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現在有的人認為小說《笑傲江湖》裡嶽不群值得推崇,而令狐沖不好?

用戶68712571


小時候初讀笑傲江湖時,真的是十分崇拜令狐沖,覺得天地間最瀟灑的人莫過於他了。武功高強,灑脫自在,醒時放蕩江湖,醉時又有紅袖相伴。可後來長大了,才發覺令狐沖永遠只是活在故事裡,他不是不好,而是我們學不來。

說說岳不群吧,作為氣宗最後能撐大局的弟子,他親眼見過華山的輝煌,親眼見到派內兩系的爭鬥,親眼見到曾經在武林中舉足輕重的華山派門庭稀落,嶽不群是真的想要復興華山派的,可當時的他要人沒人,要財無財,嶽不群這個掌門當的有多不容易,我想並不用多說。他能在江湖上闖下君子劍這樣一個偌大名頭,能一人便撐起一整個華山派,憑這點,我們就應該佩服他。五嶽劍派,另外四派裡可是人才輩出,但誰敢少敬了華山派半分?提起“君子劍”的名聲,誰都得誇上兩聲。但是當時華山氣宗贏劍宗贏的並不光彩,想要復興華山,就要從根本上解決“劍氣之爭”。當年“劍氣之爭”就是因為一部“葵花寶典,”所以,他才佈局福威鏢局。其實看看另一個“名門正派”青城派對林家的作為,我們就能知道嶽不群的行為是多麼溫和。

事實上,真正讓嶽不群蛻變的是華山派舉派下山後在藥王廟遇襲,一場夜戰,華山派幾乎稱得上是全軍覆沒,就連嶽不群的老婆女兒都差點清白不保,從此之後,嶽不群才一心想要強大,才不顧一切的練習“避邪劍譜”。

其實《笑傲江湖》這本書裡有許多正面描寫嶽不群內心活動的部分,比如

五霸岡一段:

嶽不群心想:“聚集在五霸岡上的,顯然沒一個正派之士,如何可跟他們混在一起?這些人頗似欲以恭謹之禮,誘引衝兒入夥。衡山派劉正風前車之轍,一與邪徒接近,終不免身敗名裂。可是在眼前情勢之下,這‘不去’二字,又如何說得出口?”嶽不群皺起了眉頭,尋思:“衝兒行事好生魯莽任性,不顧前,不顧後,眼見這些人對他好,便跟他們說甚麼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些人中只怕沒一個是規規矩矩的人物,盡是田伯光一類的傢伙。他們姦淫擄掠,打家劫舍,你也跟他們有福同享?我正派之士要剿滅這些惡徒,你便跟他們有難同當?”

從這些內心活動中,讀者們可以讀出來嶽不群是真的“嫉惡如仇”的,而他對令狐沖的關心也做不得假。書中還有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嶽不群對令狐沖態度的變化,從一開始的“衝兒”到革出華山門牆的“小賊”在到後來少林三戰中使用“衝靈劍法”暗示令狐沖可以迴歸華山,可是令狐沖最終還是選擇了訣別。

有人說岳不群一生只為權勢。當時江湖上最強大的組織就是魔教了,如果僅僅是為了權勢,他為什麼不和魔教合作?又為什麼不和左冷禪同流合汙?這說明嶽不群心中還是有基本的正邪觀念,而在他心中,華山派的復興才是最重要的。嶽不群是一個典型的封建家長式的作風,他已經安排好了令狐沖將來的路,可是事情並沒有向他想的那樣的發展,一系列的機緣巧合下,嶽不群和令狐沖反目成仇。嶽不群是一個自私的人,他沒有主觀上想要去害過誰(除了後來殺害恆山定逸、定閒師太,但那是的嶽已經自宮,自宮男人的扭曲變態心理可能讓我們難以理解吧),他的自私或許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事實上,書中嶽不群的形象前後反差有點太大,一開始,我們相信他是威嚴儒雅的師父,是大名鼎鼎的“君子劍”,但後來,卻變成了一個陰謀家,偽君子。最令人深思的就是和左冷禪大戰後和令狐沖說的話“這江湖上的風雨,吹打得別人,為什麼吹打不得他令狐沖?” 把正邪在內心博弈那種感覺,對令狐沖的複雜情感全部包含進去了。

(我感覺所有版本中,巍子老師演的嶽不群最為傳神,他前期是面如冠玉,風度翩翩,彷彿真的是一位有德君子。後期練習辟邪劍譜後氣質大變,並不是所謂的“娘”,而是真的像一個變態,當時我整個人都不好了。而tvb版或許是演員比較熟,嶽不群剛出場就覺得不像個好人)

在我看來,嶽不群也只是一個被“責任”矇蔽了大腦的可憐人罷了。他做的已經夠不錯了,但他卻還想做到更多,最終卻墜入深淵。


等風少年樂趣多


有這麼一個人,他繼承了岳父的小作坊,和妻子兩人兢兢業業,誠信經營,漸漸地在行業中也有了口碑。

他們夫妻二人感情很好,有一個可愛的女兒,還收養了一個孤兒。

事業愛情雙豐收的情況下,這人開始廣招學徒,準備擴大經營規模。


然後,理想和現實始終存在差距,轉眼之間,中年危機就到來了。

先是整個行業遭遇到了外來經濟體的狙擊,對方有資金有技術有渠道,來勢洶洶,小作坊完全沒有競爭力;這個時候,行業中有人牽頭,提議抱團取暖,熬過去、活下去、將外來勢力打回去;業內眾人還未完全團結,其中又有商家乘機吞併各小作坊,妄想一家獨大......

同時,這人發現女兒雖然乖巧聰慧,但成績卻一塌糊塗;養子酗酒逃課,結交社會閒散人員;學徒全是平庸之輩,甚至還有人生出外心......

外部,一片混亂;內部,後繼無人!

內憂外患啊,小作坊岌岌可危!


日子可真難熬啊,這人咬著壓硬撐著。

他想起了自己的學徒經歷;想起了岳父同輩之間為爭這作坊兄弟鬩牆;想起了自己夫妻的艱辛付出......

他不能失去這個小作坊!

他開始研究同行佼佼者的經營手段,兩相對比,他發現自己太過於理想化了,經營模式一昧追求正大光明,殊不知,在這個混亂的時代,人心不古,黑暗與邪惡反倒更加容易得到滋養和成長。

他漸漸生出異樣心思。

前半生為善,而今,他想作惡!

“一切都是為了祖業!”他給自己說道。


這個時候,他仍然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是後輩敬仰的長者。

他不願意讓他們失望!

於是,他只能悄悄地效仿同行們,做著自己以前極為不齒的事!為了掩蓋這些事,他不得不編造更多的謊言去騙妻女、騙養子學徒......

良知在拷問,道德在崩潰......漸漸地,他後悔了,他越來越痛恨自己現在的樣子,但不得不越陷越深。

他害怕面對妻子那溫柔的目光、害怕面對女兒無邪的笑容、害怕面對養子的孺慕之情 ......他感覺自己要瘋掉了,感覺自己的行為快要失控了,他開始痛恨一切。

苦悶、孤寂的夜裡,他提著酒壺,就著涼風,望著黑漆漆的天空,大吼道:

賊老天,竟然如此折磨我!

聽好了,你爺爺我,名叫——

嶽!

不!!

群!!!


彌江小地主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嶽不群之所以被別人所不齒,在於他所謂的君子劍不過是偽君子。

華山派在劍宗和氣宗之爭之後元氣大傷,曾經的五嶽霸主之位也被嵩山派奪了去,華山派因此也就逐漸式微。

加上左冷禪執意吞併其他門派合為五嶽派,藉此和少林武當成三足鼎立之勢,然後藉由少林武當各派聯合剷除魔教,最後完成一統武林的偉業。

嶽不群算是江湖裡為數不多的明白人,他不像方證和沖虛兩個人能夠坐山觀虎鬥,華山派面臨著被吞併的危險,他要有所作為,可是他的武功實在淺薄。

因此他想要得到辟邪劍譜,練就辟邪劍法一統五嶽派,最後他的確做到了,只不過方法令人所不齒。

令狐沖主角光環太重,嶽不群遭人輕視

少林比武一段,嶽不群意欲除掉令狐沖,理由是清理門戶以免放虎歸山,這理由確實十分充分。

嶽不群的行為為在場的諸人所不齒,方證、沖虛和嶽夫人都十分嫌棄這種做法,但事實上嶽不群做法是符合道義的。

第九回中,田伯光身受依琳父親之託,藉此來請令狐沖下山,可謂是百般請求,帶來了令狐沖最愛的酒,並解釋自己身中死穴。

令狐沖約定他兩切磋武藝,令狐沖能撐到三十招就算贏,結果呢?

令狐沖百般耍賴,並且明知田伯光不會下死手,自己卻劍劍戳向田伯光要害,書中是這麼描寫的:“令狐沖已存了殺人之念,臉上卻笑嘻嘻的。”

其實令狐沖和嶽不群一樣都是偽君子,不過後期武功大增難遇敵手,自己不堪一面則能掩藏得當。

嶽不群身上擔子很重,大有臥薪嚐膽的模樣;令狐沖則是主角光環附體,有著任盈盈還想著小師妹,嶽夫人寧女俠評價他:“任性胡鬧,輕浮好酒。”

令狐沖說到底不過是方證和沖虛兩人手中的棋子罷了,真正能談到笑傲江湖的,不過是莫大這一人了。


妖怪説


看完《笑傲江湖》,相信很多人本能的喜歡欣賞“浪子”令狐沖,厭惡鄙視“偽君子”嶽不群!

我相信很多人都想像“令狐沖”這種生活,灑脫自在,重情重義,無拘無束,為朋友兩肋插刀。武功有風清揚傳授“獨孤九劍”,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少林寺的“易筋經”,劍術無雙,武功蓋世,簡直“狗屎運”都讓他一個人搶走了!愛情也是桃花運不斷,前期有兩情相悅的小師妹嶽靈珊,又有暗戀自己的儀琳小尼姑,後來又有喜歡自己的“聖姑”任盈盈,可謂桃花朵朵開!最終和任盈盈一起歸隱山林,合奏《笑傲江湖》,簡直是上天眷顧的不能再多的人生大贏家!


隨著人不斷的長大,才發現為了生活,“令狐沖”卻活生生的被逼成了“嶽不群”!為了門派的強盛不斷低三下四委曲求全,為了振興華山不得不去尋找《辟邪劍譜》,雖然被人不理解罵為“偽君子”也必須忍受,得隱忍自己的野心,當費盡千辛萬苦找到《辟邪劍譜》卻必須經過讓人難以接受的“自宮”,當割了這一刀以後,這還是個正常人嗎?

這樣再來看嶽不群,反而有些“勵志”的感覺,但這樣的“勵志”是不是經常在我們工作當中出現呢?

為了一個好的工作崗位,不得不討好領導,不得不表現順從,不得不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不得不忍受別人的閒言碎語,不得不收斂自己的能力,為了成為領導,甚至要放棄自己的愛情,放棄自己的尊嚴等等,對於更多普通人而言,這才是真正的生活呀,無處不在的壓力讓人喘不過氣!

為了工作待遇更高一些,生活條件更好一些,慢慢的都變成了心機深,城府深,能隱忍,能捨棄的“嶽不群”!這又能怪誰呢!

畢竟,每個人都想成為令狐沖,但普通人不可能有令狐沖那樣的運氣呀!而令狐沖這樣的浪子可能很難在現實生活中生存,只有像嶽不群這樣一步步的前進,似乎才更符合當今的實際!



所以才有人認為嶽不群值得推崇,令狐沖不好!

我覺得這種觀點過於片面,嶽不群的“偽君子”難道也值得推崇?嶽不群的野心難道也值得推崇?嶽不群為了牟取自己利益不惜拋妻棄子也值得推崇?

如果嶽不群這樣的性格和為人都值得推崇,那麼這個世界就沒有了正義,只有陰險狡詐和損人利己,“三觀不正”都將會成為主流,難以想象!

所以我認為,現實生活雖然不容易,但我們的主流價值觀不能改變,無論生活怎樣,一定要做個好人!



忠肝義膽嶽老三


金庸老爺子在《倚天屠龍記》後記部分有這樣的記述:中國成功的政治領袖,第一個條件是“忍”,包括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對付政敵的殘忍;第二個條件是“決斷明快”;第三是極強的權力慾。

“忍”、“決斷明快”和“權利慾”,這三點嶽不群全佔了。

“忍”

明知二弟子勞德諾是嵩山派掌門左冷禪派來的臥底,仍能夠不動聲色的委以重用多年,有氣魄、又夠自信!對付與自己政見不同的其它門派掌門毫不手軟,再把鍋甩在徒弟令狐沖身上,甚至最後利用自己的女兒,這點夠狠、夠毒。

“決斷明快”

面對辟邪劍譜的誘惑,最終敢於“引刀成一快,不復男兒身”,這點不作過多評價!

“權利慾”

嶽不群所做的一切均是為了能夠登上江湖之巔的位置——五嶽盟主。此外,嶽老師在嵩山五嶽大會上一番"五嶽劍派,同氣連枝;消除門派之別,停止江湖鬥爭,實現天下大同"的講話稱得上慷慨激昂、鏗鏘有力、石破天驚,得到了其他門派的一致認可和好評!將他光明磊落的坦蕩胸襟彰顯無遺。嶽老師不僅對權利十分渴求,演講時更是氣場十足,能夠嗨翻全場,通俗點兒說就是“會忽悠”。


作為華山派領袖,嶽不群是合格的,但本質上嶽老師確是滿口仁義道德,行卑鄙無恥之事的偽君子。身邊若有這種人存在,背地裡時不時對他人使絆子,這又有何值得推崇的?

其實,在現代這類人不少能成“大事兒”,他們遊離於法律與道德之間,難以約束,像那些騙子、老賴們,以及通過損害他人利益發家,最後搖身一變成功洗白的成功人士,哪個不是厚顏無恥之徒!和書中的嶽不群又有何區別?



令狐沖,生性放蕩不羈,性情中人,時有散漫之舉,有自己一套待人處事的辦法,卻又有天生俠義心腸。對於素不相識的林震南夫婦,敢於承諾向其兒子林平之轉達祖傳遺言;恆山派有難,敢於挺身而出,勇於擔當。

令狐沖是個純粹的人,沒有一絲卑劣的地方。痴戀嶽靈珊不得最終放手,愛憎好惡一覽無餘。面對日月神教“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野心,他只是縱聲大笑。只須有酒,攜所愛之人琴瑟和鳴,共奏一曲“笑傲江湖”,平平淡淡終老一生足矣。

令狐沖生於現代也會活的不錯!有能力、有義氣、有擔當。按照其性情分析,他很難達到權利或事業的頂峰,但他總能過得灑脫、過得開心,雖然在不少人面前不討喜,但若是能有這樣的朋友或是合作伙伴,我相信許多人是不會拒絕的。


親賢人、遠小人,亙古不變!


浪里爾


笑傲江湖好,好在對初戀的感情寫的栩栩如生。

笑傲江湖好,好在對人性刻畫入木三分。

那麼!!!

笑傲江湖裡有哪些細節刻畫,讓人細細品味起來,實在是拍案叫絕?且聽銀醬為大家道來。

槽點一:得不到的女人還是去死好

令狐沖對小師妹的愛簡直是深入骨髓。

令狐沖帶領眾人上少林去救任盈盈的時候,大戰一觸即發,在最不該走神的時候,他卻想起了小師妹。原著裡這一段描寫當真是絕了。

突然之間,四下裡萬籟無聲。少林寺寺內寺外聚集豪士數千之眾,少室山自山腰以至山腳,正教中人至少也有二三千人,竟不約而同的誰都沒有出聲,便有人想說話的,也為這寂靜的氣氛所懾,話到嘴邊都縮了回去。似乎只聽到雪花落在樹葉和叢草之上,發出輕柔異常的聲音。令狐沖心中忽想:“小師妹這時候不知在幹甚麼?”

在替任我行療傷的時候,碰到小師妹與林平之被人圍攻,危難關頭,他完全忽略了未來岳父未來妻子,直接從雪人中蹦出來,殺了那幾個惡棍,在殺最後一人的時候,他還特地問小師妹與林平之在自己的身上寫了啥。

這時候,他心裡只有小師妹的安危,卻忘記了盈盈還有任教主也是危機重重。

雖然已經知道了林平之與小師妹在自己身上刻下的“海枯石爛,此情不渝。”但在五嶽劍派比劍爭奪盟主的時候,為了不讓小師妹出醜,他絲毫不顧當時對方證、沖虛大師的承諾,迎上已經嫁作他人婦的小師妹的劍鋒,來了個透心涼。

這時候,他心裡又只有小師妹。

小師妹被林平之殺死後。他看著小師妹的墳,又想著死後她過的好不好。

這日清晨起來,只見嶽靈珊的墳上茁發了幾枚青草的嫩芽,令狐沖怔怔的瞧著這幾枚草芽,心想:“小師妹墳上也生青草了。她在墳中,卻又不知如何?”

全書到這,陰陽兩隔,令狐沖才埋葬了那念念不忘的執著。都說初戀最是難忘,那麼還是死了的好。

槽點二:書中早暗示嶽不群偽君子

金庸其實很早便有暗示,嶽不群表裡不一偽君子。

只見牆角後走出一群人來,正是華山派的群弟子。原來這些人早就到了,嶽不群命他們躲在牆後,直到木高峰離去,這才現身,以免人多難堪,令他下不了臺。勞德諾等都歡然道賀:“恭喜師父新收弟子。”嶽不群笑道:“平之,這幾位師哥,在那小茶館中,你早就都見過了,你向眾師哥見禮。”

“在那小茶館中”嶽不群這是第一次露面,卻知道林平之見過他的一群徒弟。說明嶽不群早就在暗地裡盯著林平之了。

嶽不群大聲道:“到得今日,你還裝腔作勢幹什麼?那日在黃河舟中、五霸岡上,你勾結一幫旁門左道,故意削我面子,其時我便已決意殺你,隱忍至今,已便宜了你。在福州你落入我手中,若不是礙著我夫人,早叫你這小賊見閻王去了。當日一念之差,反讓我女兒命喪於你這淫賊之手。”

這一段裡,嶽不群更是本性暴露,因為徒弟名聲稍稍蓋過自己,便起了殺心。說明他本就不是什麼偽君子了,真真正正小人一個。

槽點三:什麼是真正老奸巨猾

要說岳不群偽君子左冷禪真小人,那麼少林武當這兩人當真是老滑頭,手段高明,令人髮指。

魔教準備攻打恆山。令狐沖實在不願和任我行、向問天等人相鬥,和盈盈共結連理之望既絕,不知不覺便生出一種自暴自棄的念頭,只覺活在世上索然無味,還不如早早死了的乾淨。

老滑頭方證直接拿江湖使命來個道德綁架。江湖上就你武功高,恆山弟子命全都在你手裡。你又是風清揚的弟子,你不出頭誰出頭。

令狐掌門,出家人慈悲為懷,老衲絕不是好勇鬥狠之徒。此事如能善罷,自然再好也沒有,但咱們讓一步,任教主進一步,今日之事,能不是咱們不肯讓,而是任教主非將我正教各派儘教誅滅不可。除非咱們人人向他磕頭,高呼“聖教主千秋萬載,一統江湖!阿彌陀佛!”

後來方證又拿起風清揚說事,假託風清揚之口傳授易筋經給令狐沖,殊不知人家風清揚向來風輕雲淡隱居修仙,江湖上誰死誰活他根本就不在乎呢。

方證最搞笑的便是與沖虛兩人狼狽為奸,一唱一和。

聽說魔教要來,沖虛這個武當道家領袖竟然玩起了左冷禪的法子,在恆山埋了兩萬斤的炸藥。

沖虛原話如下:

成高師侄從明日一早起,便將在八條登山的要道之中,每一條路道擇四個最險要的所在,埋藏強力地雷。地雷一炸,上山下山,道路全斷。魔教教眾有一萬人上山,教他們餓死一萬;二萬人上山,餓死二萬。咱們學的是左冷禪之舊計,但這一次卻不容他們從地道中脫身了。

魔教揚言要將貴派盡數殺害,滅了恆山之後,自即來攻我少林武當,生靈塗炭,大禍難以收拾。咱們設此毒計對付任我行,用心雖險,但除此魔頭,用意在救武林中千千萬萬性命。

方證一聽反而附和道:

阿彌陀佛,我佛慈悲,為救眾生,卻也須辟邪降魔。殺一獨夫而救千人萬人,正是大慈大悲的行徑。

這尼瑪,不得不佩服,這兩人手段之深,心腸之狠,恆山說炸就炸,魔教兩萬人難道就不是人?

現在看來,這兩位佛道大師才是細思極恐。

當然,笑傲江湖現在電視電影拍了不亞於8個版本了,但我覺得,最好看的江湖,在徐克的電影裡,最炫酷的獨孤九劍,在李連杰的劍下。

想要看電影笑傲江湖裡的精彩打鬥,搜我抖音:6037353,有你想要的。


槽流萬事屋


這跟時代息息相關,歸結起來有三個主要原因。

一、整個時代積極向上的基調與笑傲江湖道家遁世無為的基調相沖突

笑傲江湖整個的世界觀架構在武林正道和號稱魔教的日月神教對峙的基礎上;然而這兩方勢力中,卻都充滿了內部的利益算計和人事紛爭;正道有五嶽劍派並派引發的互相傾軋;日月神教一樣有東方不敗與任我行兩大勢力的爭權奪利。如果說天龍八部是無人不冤、有情皆孽;那笑傲江湖中人人都是政客,都充滿了陰謀詭計。傳統的正直人物如天門道人、恆山三定、嶽夫人下場都異常悽慘,僅有的幾個清新人物,如綠竹翁、風清揚等全都避世隱居,曲洋、劉正風欲求退隱而不可得。

整個笑傲江湖的基調是消極的:滾滾紅塵中眾生皆墨,萬般皆下品,唯有退隱高。此種基調下,整部作品的氛圍抑雄心勃勃奮力爭取的嶽不群而揚唯其不爭而天下莫可與之爭的令狐沖。

而當前的時代氛圍整體上是奮發向上的,全社會都要復興,要趕超;講究的是艱苦奮鬥、不畏艱險、迎難而上;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整個氛圍頌揚的野心慾望和為之奮鬥者,對於不爭者有隱隱鄙夷之意。

在這個價值體系裡,嶽不群的忍辱負重、周詳計劃、因勢利導、伺機而動都是可貴的品質,而胸無大志、瀟灑不爭的令狐沖則成了懦弱廢物,至少在心志上。


二、以成敗論英雄的唯結果論成為評判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

理論上來講,一個社會中,金字塔頂的人總是極少數的,大多數人終其一生都爬不上金字塔頂;評判成功的標準應該多樣化、多元化;但在整體積極復興、趕超的大氛圍中,過分強調數據可見性導致金錢、地位成為最耀眼的目標。抓不住老鼠就不是好貓,沒有過程,只要結果。

本身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但又唯結果論成敗;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極大的促進了前進步伐、數據提升;但同時卻也忽略了沿途的風景。

在這種氛圍下,嶽不群不但不是偽君子,反而實現反殺一舉奪取五嶽派掌門這個最大結果,是具有英雄屬性的。而令狐沖,滿口仁義道德、空有清高坦蕩,但又有什麼實際作用?


三、生活不易導致同病相憐式的思緒氾濫

幾乎每個人少年時代都雄心勃勃,對未來充滿了期待與憧憬。長大成人後步入社會,卻逐步發現;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兒時心目中特簡單的事情,到了真正遂行實踐的時候卻發現,障礙重重,關鍵有很多並不是問題本身的難度,而是其他場外因素所導致;而這些往往並不是通過個人努力就可以解決的。

換言之,如果只是循規蹈矩、按部就班的去努力拼搏,那成功概率相當低;而所謂成功人士也往往有一些不光彩的大膽舉動,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不義的色彩。

嶽不群所處的惡劣環境,所面對的艱困局面,很容易讓人設身處地,自我代入;一方面最終反殺得結果滿足午夜夢迴的幻想,另一面動用一些手段也似乎是可以“諒解”的。

嶽不群“逆序”的現象並非唯一,類似的還有和珅,以及祁同偉,都是以反派的人物面世,卻慢慢得多越來越多人的追捧和喜歡。

總而言之,角色沒變,變化的是我們!


混沌減壓機


怎麼說呢,現在的人都已經病了。

他們的觀點自私,自以為是的程度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了。

對於很多事情,他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其實,不僅僅是《笑傲江湖》這一步電視劇,其他的都一樣,他們雖然深處網絡,卻開始排尺那些真正的正義的人!

比如,如果你再頭條刷到有關《鐵齒銅牙紀曉嵐》的內容,去評論看看,全部是罵紀曉嵐的,而推崇和珅的;

但是,他們忘記了,就算他們能把天說破,和珅一個人貪的銀子比整個大清朝都多,這是事實;而紀曉嵐則真的是兩袖清風;說紀曉嵐是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怕也是忘記了紀曉嵐主持編纂的四庫全書可謂是舉世之功!

看上圖,明明是自己開始世故了,明明是自己開始放棄追求真善美了,還要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說自己也是喜歡這種人!

呵呵,可笑不?

除了這個,《人民的名義》這邊電視劇,大家都看到過不?侯亮平反而得到了一陣罵,而贊同祁同偉!

還說什麼侯亮平就是作死型的,在現實中就吃不開!

我去,還能再無恥點嗎?

所以,我們大家就都應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所以就可以上行下效?

明明是你們自己變得趨炎附勢,變得勢力眼了,就別還給自己掛上一個自詡為正義,自詡為做人就該這樣的牌子了!

妥妥的當婊子還想立牌坊!

再回到《笑傲江湖》,是同一個道理。

什麼嶽不群值得推崇?什麼令狐沖不好?

就單純這部電視劇來說,嶽不群是個偽君子,這就是設定,沒錯吧?

他陷害令狐沖沒錯吧?

他幹了許多傷天害理的事情,沒錯吧?

令狐沖最起碼沒有吧?

說這話的人也是一樣,是他自己在現實生活中變得虛偽,狡詐,貪婪,然後呢,還要給自己找一個可以讓自己心安理得的理由。

怎麼找呢?

就是如果一個人也這麼幹過,大家都推崇他不就好了?

比如大家推崇和珅,因為和珅雖然貪,但是還做了一點事情的,所以我貪些也是可以的啊,因為你們推崇的和珅都貪,我為什麼不能貪?

比如大家討厭侯亮平,喜歡祁同偉,所以呢,每一個公職人員就都可以把自己家裡的七大姑八大姨安排到崗位上,你們評什麼說我,我只是你們喜歡的祁同偉而已!

大家說喜歡嶽不群,只不過是自己也變得委曲求全,虛偽,狡詐,貪婪而已。

這所有的一切,只不過是為了給自己的所作所為找一個心安理得的藉口而已!

人,就是一種這樣的生物,你即使做了再罪惡的事情,也都能馬上就可以找到讓自己就應該這麼做的藉口。

實話實說吧,如果未來之中國,交到你們這類人手裡,就完了!別想趕超歐美了,所以,大家反對這種聲音的,趕快努力吧,不能讓我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落到一群這樣的人的手裡!


傑解說


好有水準的問題,痴迷武俠的人可能很難接受這個話題,想必會有人有“洗白嶽不群,摸黑令狐沖”的說法;

嶽不群必然是偽君子,要說在金庸武俠中的偽君子排行一下他還能在高位甚至可能第一,偷學武功連徒弟都不放過。

換個角度看事件,如果不是華山掌門嶽不群也是人畜無害,也可放蕩不羈笑傲江湖;但放眼武林,華山實力最差,劍氣二宗不能和睦共事,如果嶽不群沒有一門站的住腳的武功,想必被左冷禪吞併之日不遠,華山也不復存在。

那個江湖本可以放蕩不羈,可弱肉強食的法則還是一樣存在的,作為一派掌門,女兒多次受人侮辱卻不能保護,嶽不群心裡打擊也會很大

如果說岳不群值得推崇,那麼最大的有點就是責任感,即使不著手段。


那再看看令狐沖

關於令狐沖這個角色怎麼樣,有人用一句話點破了“永遠都只能活在戲裡”;行俠仗義、放蕩不羈、快意恩仇,這是每一個武俠迷的武俠夢,對,只能在夢裡

首先要否定的是他交友不慎

田伯光、任我行、桃谷六仙哪個不是殺人如麻的角,雖然是性情中人,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不無道理,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造就什麼樣的人

責任感

這個問題點上風清揚是看走眼的,傳授獨孤九劍就為了讓令狐沖笑傲江湖、放蕩不羈麼?應該不是。振興華山才是風老的本意,可令狐沖沒做到


大人小衣


很多人推崇嶽不群,是因為現在的社會,像嶽不群這樣的人才吃得開吃得香。《笑傲江湖》中嶽不群是個不折不扣的偽君子,他被江湖中人稱為“君子劍”,但是他為了振興華山派,派人臥底福威鏢局,覬覦辟邪劍法。

在令狐沖受傷後,他竟然偷走辟邪劍法,還嫁禍給自己的大徒弟令狐沖。在令狐沖擊敗八個蒙面高手後,他面子上過不去,更是對令狐沖冷嘲熱諷。為了拉攏令狐沖,又拋出自己女兒,利用令狐沖想重返華山的想法,來對付左冷禪。更為可怕的是,他為了練辟邪劍法,揮刀自宮,而且心裡和人格受到極大扭曲。

然而,就是這種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現在卻大行其道。很多人為了業績,為了升官,可以拋棄底線原則,可以說是不擇手段。然而像令狐沖這種放蕩不羈的真英雄卻毫無生存的土壤,不是受到打擊就是受到排擠,到最後不得不向現實低頭,不得不也揮刀自宮,同流合汙,否則就死無葬身之地。

說到底,規則沒有了,潛規則流行,令狐沖只是一個傳說,是人人心目中的一個夢想。夢想破滅,還得夾起尾巴做人。得了,老闆臉又黑了,估計又有人該倒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