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孩子洗一次碗給20元,拖一次地給10元,倒一次垃圾給5元,你贊成這種獎勵嗎?

小麥媽媽


這不是最佳的方式,金錢獎勵方式有好也有壞。好的一方面是讓孩子認知付出勞動與金錢回報的關係,可以短期內直接刺激孩子去做家務。不好的一面是,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作用了,但容易造成孩子一做家務就要求金錢獎勵,沒獎勵就不動的趨利心裡,容易給孩子造成不良的金錢觀!

最好的方式還是要從心理上,讓孩子融入家庭生活,有更多家庭的參與感,幫父母分擔家務也是良好的美德,父母可以通過尋求幫助的方式讓孩子參與分擔家務,讓孩子有成就感!而且也是要讓孩子明白,作為家庭成員,分擔家務也是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多給予孩子肯定與鼓勵,比如說,感謝幫媽媽分擔了家務,減少了媽媽的工作量,不會那麼累了,輕鬆了很多!真希望媽媽一直能有這樣的待遇,當然我也相信你也很樂意為媽媽分擔家務,為我們的小家庭盡一份力。從這方面去培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以及對家人的愛,這樣更能讓孩子從被動變成主動,有家庭團體融入的參與感與成就感!


卷爸育兒


老穆嚴重不贊成這樣的做法!

說句心裡話,父母這樣的做法,只能讓孩子變得更加貪婪和自私,甚至會“唯利是圖”,形成拜金主義!


老穆有個朋友,他本來成績很棒,在班級、年級都能排得上名次。

突然有一天,他家有錢了,而且錢很多……

我的朋友就跟我說:“我老媽說了,考班級第五名,獎勵一千;班級第四,獎勵二千;班級第三,獎勵三千;班級第二,獎勵四千;班級第一,獎勵五千;年級前十名,獎勵八千;年級第一,獎勵一萬!”

老穆當時聽到後,很是震驚!因為在那個年代,一萬就是天文數字了。

或許有人會問,那個孩子最終得多少錢?

很遺憾!孩子不但一分錢沒掙到,而且成績還一落千丈……

最終,高中都沒有考上,就此沒落了……


作為父母,可以讓孩子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但不要以金錢為“誘餌”。

獎勵孩子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買些學習用品、玩具、旅遊、吃飯等。

老穆並不反對父母獎勵孩子,但不提倡用金錢的方式。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老穆說語文


這種辦法,現在我才知道不行,我家兩女兒,小女兒從小把錢看的太重,我用金錢收買,她不大時,打掃屋給她錢,後來去坡幹活給她錢,叫她和奶奶做伴給她錢,畢業後去部隊司令部工作兩年,部隊是教育人的地方,可現在我關察她把錢看的比較重,有些事不如在建行這個女兒,我的錯。


用戶6749300950


不提倡這種做法,長此以往,孩子會覺得家務是種應該有酬的工作,不給好處,難以調動積極性。

就我們家來說,我兒子剛剛四歲,我平時會跟他說,“你能過來給媽媽幫幫忙嗎”,他一般會說,“我正忙著呢”[笑哭]三四歲的孩子,總是有很多事要“忙”,大家都理解。然後我會對他說,“等你忙好了,過來一下吧,媽媽很需要你的幫助”[呲牙]我兒子對這句話沒有抵抗力,他很喜歡這種被人需要的感覺,基本上都是立馬放下手裡的玩具,屁顛屁顛的跑過來幫忙收拾了。每次當他參與做完家務,我都會表揚他,比如說,“你把地掃的真乾淨”,“你把玩具擺放的很整齊”,“你把衣服疊的真好看”[呲牙][呲牙][呲牙]不吝嗇讚賞,才是一種真正的鼓勵



小怪獸Eva


這可以啊。

我記得我上初中的時候96-98年

那會兒我開始追星,喜歡買磁帶

10塊錢一盤磁帶,我爸每月給我50

我覺得不夠[笑哭]非要100

我媽讓我每天中午晚上都洗碗,一次1元

這樣一天就2元,一個月60

110元,我可以買3.4盤磁帶

買零食,學習用具什麼的。。

但是收拾自己屋子,這種應該是自己做的事情我媽不會給我錢。學習成績好也不會給。。


呆萌大眼貓


不贊成。比起得到金錢,我們家更注重孩子的成就感,責任感和滿足感。

我在家晾衣服的時候我串衣服,他拿夾子。

我洗地板的時候,給他一塊乾的布,我洗他擦。

有時候我沒掃地,他倒是天天拿掃把到處掃。

雖然他做的不完美,雖然他才1歲半。



Cookie111242820030


不贊成!我會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工作,大人也很累,孩子的工作就是好好讀書,但是家是我們大家的家,每個人都要為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零花錢會根據他的月考段考和期末考試的成績來斷定給,考得優異會給100元。我家小孩12歲,每天倒垃圾,收碗筷,打掃自己房間,週末自己煮早餐和午餐,獨立能力還是不錯的。


甲殼蟲和跳蚤


我小時候我媽就採取過這個辦法,所以我為自己制定了專門的收費標準,比如倒菸灰缸五毛,倒垃圾一塊,洗鍋五塊,到最後的結果就是啥活都不幹,讓我幹啥都要付錢,哪怕是拿一張紙,最後這件事以我捱了一頓暴打而結束,此後啥都要幹而且也不給錢了。


不想說話啊哈哈


多媽認為這種方法不是特別好,轉化一下可能會更好。

孩子是家庭一份子,做家務是本該的,但是家長為了孩子做家務而支付佣金,在以後的日子,只要孩子做了任何事都會要響應的佣金的。

可以將給錢的方式換成其他,比如積攢小紅花,或者積分之類的,積攢的這些可以換成錢,自己自由支配,可以給自己買東西,也可以將小紅花換成錢後給爸媽送禮物。

中間轉化一下,不會讓孩子對金錢那麼崇拜。

記得小時候,每經常是吃完飯都需要我和弟弟來收拾。那會沒有水龍頭,只能將乾淨的水盛出來洗碗,洗澡後的水倒入一個桶內留作餵豬。

每次我洗碗弟弟舀水,配合的很好,因為這個也成為了村裡孩子學習的榜樣。

有了鼓勵,雖然是口頭的卻讓我們幹活更用心了,擦桌子,餵豬等等。

當然因為這樣爸媽也會拿出一部分錢來給我們買吃的以做獎賞。

所以呢,多媽認為洗碗給錢確實不太贊成,可以換種方式鼓勵。

我是多媽,關注多媽,育兒路上陪你一起走[害羞]


多媽聊育兒


但家庭生活不應該金錢化,這會讓孩子對家庭、家庭成員之間關係、家庭的價值觀扭曲。

家務是一家人共同的“工作”,每個有能力的家庭成員,都需要承擔一部分。

全家人一起分工做家務,在點滴中把家裡維護的更好,身體力行讓孩子真正感受到“什麼是家”。

說說我家的分工情況

家務相對簡單,做飯、洗碗、機洗衣物、手洗衣物、掃地拖地,和隔幾個月一次的大清掃。

我愛好做飯,爸爸喜歡洗碗收拾廚房和掃地拖地,機洗衣服也在洗碗時,同步處理好,那手洗衣物就由我來負責。大清掃時,我們一家三口齊上陣,各自分工。

女兒有時會幫忙做簡單的炒飯麵條疙瘩湯,或是手洗衣物之類。一般是我們有事在忙,或是累了想休息一下,徵求孩子意見後,她主動來承擔。

女兒做家務,也有報酬

她很喜歡做飯,更喜歡不受約束的自由發揮來做飯,往往味道都還很不錯。做飯是全家人一起吃的,所以這是每個人有興趣有時間都可以去做的家務,就無所謂報酬了。

她有時會幫我手洗衣物,會獲得1件1元的報酬。如果洗她自己的衣服,那就沒有報酬。畢竟是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是應該的。我們平時幫她洗也沒有收費啊!(這是我打消她收費念頭的說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