務,謝謝大家的配合。”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泉水灣社區積極組織轄區內的志願者行動起來,充分發揮志願者的作用,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引導,為防疫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梁玉霞說:“泉水灣社區以新時代文明站點為引領,發揮志願者各種特長和優勢,在小區裡以流動喊話器、流動小喇叭、還有固定大喇叭等方式宣傳疫情的相關知識。通過文明勸導員的耐心講解,居民的防護意識在明顯地提高,現在居民們都特別配合我們社區的工作,都能主動地待在家裡不出門。”

團結社區東莞小區的李桂蘭今年80歲了,她和小兒子趙永軍一起生活。2月初,趙永軍送妹妹一家回烏魯木齊,由於疫情防控工作,他被留在了烏魯木齊。趙永軍第一時間就給西河街道團結社區黨委書記吳承功打電話,說明自己暫時不能回家以及母親聽力不太好需要幫助的情況,請求社區對母親李桂蘭進行照顧。

西河街道念好“講、幫、樂”三字經 打好防疫仗

吳承功接到電話後,立刻就帶著社區幹部前往李桂蘭家,對老人進行照顧。吳承功和社區幹部每天都會到老人家裡去一次,瞭解老人的生活情況,並幫助老人帶些生活用品。為了讓趙永軍安心,吳承功和社區幹部經常會給他打電話,向他說明李桂蘭的生活情況。


吳承功:“我們看你母親來了,你母親今天有點腿疼,你給她買的膏藥,她貼上了,其他情況都好的呢。”

西河街道念好“講、幫、樂”三字經 打好防疫仗

趙永軍:“好的,那就行。”

吳承功:“我們今天買了些蔬菜買了些饢,冰箱裡還有好多菜都沒吃完,你母親吃的不多。”

趙永軍:“嗯,她平時飯量比較小。”

吳承功:“我們也給你母親做了心理疏導,她出不去著急,我也給她說寬寬心,你母親現在也非常支持我們的工作。你安心在烏魯木齊,不用擔心你母親,我們會照顧好她。”

趙永軍:“好的好的,謝謝你們。”

今年78歲的房玉秋是一名文化戰線退休的老幹部,他和老伴付秀英宅在家的這段時間,發揮自己的專長創作了抗擊疫情的歌曲。

西河街道中山北路社區居民房玉秋說:“在這特殊的時期,我們雖然宅在家裡,但也希望能向防疫一線人員學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於是我就和夫人講了我要創作一首同心協力抗擊疫情的歌曲。我的夫人也非常支持我。”

西河街道念好“講、幫、樂”三字經 打好防疫仗

從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房玉秋已經自己寫詞,自己譜曲做了《龍抬頭》、《龍騰飛》、《龍鳳祥》3首關於抗擊疫情的歌曲,為戰勝疫情增加了信心。

付秀英不僅支持老伴的創作,還和老伴在家一起搞彈唱,老伴彈曲,她邊唱邊跳,為宅在家的生活增添了樂趣。

付秀英說:“我們在家一起彈彈曲,唱唱歌,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做到在防疫期間堅守在家,聽社區幹部的話,不亂竄不亂跑。”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西河街道念好“講、幫、樂”三字經,為打贏防疫阻擊戰奠定了基礎。“講”即通過流動小喇叭、鄉村大喇叭、移動喊話器、抖音短視頻多形式宣講疫情防控知識。“幫”即幫特殊群體,弘揚雷鋒精神。“樂”即開展居家才藝大賽,分廚藝大賽、引導居民積極地應對疫情防控,向居民傳遞正能量,發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疫情防控的同時,號召全體居民“動起來”。

如今,“講、幫、樂”三字經抗擊疫情法已經在西河街道各個社區推廣開來,成為抗擊疫情的一個良方。

記者:王清華 張超 王文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