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洛陽散記:龍門石窟

洛陽散記: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在洛陽城區的東南面,離關林很近,也就是五公里吧,屬同一條旅遊線路。所以一般人都把關林和龍門石窟一齊遊覽。但要說名氣,龍門要比關林大得多,它是中國的三大佛教石窟(甘肅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石窟,洛陽龍門石窟)之一,是世界文化遺產。去洛陽旅遊的,不能不到龍門石窟,當然門票的價格也比關林貴得多了。

龍門石窟周圍的環境很美,看來古人很會找地方,古人的風水學可不一定都是糟粕,雖然沒有很多很現代的儀器和勘探工具,但我覺得古人選址一點都不比今人差,根本不會選在地質災害易發的地段修建這種大型的公共建築。就說龍門石窟吧, 這裡風景就極其秀麗, 香山(東山)與龍門山(西山)東西對峙,伊水如帶從中流過,形成一座壯麗的門闕。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稱“伊闕”,後因處於隋唐帝國之南,又稱龍門。伊水我覺得要比洛水漂亮多了。伊水水質比洛水清,水量也大,伊水靜靜的這青山中流淌,給這古老的石窟增加了幾分清爽和嫵媚。這裡的地質也很穩定,是古生代的石灰岩地貌,岩層堅硬,所以很適宜開鑿洞窟,從北魏年間,公元494年開始,歷經隋唐宋四代,長達400餘年的建設,經過無數的藝人,工匠的藝術創造和辛勤勞作,始建成了這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峭壁上,南北1000多米之間,包括石窟1300多個,佛洞、佛龕2345個,佛塔50多座,佛像10萬多尊的巨大規模的文化遺產和藝術殿堂。真令人歎為觀止。

洛陽散記:龍門石窟

到龍門石窟就不得不說說盧舍那佛,這是龍門石窟最大,最美的佛象,佛象坐相高17米多。頭部就有4米。看這佛象要沿著石階爬山,這就更使人們添了崇敬之感,據民間傳說,這大佛是依照武則天的樣子塑得,所以此佛酷似女身,面部端莊豐滿,秀美異常,但又帶有佛象的平和,慈祥和智慧,而在平和中又透露出神密威嚴。真是把佛性和人性巧妙的統一在一起了,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瑰寶。在此佛面前,更昭顯了我的疲憊和愚鈍,想想自己的碌碌忙忙,竟日奔波,終是幻相,哪有正果。真是嗟跎不已、感概萬千了。於是,在這佛象前,我就愈顯得渺小無奈了。

龍門石窟正在修繕中,為防止水蝕和風蝕,好多的工人在正在陡峭的山壁上搭建腳手架,進行石窟的維修工作。而又有一些老外,很辛勤的揹負著相機三角架,揹著大大小小的攝影包,渾身大汗的在進行藝術的考察和探索。他們的背影融入到層層疊疊的佛象中去。他們也組成了龍門石窟的又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我回去了,離開了龍門,心裡有一絲絲的失落和慚愧

洛陽散記:龍門石窟


分享到:


相關文章: