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水果摘青,水果行業的災難!

關於海寧果樹產業安全用藥、杜絕水果摘青的意見

進入6月,海寧主要水果將陸續進入收穫採摘期,做好後期管理,合理採收,是生產精品果的關健,極為重要。

市場環境:

目前全國各類水果全部過剩,精品果高價暢銷、劣質果低價滯銷,水果消費市場以糖度為王的理念正在樹立,以“好吃”為理念的全國最大水果銷售聯鎖超市“百果園”,在採購果品時拿糖度計測糖度就是明證。

近日我市摘青上市的葡萄(成熟度6成,藥劑催紅),在嘉興水果批發市場售價比去年下降40%以上,最次的2元一斤,形勢極為嚴峻,說明我市水果摘青現象極為嚴重,也說明了水果市場“糖度為王、品質至上”的時代已經到來。如摘青現象不加制止,我市精心培育成長起來的水果產業(從1984年的0.2萬畝到2017年的4.6萬畝),極有可能毀於一旦。

當前工作:

1、確保用藥安全:

一是選用高產低毒農藥,絕對禁用高毒農藥;現在至整個採收期,呼籲果農進行行業自律,禁用殘效期長的可用農藥,如多菌靈、甲基託布津、毒死蜱(樂斯本)等有機磷農藥;二是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標準,施藥後要過了安全間隔期再採摘上市。

2、嚴禁、杜絕摘青:

摘青就是採收未成熟的果子,是我國果樹產業上的一種陋習,在海寧的梨與葡萄生產上問題極為嚴重,其危害性,足於毀掉我市水果的這兩大主導產業。未成熟的果子是最劣質的果子,雖好看但不甜(糖度低)、不香(無香氣)、不脆不松(果肉硬),其欺騙、損害水果消費者利益在前,損害本行業在後。地產水果草莓、西瓜因摘青不嚴重,市場銷量與價格穩定,反證了不摘青的重要性。

摘青對我國水果產業造成過災難性的損失,上世紀90年代,全國性的柑桔摘青,造成90年代有一年黃岩桔子只有幾分錢一斤,從此黃岩蜜桔退出歷史;海鹽的“無核白雞心”葡萄因為摘青,一個星期內,銷售價格從每斤6元降至1.2元,近2萬畝“無核白雞心”葡萄2年內全部挖除。今年市場上海寧摘青的葡萄大幅降價,去年518梨摘青後的滯消與大幅降價,都是沉痛的教訓,必須高度重視。

建議:今年海寧梨開採期:518梨花後85天后(約6月25日左右、糖度10.5度以上)開採;翠冠梨花後100天后(約7月10日左右,糖度11度以上)開採。葡萄採收期因封棚時間因素,無法有統一開採期,希望從業人員自律,規模種植者帶頭,行業內相互監督,保證葡萄成熟度8成以上時開採,其它水果也應至少8成熟後開採。

要求:“海昌”牌梨,在建議採摘期前,不得上市;市場上一經發現,取消“海昌”牌使用資格。各享受過政府補助(包括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合作社、專業果園、果樹專業戶,要帶頭不摘青,起模範帶頭作用。摘青者為了自己的利益,損害消費者利益、損害整個水果行業的利益,到最後價格降、無銷路,雖得小利但最後還是損人不利己,行業內應相互監督,人人喊打。由於水果摘青行為既損害消費者利益,又損害整個水果產業,建議各級農技推廣組織、生產合作社對摘青者,要在享受政府農業補助政策、農資、技術服務、行銷等各個方面進行限制,逼其糾正其錯誤做法。如婁教不改者,可列入黑名單,對其停止一切服務,逼其退出本行業,維護海寧水果行業的健康發展。

同時,我們將與嘉興水果批發市場協作,共同打擊產地水果的肆意摘青行為,保護消費者,確保產業健康發展。

特此建議。

海寧市林業果樹技術服務站

海寧市海昌水果專業合作社

2018年5月31日

水果摘青,水果行業的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