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6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文/陳令孤 (本文為時光網特稿,首發於時光網)

“我和命運打賭/我把自己當賭注/我們走一路不迷路/才能把自己救贖……”,這是成龍新片《英倫對決》的推廣曲《普通人》中的歌詞,也可謂是他自身的寫照。從一介普通武生到國際動作巨星,他也曾在行路中遇過迷途,但總是通過對電影的摯誠和對觀眾的尊重獲得救贖。他就像自己在電影中的角色一樣,多以普通公民的形象示人,卻總是做著英雄般的事業。對此,一聲簡單的“大哥”稱呼就已經代表了他的地位和魅力。

在成龍漫長而始終保持生命力的從影生涯中,其中征戰好萊塢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但是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他也曾受到輕視和質疑,但最終還是用自己開創的喜劇動作風格成功征服觀眾,在這個代表影視工業最高水準的地方站穩腳跟。從蓄勢待發到不斷努力,從嶄露頭角到走向巔峰,最後贏得業界的尊重,榮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堪稱傳奇。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近年來,成龍的工作重心轉入華語市場,自2010年《功夫夢》之後沒再主演好萊塢製作(大片廠或獨立製作)。本次《英倫對決》與導演馬丁·坎貝爾合作,STX等北美獨立製片商投資,將於10月13日前後在北美、歐洲多個市場上映,意味著他再歸好萊塢,也是對他去年獲得終身成就獎的一個很好回應。

對於成龍來說,變化的只是他的年齡和身體,而其“君子以自強不息”般的職業精神卻永不褪色,甚至還在不斷追求創新。現在,我們就借這個機會,回顧一下成龍征戰好萊塢的歷史和戰績。

一、潛龍勿用

初征好萊塢的失落遭遇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新精武門》從片名到海報都在學習李小龍

1976年某天,在澳大利亞的一處閣樓上,一個名叫陳元樓的年輕人躺在床上,準備睡醒後去餐館做調酒師工作。此時來自香港的一通電話將他驚醒,也改變了他的一生。在這之前,他從戲班畢業後,曾在影視圈闖蕩了兩三年,未見起色。心灰意冷之際去了澳洲,做過建築工人。而這個電話是朋友陳自強打來的,邀請他回去加入羅維的公司,主演《新精武門》。羅維曾把李小龍捧紅,自後者1973去世後,一直在尋找一個接替者。影片開拍時,陳元樓改名“成龍”,星途之門正式開啟。

經過幾部影片的探索後,成龍在袁和平的《蛇形刁手》中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詼諧打鬥風格,之後又在嘉禾公司出演了幾部票房大賣的功夫片,一躍成為超級巨星。而他自然也不會放過闖蕩好萊塢的機會,1980年在公司的推動下赴美拍片。但沒想到,等待他的並不是和香港一樣的鮮花和掌聲。在美國,很少人認識他,選劇本也沒有主動權,多次試鏡後才談成了一個小成本電影《殺手壕》。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殺手壕》在好萊塢並未成功

由於成龍不懂英語,沒辦法和人交流。最初的9個月,他每天就是上課學英語。而更大挑戰是,好萊塢的拍片方式和香港不一樣,不會聽他的意見,也沒有專業演員能配合他的動作,以至於需要從香港調來武師。這樣一來,也就無法發揮他的特長,導致影片不倫不類。《殺手壕》上映後,首周獲得110萬美元票房,累計852萬美元,比起他在香港的作品相差太遠,口碑一般。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炮彈飛車》雖然不是成龍主演,但也為他闖蕩好萊塢積累寶貴的經驗

此時的美國觀眾還沒有從李小龍的剛猛風格中回過神來,無法接受成龍這種逗趣詼諧的動作。再加上文化差異,很多笑點觸動不了觀眾。之後,他又相繼拍攝了《炮彈飛車》、《威龍猛探》等低成本影片,效果也不好。用成龍的話說就是:“沒有人喜歡我的幽默,沒有人喜歡這種打法,美國觀眾真的摧毀了我的信心。”於是,他又回到香港發展。

儘管如此,成龍的名字卻通過另一種方式在美國蔓延。在唐人街和放映經典影片的影院裡,人們能夠觀賞到他那些轟動一時的經典作品。在音像製品商店裡,人們也可以買到成龍新片的錄像帶。等DVD興起後,就更方便了。正是通過這些途徑,很多美國人開始成為他的影迷,其中就包括導演昆汀·塔倫蒂諾。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當時的成龍明白,只有立足於香港拍攝出精品,才能成功打入好萊塢

而成龍回香港後發展愈加順利,1985年他自己執導的《警察故事》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也是他從功夫小子向社會英雄的轉型之作。1987年,紐約電影節上放映了這部作品,受到熱烈歡迎。同時,好萊塢的創作人員開始有意識地研究香港電影的拍法。比如《虎膽龍威》和《黑客帝國》的製片人喬爾·西爾弗就曾讓工作人員觀摩成龍的作品影碟,並將其中精彩的打鬥鏡頭剪輯出來,供導演和編劇學習。這些現象都為成龍後來重返好萊塢奠定了基礎,此時的他可謂蓄勢待發階段。

二、見龍在田

《紅番區》打入美國主流市場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飛鷹計劃》已經拍出了好萊塢範兒

雖然初征好萊塢沒有獲得預想成果,但也拓展了成龍的視野,此後的他的作品便加入許多國際化元素。1984年的《快餐車》講述了西班牙華僑經營餐廳的故事,遠赴歐洲實景拍攝。1991年,他自導自演的《飛鷹計劃》穿越亞非歐三大洲取景。正是這些國際化動作片的創作,讓成龍逐漸向好萊塢靠近。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紅番區》在北美超過2000影院開畫,宣告成龍正式被好萊塢接納

1994年,成龍和海歸派導演唐季禮合作,拍攝了跨國題材動作片《紅番區》,講述香港警察馬漢強在紐約勇鬥黑幫的故事。這是成龍第一部製作費超過億元的電影,他得以在片中展現了一系列高難度的動作場面,再結合一貫的詼諧設計,形成了節奏爽快、一氣呵成的觀影效果。同時,故事本身又貼合美國社會,展現了英雄戰勝邪惡的普世主題。1996年初,影片以配音片方式在北美超過兩千家主流影院上映,獲得3234萬美元的票房,打破了美國最賣座華語片的紀錄,成龍正式打入美國主流電影市場。

在1995年6月10日舉行的第四屆美國紐約MTV電影獎頒獎典禮上,成龍獲得終身成就獎,而為其頒獎的是恰好是他的粉絲昆汀·塔倫蒂諾。在舞臺上,昆汀眉飛色舞地表達了自己對於成龍的喜愛:“看成龍的電影比其他表演者更能激發身體的能量。說實話,如果我能變成一個演員,我會選擇擁有成龍的演藝生涯。”這無疑是同行人對他的至高評價。

《紅番區》在美國掀起了一股成龍熱,他也獲得了“世界最可愛影星”的稱號。發行該片的新線電影公司想要趁熱打鐵,為成龍物色新的好萊塢項目。製片人喬納森·格利曼本就是成龍的鐵桿粉絲,看中了《尖峰時刻》的劇本,認為非常適合他,並和經紀人陳自強進行了三小時的細節探討。但對於再次赴好萊塢拍片,成龍也有顧慮。他沒有忘記15年前的受挫經歷,再加上導演布萊特·拉特納是新人,因而非常慎重。但是當他看到為其量身打度的劇本,以及劇組答應採用自己的特技團隊來拍攝動作戲,決定再嘗試一次。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尖峰時刻》這個動作設計,顯然是宣告成龍迴歸好萊塢!

1998年9月18日,《尖峰時刻》在美國開畫,片中所展現的因文化和身份差異所造成的幽默,很合觀眾口味,首週末票房就高達3300萬美元。與成龍搭檔的克里斯·塔克本是脫口秀演員,兩人的合作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快的拳搭配最快的嘴”,成龍式的喜劇動作與美式幽默得到了一次完美融合。影片最終獲得1.41億美元票房,位列年度北美票房排行榜第七位。同時,這也是中國人第一次以正面形象在好萊塢的大製作中擔任完全主角。

由於這部作品的成功,成龍還被選為1998年10月19日的《時代》週刊封面人物。媒體稱讚他為“好萊塢先生”,認為他的表演為世界的動作片注入了新的血液。至此,成龍真正意義上在好萊塢嶄露頭角。

三、飛龍在天

從《尖峰時刻2》走上票房巔峰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尖峰時刻2》在北美盛大公映,票房最終破2億美元

拍攝系列片是好萊塢在世界電影市場攻城略地的一大法寶,而好萊塢的一線明星無一例外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系列作品。當《尖峰時刻》獲得認可之後,續集的拍攝也提上日程。如果說,上一集成龍是以異鄉人的身份在洛杉磯逆境生存,那麼續集中他算是回到了自己的主場香港,而他的搭檔卡特則成了外來人,這種因環境變化和身份錯位帶來的笑點依舊飽滿,並由於投資的增加,展現出比上集更宏大的視聽場面。

2001年8月3日,《尖峰時刻2》在北美上映,正值最熱的暑期檔。再加上之前李安的《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獎,在美國颳起了一陣中國風。此外,成龍與克里斯·塔克的CP組合也更加默契。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助推下,影片首周就以6680萬美元位列北美票房排行榜首位,最終取得2.26億票房,位列年度第五。而排在它前面的四部則是《哈利波特》《怪物史萊克》這樣的魔幻片或動畫片。成龍的真實題材電影能獲得如此成績,並將《珍珠港》《11羅漢》等大製作片甩在身後,讓人驚奇不已。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尖峰時刻》海報

《尖峰時刻2》一舉將成龍推向演藝生涯的巔峰,新世紀初的他迎來了在好萊塢的高光時刻。他躋身2000萬美元片酬俱樂部,成為好萊塢片酬排名第三的男星,力壓布拉德·皮特和布魯斯·威利斯,僅次於湯姆·克魯斯和湯姆·漢克斯。等到了《尖峰時刻3》的時候,他的片酬加上影片分紅,達到了4000萬美元,此外每月還能收到影片DVD的銷售利潤分紅。無論是名氣還是財力,成龍都是好萊塢華人影星第一位。

不過,成龍對於錢的概念比較坦誠,也很豁達,他說:“我到好萊塢拍電影最大的目的就是掙錢,然後我再把錢投到香港更多年輕導演的身上,鼓勵他們拍片。”這也是成龍始終受到尊重的原因。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2002年,成龍留名好萊塢星光大道

2002年10月4日,成龍的名字被鐫刻在好萊塢星光大道的第2205顆星星上,其地位得到進一步認可。同時,好萊塢還將這一天定名為“成龍日”。與之對應的是,成龍在拍片中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和決定權,這是很多好萊塢本土明星都做不到的事。在《好萊塢報道》評選的“好萊塢明星權力排行榜”上,成龍位居16位。回顧這種變化,成龍說:“現在我再到美國已經不同了,就算是美國導演,也聽我的。我可以教他怎麼拍,我的造型大概要怎樣。現在我的權力比較大了,美國製片來跟我談拍戲,大概都知道我的要求。”


四、亢龍有悔

一招鮮不一定吃遍天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上海正午》劇照

電影市場向來流行跟風,好萊塢也不例外。《尖峰時刻》取得成功之後,很多公司也邀請成龍出演這類喜劇功夫與美式幽默相結合的影片,《上海正午》就是其中一例。兩部影片的劇情有些相似,都講述的是成龍被派往美國解救上司女兒,遇到當地人組成雙雄,不過這次是西部片風格,與成龍搭檔的是一位火車扒手,由美國諧星歐文·傑克遜飾演。


但《上海正午》不如《尖峰時刻》受歡迎,2000年5月上映後,最終在北美收穫5700萬美元票房,剛剛蓋住5500萬美元的投資。儘管如此,成龍的“功夫”標籤已經在美國深入人心,對拍攝也有了自己的控制權。到2003年續集《上海騎士》拍攝時,成龍自己的公司也參與了投資,他本人擔任第一製片人。影片故事橫跨中美英三國,遠赴歐洲取景,並且邀請另一位功夫明星甄子丹加盟。最終,影片的北美票房提升到6000萬美元,但全球票房僅8800萬,要比第一部少了1100多萬。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環球地球80天》票房不佳

究其原因,《尖峰時刻》雖讓成龍找到了自己在好萊塢的風格定位,但如果所有影片都刻意去模仿,甚至更加誇張,效果便適得其反。比如2004年,迪斯尼投拍的成龍作品《環遊地球80天》,將功夫喜劇和無裡頭風格混同,邀請眾多國際巨星參與搞笑,連時任加州州長的施瓦辛格也客串了一個角色,梳起了掃把頭,與以往冷酷的造型判若兩人。影片質量也如大雜燴一樣,浮誇有餘而純度不足,缺少成龍經典功夫片的味道。製作費用高達1億美元,結果僅獲得2400萬美元的北美票房和7000多萬的全球票房。這次失利之後,成龍的工作重心迴歸亞洲。

而將成龍推向巔峰的《尖峰時刻》的第三集拍攝中也並不順利,由於克里斯·塔克的檔期和片酬問題,五年後才動工。2007年,《尖峰時刻3》上映,首周以5023萬美元的成績獲得北美票房榜冠軍,但叫座不叫好,最終獲得1.39億美元的票房,不再有第二部之勇。當然,這也是很多系列片會遭遇的現象,並不是成龍個人的原因。只是,少了這個系列的加持,他在好萊塢的影響力有所式微。

此外,因文化差異所形成的矛盾也依然存在。比如2002年,出於對斯皮爾伯格的尊敬,成龍毫不猶豫接了《神奇燕尾服》的劇本,同時許多演員又是因為想和成龍合作而參與其中。但是當成龍穿上不合自己形象的燕尾服,再配合電腦特技做動作,便失去他的作品所應具備的幽默感和親和力。

成龍對此也有反思,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說:“我不喜歡《尖峰時刻》,我不喜歡《上海正午》……為什麼?因為我並不真正理解那些笑話”。可以說,成龍的好萊塢之名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美國觀眾對功夫喜劇這種新鮮形式的好奇促成的,並通過《尖峰時刻》表現出來。一旦影片的題材和人物形象不能完全挖掘成龍的特色,效果便不理想。

五、元亨利貞

榮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國際大片《神話》

2002年《英雄》之後,中國的電影市場發展突飛猛進,成龍也適時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亞洲。之後,他的作品多是國際化製作的大片,如《神話》《十二生肖》等,都具有好萊塢影片的氣質。不過,他並沒有離開好萊塢,多年來積累的經驗和人脈讓他能夠在東西方之間自由出入,遊刃有餘地參加一些電影項目。

2008年,一部結合了中國兩大國寶的動畫片《功夫熊貓》問世,成龍為其中的角色金猴配音。而本片的整體風格尤其是人物的動作行為,很多地方都借鑑自成龍。對此,第三部的導演之一亞力山德羅·卡羅尼強調說:“如果沒有成龍開創的武打表演風格,就不會有《功夫熊貓》系列動畫。我們需要把功夫的元素融入到真正的喜劇中。”成龍的動作喜劇極大地影響了好萊塢的電影創作。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功夫夢》北美大賣

這時候的成龍所參演的電影大都契合個人的身份和特長。2010年的《功夫夢》講述一個飽受欺凌的小孩跟隨功夫大師學武,最終打敗對手獲得比賽冠軍的故事。成龍扮演了一位隱姓埋名的功夫大師,與威爾·史密斯的兒子賈登·史密斯配戲。這種講述人物通過努力進行救贖的影片,頗具勵志色彩,傳遞的是“美國夢”式的價值觀,很受觀眾歡迎,在北美獲得1.59億美元票房,全球3.59億美,超過《尖峰時刻2》成為成龍最賣座的電影,而投資僅2500萬美元。此片可謂是中國功夫文化與好萊塢電影之間的一次經典合作,體現了成龍作為中西交流的橋樑的意義。

他讓功夫片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成龍闖蕩好萊塢戰績史

成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而年過六十的成龍依然延續著自己的職業生涯,並保持旺盛的創作力。2015年,在福布斯全球男演員富豪榜上,他僅次於小羅伯特·唐尼,位列第二。2016年8月30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選出了奧斯卡的4位終身成就得主,成龍名列其中。他成為首位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華人和第四位獲此殊榮的亞洲人。這也是他第一次獲得奧斯卡獎,學院主席稱讚他有著獨特的國際職業生涯。在11月12日舉行的頒獎禮上,當大屏幕開始播放成龍的精彩片段剪輯時,全場起立鼓掌,向他致敬。而頒獎嘉賓是成龍的老搭檔克里斯·塔克以及實力派影星湯姆·漢克斯。

在頒獎致辭中,成龍說:“(贏得奧斯卡獎)這是一個夢想……終於現在是我的了。”從1976年更名“成龍”,首次擔任電影主角,他就希望做一個國際巨星,到2016年真得獲獎,已過去了四十年。期間,成龍拍過好萊塢影片15部,總票房逾19億美元,以一個華人演員身份能獲此驕人成績,終身成就獎可謂實至名歸。

而在此次這部《英倫對決》中,他將繼續自己的國際化征程,中美合作,跨國拍攝,並與“最優雅的007”皮爾斯·布魯斯南合作,組成新的雙雄會。同時,影片在喜劇動作風格的基礎上還增加了許多懸疑、諜戰、政斗的內容,成龍扮演的普通人也將面臨罪惡深淵的考驗,希望他的這次突破能在好萊塢再掀風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